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以橙黄疣柄牛肝菌的子实体作为分离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方法,在不同配方的培养基上培养,筛选出适合橙黄疣柄牛肝菌菌丝生长的基础培养基,其中菌盖和菌柄两者交接处的分离成功率达60%以上。以菌丝生长速度、生长状况为参照标准,对橙黄疣柄牛肝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确定其最适生长温度、pH值、葡萄糖含量以及氮源。结果表明,橙黄疣柄牛肝菌为中温型菌根真菌,在25℃下长势良好,最佳pH值为6,最佳葡萄糖含量为0.5%,最佳氮源为蛋白胨。  相似文献   

2.
许多大型真菌与高等植物的根系形成共生关系,通常把这种关系称为外生菌根。人们发现这种现象已有百年历史,在我国已知的有600种以上,例如伞菌类中的红菇属、乳菇属、鹅膏菌属、牛肝菌属,腹菌类的硬皮马勃菌属、豆包菌,以及子囊菌类的块菌属等。外生菌根菌的菌丝附着于植物根系上并深入根的皮层细胞间,扩大根系吸收水分和溶于水中营养物质的面积,并能产生刺激生长和具  相似文献   

3.
对药用真菌星裂硬皮马勃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其开发应用提供依据。采集星裂硬皮马勃子实体,通过性状鉴别、菌丝和孢子显微特征观察,结合文献资料鉴定种类。利用薄层色谱建立星裂硬皮马勃专属性薄层鉴别特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化学成分含量。经过性状及显微特征观察,确定为药用真菌星裂硬皮马勃(Scleroderma polyrhizum Pers.)。薄层鉴别研究发现具有多个专属性的薄层色谱斑点,并含有麦角甾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麦角甾醇含量为0.18%、甘露醇含量为0.50%。通过星裂硬皮马勃性状鉴别、扫描电镜下菌丝和孢子特征观察、薄层色谱鉴别,可综合鉴别星裂硬皮马勃的真伪,为其鉴别提供了参考依据。麦角甾醇和甘露醇含量可作为其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也为今后星裂硬皮马勃开发利用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盐碱培养条件对外生菌根真菌生长的影响,选取了土生空团菌(Cenococcum geophilum)、威氏盘菌(Wilcoxina mikolae)、硬皮地星(Astraeus hygrometricus)、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须腹菌(Rhizopogon luteolus)、...  相似文献   

5.
褶孔菌属Phylloporus Quél。是牛肝菌目中具有褶状子实层体的一个属。其菌盖厚肉质(类似其它的牛肝菌),菌褶延生且常为黄色,厚,不易与菌肉分离,菌柄发达;孢子常较长,长度为宽度的两倍或两倍以上,光滑,浅黄色;锁状联合缺。地生。据有关记载,褶孔菌属的种类均可以食用。在我国最早报道和最为常见的种类是红黄褶孔菌Ph.rhodoxanthus(Schw.)Bres.。后来,臧穆(1978)、中科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1983)、李泰辉、  相似文献   

6.
通过菌塘的菌丝分布、形态、共生树根系分布的研究,探寻褐环粘盖牛肝菌子实体发生于菌塘的关系。选择不同部位的菌塘挖掘和菌塘菌丝与子实体组织的菌丝和分离培养菌丝显微观察表明不同出菇量菌塘的菌丝分布是不同的。单生菇的菌塘约50cm,而群生菇菌塘的菌丝圈可达80cm。不同出菇量的菌塘松树根数和菌根数是不同的,单生菇的菌塘根较粗量少,菌根较少,群生菇菌塘的菌塘根较细量多,菌根多;菌根数量多。菌塘菌丝与子实体组织的菌丝和分离培养的菌丝形态差别较大。未见有锁状联合,泥土间菌丝膜片是褐环粘盖牛肝菌子实体发生的菌丝态。  相似文献   

7.
外生菌根菌的培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外生菌根菌是与植物共生的真菌,多数是以担子菌为主的高等真菌,主要与松科、壳斗科、桦木科和杨柳科等树木的营养根,在土中形成二叉状或珊瑚状的共生体。由于外生菌根菌在林木生长上的重要性,以及由它形成的子实体大部分乃是美味可口的.因此,七十年代后期国内外对外生菌根菌的研究已从实验室的描述进入到田间应用试验。如美国乔治亚州的菌根研究与开发研究所,自1977年~1980年在美国和加拿大进行了大规模接种菌根制剂促进苗木生长的试验。并选用分布广、生长快、广寄主的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菌种为材料,以(石至)  相似文献   

8.
为厘清玉龙雪山暖温性针叶林大型真菌资源的物种组成,采用样地调查法对玉龙雪山南麓针叶林内的大型真菌与伴生木本植物进行调查与采集。结果表明,有真菌资源22科39属79种,其中毒菌19种,药用菌7种,食用菌46种,还有7种野生菌的资源利用情况不明;红菇科、牛肝菌科和鹅膏菌科为优势科,鹅膏属、牛肝菌属、红菇属和乳菇属为优势属;生态类型包括粪生真菌、木腐真菌、土壤腐生菌、外生菌根菌和真菌共生菌等5类,以外生菌根菌的种数最多;伴生木本植物有14科17属41种。暖温性针叶林内菌类资源与植物种类组成较为丰富,优势类群明显,极具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小笠原须腹菌、硬皮地星和彩色豆马勃的最适生长条件,研究温度、pH、碳源、氮源及碳氮比对3种外生菌根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ECM真菌的最适生长条件具有明显差异,小笠原须腹菌最适pH为4.0~5.0,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碳源为蔗糖、果糖、淀粉和甘露醇,最适氮源为铵态氮,最适碳氮比为40∶1;硬皮地星最适pH为5.0~7.0,最适温度为25℃,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铵态氮,最适碳氮比为5∶1;彩色豆马勃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为30~35℃,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铵态氮、硝态氮和蛋白胨,最适碳氮比为10∶1。  相似文献   

10.
3个褐环粘盖牛肝菌子实体发生季的增产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以催菇剂对褐环粘盖牛肝菌菌塘进行诱导出菇,可以增加褐环粘盖牛肝菌子实体发生数量,但产量提高不明显;而使用菌塘复壮或催菇与菌塘复壮结合处理,可以使褐环粘盖牛肝菌子实体发生时间提早、潮次增加2~3潮、产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