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茬口安排春提早:11月中下旬播种,2月上中旬定植,4月初上市。2品种选择春提早选择快圆茄。3定植前的准备工作3.1温室消毒采取高温闷棚和药剂熏蒸相结合的方式,7月份密闭温室高温闷棚20d左右;定植前1~2d密闭温室熏  相似文献   

2.
甘肃武威凉州区通过嫁接育苗、合理安排茬口、高温闷棚、高垄栽培等措施,推广日光温室西瓜一年四茬栽培技术,平均每667 m2 纯收入达3.52 万元,已成为当地农业增效、节水节能的重要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3.
夏季高温闷棚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温闷棚是指在夏季棚室休闲期用塑料薄膜密封大棚,在强光照射下,使大棚内迅速升温至60-70℃以上,并保持一定的时间,利用高温对大棚进行杀菌消毒。高温闷棚的核心在于提高棚温和地温,达到杀灭病菌虫卵和杂草的目的。因而,在进行高温闷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大棚冬春樱桃番茄—夏秋水蕹菜水旱轮作生态高效栽培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大棚设施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和种植效益,解决设施大棚蔬菜连作障碍问题,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笔者从茬口安排、主要栽培要点、夏季高温闷棚、产量效益分析和前景应用等方面对大棚设施樱桃番茄和水蕹菜的水旱轮作生态高效栽培模式进行了全面阐述,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上海市宝山区应用各项土壤保育及修复技术,改善了设施菜田的土壤性状,包括高温闷棚土壤消毒技术、设施菜田洗盐、水肥一体化技术、微生物土壤修复与保育技术、合理安排茬口等,并分析了各项技术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改良设施地块盐碱化土壤,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地力水平,上海市松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技人员结合当地主推的蔬菜茬口模式,综合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高温闷棚技术、有机肥混合微生物菌肥作基肥技术、废弃物沤制有机肥还田技术及增施微生物菌剂技术进行土壤修复改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该文介绍了对“小番茄+绿叶菜”周年栽培模式和绿叶菜周年栽培模式地块进行土壤改良的操作方法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利用高温闷棚防治保护地果蔬病害,近年来已有一些探讨,但系统详细的研究尚未见过报道。浙江地区7月上旬至8月中旬为高温伏早期,此期正值大棚蔬果栽培的淡季,利用这一时期进行高温长时期连续闷棚是完全可行的。本所对此课题已进行了3年的试验观察,现将高温闷棚期不同闷棚方式与棚内土层温度变化规律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8.
为验证高温闷棚对黄瓜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我们设高温闷棚和"高温闷棚+氰氨化钙3个用量"处理,比较各处理对黄瓜疫病、枯萎病、蔓枯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高温闷棚可有效防治黄瓜土传病害,结合施用氰氨化钙,防效更佳,可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综合考虑氰氨化钙的成本及防效,建议生产中氰氨化钙667m~2使用量60kg。  相似文献   

9.
高温闷棚在设施番茄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抑制土传病害,提高设施番茄的产量和品质,我们开展了高温闷棚在番茄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高温闷棚防治番茄枯萎病、根腐病、青枯病、蚜虫、烟粉虱效果较好,可显著提高番茄产量,建议在实际生产中可结合高温闷棚进行轮作。  相似文献   

10.
杨静  胡曙鋆  王用虎 《上海蔬菜》2019,(3):39-41,54
连云港市日光温室和塑料大中棚蔬菜生产发展迅速,设施蔬菜栽培面积已占蔬菜栽培总面积的40%以上。该文介绍了日光温室番茄-番茄-丝瓜1年3熟栽培模式,并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总结了此模式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施用氰氨化钙结合高温闷棚措施能杀死棚内各种病原菌和虫卵,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有效防治土传病害,提高黄瓜产量。为验证氰氨化钙结合高温闷棚措施的增温、杀菌消毒效果,作者开展了相关试验,了解闷棚期间棚内外土温和气温的变化情况,并研究高温闷棚对后茬黄瓜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温闷棚期间,棚内外气温差2.4~11.3℃、棚内气温比棚外平均高7.7℃,棚内外地温差3.7~13.7℃、棚内地温较棚外平均高10.6℃;施用氰氨化钙结合闷棚措施对土壤有很好的消毒杀菌作用,黄瓜霜霉病和潜叶蝇的预防效果较好,后茬黄瓜的植株长势和产量提升明显。  相似文献   

12.
温庆文  钟霞  王蕾  高念 《长江蔬菜》2018,(15):60-61
正导读:蔬菜接茬紧凑、连年种植,易造成土传病害发生严重,通过高温闷棚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土壤连作障碍。在强光照射下,密闭大棚内温度迅速升高到60~70℃及以上,并保持一定时间,可达到杀灭病虫杂草、改良土壤的目的。详细介绍了高温闷棚的几个关键,包括7月闷,干闷7天,旋根灌水,盖膜闷棚,二次闷棚等。  相似文献   

13.
黄瓜高温闷棚防治病虫害最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温闷棚常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蔓割病、灰霉病、蚜虫、斑潜蝇。笔者经过多次试验,摸索出一套最佳方案。一、闷棚前的准备工作闷棚应选择晴天进行,闷棚前1d浇1次透水,将大棚门关严,用土压严四周塑料膜,以防透风。在大棚中间过道处挂5只温度计,分别离地面0cm、10cm、100cm、150cm、200cm。1.高温闷棚最佳温度高温闷棚时地面温度最低,越往上温度越高。当地面温度达48℃时离地面200cm处温度高达53.5℃。因此高温闷棚时应将一只温度计挂在植物的最高处,以确保植株的安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益,作者根据生产实践总结出了小环棚春白菜-露地毛豆-松花菜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春白菜产量4 500 kg/667 m2、毛豆产量900 kg/667 m2、松花菜产量3 500 kg/667 m2,纯收益4 500元/667 m2。该文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小环棚春白菜-露地毛豆-松花菜高效栽培模式的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日光温室蔬菜栽培中日益严重的连作障碍,生产中通常采取夏季高温闷棚的方法,用塑料薄膜密封温室,在强光照射下,使温室内迅速升温,利用高温对大棚进行杀菌消毒。传统的闷棚方式有干法和湿法两种,但均有明显的技术局限性:干法闷棚仅能提高地面以上的局部空间温度,对杀灭土层内的病虫作用甚微;湿法闷棚是将温室内灌满水,利用水的导热能力高于土的特性闷棚,  相似文献   

16.
黄瓜高温闷棚防治病虫害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温闷棚常用于防治大棚黄瓜霜霉病、白粉病等病害。为了找到最佳防治方法,笔者对闷棚温度、高温持续时间进行了试验观察,以期为黄瓜大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土壤板结、盐渍化,土壤中病原菌和根结线虫增多,都是土壤恶化的表现,会影响作物生长。目前,在很多连续多年种植蔬菜的区域,菜农已开始重视休棚期的土壤处理。土壤处理主要是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杀灭土壤中的病原菌和根结线虫等,现将休棚期土壤处理技术介绍如下。1物理方法物埋方法处理土壤可分为高温闷棚和低温冻棚两种,高温闷棚又分为干闷和湿闷,均是利用夏季棚室内的高温环境来杀死棚室内及土壤中的病  相似文献   

18.
1品种选择与茬口安排哈密市温室茄子春提早栽培应选择快圆茄品种。在11月中下旬播种,翌年2月上中旬定植,4月初上市。2定植前准备2.1温室消毒采取高温闷棚和药剂熏蒸相结合的方式,7月份密闭温室,高温闷棚20d左右。定植前1~2d密闭温室熏蒸消毒,每667m~2用45%百菌清烟雾剂200~300g加5%虫螨克烟雾剂150~200g放烟,杀菌杀虫。第2d打开放风口,待气味散尽方可定植。2.2土壤消毒定植前半个月,每667m~2用50%多菌灵2~3kg喷洒土壤进行消毒。  相似文献   

19.
孙丰宝  迟照芳 《蔬菜》2003,(12):15-15
高温闷棚防治黄瓜霜霉病,是利用日光温室在密闭条件下形成高温,达到杀灭病原菌的目的。也是进行温室黄瓜无公害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虽然方法简单,行之有效,但操作不当,则会出现治病效果不明显或对黄瓜造成危害等问题。具体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高温闷棚只适用于在黄瓜植株生长旺盛健壮且略带旺长趋势的温室里进行。连阴骤晴,地温低,绝对不能采用。二、闷棚前1 d必须浇1次大水,同时喷1次防治霜霉病的高效杀菌剂,并适当控制稍高些的夜温,以减少地温散失,尽量使地温与气温差距不过大。三、闷棚当日揭苫后封闭温室,不能放风,待9-10时左右…  相似文献   

20.
在反季节蔬菜生产中,近几年对越冬茬西葫芦的需求量增大,利用日光温室进行反季节栽培,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良好的经济效益。1品种选择西葫芦选用耐荫、耐低温、瓜码多、商品性好的品种。2育苗2.1高温闷棚播种前10天扣膜,用45%百菌清烟剂每亩1千克闷棚熏烟,密闭温室进行5~7天高温闷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