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建伟 《食用菌》2012,34(5):41-41,64
长葛市食用菌起步早,发展快,农民栽培积极性高.但多年来,菇农对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掌握不重视,相互模仿,迷信经验,以致栽培屡屡受挫.出现了"头年少种发,二年大种瞎,三年改行把棚扒"的局面.2011年许昌技术经济学校人文素养培训中心,承担2011年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长葛市"112工程"探索与研究》课题.把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作为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课题组结合长葛市万名农民读中职学技术工程,走乡村,下农户,进菇棚调研,在取得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制定了长葛市平菇栽培技术规程,指导菇农进行规范化栽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强力安的空间消毒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东方  罗信昌 《食用菌》1998,20(3):35-35
食用菌栽培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推广,不仅为城乡居民提供了美味的健康食品,而且给菇农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菇农在制种与栽培中常见的问题是杂菌污染与病害防治.寻找安全快速、经济有效的杀菌剂,有助于菇农降低成本、保证丰收.近年来,在食品卫生行业广泛使用的强力安杀菌剂,引起菇农的兴趣,我们为此进行了一系列药效试验,本文报道的是其中部分工作.  相似文献   

3.
最近几年来,常有菇农来我院询问食用菌栽培技术,并反映他们所种的平菇产量低质量差。为此,我们于1996年从江苏江都天达食用菌研究所等引进了一批菌株,与当地菇农栽培的菌株进行了对比试验,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泉上镇罗李村菇农利用闲置食用菌大棚和层架栽培黑皮鸡枞菌获得成功,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作者根据罗李村菇农栽培黑皮鸡枞菌的实践经验,从栽培季节、栽培地准备、栽培料制备、装袋与接种、菌丝培养、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总结了黑皮鸡枞菌大棚层架式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陆学峰  冯伟林 《食用菌》2005,27(5):41-42
杏鲍菇是近几年来新开发的兼具食疗价值的珍稀食用菌,深受菇农和市场的欢迎,其发展较快,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杏鲍菇栽培过去由于污染率高,生物转化率低,因此进行较大规模的商业性栽培较少,近年来由于对其栽培的培养料及其栽培技术的改进,现将杏鲍菇的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平菇生产中的多发性病害问题及其处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菇,是食用菌中生产数量最大的品种,据资料,在山东等地的平菇产量约占食用菌总产量的40%以上,并且因其生产性状泼辣、易于栽培、适于地产地销、生物学效率较高等显著特点,被广大菇农朋友接受的同时,也被消费者所普遍喜爱.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平菇栽培技术广泛普及以来,平菇栽培中的病害问题始终困扰着广大菇农,尤其近十年来,诸如发菌期污染、出菇期病害、出菇期的二次污染等生产中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食用菌产业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7.
程稳龙 《食用菌》2001,23(2):22-22
玉米芯以栽培平菇成本低,效益高深受广大菇农的欢迎,但由于部分菇农对其栽培技术掌握不好,生物学效率甚低,极大地影响了这项技术在农村的推广,为此,我们在科委等科研单位帮助指导下,利用玉米芯大规模地栽培平菇和其它食用菌,几年来的结果表明,玉米芯是代替棉子壳进行食用菌生产的一种不可多得的资源,只要培养料处理得当,品种得当,其生物学效率并不低于棉子皮。现将我们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制备和选用优良菌种是食用菌栽培取得丰产优质的先决条件。菌种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广大菇农的栽培效益,而且关系到菌种场技术水平高低和信誉的好坏。随着食用菌产业的不断壮大,菌种生产量日益增加,而由菌种质量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在不断上升,这已成为今后食用菌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现对菌种受污染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相  相似文献   

9.
李明焱  李剑 《食用菌》2000,22(5):29-30
笔者在 1 998年《食用菌》第 5期上报道了 武香 1号香菇菌株的品种特性"。该品种于 1 997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同年由食用菌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对 武香 1号"香菇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课题进行了鉴定。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国各地有关单位和菇农纷纷来信来电向本所询问该品种配套栽培技术,要求引进该品种。为了满足广大读者和菇农的需求,现将高温季节栽培武香 1号香菇技术关键介绍如下:1 生产季节安排 高温季节栽培香菇要达到二大目的:①解决菌筒在霉雨季节因高温、高湿和夏…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产业是我县的主导产业之一,由于发展规模较大,发展速度较快,菌林矛盾日益严重,菇农栽培成本越来越高。为缓解菌林矛盾,降低菇农栽培成本,保证食用菌产业健康稳步发展。近几年,我局组织部分菇农利用玉米芯、大豆秸秆栽培姬菇,取得了成功。现将几年来的实践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代雁 《食用菌》2012,34(5):24-24,37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不断扩大,栽培食用菌废料的种类越来越多,如栽培双孢蘑菇的粪草废料、栽培其他菇的废料等.由于菇农对食用菌废料的营养价值不太了解,食用菌的废料往往被随地丢弃或作燃料,既污染环境又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利用食用菌栽培废料,变废为宝,对促进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潘湖生  刘江毅  王琴  易如昕  赵琰 《食用菌》2019,(3):62-62,64
针对部分食用菌产区在生产中存在栽培种类单一而导致菇农收入季节化差异明显,同时也造成栽培设施利用率不高的问题。笔者在江西樟树市中州乡西塘村食用菌合作社指导食用菌栽培时,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市场情况,总结出一套平菇-秀珍菇-草菇轮作周年栽培技术模式,可充分提高栽培食用菌大棚的使用率和栽培食用菌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濮阳市双孢蘑菇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为了规范双孢蘑菇生产,促进双孢蘑菇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濮阳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科研团队对全市双孢蘑菇栽培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并制定了濮阳市双孢蘑菇周年栽培技术规程,指导菇农进行规范化栽培,切实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要点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温平菇夏季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用菌》2015,(4)
<正>平菇是食用菌中最易栽培的菇类,一般在秋冬和春季生产,夏季高温高湿易发生病虫害,栽培量少,但夏季市场上鲜菇少,售价高。选择适宜的高温高抗平菇品种,进行科学管理,也能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笔者进行了夏季平菇栽培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栽培技术总结归纳如下,供广大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15.
蔡翠芳 《食用菌》2016,(4):29-30
正福建建阳位于南平市中部,是闽北食用菌主产区之一,食用菌年产值达2.9亿元。建阳推广黑木耳代料栽培已近十年,目前全区年栽培规模约300~400万袋,与其它食用菌品种对比,发展速度偏慢。究其原因,主要是生产稳定性较差,部分菇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部分菇农收益差强人意,有些菇农甚至亏本。笔者根据近年来技术推广和技术指导的实  相似文献   

16.
<正>在长期的食用菌栽培中,稍有不慎就会有大量的菌袋受污染,给菇农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浪费许多资源,使食用菌效益大打折扣。一些菇农买不起先进的设备,用老方法消毒给工作人员身体上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个别的菇农为了能消毒彻底,擅自加大药品用量,从而造成工作人员中毒。为解决这一难题,具有二十多年食用菌栽培经验的笔者,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和试验,发明了送风式食用菌消毒过滤接种机。现将其工作原理和性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前,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得到了高度重视和跨越式发展。随着食用菌栽培规模的迅速扩大,食用菌废料也越来越多。对这些食用菌废料,广大菇农不能做到科学的处理利用,随意丢弃或堆放,不仅浪费资源,还造成霉菌和害虫滋生,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18.
平菇菌墙栽培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菇的栽培方式很多,比较起来,以菌墙式较好,它占地少,易管理,产量高,质量好,已逐渐被广大菇农接受。近年来,我所大力推广菌墙式栽培技术,累计投料50万公斤,带动了一大批食用菌生产专业户,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推广过程中,我们发现以下几个问题应该引起注意。1要重视填土材料的消毒处理 我们发现,平菇子实体,病害的发病率,菌墙式栽培的比菌袋式栽培的高。进一步了解,这与填土材料不洁净有关。发病户菇农往往就近随意取土,对土壤不作任何选择和消毒处理,结果使子实体受到污染,幼菇表面长出一层白粉状病…  相似文献   

19.
王克银 《食用菌》2019,(1):59-60
凉州区地处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北麓,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少,蒸发量大,空气干燥,具有发展食用菌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1]。2008年前凉州区菇农在栽培平菇的同时附带栽培少量香菇,但因生产技术不成熟、生产成本高、生产周期相对长等原因逐年放弃,目前仅有来自浙江2户菇农栽培香菇,年栽培量15万袋左右。笔者结合对浙江菇农的调查,总结了凉州区气候条件下香菇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竹屑栽培香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上彬  曾绩 《食用菌》2006,28(6):32-32
宁化县食用菌办为缓解菌林矛盾,解决菇农食用菌栽培原料来源,自2000年立项开展以竹代木栽培食用菌研究。经连续几年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和成熟的经验,结果表明:以竹代木栽培食用菌无论产量和质量均与木屑栽培相近,口感和品质还优于木屑食用菌,适应当今消费者的需求,有较大的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