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小龙虾属甲壳类动物,其生长主要靠蜕壳来实现,蜕壳是小龙虾生长发育和增重的重要标志。小龙虾蜕壳时间需15~30分钟,蜕壳结束后,新壳于12~24小时硬化,小龙虾开始正常活动。硬壳前是小龙虾的危险期,极易受到外来毒素、病菌和其他生物的侵袭而死亡,因此,养虾者切不可麻痹大意,掉以轻心,应及时查明营养、水质等影响小龙虾蜕壳的主要因素,并及时  相似文献   

2.
<正>一、小龙虾蜕壳不遂的常见原因1.水中钙不足小龙虾需要从水体中吸收大量的钙来进行蜕壳。2.放养密度过大小龙虾蜕壳时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和独立的空间,不容别的同伴干扰。不然,相互干扰会使蜕壳时间延长,又或蜕壳不遂而死亡。  相似文献   

3.
<正> 河蟹是伴随每一次正常蜕壳而生长的。人工养蟹改变了河蟹生长的自然规律和天然环境,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河蟹蜕壳不遂死亡。特别是开春后幼蟹生长时的第一次蜕壳,因患烂肢、腐壳、水霉等复合病症导致幼蟹蜕壳不遂而大批死亡。笔者根据多年来养殖、研究,总结了导致蜕壳不遂症的原因和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河蟹靠蜕壳而不断生长,每次蜕壳期间河蟹能增重50%~90%,因此想要养出大规格和高品质河蟹,必须重视成蟹养殖过程中每次的蜕壳管理。近年来,由于养殖环境、饲料或者养殖管理等多方面原因,河蟹蜕壳不遂发病率逐渐增加,蜕壳期间的死亡占到养殖伤亡量的80%。如何防治河蟹蜕壳不遂并加强河蟹蜕壳期的管理,是河蟹养殖成功的关键步骤之一。一、成蟹蜕壳不遂的原因蜕壳不遂既是一种疾病也是一种现象,说它是一种疾病,是因为蜕壳不遂是由于河蟹机体缺乏某些营  相似文献   

5.
<正>河蟹混养小龙虾是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广的河蟹高产高效养殖模式。但近期却不断接到养殖户反映,称2013年小龙虾产量比较满意,河蟹产量偏低,且未发现明显死亡和暴发性病害等情况,为此,笔者进行深入走访调查,发现出现此类现象的塘口普遍存在以下几点"共性特征":一是小龙虾捕捞不彻底。养殖后期捕捞力度不大,有些塘口甚至故意降低捕捞量,为来年小龙虾养殖准备苗种,导致小龙虾打洞现象严重,造成河蟹顺洞逃逸。  相似文献   

6.
于忠诚 《水产养殖》2010,31(2):43-43
<正>1不合理的混养套养方法在主养小龙虾的水面,放几尾鳜鱼或鲌鱼苗有利于清除养殖水面自然生存的各种野杂鱼,对小龙虾的伤害不会很大,但绝不能过多的套养。特别是杂食性与肉食性的底层鱼类,如鲫、鲤、青、黄颡、鲶鱼等鱼类,绝不能混养或套养。小龙虾的生长,一生需数次蜕壳。  相似文献   

7.
<正>饲料是小龙虾生长的主要营养来源,在养殖过程中,饲料投入占养殖总成本的70%左右,饲料质量及投喂措施直接关系到小龙虾的长速、规格、品质、效益和质量安全。在饲料投喂管理中既要让小龙虾吃得饱、长得快,又要减少浪费,降低成本。若投喂管理措施跟不上,极易造成小龙虾体质下降、生长缓慢、规格大小不均、蜕壳间隔期长、感染疾病,造成产量和效益下降。因此,广大小龙虾养殖者应切实强化饲料投喂管  相似文献   

8.
<正>小龙虾的养殖成败与水草的好坏息息相关,有"虾多少,看水草""养好一塘虾,先要种好一塘草"之说。水草可以为小龙虾提供遮阳、躲藏、蜕壳场所,增加池塘溶氧,提高小龙虾的成活率和品质。在夏季高温季节可以控制水温,为小龙虾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虾池中水草种植和维护得好,是养虾成功的关键,就此对于水草的栽种和管理谈以下几点经验。一、水草的栽种小龙虾养殖过程中种植水草的种类以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等为主。  相似文献   

9.
正饲料是小龙虾生长的主要营养来源,在养殖过程中,饲料投入占养殖总成本的70%左右,饲料质量及投喂措施直接关系到小龙虾的生长速度、规格、品质、养殖效益和质量安全。在饲料投喂管理过程中,既要让小龙虾吃得饱、长得快,又要减少浪费,降低成本。若投喂管理措施跟不上,极易造成小龙虾体质下降、生长缓慢、规格大小不均、蜕壳间隔期长、感染疾病,继而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因此,广大小龙虾养殖者应切实强化饲料投喂管理,以达到  相似文献   

10.
河蟹靠蜕壳不断生长,不蜕壳非但不能正常生长,而且因此引起大批死亡。近年来江苏、安徽、辽宁等地养殖的河蟹因长期不蜕壳而大批死亡,经调查95%以上死亡蟹存在各种程度的蜕壳不正常。造成不能蜕壳的原因很多很复杂,笔者在长期调查和试验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掌握了几种不蜕壳的特征及解决的方法,以供参考。 1.不蜕壳症的几种特征 (1)黑壳蟹不蜕壳 病蟹壳呈灰黑色,坚  相似文献   

11.
正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i)俗称小龙虾,是主要淡水养殖虾类,已在我国湖北、安徽、江苏、江西、湖南、河南等十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养殖,2019年产值达到4 100多亿元。多年来小龙虾主要采用自繁自养的养殖模式,导致了严重的种质退化,规格越养越小,疾病一年比一年严重,每年5月份的"五月瘟",常导致小龙虾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小龙虾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和养殖密度不断增加,这对小龙虾的适应性和抵抗力产生一定的影响,稍有不慎即可造成疾病的发生和蔓延,轻则影响小龙虾的摄食、生长放缓,重则导致大量死亡。因此,养虾者必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方针,严格控制疾病的发生和蔓延,确保小龙虾养殖的成功。现将  相似文献   

13.
河蟹的生长是伴随着蜕壳而进行的。河蟹蜕壳期的死亡占死亡量的80%,如何加强河蟹蜕壳期的疾病预防,是养殖河蟹成功的关键。因此,促进河蟹蜕壳在河蟹养殖生产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正自2006年以来,小龙虾的养殖特别是稻虾养殖面积逐年增多,到2019年,已成为虾蟹类养殖面积最大的单一品种。小龙虾养殖发展速度虽快,但大部分养殖户的养殖技术还不太成熟。在小龙虾养殖户中流传着的"五月瘟"对养殖户特别是新手来说就是最大的挑战。广义上的"五月瘟"不是特指白斑病毒引起小龙虾死亡这一种疾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蜕壳死亡原因及预防对策,该研究以不同环境因子饲养和胁迫不同规格的克氏原螯虾,初步探讨其蜕壳死亡原因及预防对策。结果表明,水体中钙(Ca2+)质量浓度为30 mg·L^?1、镁(Mg^2+)质量浓度为15 mg·L^?1时,克氏原螯虾的成活率和蜕壳率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蜕壳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水体中pH为9.23,或者溶解氧质量浓度为4.5 mg·L^?1时,虾的成活率和蜕壳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蜕壳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盐度为21时的蜕壳死亡率最高(P<0.05)。环境因子等诸多因素是造成克氏原螯虾蜕壳死亡的重要原因,而蜕壳死亡现象时有发生,需采取预防对策方可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6.
<正>每年4-5月养殖户起捕小龙虾时会特别心痛,笼捕小龙虾死亡率高。小龙虾从大、中规格到小规格大量死亡,给养殖户带来极大经济损失,在养殖户之间造成了恐慌,虾收购商乘机压价。5月开始一些养殖户只能眼看着小龙虾一片片死亡,对笼捕小龙虾,收购商看到这种状态不好的虾收购意愿差,最后导致虾塘虽有一些产量但收益差。为了解决4-5月捕捞小龙虾时成活率低、小龙虾"五月瘟"(习惯称法)的问题,将从9个方面总结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小龙虾养殖技术不断提高,大规格、高密度、规模化养殖已被广大小龙虾养殖者普遍采用,但在这样的养殖环境中,养殖投入品的使用量也随之增多,造成池中有毒有害物质浓度上升溶氧量下降,水质变坏,这样轻则可影响虾的的摄食生长,重则可导致虾发病死亡,不利于小龙虾产业可持续发展。因此,保持优良水质环境,是降低小龙虾发病率,提高饵料利用率,促进小龙虾健康快长,推动小龙虾业增效,提高虾民增收的一项关键性  相似文献   

18.
<正>据统计,2016年湖北"稻虾共作"、"稻虾连作"面积达到352.68万亩,同比增加26%,湖北省各类小龙虾生产总面积达到465.2万亩;小龙虾产量达到48.9万t,同比增加13%;小龙虾批发市场综合平均价格为48.09元/kg,同比上涨5%;小龙虾养殖产值达到195.79亿元,同比增加25%;养殖、加工、流通、餐饮综合产值达到723.33亿元,同比增加20%。  相似文献   

19.
<正>淡水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俗称小龙虾,2014年,古田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推广淡水小龙虾池塘养殖63亩,平均亩产156.5千克,亩效益2130元。现将主要养殖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以供参考。一、设计要求每口塘的面积不宜太大,一般以2~3亩、池深1.5米、蓄水0.6~1.0米为宜。池埂顶宽要1.5米以上,内坡坡比要1∶3。足量的缓斜边坡有利于小龙虾掘穴打洞,营造栖息、蜕壳的隐蔽场所。  相似文献   

20.
淡水小龙虾养殖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江苏省金湖县在渔业科技入户"惠民工程"项目实施中,将小龙虾作为主推品种,积极推广小龙虾养殖新模式、新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推广效果和经济效益,目前已成为当地渔业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受到了渔(农)民的普遍欢迎。笔者根据当地淡水小龙虾的养殖实践,将几种养殖模式归纳整理并介绍如下,供养殖生产者参考。一、小龙虾主养模式小龙虾主养模式是指在池塘内以小龙虾养殖为主,合理搭配放养部份大规格的鲢鳙鱼种,以调节水质,增加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