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芦荟、吊兰、虎尾兰、一叶兰、龟背竹是天然的清道夫,可以清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有研究表明,虎尾兰和吊兰可吸收室内80%以上的有害气体,吸收甲醛的能力超强。芦荟也是吸收甲醛的好手。此外,具净化空气作用的植物还包括:肾蕨、贯众、月季、玫瑰、紫薇、丁香、玉兰、桂花、金绿萝、芦荟、鸭跖草、耳蕨、仙人掌、虎皮兰、虎尾兰、龙舌兰、凤梨、仙人球、令箭荷花、昙花、宝石花、肥厚景天、紫花景天、常青藤、铁树、菊花、红鹳花、石榴花、米兰、龙血树、白芷花等。  相似文献   

2.
剑鸣 《湖南林业》2010,(7):31-31
树木普遍有防风、固沙、吸碳、吐氧、调节气温、湿度和降低噪声的作用,如果能根据工厂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树木种植,效果会更好。冶炼厂、炼油厂、热电厂、化工厂、砖瓦厂、印染厂等会排出二氧化碳,所以种植抗硫能力强的水曲柳、桑树、水腊、山皂角、夹竹桃、早柳、云杉等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3.
苗圃转让     
今年顺义区苗圃绿化、美化苗木达1120多种、1.12亿株。其中油松、白皮松、华山松、雪松、桧柏、侧柏等常绿树13157亩,1650万株,占育苗总面积的23%;连翘、碧桃、榆叶梅、紫叶李、紫蔽、紫荆、月季、玫瑰、黄刺梅、黄杨、女贞等花灌木5468亩,1455万株,占育苗总面积的10%;白腊、元宝枫、栾树、国槐、银杏、合欢、龙爪槐、杜仲、千头椿、金丝柳、各种品种杨等落叶乔木37375亩,8095万株,占育苗总面积的67%。  相似文献   

4.
枣实蝇在中国的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及查阅相关资料,整理出枣实蝇的基础生物学信息,利用适生性分析软件CLIMEX和GARP,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预测枣实蝇在中国的适生区及其适生程度。综合2种软件的预测结果,认为枣实蝇在我国适生范围很广,其中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四川、云南、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天津、河南、辽宁、山东、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西、广东、海南等23个省(市、区)的大多数地区为枣实蝇主要适生区域;次要适生区域包括新疆北部和南部的局部地区、内蒙古临河以东局部地区、宁夏南部局部区域、甘肃与新疆相接的局部地区、川甘陕3省交界的局部地区、青海格尔木市和都兰县、陕西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河北北部地区、吉林与内蒙古及辽宁接壤的局部地区、四川中部、重庆东部、西藏墨脱县、西藏察隅县、西藏错那县、湖北与湖南的西部地区、贵州北部地区、浙江北部局部地区、广西与广东的北部局部地区、台湾西部地区。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危险性定量分析方法,首次综合评估枣实蝇在我国各省市区的潜在危险性,认为枣实蝇在中国为高度危险性害虫,对我国枣产业的发展构成巨大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5.
长白山草药多。多到什么程度呢?山里人常说:见草就是药。老百姓常用的草药就有100多种,如老牛乾、木灵芝、褐桦菌、松花粉、冬青、马尿噪、柳树包、榆耳、银耳、木耳、榆黄、猴头、冻蘑、树鸡子、扫帚蘑、天麻、猪嘴蘑、蒲公英、葱花芽、小根菜、剌嫩芽、贝母、板蓝根、天南星、龙胆草、细辛、刺五加、柴胡、淫羊藿、黄芷、山芋头等等。采中草药,是长白山重要的生活内容,也衍生出大量的长自山中草药文化。  相似文献   

6.
阿英 《河北林业》2012,(5):38-38
西瓜的果肉、种子、皮等皆可食用或入药。我们这里所说的“吃西瓜”是专指吃西瓜果肉,并且是直接切开生吃。西瓜果内含蛋白质、葡萄糖、蔗糖、果糖、苹果酸、瓜氯酸、谷氨酸、精氨酸、磷酸、内氧酸、丙酸、乙二醇、甜菜碱、腺嘌呤、萝卜素、胡萝卜素、番茄烃、六氢番茄烃、维生素A、B、C、挥发性成分中含多种醛类。  相似文献   

7.
细品中国菜     
中国菜分为八大菜系,味的调法主要有咸、甜、酸、辣口味,而菜色也主要有红、黄、绿、白、黑色的变化,再加上用番茄、萝卜、黄瓜做成各色各样的盘式,使得中国的饮食达到了色香味俱全的艺术。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精米白面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日三餐。与此同时,肥胖症、糖尿病、痛风、高血压、结肠肿瘤等疾患也开始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关医学研究表明,适当食用诸如玉米、小米、紫米、高粱、燕麦、荞麦、麦麸、红薯、  相似文献   

9.
蓝天碧水七彩云南,白云绿树引领绿色发展。11月28日,参加大型系列主题公益活动绿色中国行的中外媒体多方位考察云南普洱的生态之美,感受彩云之南的风土人情和美丽生活。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科技日报、中国绿色时报、人民网、中新网、凤凰网、网易、山东齐鲁网、香港卫视、北京卫视、东方卫视、浙江卫视、广东卫视、山东卫视、云南卫视、江苏卫视、福建卫视、四川卫视、安徽卫视、深圳卫视、  相似文献   

10.
对冰冻灾害前后湖南湘潭锰矿矿区废弃地的栾树、杜英混交林生态系统的地表水、土壤、林木及死地被物的养分含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冰冻灾害后,林地地表水的pH值、电导率、溶解氧、K、Ca、Mg含量明显减少,Zn、Mn、Pb含量显著增加;林内土壤含水量、全P、全K含量显著增加,速效N、速效P、速效K含量明显减少,微量元素Cu、Pb、Co含量增加,Fe、Zn、Mn、Cd、Ni含量减少;林木枝、叶、干中含水量均显著减少,树干中N、P、Ca、Mg、Cu、Zn、Mn、Cd、Ni、Pb、Co含量增加,树枝和树叶中P、K、Mg减少,而Cu、Fe、Zn、Mn、Cd、Ni、Pb、Co含量却增加;林地上的死地被物中K、Mg在各组分(未分解、半分解、已分解)含量降低,Cu、Fe、Mn、Ni、Co含量增加.可为突发性自然干扰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及抗御机理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非线性规划的模糊多属性群体偏好决策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决策属性权重未知且属性值为三角模糊数的群体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非线性规划决策方法。该方法首先设置理想方案的属性值和权值,并依据专家偏好集合和三角模糊数的距离来判断群体决策的一致度和不一致度,然后构建模糊多属性群体偏好非线性规划决策模型,求解模型得到理想方案属性值和各属性的权重,再通过计算各备选方案到理想方案的实际距离来进行决策和方案排序,最后通过算例检验,为决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阐述了SuperMap2000在设施管理系统中的系统解决方案。本系统主要实现了传统管理信息系统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如进行空间与属性双向查询,对指定的路径断面进行属性查询,及与MIS系统的有机集成。  相似文献   

13.
樟树不仅具有净化空气、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美化环境等生态功能,还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文中从分析樟树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入手,探讨樟树的文化内涵,旨在引导人们从各个角度全面认识樟树,为更好地建设生态文化、弘扬生态文明服务。    相似文献   

14.
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内业工作中,获取林地图斑面采取了勾绘图斑界线,然后转换为图斑面,最后利用记录属性信息的点状数据对图斑面进行赋值的方法。针对这一流程,利用GIS技术,解决了图斑属性信息记录操作步骤繁多的难题,大大缩短工作步骤,提高了效率。在VB编程环境下,采用ArcEngine组件库,提出利用鼠标图上单击进行记录二类图斑属性信息的算法,通过后台计算自动对属性信息的实施编号。  相似文献   

15.
陆光  李想 《森林工程》2014,(2):120-124,129
本文研究了粗糙集中决策表的求核属性,分析相容和不相容决策表的特点.结合现有的求核属性方法,提出了适合相容和不相容决策表的基于“D集”的改进的差别矩阵求核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核属性应该考虑决策属性的取值,并由取值的区域划分来决定.本文主要是对张振林等提出的算法进行改进,通过改进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求属性核的算法,能更快,更有效地找到属性核,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林木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木资产的价值波动规律表现为多重因素所引起的价值两面性波动,这一独特的价值波动规律对林木资产计量属性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计量属性的比较发现,公允价值是林木资产的最优计量属性和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7.
18.
基于GIS路面管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数据库构建、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模型等方面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路面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引入地理信息系统,实现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共享.建立路面使用性能的评价模型,为各级养护管理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辅助信息,初步实现路面管理系统的可视化管理。  相似文献   

19.
论述关系型数据库存的层次结构和对偶结构,认为在传统的GIS系统中,空间及属性数据的管理应用模式在大规模、多层次的项目数据管理中的采集、管理、应用等脱节,数据的更新和维护困难.为此,在开发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时,建立了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地理数据模型.并对其构成、地理数据与属性数据的逻辑组织、一体化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云南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具有典型性、稀有性、多样性、脆弱性、自然性、完整性等自然属性特点;就保护区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对保护区的保护属性进行了评价;分析保护区的管理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综合评价结果,保护区的建设是一项生态效益巨大、社会效益显著的生态工程,对连接南北动、植物区系起着重要作用,在科研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