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龙江流域(漳州段)水土流失面积956.1km^3,占土地总面积的14.13%。“十五”期间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km^2,2006-2015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0km^2,2016~2030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0km^2。治理上,要推广成功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特别重视坡地果园的水土流失治理。  相似文献   

2.
据2003年山地农业开发水土流失调查,永春县现有荼果园、旱地水土流失面积11740.9hm^2,占地类面积的60.64%,占全县水土流失面积47.6%。严重的水土流失致使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生态景观遭受破坏,经济发展受到制约。本就该县山地农业开发水土流失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泉州市主要坡地水土流失现状调查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泉州市主要坡地水土流失面积占坡地面积的百分比高出全省平均水平,流失程度以轻中度为主;流失面积集中分布在晋江上游;果园流失面积最大,茶园的水土流失相当严重;南安市和永春县的果园水土流失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4.
《亚热带水土保持》2005,17(4):F0002-F0002
福建省长汀县是全国丘陵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份之一,水土流失历史之久,面积之广、程度之重,危害之大,居全省之首。据1985年遥感普查,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近10万hm^2,占山地面积的37.7%。  相似文献   

5.
龙岩市坡地农业开发项目面积70775hm^2,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为14173hm^2,占开发项目面积的20.03%。而果园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最大,占总流失面积的3/4。因此,在坡地农业开发项目中,要合理规划,标准建园,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防止因坡地开发不当而造成的新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6.
闽东南地区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应用遥感技术开展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结果表明,闽东南沿海地区的水土流失面积,程度都比1984年显下降,尤其是林地水土流失下降幅度较大。但是,闽南地区近几年由于山地开发 种果,果园的水土流失急剧上升,同时新增城市水土流失面积也较大,因此,今后闽东南沿海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重点是整治坡耕地,防止城市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忻州市位于山西省北中部,总面积25179km^2,水土流失面积19319km^2,占总面积的76.7%。严重的水土流失,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治理水土流失危害,长期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治理速度逐年加快,治理质量不断提高。但目前仍有100万km^2水土流失面积有待治理,同时每年约增加水土流失面积4万km^2,与社会经济发展很不相适。为此,必须明确目标,加快发展,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闽东南地区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研究应用遥感技术开展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结果表明;闽东南沿海地区的水土流失面积、程度都比1984年显下降,尤其是林地水土流失下降幅度较大。但是,闽南地区近几年由于山地开发种果,果圈的水土流失惠剧上升,同时新增城市水土流失面积也较大,目此,今后闵东南沿海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重点是整治坡耕地,防止城市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水土保持》1995,(9):37-39
南雄县水土保持效益与经验广东省南雄县水土保持办公室(512400)南雄县位于珠江水系北江上游,全县水土流失严重,原有水土流失面积751.26km2,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31.4%。截至1985年底止,全县仍有水土流失面积607.13km2,其中强度流失...  相似文献   

10.
1水土流失现状汝阳县北汝河流域共有水土流失面积10622km2,占总土地面积的948%,截至1996年底已初步治理5784km2,还有4838km2未治理。按乡镇划分,柏树、三屯水土流失最为严重,流失面积分别占到各自总土地面积的70%和66%...  相似文献   

11.
米易县幅员面积2109km^2,总人口20万,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51%。经过20年的综合治理,全县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20km^2,但土壤流失量却在增加。看看流失的现状,听听人民的呼声,我们水保部门深感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水土流失现状、动态变化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辽宁省通过第 3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 ,对全省水土流失现状及水土流失的动态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辽宁省水土流失具有水土流失面积大 ,强度以上级水土流失面积增加速度快 ,人为破坏严重 ,风蚀、河海滩地水土流失面积扩延迅速等特点。水土流失动态变化主要表现在 :①与 1995年遥感调查结果对比 ,5a间净减少水土流失面积 6 814 6 7km2 ,水土流失强度梯次降低面积 432 4 5 3km2 ,合计有效治理面积 11139 2km2 ,但由于人为水土流失的加剧 ,又新增水土流失面积 34 78km2 。②强度以下级别水土流失面积有所减少 ,而极强度、剧烈水土流失面积则呈现增加趋势 ,水土流失强度的变化呈现“整体减缓 ,局部恶化”的态势。③与 1995年相比总水土流失量呈下降趋势 ,而水土流失模数则呈上升趋势。针对辽宁省水土流失现状和动态变化情况 ,应采取加强法制宣传 ,提高水土流失的忧患意识 ;加快辽西地区水土流失的治理步伐 ;实行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加强林地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加大水保执法力度 ,遏制人为破坏 ;重视沟壑治理 ,加大治理力度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的陕西省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在对区域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应用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其进行叠加综合,辩识出陕西省水土流失潜在敏感性和现实敏感性不同等级的空间分布特征,得到了水土流失敏感性分布图。从潜在敏感性看,微—轻度敏感性分布面积较大,占全省总面积的75.77%,中度敏感性分布面积占20.41%,高度—极敏感性分布面积为3.82%。敏感性的区域分异规律十分明显,影响因子也不尽相同。水土流失现实敏感性与潜在敏感性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微—轻度敏感性分布面积占61.65%,中度敏感性面积明显增大,占34.15%,高度—极敏感性面积也增加,占4.2%。对比潜在敏感性和现实敏感性,在其它自然影响因子不易控制的情况下,植被作为侵蚀动力的重要抑制因子,保护植被,提高覆盖度对控制水土流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黄河流域的无定河、三川河、黄甫川和定西县四大片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面积41296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36094.2km2。四大片1983~1995年,共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措施面积14385.9km2,累计治理程度达到59.16%。重点治理使区域内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减沙率均在50%以上,生态环境开始向良性转化,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人均纯收入增加1.3~2倍,农户脱贫率达91%。今后应加强区域内的预防监督和治理措施的配套完善,注重深度开发,推广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水土保持》2007,(3):F0002-F0002
长汀县是福建省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治理历史从1940年设立“福建省研究院河田土壤保肥试验区”开始,至1999年全县仍有水土流失面积737.67km^2,占全县土地面积的23.8%。2000年起,福建省委,省政府把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后,长汀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奋力拼搏。  相似文献   

16.
洛阳市土石山区小流域治理经验张军校,常黑林(河南省洛阳市水利水产局,471000)洛阳市地处河南省的西部,总面积15160km2,水土流失面积10444km2,全市土石山区面积约8829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为6080km2,截至1994年底已治理...  相似文献   

17.
风电场通常位于高海拔山地区,水土流失风险高、危害大,其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建设十分重要。以江西省吉安市华润峡江玉峡风电场工程为例,从扰动面积、水土流失、挖填方量等方面分析山地风电场水土流失动态特征,探讨山地风电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建设和防治重点。结果显示:风电场风电机组区和道路工程区是新增扰动面积和水土流失量的主要区域,也是风电场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区域;水土保持措施应在施工期第1年布设完毕,这样才能起到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单台风机挖填方量、造成的水土流失均小于同地区其他风电项目,表明其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挡土埂和挂网喷播植草是两种有效的边坡防护措施,可为同地区其他风电项目水土保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山丘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0%,水土流失比较严重。解放后虽累计治理了1.7万km2,但由于边治理、边破坏.80年代末仍有水土流失面积4.7万km2,年土壤侵蚀量1.57亿t,造成严重危害。近几年来,认真贯彻水土保持法,依法防治水土流失,大搞荒山造林、封禁治理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水保监督执法体系,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  相似文献   

19.
皖西山区水土流失及其综合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先兰  刘文杰 《山地研究》1997,15(2):141-144
皖西山区海拔均≥100m,最高峰白马尖海拔1774m,区内曾水土流失严重面积达4931km^2,占全区面积的60%,1983 ̄1994年经综合治理(特别是小流域域综合治理)后,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1062km^2,得以初步控制。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及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划分的前提下,结合六盘水市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根据六盘水市"两区"划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结果为:六盘水市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面积498.56 km~2,其中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面积69.25 km~2、市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面积429.31 km~2;六盘水市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面积3 318.03 km~2,其中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面积3 189.93 km~2、市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面积128.10 k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