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朱玲 《农技服务》2006,(10):4-5
鲟鱼是一种大中型经济鱼,具有很高的食用、营养、药用和研究价值。从1999年开始,贵州省陆续引进史氏鲟、俄罗斯鲟、匙吻鲟、西伯利亚鲟以及杂交鲟等品种的鲟鱼卵和苗种,在流水或微流水条件下,进行水泥池和池塘养殖,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养殖技术日趋成熟,并获得较好成效。现在,鲟鱼类的养殖已经延伸到全省各地,如贵阳、遵义、铜仁、安顺等渔业经济发达地区。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养殖方式由池塘发展到网箱养殖。目前,鲟鱼的养殖面积已经发展到1.5万平方米,养殖尾数近32万尾,产量约18.5万公斤,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存在问题喀斯特山区鲟鱼…  相似文献   

2.
周黔声 《农技服务》2009,26(8):111-111,142
通过杂交鲟流水养殖试验,结果表明,镇远县气候条件和铁溪的水源、水质条件适合饲养鲟鱼。由于黔东南州地区气候自然条件的差异不大,在其他县市开展冷水鱼养殖是完全可行的,说明在黔东南州养殖杂交鲟以及其他冷水鱼类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3.
鲟鱼属软骨硬鳞鱼类,其营养价值极高,不仅肌肉中富含10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而且脂肪中含12.5%的DHA和EPA(亦称脑黄金),对软化心脑血管,促进大脑发育,提高智商,预防老年痴呆症和心肌病有良好功效.软骨和骨髓中含有抗癌因子,可直接食用,是高级营养保健食品.产品在国际市场价格居高不下,鲟鱼养殖将开辟我国水产养殖的新领域.俄罗斯鲟在我国北方已养殖成功,有商品鱼上市,目前塘边售价每千克约400元.  相似文献   

4.
林海 《农家致富》2004,(14):40-41
近年来,已试养成功、人工繁殖过关并有批量苗种供应的包括小体鲟、匙吻鲟、史氏鲟、西伯利亚鲟、杂交鲟等。其商品化养殖有静水、流水等方式。现将相关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湖北将成世界鲟鱼王国核心区,优势条件有:可养水域资源丰富。具有发展鲟鱼养殖广阔的水域资源,水质条件优越,长江更是中华鲟、达氏鲟、白鲟的故乡,这一区域为发展鲟鱼网箱养殖、地下水工厂化养殖、涌泉水养殖以及放流增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为降低贵州山区鲟鱼养殖成本,于2010年从大连永新鲟鱼公司引进西伯利亚鲟发眼卵,在贵州省江口县进行西伯利亚鲟发眼卵的孵化及苗种培育试验。结果表明:西伯利亚鲟发眼卵在低温季节引种成活率高,18.9℃的水温为最适宜孵化温度,孵化率达75.89%;刚孵出的鲟鱼苗经过3个月的培育,可长到15~20cm,成活率达82.46%。水花苗质量及水质条件对苗种培育成活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五种养殖鲟、鳇鱼DNA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德国Partec Pas Ⅲ型流式细胞仪,以鸡红细胞为标准DNA(含量为2.3pg/N),测定了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 Brandt)、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 Brandt)、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 Brandt)、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 Linnaeus)和达氏鳇(Huso dauricus Ceorgi)的体细胞DNA含量。结果表明,在上述五种鲟鱼类的DNA含量中,俄罗斯鲟、西伯利亚鲟和史氏鲟的DNA含量非常接近,分别为12.24pg/N,11.60ps/N,11.59pg/N,三种鲟鱼相比较差异并不显著。小体鲟和达氏鳇的DNA含量是6.06pg/N和4.77pg/N,两种鱼相比较差异也不显著。但与上述三种鲟鱼相比较DNA含量几乎相差1倍。从测定的结果并结合已发表的有关鲟鱼类资料可以确定俄罗斯鲟,西伯利亚鲟和史氏鲟属于八倍体类型,而小体鲟和达氏鳇则属于四倍体类型。  相似文献   

8.
采用德国Partec Pas Ⅲ型流式细胞仪,以鸡红细胞为标准DNA(含量为2.3pg/N),测定了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 Brandt)、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 Brandt)、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 Brandt)、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 Linnaeus)和达氏鳇(Huso dauricus Ceorgi)的体细胞DNA含量。结果表明,在上述五种鲟鱼类的DNA含量中,俄罗斯鲟、西伯利亚鲟和史氏鲟的DNA含量非常接近,分别为12.24pg/N,11.60ps/N,11.59pg/N,三种鲟鱼相比较差异并不显著。小体鲟和达氏鳇的DNA含量是6.06pg/N和4.77pg/N,两种鱼相比较差异也不显著。但与上述三种鲟鱼相比较DNA含量几乎相差1倍。从测定的结果并结合已发表的有关鲟鱼类资料可以确定俄罗斯鲟,西伯利亚鲟和史氏鲟属于八倍体类型,而小体鲟和达氏鳇则属于四倍体类型。  相似文献   

9.
《现代农业科技》2015,(19):292-293
西伯利亚鲟具有味道鲜美、药用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等优点,成为了很受欢迎的养殖品种之一。结合景谷县实际,对西伯利亚鲟的养殖技术进行介绍,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鲟人工养殖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与现状,以及鲟人工养殖业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鲟人工养殖也面临的机会——养殖雌性鲟成鱼,加工鱼子酱,并简要介绍鱼子酱的价值及其加工工艺,为我国鲟人工养殖业在未来几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进行了一种鲟鱼双层网箱套养模式试验。即设计内外两层大小套装网箱,在内箱中采用投饵方式养殖杂交鲟,外箱中采用不投饵方式养殖鳙鱼和青鱼,结果为内箱杂交鲟净单产23.3 kg/m2,外箱中鳙鱼和青鱼净单产7.1 kg/m2;内箱和外箱的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2.02和1∶3.98。在鲟鱼养殖网箱外套挂大规格网箱不投饵养殖鳙鱼、青鱼等,在提高网箱养殖经济效益的同时,可减少养殖废物向水体的排放,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鲟鱼网箱健康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2.
6种养殖鲟鳇鱼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9,自引:6,他引:43  
采用生化分析方法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鲟鱼繁育工程技术中心养殖的俄罗斯鲟Acipenserguldenstadti、小体鲟Acipenserruthenus、中华鲟Acipensersinensis、施氏鲟Acipenserschrencki、达氏鳇Husodauricus和杂交鲟H dauricus♀×A schrencki♂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6种鲟鳇鱼肌肉中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水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6 68%~21 72%、1 00%~5 70%、1 10%~1 19%、71 50%~80 60%。肌肉蛋白质中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4种呈味氨基酸的含量分别为6 67%~9 19%、6 31%~8 30%。6种鲟鳇鱼肌肉中主要脂肪酸有9类13种。  相似文献   

13.
刘静 《古今农业》2021,(2):37-45,36
鲟鱼一直以来都是长江干流民众利用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开发历史悠久.鲟鱼资源广泛分布于长江上游的干流和主要支流的河口地带,也是长江上游市场上出售的重要鱼类.其中,以今三峡地区、泸州、宜宾的鲟鱼类资源最为丰富.清代在三峡地区以捕捞鲟鱼为中心形成了专门的捕鲟业.20世纪60、70年代沿江渔民发明改进了专门的捕获鲟鱼的工具包括...  相似文献   

14.
从养殖环境条件、网箱规格与设置、鱼种投放、饲料投喂、日常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杂交鲟网箱健康养殖技术,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以期为水产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鲟鱼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中大型特色鱼类,是冷水鱼主要养殖品种之一,我国鲟鱼养殖产量位居世界首位。为促进鲟鱼产业健康发展,从苗种与成鱼养殖现状、养殖模式、国内外贸易等方面分析我国鲟鱼产业的发展现状,发现产业存在鲟种业建设乏力、成鱼养殖成本高、投入大、鲟鱼产品加工利用率低、国内市场销售不畅等主要问题,结合鲟鱼产品具有多元价值空间、鲟鱼子酱市场需求空间大和有利于开展野生鲟鱼资源保护等发展机遇,提出做好资源保护、加大科技攻关、开发可利用的冷水资源和深化产品加工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鲟鱼仔鱼的养殖成活率,挑选适宜的开口饵料,以水蚯蚓、配合饲料、水蚯蚓+配合饲料(混合饲料)为开口饵料,分别投喂5日龄杂交鲟仔鱼28d,研究不同开口饵料对杂交鲟仔鱼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喂水蚯蚓28d后,杂交鲟仔鱼体重为(0.52±0.15)g,体长为(5.81±0.25)cm,比配合饲料组和混合饲料组分别提高16.0%、52.94%和92.38%、40%;成活率以投喂水蚯蚓的最高,为73%,比混合饲料和配合饲料组提高19百分点和33百分点。天然饵料水蚯蚓作为鲟鱼仔鱼开口饲料更具有适口性,其饲喂仔鱼的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适合作杂交鲟仔鱼的开口饵料。  相似文献   

17.
鲟鱼细菌性败血症的诊断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信阳市和厚特种水产养殖场 2 0 0 0年 9月发生俄罗斯鲟、杂交鲟大量发病 ,经临床观察、病理检查及病原体分离培养等 ,确定鲟鱼细菌性败血症是由嗜水气单胞菌所引发。分离菌株对多种抗菌药敏感 ;毒力试验表明 ,分离菌株对小白鼠的MLD为 2 0亿细菌 ,用抗菌药物拌饵投喂 ,结合消毒换水 ,有效地控制了该病  相似文献   

18.
科技动态     
科技动态俄罗斯的商品鲟养殖俄罗斯的商品鲟养殖目前还不够普遍,全国只有不到20个专门经营或兼营的商品鲟养殖场,主要养殖品种是选育的杂交种和国外引进的品种。杂交品种主要有鳇鲟鱼(由欧洲鳇与小体鲟杂交而成)及其回交种(欧洲鳇与鳇鲟鱼杂交),还有欧洲鳇与裸腹...  相似文献   

19.
鲟鱼是地球上现存的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起源于2亿年前,有活化石之称。它在分类上属于硬骨鱼纲,软骨硬鳞总目、鲟形目。目前世界上有鲟鱼26种,其中我国有8种,如中华鲟、史氏鲟、达氏鲟等。中华鲟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在26种鲟鱼中生长速度最快,不但具有很重要的科研价值,而且还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鲟鱼肉质细嫩,无肌间小刺,味道鲜美,其肉和卵的蛋白质高达189/6和29%。鲟鱼肉加工的熟食品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售价不菲。鲟鱼全身是宝,利用率极高,其吻、胃肠、鱼筋(脊索)和鱼骨均能制作上等佳肴。皮可制胶,同时也是高档皮革原料。由鲟鱼卵制成的鱼仔酱是名贵食品,是国际市场上的紧俏商品,有“黑黄金”之称,售价为400~500美元/kg。  相似文献   

20.
为了了解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殖条件下鱼类肌肉的营养成分,开展鱼类品质调控研究。本研究通过比较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殖条件下与池塘拟野生条件下俄罗斯鲟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并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表明,两种条件下俄罗斯鲟肌肉中一般营养成分不存在显著差异,均检出17种氨基酸,氨酸酸各组成成分含量方面两者无显著差异。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结果显示:循环水系统养殖条件下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胱氨酸,赖氨酸在必需氨基酸中评分最高,必需氨酸基指数EAAI循环水组高于池塘组。循环水组检出20种脂肪酸,池塘组检出14种脂肪酸,两者脂肪酸总量无明显差异,脂肪酸各组成成份有较大差异,其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循环水组显著高于池塘组。综上所述,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殖条件下俄罗斯鲟肌肉的营养价值不低于池塘拟野生条件下的俄罗斯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