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单因素试验、复合保护剂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鳗弧菌载体疫苗MVAV6203A-1冷冻干燥的保护剂配方进行筛选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众多保护剂中半乳糖、海藻糖和脱脂牛奶的组合使用,能够显著提高细胞对冷冻干燥环境的耐受力。以冻干后的细胞存活率为响应值,响应面法优化的结果为:半乳糖4.6%、海藻糖2.3%、脱脂牛奶10.2%,以优化的最佳配方进行的3次重复冻干试验,细胞平均存活率可达77.3%。优化的保护剂配方适用于鳗弧菌载体疫苗的冻干生产。  相似文献   

2.
为延长冷藏富硒虹鳟的货架期,实验以3种浓度的竹叶抗氧化物溶液(AOBS,质量浓度分别为0.5%、1.0%和1.5%)分别浸泡富硒虹鳟鱼块,再进行乳清分离蛋白溶液(WPIS)涂膜,(25±1)°C下鼓风吹干表面水后置于4°C冰箱贮藏1、4、7、10和13 d,测定鱼块的pH值、TVB-N值、K值、菌落总数和嗜冷菌数、结合水分含量和水分状态,分析涂膜对冷藏富硒虹鳟鱼块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鱼块的pH值、TVB-N值、K值、菌落总数和嗜冷菌数显著增加,水分含量显著降低,结合水和不易流动水向自由水迁移。其中,1.0%AOBS+WPIS组的pH值、TVB-N值、K值、菌落总数和嗜冷菌数的增加速率和水分含量的减少速率最慢,结合水与不易流动水的比例最高。1.0%竹叶抗氧化物浸泡结合乳清分离蛋白涂膜,提升了乳清分离蛋白涂膜的保鲜效果,可有效抑制富硒虹鳟冷藏过程中品质的劣变,延长货架期。根据TVB-N值、K值和菌落总数,1.0%AOBS+WPIS组可延长富硒虹鳟货架期3 d。本研究可以为富硒虹鳟的低温贮藏技术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3.
为了比较鲟鱼(Acipenser sinensis)肉在4℃冷藏与?3℃微冻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提供一种提高鲟鱼新鲜品质的贮藏方式,通过感官评分、菌落总数(TVC)、pH值、挥发性盐基氮值(TVB-N)、硫代巴比妥酸值(TBA)、质构、挥发性风味物质、水分分布状态与肌纤维微观结构等指标的测定,评价了2种温度贮藏对鲟鱼肉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2种低温保鲜方式下鲟鱼肉的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TVB-N、TBA和菌落总数均呈现上升趋势;质构指标硬度和弹性及感官评分均呈降低趋势;观察其微观结构发现,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肌纤维之间出现黏连,肌节逐渐由清晰变为模糊,?3℃贮藏后期表现尤为明显。综合各指标的变化规律,确定了4℃冷藏和?3℃微冻条件下,鲟鱼肉的货架期分别为6 d和18 d。与冷藏相比,微冻可较好地保持鲟鱼肉品质,微生物对鲟鱼肉的腐败进程影响较小,而质构指标则是影响贮藏末期感官评分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海参真空冷冻干燥工艺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3年生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为实验材料,样品平均体质量125 g。水发后在冻干机上对其进行真空冷冻干燥试验。通过实验提出:冻结温度为(-25±1)℃,冷阱温度为-29~-31℃,真空度为10~20 Pa,冻干最终温度为60℃,并给出了对应于海参的冷冻干燥曲线以方便控制升华干燥速度。实验表明,真空冷冻干燥的海参经复水后口感与水发的海参相同,且保持了海参的营养、色泽和形状。[中国水产科学,2006,13(4):662-666]  相似文献   

5.
黄缘闭壳龟精液保存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精子的存活率、存活时间和运动状态为参数 ,研究不同稀释液、不同保护剂和不同温度对黄缘闭壳龟新鲜精液在离体状态下的保存效果。结果表明 ,以NM199作为稀释液 ,甘油作为保护剂 ,效果最好。并初步获得在 -85℃时 ,用NM199加甘油作为保护剂 ,精子在设计条件下存活时间为 134h ,精子存活指数为 2 7 36 ,而相应稀释液于 4℃或室温时 ,其精子存活时间为 14h。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在不同贮藏温度下品质特性与货架期的关系,将大菱鲆贮藏在-3℃、0℃、4℃、10℃和15℃温度下,测定其感官品质、挥发性盐基总氮(TVB-N)、菌落总数、硫代巴比妥酸值(TBA)、电导率的变化,并且观测肌肉的微观结构;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LF-NMR)分析鱼肉中水分迁移状况,并且建立了TVB-N及菌落总数与贮藏时间和温度的动力学模型。研究发现,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5种不同贮藏温度下鱼肉中不易流动水均减少,货架期终点各贮藏温度下的样品相对于新鲜鱼肉,其肌纤维结构均由紧密变得疏松;TVB-N和菌落总数变化预测模型中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分别为79.50、75.07 kJ/mol和1.3×10^14、7.62×10^12。选用10℃进行验证性试验,结果显示实测值与预测值相对误差在10%以内。因此,可根据TVB-N值及菌落总数对大菱鲆贮藏在-3℃~15℃的货架期进行实时预测。  相似文献   

7.
氟苯尼考在牙鲆体内残留的消除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口服给药、不同时间点采样的方法研究了氟苯尼考在牙鲆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氟苯尼考在牙鲆组织中的含量.结果表明:1)牙鲆连续5d口服剂量为50 mg/kg的氟苯尼考后,药物在各组织中的分布情况为血液>内脏团>肌肉,随后各组织中氟苯尼考的浓度逐渐下降.6d后各个组织药物浓度趋于平稳,而肝肾中的氟苯尼考浓度在10d和14d时有回升现象.2)T1/2为32.09~40.73 h,说明口服氟苯尼考在牙鲆体内消除较快,残留较少,但肾脏和肝脏组织中残留较为明显.3)探讨休药期的制定,如果只考虑可食用组织,且最大残留限量为0.1μg/g,在本试验的养殖环境下推算,牙鲆养殖过程中的平均温度为16~18℃时,休药期≥18 d.用温度与时间乘积表示则不低于324度·日.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进鱼胶的热杀菌工艺,减少鱼胶杀菌后品质的劣化,选择美国红鱼鱼胶作为对象,通过热杀菌曲线,确定了在F(杀菌强度)=4.5 min时不同杀菌温度下的杀菌工艺,研究了不同杀菌温度对鱼胶质构、色泽、胶原蛋白含量、水分分布以及二级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为达到F值=4.5 min,在110、115、121和125℃下,鱼胶产品分别需要杀菌56.44、15.85、3.46和0.92 min,杀菌后的鱼胶产品均能达到商业无菌状态。在110~125℃,杀菌后的鱼胶能保持一定的蛋白结构。随着杀菌温度的升高,鱼胶的亮度L*值和b*值分别由59.78和17.80逐渐下降至49.65和11.25,a*值无显著变化(P>0.05);鱼胶的硬度和剪切力显著上升、粘度下降(P<0.05),经125℃杀菌后分别为37.02 g和34.2 g·s,粘度为2.82 g;样品的胶原蛋白含量上升、析出减少,110℃和125℃杀菌后鱼胶中胶原蛋白的含量分别为7.62%和14.92%,溶液中胶原蛋白浓度分别为3.33 mg/mL和0.15 mg/mL。110℃杀菌后鱼胶内水分的自由度最高,鱼胶内自由水的比例随杀菌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因此在125℃下杀菌0.92 min,既能保证鱼胶产品的安全性,同时减少热杀菌对品质的破坏。本研究对于促进鱼胶的加工利用,提高杀菌即食水产品的品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掌握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在螺旋轴套加热条件下的干燥特性,建立干燥模型以准确模拟干燥过程中的水分迁移规律。通过研究不同干燥温度(90℃、110℃、130℃)、堆料厚度(10 cm、20 cm、30 cm)和搅拌速度(4 r/min、6 r/min、8 r/min)下南极磷虾的水分含量、干燥速率、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和干燥活化能的变化趋势,分析其干燥曲线特征,选用8种经典干燥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以决定系数R2、卡方检验值X2、均方根误差RMSE为模型拟合效果评价指标,确定最佳干燥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最适干燥模型拟合方程。结果显示:南极磷虾螺旋轴套加热干燥过程属于降速干燥;在干燥开始10 min内干燥速率达到最大值,整个干燥过程以降速干燥为主,恒速干燥阶段较少;对南极磷虾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影响关系为干燥温度>堆料厚度>搅拌速度;试验条件范围内水分有效扩散系数为1.920 9×10-9~3.971 7×10-9,干燥活化能为15....  相似文献   

10.
海带多糖和甘露醇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带作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盐酸和柠檬酸质量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固液比对海带汁中多糖和甘露醇提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最适提取条件为:提取液为1.0%盐酸、提取温度为100℃、固液比为1:30、提取时间4 min。在此条件下对海带多糖和甘露醇进行提取得到多糖质量浓度为3.464 mg/g、甘露醇为152.963 mg/g。  相似文献   

11.
食品速冻技术是以食品中水份快速结晶为基础,迅速降低食品温度的加工技术。单体速冻是指食品在冻结装置中呈单体状态直至冻成。食品在这样的冻结条件下,细胞间隙中和细胞内的游离水及结合水能同时冻结成冰晶粒子—100微米以下的冰晶体。冰晶分布与天然食品中液态水的分布极为相近,这样就不会损伤细胞组织。当食品解冻时,冰晶融化的水份能迅速被细胞所吸收而不致于产生汁液流失,因此速冻食品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天然食品的新鲜度、色泽、风味和营养成份。食品速冻技术已被国际公认为最佳食品贮藏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青鳞鱼鱼肉为原料,采有冷水法和酶水解法制备提取物并对其在加热过程中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青鳞鱼鱼肉蛋白含量为68.3-71%且水溶性蛋白与水不溶性蛋白之比约为2:9;②酶水解法提取物非蛋白氮约为其总氮的50%.而冷水法提取物则为41.5%;③酶水解法提取物在50℃、60℃、70℃、80℃和90℃的温度条件下加热2h后.颜色明显加深,同时产生大量的呈香物质。但常规成分基本无变化;而冷水法提取物在同样的温度条件下,其颜色、滋味等感官特性变化不明显,但常规成分变化却明显;④提取物水溶性蛋白的变性温度为60—70℃,70—90℃时提取物总氮大部分是非蛋白氮。青鳞鱼提取物在加热过程中的这些性质为其加工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野生和养殖鲻消化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野生鲻(Mugil cephalus)和养殖鲻的消化道指数及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分布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探讨了不同温度和pH对离体状态下消化道淀粉酶和蛋白酶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生鲻和养殖鲻的比内脏重、比肝重、比胃重、比肠长分别为0.043±0.001和0.0480±0.004,0.009±0.001和0.007±0.000,0.008±0.002和0.007±0.000,2.886±0.301和3.158±0.141.野生鲻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在各消化器官中的分布与养殖鲻间存在差异.野生鲻和养殖鲻比较,野生鲻各消化器官中淀粉酶活力均极显著高于养殖鲻(P<0.01);蛋白酶活力在肝胰脏和胃中差异不显著(P>0.05),在中肠差异显著(P<0.05),在前肠和后肠差异极显著(P<0.01).在肝胰脏、胃、前肠、中肠、后肠和幽门盲囊6部位,野生鲻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分别是40℃、45℃、45℃、45℃、40℃、45℃;养殖鲻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分别是40℃、40℃、40℃、45℃、40℃、40℃.野生鲻淀粉酶最适pH在肝胰脏为6.2,在其余各部分均是7.2;养殖鲻淀粉酶最适pH在胃和前肠为2.2和8.0,在其余各部分均为7.2.野生鲻蛋白酶最适温度在肝胰脏、胃、前肠和后肠均为45℃,在中肠为50℃;养殖鲻蛋白酶最适温度在肝胰脏、胃和中肠为40℃,前肠和后肠为45℃.野生和养殖鲻蛋白酶的最适pH胃部为3.2,其余各部分的最适pH均是7.2.  相似文献   

14.
哈尔滨地区养殖池塘中除草剂类农药残留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5—10月,利用GC-MS和LC-MS方法检测了哈尔滨市郊区的淡水养殖池塘表层水体、底泥和周边土壤中7种除草剂的浓度。结果表明:池塘表层水体中除草剂分布在N.D.~1671.30 ng/L,莠去津的残留量最大;池塘表层底泥和周边土壤中除草剂分布在N.D.~270.43μg/kg。莠去津、丙草胺、丁草胺和乙草胺在三种环境介质中的检出率为100%;嗪草酮和乙氧氟草醚检出率较低,2,4-D丁酯在水体中部分检出,在底泥和土壤中的检出率为100%。不同环境介质中除草剂残留量整体表现为:池塘周边土壤中最高,其次为池塘表层底泥,池塘表层水体最低,且养殖水体中除草剂的残留随时间而下降。  相似文献   

15.
复合蛋白酶在即食海参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慧  云霞  王继红  杨红 《水产科学》2007,26(6):327-330
用复合蛋白酶处理盐渍海参,作为加工冻干即食海参的预处理样品,研究其酶处理最适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酶处理温度40℃,处理50 m in,水浸泡13 h,酶用量为肉重0.075%时,处理后的海参胶原蛋白溶解度(DD%)为(38.14±0.52)%,与水发海参接近[(39.34±0.47)%],口感达到最佳。从酶处理海参和盐渍海参的红外光谱分析可知,二者的营养成分无明显差异,达到生产冻干即食海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了不同养殖条件下氟甲喹在中华绒螫蟹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结果表明,休药15 d后各组中华绒螯蟹体内的氟甲喹残留量均低于我国现行限量标准150μg/kg,太湖开放型水域中试验蟹的残留低于仪器检测限.各组试验蟹体内的氟甲喹残留衰减消除速率总体表现为:在室外开放水域中的消除速率快于室内水体,Ⅴ期幼蟹的衰减消除速率快于扣蟹,28 ℃温度条件下的消除速率快于22 ℃.  相似文献   

17.
我国黄渤海区域的自然藻场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建立人工藻场是制止海底荒漠化、恢复海底植被和建设海洋牧场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模拟极北海带(Laminaria hyperborea)在我国黄渤海区域的适生情况,使用MaxEnt生态位预测方法,针对影响极北海带分部的21项关键水质及水文条件以及在原产地的分布情况,建立我国黄渤海海域生态位分布模型,划分相应的适生区域,并通过刀切法筛选对模型贡献度较大的环境因子,逐一分析其对极北海带适生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筛选出的9项对模型贡献度较大的环境因子中,温度与光照强度对极北海带分布的影响最大。极北海带在温度7℃~18℃范围、光强不超过52 E/(m2·d)的区间有较大的适生概率;氮、磷浓度对预测结果也有一定影响,但天然海水中的氮、磷浓度不足以成为极北海带分布的限制因子。总体来看,黄渤海区域有1.67%海域为中适生区,主要集中在辽东半岛东岸长海县附近海域;山东半岛东部、北部,渤海西北部有一定的低适生范围,占总海域面积的5.12%;非适生区和边缘适生区占海域总面积的88.51%和4.70%。本研究表明,辽东半岛东岸长海县附近海域是建立极北海带藻场的理想区域。  相似文献   

18.
在鱼类养殖生产过程中,渔民经常会遇到一些疑难鱼病,部分渔民由于没有采取合理的防治方法,影响了养殖效果,甚至造成了很大损失.以下介绍水霉病、黏孢子虫病等两种常见疑难鱼病的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水霉病 水霉病是春季多发鱼病,主要是由于鱼体表受到损伤,受伤组织感染水霉菌而引起的.水霉菌是广泛存在于水域和潮湿土壤中的一种霉菌,通过孢子进行无性繁殖,对不良环境耐受能力极强,适宜生长温度为10~ 18℃,温度达到25℃以上时水中的游孢子繁殖力减弱,一般不易发生感染.因此,鱼类水霉病25℃以下都会发生,而28℃以上比较少见.当鱼类体表组织受伤时,水中的水霉病游孢子就会伺机附着,在坏死组织上开始发芽形成菌丝,菌丝除寄生于坏死组织外,还可蔓延侵入附近的正常组织,分泌消化酵素分解周围组织,继而贯穿真皮深入肌肉,使皮肤与肌肉坏死,最后导致鱼死亡.  相似文献   

19.
鱼用疫苗在提高动物体特异性免疫水平的同时亦能增强机体抗应激的能力,不污染环境,无药物残留。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鱼用疫苗的种类愈来愈多。根据获得疫苗的不同方法,可将其分为死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DNA疫苗、合成肽疫苗等。鱼用疫苗的使用还有一系列问题尚未解决,如寻找保护性抗原,如何改进接种方式,如何将安全、经济、高效疫苗及时、大规模应用到养殖生产中等。  相似文献   

20.
菌株XH2是从虾池养殖中后期(50 d)水体环境中筛选的1株具有氨氮去除功能的菌株,经16S rDNA测序和Biolog生化鉴定,该菌株为玫瑰红红球菌(Rhodococcus rhodochrous)。分析发现,该菌株在盐度为5~45、pH为6.0~9.0、温度为15℃~45℃、通气量为1~2 L/min的条件下生长良好,菌量最高可达1.03×109 cells/ml。在盐度为25~45、pH为6.0~9.0、温度为15℃~30℃、通气量为1~ 2 L/min的条件下,菌株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显著(P<0.05),在第1~3天对培养液中氨氮的最高去除率可达90.0%~100.0%,而各实验组中,亚硝酸盐氮浓度无明显变化。结果显示,菌株XH2对盐度、pH、温度等主要环境因子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与大部分水产养殖池塘水体的盐度、温度、pH变动区间大体一致;其对水体氨氮的去除效果良好,可作为养殖池塘水体氨氮防控菌剂产品研发的备选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