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渗灌毛管的灌水试验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分析得到了掩埋毛管流量和压力的变化特性。对于任一出水孔,随着供水时间的延长,压力水头和总水头都在不断增大。但是,这个增加值并不大,仅仅只有最大压力值的10%。随着四周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孔口内外水势梯度不断减小,出水速率也逐渐减小,流量和压力随管长方向不断减小。由于流量随时间不断减小,使得水头损失也不断减小,压力随时间增大。同时在试验中还发现,水流运动的界面并不是管道的出水孔界面,而是在出水孔四周形成的不规则多边形界面。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探索低压微灌多孔软管的水力性能,采用室内试验方法,研究了低压(1~5m)条件下多孔软管的出流规律、沿程压力分布规律以及水头损失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低压条件下,多孔软管的水力特性受进口压力、出流孔孔距、铺设长度等因素影响,且受到管壁塑性变形的影响;沿程出流表现出单峰性,随管长及孔距增大,最大值点前移,随压力增大,沿程出流更为均匀;沿程压力一直减少,前半段减幅约为后半段的4倍,且随孔距增大,递减幅度变小;水头损失随孔距减小和压力增大而减小,且进口压力为1~3m时的减幅与4~5m时的比值在管长为40m时,其值约为管长为30m时的2倍。研究结果可为低压微灌技术的完善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所搭建的生物质气化/燃烧双反应器冷态试验台,研究了生物质气化效果的影响因素。双反应器中气化炉内径为211mm,高为1.7m,为移动床形式;燃烧炉内径为100mm,高为5m,为循环流化床形式。2个反应器由气动返料装置进行连接,通过炉内的灰循环实现耦合。在此试验台上进行了物料循环量的试验研究,考察了循环量与燃烧炉一次风速、下返料风速的关系,通过理论计算,得到了气化炉循环灰所携带的热量和物料在气化炉内的停留时间,为热态试验台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进行锅炉冷态特性试验是为首次锅炉点火启动、热态安全运行提供必要的控制参数,同时为掌握锅炉及主要辅机系统的冷态工作特性,并为及时发现锅炉及辅机设备在制造及安装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依据。通过采用有效措施解决试验中发现的问题,以确保锅炉冷态试验指导首次点火启动、热态安全运行。本文从布风板阻力测定、料层阻力测定、床内料层沸腾均匀性检查和沸腾临界风量等几个方面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了冷态试验。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电机在节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为老型电机的使用、电机负载率低、电机电源电压不对称或电压过低、负荷调节与转速控制不当、维修管理不善,以上这些原因造成电机的损耗,且降低电机的功率因数和效率;然后指出电机节能的必要性,最后提出电机节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厌氧流化床反应器处理酒糟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培  欧阳铭 《中国沼气》1993,11(2):13-17
本文对厌氧流化床(AFB)反应器的启动、运行特性和破坏后恢复方式进行了研究。递增负荷法连续启动方式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采用活性高的接种污泥和及时提高有机负荷有利于缩短启动时间。AFB反应器耐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处理酒糟废水合适的有机负荷是50~55gCOD/L·d,COD去除率在94%左右。AFB反应器正常运行破坏后宜采用低浓度、大流量、小负荷方式恢复。  相似文献   

7.
厌氧沼气池-生物流化床处理生活污水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解决厌氧出水达标的问题寻找一条有效途径,本文以厌氧沼气池和三相内循环生物流化床联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同时对联合工艺的特点、运行处理效果进行了简要介绍。这种联合工艺对中小城市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用厌氧流化床反应器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的可行性研究结果。采用多孔高分子载体固定厌氧微生物和流态化技术强化传质过程,可克服低浓度有机废水甲烷化能力低的障碍。实验表明,在35±1℃条件下,处理COD浓度为1600mg/L的人工葡萄糖废水,床层最优膨胀率为50%,容积有机负荷率为19.2gCOD/(L·d),COD去除率达70%;处理COD浓度为220~250mg/L的城市污水,容积有机负荷率为2.4~2.6gCOD/(L·d),COD去除率为54%~56%。  相似文献   

9.
根据多孔混凝土的结构特点,结合多孔混凝土应用于水利护坡工程的要求,最佳配合比设计应考虑到多孔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孔隙率,以强度和孔隙率为目标函数,制定了均匀试验设计方法,系统研究了水灰比、骨灰比、用水量、骨料粒径对这两项指标的影响,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强度和孔隙率与各因素的数学回归模型,从而为多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生物质整合式流化床热解制油系统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提出了一种将生物质通过热化学方法转化为液体燃料的整合式流化床热解系统,该系统能实现液体燃料的分级制取和能源的综合利用。给料系统的独特设计确保了颗粒状生物质物料能以最大速率20kg/h顺利供给流化床反应器。试验分析了反应温度对生物质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500℃的中温有利于生物油产量的最大化。通过气相色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联用分析仪确定了生物油的主要组分为含有酮、醛取代基的苯酚类和少量的酸、酯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双流化床物料循环系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一种利用生物质气化生产民用煤气的双流化床物料循环系统,在小型试验台上就运行参数和结构尺寸对物料循环的影响进行了试验,提出了合理的运行参数。在试验基础上,建立了颗粒通过水平孔口的物料循环模型,可很好预测颗粒通过孔口的流动。  相似文献   

12.
厌氧流化床生物膜形成及脱落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最近几年有关厌氧流化床反应器中生物膜的固定化及脱落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生物膜的形成机理和脱落方式,并对厌氧流化床反应器的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温度、喂料速率及压差等对热解产物的影响,以玉米秸秆粉为原料,氩气为流化气体,石英砂为流化介质,在自行设计的流化床上进行了热裂解试验.试验探索了生物油收集率、炭收集率以及气体产率与温度、压差和喂料速率的关系.研究表明,自行设计的流化床在工况为温度480℃、喂料速率在10g/min、压差为30mm水柱时生物油收集率最高为31.8%.  相似文献   

14.
过热蒸汽流化床干燥流动特性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过热蒸汽流化床干燥过程中干燥室内过热蒸汽和颗粒物料之间流动特性的理论分析基础上,以油菜籽颗粒为实验物料,在小型实验装置上进行了过热蒸汽和热空气的流态化对比实验.实验结果分析表明,相同条件下过热蒸汽流化床干燥的操作速度比传统热空气流化床干燥的操作速度更大,在给定的实验工况条件下,油菜籽过热蒸汽流化床干燥的临界流化速度为1.26 m/s.  相似文献   

15.
为将传统回转炉窑机械扰动特性与流态化反应器内惰性床料的均温蓄热特性相结合,提出一种回转式气化反应器设计模式,以棉秆颗粒燃料为实验原料,首先考察了回转炉转速、过量空气系数、温度等参数对气化反应系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回转炉转速控制在1~4 r/min之间,随转速增加回转炉混合扰动特性增强,炉内温度分布更加均匀,不同指标参量均有提高,在实验范围内回转炉转速在3 r/min时,取得较好的产气结果;实验控制温度在550~700℃范围,各指标均随温度升高有增大趋势,其中燃气热值、气化效率受温度影响较大,实验条件下,600~650℃温度范围内燃气热值和气化效率等指标有较大提升;过量空气系数对产气结果的各项指标均有较大影响,实验控制过量空气系数在0.2~0.4范围内变动,随过量空气系数增加,除产气率和床料区温度在一定程度增大外,其他指标均有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实验中过量空气系数为0.3时气化效果较好。典型热态实验结果表明,该回转式气化反应器产出的燃气组分与流化床接近,考虑显焓的气化效率约为79.3%、碳转化率约为81.3%;以气化炉为核心进行能量平衡计算,显示系统有效输出效率达到86.8%,散热损失为主要能量损失途径;对床料区底灰的分离研究发现,床料区滞留的底灰超过90%停留在床料区下部,且大部分底灰粒径较小。通过控制变量得到优化实验结果,可为该炉型的运行和设计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烟秆流化床燃烧结渣特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试流化床实验台架上,以石英砂、煤灰作为床料,对烟秆在800~900℃下的燃烧聚团现象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机理进行讨论。结果表明,烟秆在流化床中与以上2种床料发生粘结的难易程度不相同,石英砂燃烧粘结现象非常严重并最终导致失流,而煤灰床料经过长时间运行没有结渣。对实验后的床料颗粒和结团分别进行XRF以及SEM/EDX分析,分析表明煤灰中的Al、Fe等元素能够与烟秆灰中的碱金属元素发生反应形成高熔点物质,阻止床料颗粒的增大,从而抑制结渣。  相似文献   

17.
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联合流化床富集技术对红葡萄酒中微量成分白藜芦醇的含量进行快速检测。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设计流化床富集装置,研究HPD826、DA-201、AB-8、H103、HPD600共5种树脂对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富集效果,筛选出H103树脂富集效果最优。将H103大孔吸附树脂用于富集红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获取吸附白藜芦醇后树脂的高光谱反射图像(900~1 700 nm),对比5种光谱预处理方法(MSC、SNV、SG-S、RN、QN)对白藜芦醇含量的建模效果,优选出RN预处理方法;建立PLSR、SVMR(LK-SVMR、PKSVMR、RBF-SVMR和S-SVMR)、PCR的6种回归模型,优选出LK-SVMR校正模型和PLSR校正模型,将其用于预测集样本进一步评价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最终确定PLSR模型为最佳模型。研究表明,基于RN-PLSR的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定量预测模型相关系数R_P=0.852 8,预测集均方根误差为0.036 0,R_C=0.878 3,校正集均方根误差为0.033 0,预测效果最佳,为高光谱技术在微量、痕量成分检测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春小麦下茬复种胡萝卜栽培模式可提高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率,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从品种选择、栽培过程、田间管理和收获几方面介绍春小麦、胡萝卜复种栽培技术的操作要点,以期为该栽培模式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宁夏引黄灌区小麦垄作节水高产栽培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宁夏引黄灌区进行小麦垄作栽培试验:春小麦全生育期在降水量为89.2 mm条件下,灌水量为3 183m3/hm^2,比传统的平作栽培的小麦灌水量5 131.5 m3/hm^2节水38%,抗倒伏,锈病、白粉病等发病轻;冬小麦全生育期在降雨量为101 mm、灌水量为4 582.5m3/hm^2条件下,4个冬小麦品种(系)垄作栽培试验的单产为6 691.5~7 350kg/hm2,垄作小麦播种量为210kg/hm2的处理比播种量为240kg/hm^2处理省种30%,而产量提高0.5%~7.9%.“烟农19号”和2个新培育的冬小麦品系2002AW5012、2002AW5011适于垄作,其产量水平为9 295.5~9 636kg/hm^2,比对照品种“宁冬6号”增产10.5%~1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