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许多严重的环境问题随之而来,对矿山土地进行复垦再利用尤为重要。该研究以云南省某小型灰岩矿为例,对西南山地小型矿山土地复垦进行研究。在分析矿山气候环境条件及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上,确定了复垦区范围、复垦土地利用方向及复垦技术标准:矿区复垦面积为2.863 4 hm2,复垦后的土地利用类型为有林地,复垦率为91.62%。结合矿山实际情况设计了合理有效的治理措施,获得了一定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达到了矿山建设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稳定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丛枝菌根是土壤中的菌根真菌与植物形成的一种真菌-植物联合共生体,目前研究较为成熟的是在种群和群落水平上,主要应用在园艺、土地复垦、森林及环境修复等方面。近年来,在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对菌根真菌-植物共生体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综述了国内外在菌根真菌侵染根系过程和相关机理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今后仍需在分子水平上继续对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根系的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丛枝菌根是土壤中的菌根真菌与植物形成的一种真菌-植物联合共生体,目前研究较为成熟的是在种群和群落水平上,主要应用在园艺、土地复垦、森林及环境修复等方面。近年来,在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对菌根真菌-植物共生体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综述了国内外在菌根真菌侵染根系过程和相关机理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今后仍需在分子水平上继续对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根系的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植物修复在充填复垦中的应用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充填复垦区植物修复的概念,介绍了修复的主要方式及其选择,分析了植物修复的可行性以及修复植物的选择.并进行了展望和建议,以期为植物修复在充填复垦区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丛枝菌根是土壤中的菌根真菌与植物形成的一种真菌-植物联合共生体,目前研究较为成熟的是在种群和群落水平上,主要应用在园艺、土地复垦、森林及环境修复等方面.近年来,在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对菌根真菌-植物共生体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综述了国内外在菌根真菌侵染根系过程和相关机理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今后仍需在分子水平上继续对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根系的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中土壤基质改良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矿山废弃地开发利用造成的土壤复垦问题和矿山整体环境问题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本文针对我国矿山废弃地土壤存在的复垦问题,重点分析目前我国矿山废弃地现状,简要综述国内外土壤基质改良的技术方法,介绍现行矿山土壤复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改良技术方法,特别是土壤基质改良技术在矿山生态修复中的应用与发展,为我国矿山生态修复与土地资源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矿山土地复垦综合效益进行评价,针对吉林省磐石地区建筑用石灰岩矿山特点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构建了建筑用石灰岩矿山复垦效益综合评价模型,并对3个典型矿山进行了效益评价。基于AHP分析和灰色综合评判方法,对研究区甲、乙、丙3个建筑用石灰岩矿的复垦效益评价为"良""一般""差"级别;该评价方法为石灰岩矿复垦效益综合评价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根据评价得出的"良""一般""差"级别,可以为地方管理部门评价已完成的矿山复垦,同时也为其他类型矿山复垦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矿山复垦问题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令俊  魏俊浩  毕志超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100-10101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部署的实施、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资源需求将持续增加,矿产资源开采日益增多,由此所带来的矿山复垦压力将越来越大。在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形势下,应足够重视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矿山复垦问题。本文在简要概述我国矿山复垦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矿山土地复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矿山复垦问题提出一系列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AFLP分子标记在园艺植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简要评析,同时对AFLP分子标记在园艺植物育种上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原理以及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在园艺植物细胞学、植物荧光方面、发育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其在园艺植物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土地复垦的覆土厚度及覆土基质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全洲  徐恒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2091-12094
提出了根据植物群落地下生境的层片结构,确定不同生活型植物土地复垦的覆土厚度。根据植物地境内生态因子特征确定土地复垦的覆土基质;如此进行复垦,可保证植物物种、覆土厚度、覆土土质三者之间的协调适应,建立一个能够自我调节的生态系统。并通过研究提出了土地复垦时,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覆土厚度和覆土基质。  相似文献   

12.
土地复垦的覆土厚度及覆土基质确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研究方法 1.1研究区概况研究区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大峪沟煤矿,属黄土丘陵地区,为较典型的半干旱气候类型。土地复垦的主要内容为塌陷区土地复垦和矸石山复垦。 1.2调查方法该研究的重点放在不同生活型植物物种与地境层片的对应关系,以及各层片的水肥条件与植物长势的关联这两个问题上。地面以上开展植被调查,地面以下开展地境结构及地境内生态因子调查: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对建筑骨料砂石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全国各个地区砂石厂占该地区矿厂的60%以上,随之带来的土地破坏问题日趋严重,砂石厂的土地复垦显得尤为重要。砂石厂土地复垦应遵循源头控制、预防与复垦相结合,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因地制宜、优先用于农业的原则,以增加矿区的土壤复垦率,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4.
申益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769-17772
阐述了观果植物在园林中的作用和意义,通过观果植物在园林中运用的3种主要方式:庭园观赏树、街道绿化树或果篱和营造果林,进一步阐述了观果植物在海南岛园林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5.
ArcGIS在矿区土地复垦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讨论了ArcGIS在矿区土地复垦中的应用,对土地复垦中的适宜性评价、沉陷预测以及土地复垦图件的制作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探讨,并以山西平朔安家岭井工矿一号井为例,详细地介绍了在矿区土地复垦规划中如何通过ArcGIS完成数据格式的转化、数据处理及图幅打印等任务。  相似文献   

16.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是开展土地复垦的基础性工作,该文以黄渡乡峄山村村庄复垦为例,选取地形坡度、排水条件、灌溉条件、有效层厚度、地表物质、土地利用兼容程度等方面确定了6个评价因子,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指数和法对研究区村庄复垦适宜性进行评价,得出村庄复垦为耕地的适宜程度,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以为科学管理、合理利用与规划土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采煤塌陷区复垦后土壤自然演替状况下先锋植物根际微生物数量和组成的变化,探讨不同先锋植物根际微生物变化的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先锋植物其根际微生物的数量不同,其中,复垦1年后的土壤,狗尾草[Setaria viridis(L.)Beauv.]的根际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及微生物总量均大于刺儿菜[Cirsium setosum Willd.ex MB.]的根际微生物数量,复垦3年后则相反;两种先锋植物根际微生物的数量均随着复垦年限的延长而显著增加,其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的较快,因此,细菌所占微生物总量的比例随着复垦年限延长而增加,而真菌的比例降低。复垦后土壤上的先锋植物根际效应十分明显,从微生物类群来看,根际效应是真菌放线菌细菌,从植物类别来看,复垦1年后的土壤上,先锋植物狗尾草的根际效应大于刺儿菜,但复垦3年后则相反,说明随着物种和时间的变化,根际效应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8.
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成果质量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枫 《江西农业学报》2011,(10):191-193,198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成果质量的影响因素和各指标权重,并构建了评价模型,对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成果质量评价的定量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经实证应用和检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土地复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重点讨论了所研制的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专家系统在露天煤矿土地适宜性评价中因子的筛选、土地适宜性评价与规划中的应用以及其工作流程。在山西安太堡露天煤矿试运行表明 :专家系统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最佳选择 ,进一步的修正、完善和发展将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且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脆弱,丛枝菌根真菌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肥料,可以与植物的根形成互惠共生体,增加植物对水分和矿质营养的吸收,提高植物抗逆性,以及在土地复垦和植树造林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论述了丛枝菌根真菌的生态特征,以及在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广泛效应,并提出了下一步研究重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