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本试验条件下,每666 7m2西芹的养分吸收量为:K2O22 62kg>N13 05kg>P2O512 98kg>CaO12 40kg>MgO4 81kg,其N、P2O5、K2O、CaO、MgO的吸收比例为1∶0 99∶1 73∶0 95∶0 37。而干物质积累,根、叶在旺盛生长期最多,柄在收获期。西芹的施肥以氮肥为主,适当施用钾肥以平衡地力。  相似文献   

2.
以露地栽培形式对青花菜的吸肥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根、茎、花的干物质最大积累量出现在生长后期,而叶的出现在生长中期;每生产1 000 kg青花菜的养分吸收量为CaO 24.99 kg、K2O 16.67 kg、N 10.88 kg、P2O57.78 kg、MgO 6.00 kg,N∶P2O5∶K2O∶CaO∶MgO的吸收比例为1∶0.71∶1.53∶2.29∶0.55。  相似文献   

3.
南疆棉花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积累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分析了南疆棉花的干物质氮磷钾养分的积累规律,它们均呈“S”型曲线,可用Logistic生长函数加以模拟, 效果良好,曲线相关指数R^2均在0.98以上。棉株总干物质和生殖器官积累速率最快的时刻在出苗后的86-93d和99-100d;棉花对N、P2O5、K2O养分吸收强度最大的时刻分别在出苗后的73-80d,72-76d和65-76d。南疆高产棉花(2256kg/hm^2)地上部总干物质和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为118.69g/株和69.33g/株,吸收积累的N、P2O5、K2O养分为:263.890、68.635和334.725kg/hm^2。N:P2O5:K2O=1:0.26:1.27。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对夏直播大花生营养积累动态进行了探讨,其结果是:1.植株体内N、P、K的积累动态在多数生育期内附合“S”型生长曲线,均可用Logistic方程很好拟合;2.对N素的吸收高峰在结荚期,对P、K的吸收高峰在结荚初期;3.对N、P、K的吸收总量随荚果产量的增加而提高,而亩产100kg荚果 吸收量则有随这降低的趋势;4.亩产200-300kg荚果,需吸收N12.5-17.5kg,P2O53-4kg,K2O6-9kg,N:P2O5:K2O之比约为4:1:2:5。苗期N、P、K主要分配于茎、叶中,且叶中N、P分配较多,茎中K分配较多;6.结荚以后,N、P在生殖器官中的分配率迅速提高,茎、叶中则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高产剑麻的养分累积特性,分析了高产剑麻不同器官中的养分含量。结果表明:高产剑麻干物质在根系、茎和叶片中的累积比例分别为24%、40%和36%。N、P、K主要积累在叶片和茎中,Ca、Mg和Cl主要积累在叶片中,S、Zn、B和Mo主要积累在茎中。每生产1t高产剑麻叶片对N、P2O5、K2O、CaO、MgO、S、Cu、Zn、B、Mo和Cl的吸收量分别为3.20kg、0.34kg、3.26kg、9.36kg、0.81kg、0.80kg、1.43g、7.00g、4.27g、0.04g和67.68g,每收获1t剑麻叶片被带走的N、P2O5、K2O、CaO、MgO、S、Cu、Zn、B、Mo和Cl分别为1.34kg、0.16kg、2.14kg、5.24kg、0.55kg、0.28kg、0.31g、2.49g、1.80g、0.01g和37.01g。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脱毒种薯费鸟瑞它的干物质及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积累和分配特征,结果表明:苗期是根、茎、叶吸收养分最快的时期,现蕾至茎叶枯萎期是块茎吸收养分的主要时期,且对养分吸收的速率均较快;苗期根、茎、叶生长速度快,茎寸生长高峰发生早,进入块茎形成、增长和淀粉积累期均较早,对植株养分吸收高峰发生早,但植株衰老、茎叶枯萎发生相对较晚,能较好地增加光合作用的时间,提高光合效率,故虽生育期短,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产量;费鸟瑞它对氮、磷、钾的吸收些例为N:P2O5:K2O=1:0.133:1.666,即形成500 kg的块茎需要吸收氮素(N)1.654 kg、磷素(P2O5)0.22l kg、钾素(K2O)2.756 kg.  相似文献   

7.
高产条件下大蒜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地方品种金乡白皮蒜为试材,进行不同施肥处理试验,研究高产条件下大蒜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规律。结果表明:大蒜从种植到鳞芽花芽分化期,干物质积累缓慢,积累量占20.4%;鳞芽和花芽分化后,干物质积累加快;鳞茎膨大期干物质积累达到高峰。大蒜的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趋势基本一致。整个生育期大蒜吸收N248.1kg/hm2,吸收P40.2kg/hm2,吸收K151.4kg/hm2,吸收比例为1∶0.16∶0.61,大蒜对N的吸收主要集中在中后期,对P、K的吸收则主要集中在中前期。  相似文献   

8.
南疆滴灌高产杂交棉花干物质和氮磷钾积累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南疆覆膜滴灌条件下高产杂交棉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的积累规律.结果表明皮棉3 000 kg/hm2高产条件下,棉花总干物质和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速率最快时间在出苗后的107~108和117~118 d;棉株吸收N、P2O5、K2O的快增期分别在出苗后66~153、55~126和62~126 d.高产杂交棉地上部总干物质和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为102.51和62.27 g/株,吸收积累氮磷钾养分的总量换算为N、P2O5、K2O分别为515.3、126.4和591.9 kg/hm2,每生产100 kg皮棉需吸收氮磷钾比例N∶P2O5∶K2O=1∶0.25∶1.15.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辣椒平衡施肥,以田间试验方法研究辣椒对氮、磷、钾、镁4种营养元素效应,试验表明氮、钾、镁对辣椒产量有显著的影响,与OPT处理相比,OPT-N、OPT-K、OPT-Mg处理分别减产38.2%、36。6%和21.8%。施钾能显著增加辣椒果实维生素c含量。施肥影响到辣椒叶片、茎干和果实对营养成分的吸收。此试验OPT处理的N、P:O,、K20、MgO肥料利用率分别为22.9%、2.4%、33.4%和4.0%。每形成1000kg辣椒果实吸收3.69埏的N,O.53kg的PzOs,4.15kg的KzO和0.38kg的MgO,辣椒吸收N2P3 05、K20、MgO的比例约为l:0.14:1.12:0.10。  相似文献   

10.
以金乡大蒜为试材,通过氮磷钾配方试验研究覆膜大蒜的养分吸收特点及最佳施肥量与施用方法。结果表明,金乡大蒜生长过程中,吸氮最多,钾次之,磷最少,吸收比例为N∶P2O5∶K2O=1∶0.36∶0.70。氮、钾吸收高峰在鳞茎膨大期,磷吸收高峰在蒜薹伸长期。金乡大蒜施用氮磷钾均有增产效果,最佳施用量为N 436.95 kg/hm2,P2O5213.34 kg/hm2,K2O 336.74 kg/hm2。氮、钾肥施用方法均以2/3底施+1/3追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2013年10月至2014年5月在绩溪县上庄镇旺川村进行了小麦“3414”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1)氮磷钾养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是氮>磷>钾,施用氮肥的作用仍大于磷肥和钾肥;氮磷钾配施增产效应是NP>NPK>NK>PK。平均1kg养分增产小麦分别为:N12.59kg,P2O58.00kg,K2O4.16kg;N+P2O8.24kg,N+K2O6.28kg,P2O5+K2O1.23kg,N+P2O5+K2O6.80kg。(2)小麦产量与氮、磷、钾肥施用量之间呈三元二次回归效应关系,推荐施肥量分别为每667m2纯N11.3kg、P2O53.3kg、K2O6.1kg。(3)二水平肥料利用率氮为36.8%,磷为7.5%,钾为27.6%。  相似文献   

12.
高产甘蔗的植物营养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集广西主要蔗区14个县(区)32个土壤和甘蔗植株样品,将甘蔗样品分为蔗茎、蔗尾和青叶、枯叶、蔗蔸和根系4个部位,对高产甘蔗收获期的植物营养特征及收获后各种养分的去向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大量元素N、P和K以青叶和蔗尾中的含量最高,中量元素Ca、Mg和S含量则以枯叶中的含量最高,Zn和Cu在青叶和蔗尾中的含量最高,Fe在蔗蔸和根系中的含量最高,Mn和B在枯叶中的含量最高;大量元素N、P、K主要积累于蔗茎、青叶和蔗尾,其中蔗茎的累积量约占60%左右,青叶和蔗尾的累计量约占总吸收量的20%~25%;中量元素Ca、Mg、S主要积累在蔗茎、枯叶、青叶和蔗尾几个部位,占总吸收量的90%以上;微量元素Cu、Zn主要累积在蔗茎中,约占总吸收量的60%~65%;Mn、B主要积累在蔗茎、枯叶、青叶和蔗尾3个部位,占总吸收量的95%以上,Fe在蔗蔸和根系、蔗茎中的累积量各占总吸收量的45%左右。甘蔗高产情况下每生产1 t甘蔗对各种养分的平均吸收量为N 1.81 kg,P2O50.36 kg,K2O 2.11 kg,CaO 0.91 kg,MgO 0.42 kg,S 0.50 kg,Fe 37.5 g,Mn 15.5 g,Zn 6.2 g,Cu 2.2 g,B 0.74 g;大量元素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N∶P2O5∶K2O=1∶0.20∶1.16。每收获1 t甘蔗从蔗地中带走养分数量平均为N 1.67kg,P2O50.32 kg,K2O 1.85 kg,CaO 0.58 kg,MgO 0.32 kg,S 0.47 kg,Fe 19.2 g,Mn 11.3 g,Zn 5.0 g,Cu 1.8 g,B 0.51 g。  相似文献   

13.
碱化土壤施肥对油葵养分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碱化条件下施肥对油葵氮(N)、磷(P2O5)、钾(K2O)养分吸收积累与油籽品质的影响,探讨碱胁迫条件下油葵养分吸收与油籽品质的关系,在宁夏典型碱化土壤西大滩进行油葵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油葵单株干物质积累量符合Logistic曲线,叶、茎、盘、根干物质积累量呈抛物线趋势,籽实的干物质积累量呈直线上升趋势。油葵氮、磷、钾养分积累动态符合Logistic曲线,增施氮肥N积累量提高1.47倍,增施磷肥P2O5积累量提高26.2%,增施钾肥K2O积累量提高2.4%。整个生育期,N的吸收高峰在现蕾期,P2O5、K2O吸收高峰在现蕾期和开花期。氮、磷处理粗蛋白质量分数最高达19.6%,氮、磷、钾处理粗脂肪质量分数最高达55.3%,施肥对蛋白产量和产油量的影响表现为氮肥钾肥磷肥有机肥。粗蛋白、油酸、硬脂酸质量分数与油葵植株N养分吸收积累量呈正相关,与P2O5、K2O呈负相关;粗脂肪、亚油酸、棕榈酸质量分数与油葵植株N养分吸收积累量呈负相关,与P2O5、K2O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春玉米平衡施肥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田间试验表明:春玉米平衡施肥不仅可以提高产量,还可以促进其对养分的吸收,在OPT施肥处理水平下,每形成100 kg玉米子粒吸收1.56 kg的N、0.25 kg的P2O5、0.73 kg的K2O,玉米吸收N、P、K的比例约为1∶0.16∶0.47,吸收N、P、K高峰期出现在拔节期至大喇叭口期。在供试土壤上,N是限制高产的主要养分限制因子,中、微量元素目前还没有成为土壤的养分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5.
平衡施肥对油用向日葵养分吸收分配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配合施用NPK肥对油用向日葵(油葵)养分吸收分配规律的影响,在河套灌区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增施NPK肥均有增产效果,且氮肥钾肥磷肥;1 kg N、P2O5和K2O分别增产葵花籽2.3、2.7和7.2 kg,施用N、P2O5和K2O养分利用率分别为24.4%、10.5%和50.1%,生产100 kg油葵籽实吸收N、P2O5和K2O分别为5.02、1.62和7.64 kg。干物质和NPK养分积累均表现为前期慢、中期快、后期又慢的"S"生长曲线变化规律,可用阻滞方程y=k/(1+aebx)进行模拟。油葵全株吸收的K最多,N次之,P最少,出苗后70 d是养分从营养器官向生殖器官转移的转折点,收获时N和P主要集中在籽实中,K主要分配在茎秆中。  相似文献   

16.
该文对密云水库北京集水区油松水源保护林主要养分元素循环的研究结果表明:29年生油松水源保护林的生物量为92.627 kg/hm2,油松林5种养分元素N、P、K、Ca和Mg的储存量为695.17 kg/hm2,各器官中5种养分元素储存量排序是针叶>枝>干>根。油松林每年从土壤中吸收的5种养分元素量为85.37 kg/hm2,吸收量占0~30 cm土层中5种养分元素总量的0.34%、有效养分量的3.30%;年吸收量中存留量为35.91 kg/hm2,凋落物归还量为49.46 kg/hm2,降水输入的养分元素量为26.04 kg/hm2。5种养分元素的吸收系数排序为N>P>K>Ca>Mg,利用系数排序为Mg>K>P>N>Ca,循环系数排序为Ca>N>P>K>Mg,周转期排序是Mg>K>P>N>Ca。   相似文献   

17.
甘肃道地中药材党参需肥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党参不同生长期的养分含量以及吸收量,结果显示,党参整个生长期对N、P2O5、K2O的吸收比例平均为1∶0.51∶0.27;不同时期整株养分净吸收量由高到低依次为N、P2O5、K2O,每生产1t干党参,需吸收N 43.7 kg、P2O5 22.6 kg、K2O 11.9 kg,N∶P2O5∶K2O=1∶0.52∶0.27。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氮、磷配施对春玉米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柴颖  赵靓  黄婷  毛家双  张扬  侯振安 《新疆农业科学》2015,52(3):444-449,454
[目的]研究不同氮、磷配施对春玉米养分吸收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氮、磷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氮、磷不同配比施肥试验,研究玉米不同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及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北疆春玉米合理的氮、磷肥配施量.[结果]玉米对氮、磷素的吸收量均在灌浆期达到高峰,吸收百分比例分别占39.4;~55.3;和41.4; ~ 50.3;,增施氮、磷肥均促进拔节期和吐丝期氮、磷素的吸收量.养分吸收比例随玉米生长而下降,N∶P2O5拔节期为1∶0.16,乳熟期变化为1∶0.84.[结论]适宜的氮、磷肥配比能有效促进玉米各生育阶段的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增加,其中高氮处理增加效果更显著.每100kg玉米籽粒,所吸收的N、P2O5、K2O养分平均值分别为2.92、1.02和0.13 kg,养分吸收比例为1∶0.35∶0.04.综合来看,处理N300P150为该研究区域玉米适宜的氮磷肥配施方式.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施下棉花干物质积累与养分吸收分配的特点,为结合棉花生育特性制定高产施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不同施肥处理在整个生育期内植株干物质积累量较对照高9.68%~119.70%,氮、磷、钾吸收量分别较对照高12.52%~231.80%、14.92%~170.15%和13.00%~263.10%;各施肥处理籽棉和皮棉产量分别较对照提高9.42%~81.71%和15.51%%~136.96%.不同处理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量均大于对照,且差异显著(P<0.05),干物质积累以N3P2(N 360 kg·hm-2,P2O5 135 kg·hm-2)处理最高,氮、磷素吸收以N3P2处理最高,钾素吸收以N2P2K2(300kg·hm-2,P2O5 135 kg·hm-2,K2O 75 kg·hm2)处理最高,籽棉和皮棉产量以N3P2处理最高.N3P2处理在生育期内干物质总积累为23 218.00 kg·hm-2,氮总吸收量为548.11 kg·hm-2,磷(P2O5)总吸收量为183.62 kg·hm-2,钾(K2O)总吸收量为668.98 kg·hm-2.籽棉产量为5 627.00 kg· hm-2,皮棉产量为2 622.33 kg·hm-2.每生产100 kg皮棉,适宜氮磷钾的养分吸收量分别为N 2.21 kg、P2O5 0.91 kg和K2O1.41kg,植株吸收养分适宜比例[m(N)∶ m(P2O5)∶m(K2O)]为2.42∶1.00∶1.55.  相似文献   

20.
氮磷钾不同用量配比对水稻的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通过2年4季的小区试验和49个大田对比试验,研究氮、磷、钾及有机肥不同用量配比对杂交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昭平县中低产田上进行水稻配方施肥的氮、磷、钾肥适宜用量为:每公顷施用纯N、P2O5和K20分别为135.0kg、54.0kg和81.0k,科学配比为N:P2O5:K2O=1:0.4:0.6。每公斤纯N、P2O5、K20可增产稻谷分别为4.71k、9.43kg和11.52妇,均达极显著水平;肥料的肥效排序为:K>P>N;采用“氮磷钾配合,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用量”的施肥策略,有利于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配方施肥比习惯施肥增产491.0kg/hm^2,增幅7.4%,达极显著水平。生产上为了降低推广难度,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完全可以简化为科学施用专用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