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彭波 《农家科技》2014,(7):10-1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探索建立突出法官、检察官主体地位的办案责任制;《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也提出,要完善司法责任制。  相似文献   

2.
域外司法问责以美、法、德、日等诸国最为发达,其制度的核心架构由问责主体、事由和程序来建构,并在规制法官行为与维护司法独立之间实行审慎平衡原则。因而问责主体的设置在强调立法权、行政权对司法权制衡的同时,又突出了司法自治主义;问责事由的确定既要从维护司法公信力角度来对法官言行实行严格标准,又要避免对法官司法裁判的不当干涉;问责程序的选择决定了惩戒的轻重,是以一种多元化、多层次的方式来进行,可以使不同主体均有机会启动司法问责,在对法官形成有效威慑的同时又提供了必要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完善的制度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司法腐败 ,实现司法公正必须从制度上着手 ,首先是改革目前法院的行政化制度 ,实行司法非行政化 ;其次是法院非地方化 ,摆脱对地方政府的依附 ;最后是法官队伍专业化 ,提高法官队伍的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的刑事审判中,由于审判工作行政化、司法受行政立法影响较多、法官素质较低等原因,法官的刑事自由裁量权一方面被不合理地行使着,一方面却又由于制度因素的制约而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我国刑事立法,加强司法解释和判例的指导作用;理顺上下级法院之间、司法与行政、立法之间的关系,在保证司法独立的前提下积极探寻对刑事自由裁量权合理控制的新方式;不断提高法官素质。以确保我国刑事自由裁量权的正确实施。  相似文献   

5.
法官要进行舆论应对,首先判断是否属敏感案件,再舆情研判,如关键词、敏感词的查询与搜索、发现舆论领袖影响舆论导向等。舆论应对要坚持原则不要怕,坦诚面对不对抗,主动切割不牵连,坚决回应错误报导,法官不评说等;舆论引导的步骤如下:先报上级再行研判,抢发新闻,滚动播报,掌握话语权,快报事实、慎报原因。并结合真实案例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以便法官在转变司法作风、提高司法能力的同时,提高舆论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6.
集中审理模式已成为各国建构民事诉讼审理方式所共同追求的目标,它要求所有审判核心事务均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否则必将陷入多次"非正式化庭审"的窠臼之中,这便意味着在审前阶段需进行充分的准备。法官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及司法裁断之上,逐步改变事无巨细的审判环节"守夜人"角色。以法官助理为代表的司法辅助人员,在法官的指挥和授权之下处理非审判核心事务,发现诉讼瑕疵,在庭审期日到来之前明确两造争议焦点,指导证据整理及交换,促使开庭条件的达成,为法官"减负增效"。  相似文献   

7.
目前,以加强司法责任制为重心的司法体制改革拉开序幕。实行司法责任制的关键是加强法官责任。从现行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存在的误区,负面效应来看,应以保证法官能够独立的实行司法审判权为中心,加强对法官的违法违纪审判行为严加处理,才能更好的为法官实行审判权提供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乡镇基层人民法庭法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司法在农村地区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针对农民当事人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普遍偏低的实际以及农村纠纷的特殊性质,为顺应农村司法工作的特殊需要,基层人民法庭法官的素质要求相对于职业化的法官而言,应当有所变通和侧重。在农村司法环境下,基层人民法庭的法官应当具备一心服务农民的政治素质、通晓风俗人情的人文素质、精通民事法律的专业素质、擅长诉讼调解的业务素质等。  相似文献   

9.
法官是整个司法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因素,直接维系着社会公平正义价值的实现.构建科学合理的法官业绩评价体系,对法官履行职责情况进行全面考察,给予法官及时、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运用于法官遴选、任职、晋升等环节,有助于激发法官队伍的内生动力,促进法官自觉提升司法能力和职业素养,从而增进人民群众对司法的信赖.对法官业绩的评价不同于一般的绩效管理,更应考虑到法官岗位的特殊性.“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它不仅包含有人的理性和意志,而且还包含了他的情感,他的直觉和献身,以及他的信仰”[1](P3),审判权的独立地位和法官职业所崇尚的“尊荣感和使命感”对法官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我们应该看到,当前的司法体制改革就是要改革那些不符合现代诉讼规律和社会发展要求的诉讼制度和方式,引进新的工作思路的系统工作,它将不可避免地推动审判制度、诉讼制度乃至整个司法制度的改革。同时,也将带来深层次上法官、当事人、诉讼参与人司法意识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充分体现了道德判断与伦理选择,因此有必要从伦理的视角对其进行考量和审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具有价值取向性、伦理自主性、主观能动性、自由有限性等伦理属性,以相对现实主义、司法能动主义和实现个案正义为其存在的伦理依据,其运行应当遵循彰显司法正义、彰显司法良知、讲求司法公信、符合公序良俗等伦理限度。  相似文献   

12.
在司法过程中,法官对案件事实的确认都是在证据和证明的基础上对过往事件的重构,法官并不能回到事件自身。和文学作品相比,法官对于案件事实的解释和重构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法官对案件事实的阐释是一种建设性的解释,同时受制于法官共同体的形式理性和社会期待的约束。  相似文献   

13.
邱碧蓉 《吉林农业》2011,(5):48+50-48,50
中国是一个乡土大国,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乡土社会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就要求了乡司法跟上变化的脚步。笔者从江苏省海安县墩头法庭的司法状况切入,以法官的视角探讨了变迁中的乡土社会对法官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司法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论述司法职业道德内涵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司法职业道德的现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必须建立完善的司法职业道德规范,加强司法人员的道德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司法水平,完善司法人格,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5.
我国法官选任制度目前存在任职资格要求不具体、选任机制不科学、选任程序不明确、配套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完善法官选任制度应当从确定法官员额、细化任职资格、明确选任方式和程序、建立逐级选拔和系统外选拔制度、落实配套措施等五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目前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层出不穷且矛盾众多,这是由于民间借贷案件中民间借贷的特性以及我国的司法体制和法律思维决定的。如我国法律长久以来的重实体轻程序、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法律却相对落后,无法迅速改变等,导致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无法直接适用现行的法律,这也就赋予了法官更多的自由裁量权,也就导致了相同的案件在各地审判结果不同的不利影响,不利于司法的公信力。笔者从注重证据的重要性,合理利用证据;民间借贷案件审判工作需要规范化;民间借贷案件的处理应注重统一性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以期达到进一步完善审理过程,正确指导司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行政起诉权是现代宪政国家公民和组织的一项基本权利。然而,由于现行行政诉讼受案制度忽视起诉程序的纠纷解决功能,混淆起诉要件与诉讼要件,起诉证据规定不明确,当事人缺少最低限度的程序参与,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保障国民行政起诉权的需要。完善我国行政诉讼受案制度,应遵循诉权保护、程序正当、司法最终三大理念,走出"庭审中心主义"的误区,区分起诉要件和诉讼要件,建立登记立案制度,重视对起诉证据的适度把握,完善起诉的程序保障机制,强化法官在立案阶段的阐明义务并适当调整诉讼政策。  相似文献   

18.
乡村环境治理与民生福祉息息相关,妥善解决环境治理纠纷是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亦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司法作为解决乡村环境治理纠纷的最后一道防线,理应发挥保障功能。以雅安市为例,剖析乡村环境治理司法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出当前仍存在乡村环境法律规范不完善、司法制度仍未建立、司法组织建设较为薄弱等问题。从完善实体法律依据、设立多元主体参与机制、提升司法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完善基层环境司法队伍建设、健全司法专门化和巡回化体系、创新环境司法责任追究制度等方面,提出完善乡村环境治理司法保障体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加强审判质量管理是近些年最高人民法院确立的司法管理新目标。构建审判质量认证体系是审判质量管理的科学手段和应然要求,根据审判活动的阶段性划分,将审判质量的评价量化到审判活动的各个环节,通过相应质量评价指标及其权数的合理设计,运用一定的数理手段进行综合评价,既可以检验出法官审判质量的状况,从而为法官奖惩和素质培养提供客观依据,同时还可以为审判管理者完善审判方式、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管理策略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法官职业化是法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法官职业化的基础是法学教育,法学教育的目标是以法官职业为核心的法律职业。为了避免两种职业的脱节,有必要在高校法学教师和法官之间进行良性互动,通过理论和实践的互补,既能够提高高校法学教师的教学效果,避免法学教育的空洞、抽象甚至闭门造车,也可以促使法官对司法实践进行理论升华,提高其理论素养,同时二者的职业互动还有利于法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