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原因 花生对铁元素比较敏感.铁虽然不是叶绿素的成分,但它是合成叶绿素不可缺少的条件,是与呼吸有关的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酶的组成成分,参与植物体内氧化还原过程.正常情况下,土壤中铁含量较高,一般不会发生缺铁现象.我国北方土壤多为弱碱性土壤,pH值较高,土壤中石灰质较多.夏季七八月正是降水集中的季节,常遇暴雨,多使土壤水分饱和,使土壤中的OH-及CO2-3浓度增加,极易与土壤中的铁离子形成难以被作物根系吸收的氢氧化铁和磷酸盐沉淀,使土壤中的有效铁含量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土壤中未被固定的有效铁,也会随着暴雨产生的径流流失或随土壤水分向下部淋失,而此时也是花生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花生根系因无法吸收到足量的铁,而形成生理性缺铁现象.  相似文献   

2.
3.
铁是苹果树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是多种牛物酶的组成成分和活化剂,在树体内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直接影响叶片叶绿素的形成和功能,叶绿素不能合成,树体表现黄化,对苹果树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土壤缺铁现象比较普遍,尤其在盐碱地区常发生苹果树的缺铁失绿症,严重时叶片烧伤早落。经多年研究和实践,特总结出其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江伟 《吉林农业》2003,(11):22-22
一、缺铁症状 果树黄叶是由缺铁引起的。盐碱地或石灰质高地区的果树发病较多,发病从新梢上幼嫩的叶片开始,叶色变黄,但叶脉仍为绿色,叶呈绿色网纹状。严重时,新梢顶端叶片枯焦,呈枯梢现象。  相似文献   

5.
铁对叶绿素的形成有催化作用,铁又是构成呼吸酶的成分,在呼吸中起重要作用。缺铁时,叶绿素不能合成,植物表现黄化。铁在树体内含量很少,多以不大活动的高分子化合物存在。它在树体内易转移,老组织中的铁不能转移到幼嫩组织中再度利用,所以缺铁首先表现在幼嫩的部分。  相似文献   

6.
石灰性土壤上花生缺铁黄化与土壤水分和重碳酸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了石灰性土壤上土壤含水量变化对花生铁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过多造成石灰性土壤上花生根际pH和重碳酸盐含量的增加是诱导花生缺铁黄人经的重要原因。所以控制土壤含水量能有效地防止石灰性土壤上花生缺铁黄化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花生常见病害的症状及其防治技术,包括花生叶斑病、花生茎腐病、花生根腐病、花生锈病、花生青枯病等,以期为花生病害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曲周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东麓海河平原的黑龙港流域,曲周县司寨村是中国农业大学曲周作物高产、高效示范村。司寨村花生种植面积较大,2009年大面积花生普遍出现缺铁失绿症状,叶片黄化,其它几个示范村也有发生。但是,在调查中发现,紧挨着玉米地的花生其黄化症状明显减轻,甚至消失。针对这一现象,课题组在各个示范村进行了取土化验,  相似文献   

9.
10.
甜樱桃缺铁症又称黄叶病,初发病时,新梢顶端叶片变黄,叶脉两侧及下部老叶仍为绿色。发展严重时,全树新梢嫩叶失绿,全叶变黄白色,并出现茶色坏死斑,上部小叶早落,光秃,数年后树势衰弱,树冠稀疏,甚至全树死亡。缺铁症,在鲁西地区发生比较普遍。主要是土壤呈碱性(pH过高)反应引起,在碱性土壤中,可溶性铁被固定,根系不能吸收,致使植株缺铁现象发生。现将其  相似文献   

11.
一、果树缺铁失绿是全球性的植物营养问题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地都相继有果树因缺铁引起黄叶病的报道。在美国明尼苏达的苹果树,加利福尼亚的梨树,佛罗里达的柑橘树,亚利桑那的桃树,犹他州的各种落叶果树等都不同程度地受缺铁失绿的影响。北美大陆、地中海沿岸、原苏联的南部  相似文献   

12.
碱性水土地区盆栽杜鹃花缺铁黄化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杜鹃花是典型的酸性土植物,对石灰性水、土特别敏感。极易发生缺铁黄化。该文在分析前人对酸性土植物缺铁失绿研究和治疗经验的基础上,以盆栽杜鹃花为代表,着重改变浇灌水质的影响,进行不同酸类的酸铁配比试验,研制出“固本复绿剂”.在新梢生长期,该剂溶入浇灌水施用,既能不断满足有效铁的供应,又能保持土壤的酸性环境,因而可保持新叶全绿或复绿。正确使用该剂也可有效地防治其它盆栽酸性土植物的缺铁失绿症  相似文献   

13.
<正> 1 症状 花生青枯病在花生各生育期都能发生,以花期发病最多。病株最初表现萎蔫,早晨延迟开叶,午后提前合叶,通常是主茎顶稍第1、2片叶先失水萎蔫,后自上而下凋萎。叶色暗淡仍呈绿色。先主茎后侧枝枯死。主根尖端变褐湿腐,根瘤墨绿色。 2 发病规律 青枯病菌在土壤中越冬。第2年从花生根部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0℃以上,5厘米地温稳  相似文献   

14.
邹城市地处山东省西南部,常年花生种植面积20000公顷,每年7~8月份雨季来临时,正赶上花生开花下针和荚果膨大期,在花生种植区不少地块特别是石灰性土壤和河滩涝洼等地下水位高地块,常出现花生黄叶,群众称之为“黄化病”。田间症状表现为花生新叶叶脉间失绿黄化,下部叶片和叶脉仍呈绿色,形成边缘清晰的羽状花纹。严重者上部新生叶片全部变白,叶脉亦失绿黄化,地上部生长势明显降低,开花数量减少,下针乏力,花生籽粒产量明显降低。据笔者调查,花生一旦发生黄化病,一般减产5%-10%,重者减产20%以上,每年均给我市花生生产造成了较大程度的危害,也是花生的常发重发病害。  相似文献   

15.
16.
一、花生青枯病:是一种土壤传播的细菌性病害,该病在7月份暴雨后骤晴的天气最易发生。从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生,而以花期发病率最高。病菌主要侵染根部,使主根尖端变褐色软腐,再向植株上部扩展,直至植株顶部,病株呈失水萎蔫状。植株从感病至枯死约7-15天,但开始感病时。往往不表现出症状。  相似文献   

17.
花生根结线虫病又称花生根瘤线虫病.俗称地黄病、地落腐、黄秧病等,是国内植物检疫对象之一。我国最早发现于山东省,目前在山东、安徽、河北、湖北、广东等十几个省(市、区)均有发生,其中以山东、河南发病最为普遍且较严重。花生感病后根的吸收功能被破坏,植株矮小发黄,花小且开花晚,结果少或不结果,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可减产70%以上.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18.
19.
花生蛴螬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花生蛴螬的危害症状、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以为花生蛴螬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区花生种植面积逐年加大,花生病害也随之逐年上升,特别是花生茎腐病危害上升较快.据调查统计,2001~2003年,该病发病田块占89 6%,病株率轻的在10%~20%,严重的可达60%以上,甚至成片死亡,颗粒无收.根据近年来的经验,现将其发生危害和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