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行了5HMⅡ型脉动流化干燥机的试验研究。设备采用内置式气流分配器,改善了脉动效果;采用导流半径依次增大的导流装置,改善气流分配均匀性;增设振动辅助输送装置,使物料输送通畅;增设导料装置,解决了物料的“反流”问题。利用该设备干燥玉米时,其干燥强度为20.87 kg/m2.h,单位热耗为5.86 M J/kg,单位能耗为7.38 M J/kg。该设备能够实现连续干燥作业,自动化程度高。  相似文献   

2.
进行了5HM-Ⅱ型脉动流化干燥机的试验研究.设备采用内置式气流分配器,改善了脉动效果;采用导流半径依次增大的导流装置,改善气流分配均匀性;增设振动辅助输送装置,使物料输送通畅;增设导料装置,解决了物料的"反流"问题.利用该设备干燥玉米时,其干燥强度为20.87 kg/m2*h,单位热耗为5.86 MJ/kg,单位能耗为7.38 MJ/kg.该设备能够实现连续干燥作业,自动化程度高.  相似文献   

3.
玉米微波干燥特性及其对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玉米热风干燥存在的问题,运用自制的微波干燥试验测试系统,采用不同的干燥功率、加热时间及配套的工艺流程,研究了玉米微波干燥特性及干燥条件对干后品质、能耗的影响,分析了微波干燥玉米过程中单位质量功耗、温度、平均失水速率与玉米籽粒发芽率、裂纹率和淀粉得率的关系,确定了影响微波干燥玉米的工艺参数和玉米微波干燥的最优工艺流程。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微波干燥主要处于恒速干燥阶段,应用微波技术既能快速而经济地对玉米籽粒进行干燥,又能保持其种用价值,且能改良其品质  相似文献   

4.
针对原有脉动流化干燥机存在的气流分配不够均匀、脉动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进行了改进设计。改进后,设备采用内置式分配器,改善了脉动效果;采用半径依次增大的导流装置,改善了气流分配的均匀性;增设了导料装置,从根本上解决了物料的“反流”问题。同时,通过对玉米和酒糟进行干燥试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粱卫 《江西农机》2011,(1):44-45
葛粉在我国南方各省产量大,过去加工生产葛粉主要靠晒干或烤干等方法将葛粉干燥,劳动强度大且费时。本所根据用户需要设计了一套正压气流干燥设备来完成葛粉的干燥。文章介绍了该设备的主要结构,工作原理,并对干燥管的容积,所需热量、风量和风机功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设备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6DX系列薯类淀粉加工成套设备,系四川省科委下达的重点攻关课题,1983年通过省级鉴定,次年获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1989年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该成套设备采用卧式清洗除石,逆流洗涤,旋风粉碎气流干燥等先进工艺,从原料清洗到淀粉干燥,整个流程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强度小,操作维修简便,比同类设备节能40%。淀粉质量和卫生指标符合国家标准(GB8884-88、GB27132001)。该设备先后在四川、广东、甘肃、黑龙江、湖北、贵州、陕西等地推广了40多套,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主要技术参数:适用范围:甘薯(红薯、红苕、地瓜)、木薯、马铃薯(…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玉米干燥工艺效率低,干燥后的玉米品质不好,在加工过程中,玉米会产生破损。进行了玉米自然干燥、热风干燥和热风-真空复合干燥,考察了3种干燥方式下的玉米力学特性和表观形态。力学特性测试结果发现,50℃热风+45℃真空复合干燥的玉米应变最大。自然干燥中,应力松弛曲线达到的最大应力为0.0455MPa,三元件Maxwell模型能很好地拟合应力松弛测试结果,决定系数均达到0.977以上。玉米籽粒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均随频率增大而增大,储能模量大于损耗模量,意味着干燥后的玉米表现出的弹性大于粘性。表观形态测试结果发现,相比于热风干燥,复合工艺干燥的玉米籽粒中淀粉颗粒更为饱满,玉米品质更好。干燥后的玉米结晶形态均为A形模式。热风-真空复合工艺干燥玉米的力学特性研究,可以为玉米加工、储藏等相关设备的研制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阳离子醚化剂,采用预干燥干法制备出取代度为0.3903的高取代度阳离子变性淀粉絮凝剂,并将其与聚合硫酸铁复配使用。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出最佳絮凝工艺:阳离子淀粉质量分数为0.15%、聚合硫酸铁质量分数为0.15%,废液初始pH值为7.0。经过絮凝处理的马铃薯淀粉生产废液的化学需氧量去除率(COD)为64.31%。  相似文献   

9.
我国玉米深加工现状及其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是人类食品和动物饲料的一种主要来源,是全世界最广泛种植的农作物,在世界的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玉米深加工产品主要有淀粉以及衍生物蛋白粉、玉米胚油、纤维、变性淀粉、酒精、淀粉糖、味精等.为此,介绍了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的现状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同时,提出了确保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对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缩短玉米果穗的干燥制种时间及降低玉米果穗的干燥成本,充分利用太阳资源,设计了一种计算机远程控制式的小型太阳能集热玉米果穗干燥装置。装置采用计算机局域网远程控制,实现了太阳能集热器干燥装置的风机风速调节,提高了玉米果穗干燥的自动化操作水平。为了实现该功能,本次研究基于Pstools工具包、Socket网络通信及远程唤醒技术设计实现一个局域网计算机远程控制系统。该系统具有远程开关机和创建操作进程等管理功能,大大提高了机械化生产的管理效率。最后,对传统的干燥装置和本文设计的玉米果穗干燥装置的干燥效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本设计的太阳能集热器干燥装置最快降水率达到了0.132%,最短干燥时间仅为6.1h,满足玉米果穗等农产品的贮藏、制种干燥要求,为农业现代化生产机械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6D—X系列薯类淀粉加工成套设备,系四川省科委下达的重点攻关课题,1983年通过省级鉴定,次年获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1989年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该成套设备采用卧式清洗除石,逆流洗涤,旋风粉碎气流干燥等先进工艺,从原料清洗到淀粉干燥,整个流程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强度小,操作维修简便,比同类设备节能40%。淀粉质量和卫生指标符合国家标准(GB8884-88、GB2713—2001)。该设备先后在四川、广东、甘肃、黑龙江、湖北、贵州、陕西等地推广了40多套,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适用范围:甘薯(红薯、红苕、地瓜)、木薯、马铃薯(土豆、洋芋…  相似文献   

12.
葛粉在我国南方各省产量大,过去加工生产葛粉主要靠晒干或烤干等方法将葛粉干燥,劳动强度大且费时.本所根据用户需要设计了一套正压气流干燥设备来完成葛粉的干燥.文章介绍了该设备的主要结构,工作原理,并对干燥管的容积,所需热量,风量和风机功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设备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徐树来  刘利军  周治国 《农机化研究》2012,34(8):135-137,147
以玉米淀粉糖浆干燥制粉为目的,通过对玉米淀粉糖浆真空冷冻干燥和微波真空干燥的实验研究,获得冷冻干燥的最佳参数组合,即物料厚度8 mm,干燥时间22 h,升华温度40℃。在此条件下,糖粉含水率为2.77%,产品为白色粉末。微波真空干燥的较优参数组合为:微波功率4.02kW,真空度为0.07MPa,干燥时间3min。在此条件下,产品为含水量5.46%的淡黄色粉末。本研究为玉米淀粉糖浆制粉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食品机械研究所承担的“七五”攻关项目“淀粉气流烘干机”于1990年10月31日通过部级鉴定,对其评价为:比耗蒸气在气流干燥中居世界先进水平。 该机是19719号专利产品,采用正负压结  相似文献   

15.
葛根淀粉生产的工艺及设备配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传统的淀粉生产工艺,结合葛根淀粉生产的特殊性,探讨葛根淀粉生产工艺,并根据工艺的特殊要求,选择价格低廉的葛根淀粉生产配套设备,以较低的投入,生产出符合葛根淀粉标准及外贸出口标准的葛根淀粉。提出选用合适的配套设备,是满足葛根淀粉生产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一、文献综述 玉米是世界上三大粮食作物之一,1998年开始玉米总产量已经超过水稻和小麦,居世界首位。目前,玉米也是中国最大种植面积的作物,已达到2 667万hm^2。近20年来,随着玉米产量的不断提高,现基本能满足粮食和饲料的需求,并逐步向工业原料过渡,玉米生产已由单纯的产量型向专用型和品质型转变。玉米淀粉是化学成分最佳淀粉之一,纯度达99.5%,全世界淀粉80%以上来源于玉米,美国95%以上淀粉来源于玉米。  相似文献   

17.
9ZG系列糟渣干燥加工成套设备该成套设备由脱水设备、烘干机组、粉碎机等组成。其中烘干机组系卧式搅拌干燥机和旋风气流干燥机组合而成。其特点是能将含水率在80%以上的糟渣物料一次干燥。适用于曲酒糟、啤酒糟、酒精糟、酱糟、醋糟、味精渣、淀粉渣、药渣、糖渣、...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太和县三塔镇是淀粉原料生产的大镇,全镇每年种植玉米、夏红薯0.33hm2,每年能生产淀粉2.5万t,为了使农民生产的粮食能升值,近几年在提高淀粉的质量上,我们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淀粉生产技术概况淀粉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之一,淀粉深加工可实现粮食的增值,也可满足其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国内外玉米深加工发展现状、玉米的营养特点及加工利用途径以及我国玉米深加工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向进行分析.提出我国玉米加工业未来发展重点是继续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柠檬酸、赖氨酸等传统产品:扩大淀粉糖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适度发展玉米燃料酒精,鼓励发展纤维素酒精;扩大变性淀粉的应用范围和领域,发展环境友好型的合成材料;代替石油生产化工醇、有机酸等产品。  相似文献   

20.
(上接2005年第1期第10页) 精制后的淀粉可采用沉降法、旋液分离法或离心法进一步降低水分含量,以提高后续烘干工序的效率.经脱水后水分含量降至40%.常用的烘干方法有烘房烘干、带式干燥机烘干和气流干燥机烘干.烘房烘干是将脱水淀粉乳装在烘盘上,推入50℃~60℃烘房中,使水分蒸发.这种方法时间长,效率低.带式干燥机烘干是将淀粉乳分布在干燥机的输送带上,通入热风,进行干燥.气流干燥机是将淀粉乳分散后与干热空气(130℃~160℃)一起升入干燥风道中,干热空气将水分带走.由于接触面积大,所以干燥效率高.最终产品水分含量一般为18%~20%.用检查筛过筛后进行包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