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阳红”条形红茶加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2010年春季开始,信阳市开始研制开发生产"信阳红"条形红茶,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根据生产实践,对"信阳红"条形红茶的鲜叶处理及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各工序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以供信阳红茶加工参考。  相似文献   

2.
茶叶生产是一种劳动强度大、耗工多、成本高、季节性强、质量要求高的工作。茶叶毛茶的生产过程是茶叶由鲜叶转变成市场销售产品的重要步骤。本文抛开茶叶生产成本的鲜叶前期投入以及毛茶后期精加工过程中的成本,对常规信阳毛尖和信阳红茶毛茶加工程序作了论述,同时对各个加工工艺中的生产成本作了计算。  相似文献   

3.
利用辣木鲜叶结合红茶加工技术研制辣木红茶,通过不同的萎凋失水和发酵时间,探讨出最佳的加工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室温为24℃,相对湿度74%的条件下萎凋失水均匀;发酵温度27~32℃,相对湿度发酵时间84%~92%的环境下,时间5h为最适度。  相似文献   

4.
苦丁红茶加工工艺试验及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苦丁茶嫩梢进行手工及配套机械加工工艺研究。对设计的5种苦丁红茶的工艺流程得出的苦丁红茶进行感官审评及内含成分检测评定,结果表明:工艺为萎凋-揉捻-发酵-烘干、萎凋-漂杀-冷却脱水-揉捻-渥堆-烘干的茶叶品质较好,其理化检测TR/TF值分别为30.3和25.8,与红茶品质接近;感官审评总体评价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明了越红工夫茶的历史背景和现状,提出了越红工夫茶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初制加工工序的操作方法和技术要求,以规范越红工夫茶加工技术,保持品质特征,稳定产品质量。同时,阐述了对越红工夫茶品牌建设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机制信阳毛尖秋茶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机制信阳毛尖秋茶的最佳加工工艺,以一芽二叶信阳群体种秋茶鲜叶为原料,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进行不同揉捻时间(15、25、35 min)、初烘温度(120、140、160℃)、理条温度(100、120、140℃)的正交试验,结果显示,揉捻25 min、初烘温度140℃、理条温度140℃,机制信阳毛尖秋茶品质最佳,感官审评得分最高(94.70分)。  相似文献   

7.
《农技服务》2019,(9):28-29
为实现红茶连续化、自动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以名山131茶树的茶青为对象,经萎凋、揉捻处理后,均匀等量分成2份,分别进行通氧与自然发酵处理,并进行感官品质审评。结果表明:通氧发酵工艺2.5小时全部发酵完成,且期间不需要翻叶;自然发酵7.5小时全部发酵完成,期间需要翻叶1~2次,前者较后者节约时间5小时和劳动力30%以上;通氧发酵工艺茶样总分为88.25分,比自然发酵高3.75分。通氧发酵茶样品质较自然发酵的好,且节约时间和成本。  相似文献   

8.
以传统揉捻发酵作对照,通过对不同的冷冻发酵和烘焙提香工艺制得的样品进行感官评审与生化指标测定,提出一种新的可以提升扁形红茶品质的加工技术。结果表明,冰柜冷冻发酵方式下,以炭火烘焙提香处理所制红茶品质最优。生化测定结果表明,冰柜冷冻和液氮冷冻发酵方式所制干茶的各主要生化指标均可达到或优于传统揉捻发酵方式所制样品,即采用冷冻发酵工艺可以替代传统揉捻发酵方式。  相似文献   

9.
信阳红茶加工工艺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信阳红"红茶加工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对信阳红茶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根据金牡丹茶树在浦城茶区的种植及加工技术特点,总结了其加工地方特色红茶的技术要点,包括鲜叶采摘及管理、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丹霞2号春季鲜叶为原料,研究不同萎凋和发酵时间对红茶品质风格及其主要品质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萎凋时间的不断延长,红茶中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呈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咖啡碱含量在4%~5%之间变化;茶红素和茶褐素的变化趋势一致,萎凋38 h时含量达到最大,之后下降;茶黄素含量变化不大,维持在较低水平;茶多酚含量总体表现下降趋势,水浸出物则不断增加.在发酵过程中,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红茶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和水浸出物含量均呈下降趋势,12h之后下降趋势减慢;茶褐素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呈增加趋势,茶红素刚好相反;茶黄素含量有缓慢降低的趋势.综合分析不同萎凋和发酵程度成品红茶感官审评及其主要理化成分含量结果,认为丹霞2号茶树品种加工红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萎凋33~36 h、发酵12~16 h.  相似文献   

12.
13.
萎凋槽是红茶的加工设备,将萎凋槽应用于潮州单丛红茶的加工上,能有效地提升单丛红茶的质量档次,较好地解决多年来单丛红茶加工中存在萎凋质量存在不均匀、有闷杂味和不清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祁红茶盛产于安徽祁门县,简称祁红。祁红茶以红艳明亮的汤色,条索紧细的外形,芬芳高雅的香气,醇厚甜润的滋味而著称于世。据研究,祁红茶优异品质的形成,得益于当地的气候和地理条件,而制作工艺则是  相似文献   

15.
卷曲形红茶外形酷似碧螺春,是在传统工夫红茶工艺的基础上,借鉴名优绿茶的做形技术,利用双锅曲毫炒干机使其条索卷紧呈螺状。其工艺流程为: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做形→干燥。一、鲜叶原料卷曲形红茶要求外形紧卷成螺状,颗粒重实,对鲜叶嫩度的要求较高。一般而言,鲜叶的嫩度越高,可塑性就越强,更有利于做形。可采摘无性系大叶良种或地方群体大叶良种鲜叶,标准为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要求芽叶无病虫害且叶片老嫩程度一致。二、萎凋1.目的适当蒸发水分,降低细胞张力,使叶质柔软,韧性增强,便于揉捻成条;  相似文献   

16.
为习水县古茶树红茶饮品品质提升提供参考,以贵州习水县野生古茶树春1芽2叶、1芽3叶鲜叶为原料,对野生古茶树红茶初制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萎凋时间29 h,室外晒青4 h,轻摇青3次的茶样感官审评最优,该条件下加工的红茶条索紧结,蜜甜香,优雅细致持久,带花果香,充分体现出古树茶的特质与韵味。  相似文献   

17.
不同萎凋工艺加工英红九号红茶品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不同萎凋工艺加工英红九号红茶的品质,初步试验表明日光萎凋与鼓风萎凋加工的英红九号红茶品质相近,而冷冻萎凋所制的红茶在滋味、汤色、叶底方面均好于上述两个处理,但香气较差。  相似文献   

18.
一.红茶的历史轨迹中国的茶叶生产有数千年历史,但一直是以绿茶为主,相对而言,红茶的历史很短,只有几百年,是晚到明末清初才在福建武夷山桐木关星村产生的。清代乾隆十八年间(1753年)成书的《片刻余闲集》在记载武夷山茶叶生产的情况时说:"山之第九曲尽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之  相似文献   

19.
试验探索了水漂技术对苦丁红茶制茶工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制茶过程采用了水漂的苦丁红茶其细胞破损率高于不水漂的处理(84%>72%);碎末率低于不水漂的处理(1.3%<2.8%);发酵速度为水漂处理快于不水漂处理;成品茶品质也是水漂处理高于不水漂处理。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夏秋红茶的品质,对利用夏秋鲜叶加工红茶的萎凋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结合感官品质和理化品质,得出夏秋鲜叶制红茶的最佳萎凋时间为4~16 h,最佳萎凋方式是日光萎凋,并辅以中度做青,有利于夏秋红茶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