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研究了海水中孔石莼分泌物(总有机碳TOC)浓度对混合重金属(Cu Pb;Cu Cd;Cu Pb Cd)在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内脏、肌肉、鳃组织蓄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孔石莼分泌物能显著降低Cu、Pb、Cd的生物有效性;随富含孔石莼分泌物的海水TOC浓度升高,牙鲆内脏、肌肉、鳃组织Cu、Pb、Cd蓄积量均明显下降;TOC浓度变化对牙鲆各组织Cu、Pb、Cd蓄积分配均无影响,各组织重金属蓄积量顺序为内脏>鳃>肌肉。  相似文献   

2.
采用暴露试验法,研究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与重金属Cd2+单独及复合污染对鲫鱼鳃、肝脏、肌肉等部位的Cd蓄积及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Cd2+处理时,随着Cd2+浓度增加,鲫鱼鳃、肝脏、肌肉3部位的Cd蓄积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各组织蓄积量顺序为:肝脏鳃肌肉;在LAS与Cd2+复合处理条件下,Cd在这3组织中的分布仍符合以上规律,但鲫鱼各组织对Cd的蓄积量发生改变,其中0.4 mg·L-1Cd2+与5.0 mg·L-1LAS复合处理能极显著促进鲫鱼肝脏对Cd的蓄积(P0.01);2.0 mg·L-1Cd2+与不同浓度的LAS复合处理均能极显著促进鲫鱼肝脏、肌肉对Cd的蓄积(P0.01);另外,2.0 mg·L-1Cd2+与5.0 mg·L-1LAS复合处理能极显著促进鲫鱼鳃对Cd的蓄积(P0.01);其余各复合组与相应单一Cd2+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LAS与Cd2+单一及复合处理对鲫鱼鳃、肝脏、肌肉的SOD、CAT活性均有明显影响,其中鲫鱼肝脏SOD活性变化能更灵敏地反映污染物对鲫鱼的毒性程度.  相似文献   

3.
黄河鲤对水体铜的积累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黄河鲤对水体Cu的积累效应,通过饲养试验,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组织中Cu的含量,结果表明,Cu浓度为0.1 mg/L时,黄河鲤鳃、肌肉、肝胰脏、肾组织内Cu的蓄积量随毒性试验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第13天均达到平衡,此时Cu的蓄积量为:肝胰脏(72.864 mg/kg干重)>肌肉(22.497 mg/kg干重)>肾脏(21.683 mg/kg干重)>鳃(8.914 mg/kg干重);染毒的黄河鲤放入清洁自来水中后,随着排放时间的增加,鳃、肌肉、肝胰脏、肾组织中的Cu含量逐渐下降,第13天达到排放平衡,此时Cu的排出率为:鳃(90.98%)>肝胰脏(66.31%)>肌肉(55.99%)>肾脏(42.93%)。随着Cu浓度增加,黄河鲤鳃、肌肉、肝胰脏、肾组织中铜蓄积量均明显上升,铜富集系数均逐渐降低;Cu浓度为1.00 mg/L时,富集系数最低,其鳃、肌肉、肝胰脏、肾组织铜富集系数分别为26.8、36.6、139.6和30.1。  相似文献   

4.
黎玉林 《广西农学报》2010,(4):F0004-F0004
广西目前淡水渔业主要养殖种类(品种)有: 草鱼、鲢鱼、罗非鱼(奥尼罗非鱼、吉富罗非鱼)、鳙鱼、鲤鱼、鲶鱼、短盖巨脂鲤(淡水白鲳)、青鱼、斑点叉尾鲴、泥鳅、乌鳢、黄鳝、鳊鲂、鳗鲡、长吻脆、黄颡鱼、银鱼、淡水鲈鱼、鳜鱼、鳟鱼、鲟鱼、龟类(广西拟水龟(石龟)、三线闭壳龟(金钱龟)、巴西龟等)、鳖类(黄沙鳖、中华鳖、珍珠鳖等)、蛙类等。  相似文献   

5.
试验研究了稀土元素在鲤鱼体内的蓄积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鲤鱼饲料中添加硝酸稀土,主要蓄积在心脏和肝胰脏中,蓄积最少的组织器官为脑和肌肉。100,200 mg/kg剂量组和对照组稀土元素在鲤鱼体各组织器官中的分布规律为试验前30 d,心脏和肝胰脏>骨骼>鳞>肌肉>脑;试验后30 d,心脏和肝胰脏>鳞>骨骼>肌肉>脑。而剂量较高的300,400 mg/kg组试验前期稀土元素在各组织器官的分布规律为心脏、肝胰脏>骨骼>鳞>肌肉>脑;试验后期的分布规律为心脏、肝胰脏>骨骼>鳞>脑>肌肉。  相似文献   

6.
<正>1.优化水产养殖品种结构,推广名特优新水产养殖品种的养殖一是开发利用好现有的水产养殖品种(如鲤鱼、鲫鱼、武昌鱼等)。二是引进水产养殖新品种(如罗非鱼、黄颡鱼、鲇鱼、鲟鱼、淡水白鲳、罗氏沼虾等)。三是对养殖周期长、市场价格高、深受群众青睐的水产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金属铜在鱼体内的蓄积情况,并从抗氧化酶活性强弱变化分析铜暴露对鱼体组织造成的损害及其规律,为发展罗非鱼健康养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设0(CK)、1.0、2.0、4.0和6.0 mg/L不同铜暴露浓度的养殖水体,进行为期40 d的暴露试验后,取罗非鱼的鳃、肝脏、肾脏、肌肉和肠道组织测定其铜离子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结果】各铜暴露处理组罗非鱼的肝体比均显著高于CK组(P<0.05,下同)。在相同铜暴露浓度下,罗非鱼各组织富集铜离子的能力排序为肝脏>肠道>肾脏>鳃>肌肉。随着铜暴露浓度的升高,罗非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降低后升高,而肾脏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在不同组织中,以肾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强,且随铜暴露浓度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2.0 mg/L暴露浓度下其活性最强;丙二醛(MDA)含量在肝脏、肾脏中的变化规律与SOD活性一致,但转折的铜暴露浓度为4.0 mg/L。【结论】铜暴露能够使其富集在罗非鱼的不同组织中,其中以肝脏组织中的富集量最高,肌肉组织中的富集量较低,即对商品罗非鱼主要食用部分影响不明显。铜暴露对罗非鱼的毒害作用主要表现为肝脏和肾脏受损、体内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8.
常藕琴  石存斌  吴淑勤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21):136-138,封三
采用常规病理组织学、Howell红氨酸染色、原子吸收光谱检测等方法,对硫酸铜处理28 d的剑尾鱼进行组织病理学变化、Cu2+在组织中沉积和蓄积研究。硫酸铜中毒的主要病理变化为:鳃小片粘液分泌增多,鳃丝上皮细胞肿胀、变性、坏死、增生,鳃小片融合,鳃丝棒状化;肝脏水肿,肝静脉和肝窦淤血、溶血,肝细胞的水泡变性,弥漫性坏死、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胰腺细胞的酶原颗粒减少;Cu2+主要沉积和蓄积在肝脏中。研究结果表明,肝脏病理变化具有代谢性中毒特征,并与肝脏中Cu2+蓄积量具有一致性;肝脏是Cu2+的重要蓄积器官,蓄积量与时间、浓度具有相关性;Howell红氨酸染色后Cu2+在肝脏中的显示和病理变化可作为铜中毒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贵州冷水鱼养殖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冲 《贵州农业科学》2006,34(6):116-117
冷水鱼,顾名思义,就是指适应在较低水温中生活生长的鱼类。根据鱼类对水温的适应范围,将鱼类分为温水性、热水性、冷水性和亚冷水性鱼类。以鲤鱼、草鱼、鲢鳙鱼、鲫鱼等为代表的常见鱼类,适温范围较广,称为温水性鱼类;以罗非鱼、淡水白鲳、彩虹鲷等为代表的一类鱼,要求有较高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1997年5月至1998年5月在宁夏利用温棚养殖淡水白鲳试验的措施与结果,温棚水温保持在24-30℃的条件下,体重3-6克的仔鱼经9个月的饲养,平均体重达0.5kg,其生长速度是尼罗罗非鱼的1.8倍,是鲤鱼的1.3倍。文章对宁夏引进淡水白鲳温棚养殖做了讨论,认为适宜在我区进行温棚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11.
氨基酸螯合盐对罗非鱼鲤鱼的促长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罗非鱼、鲤鱼饲料中,分别添加氨基酸螯合盐添加剂和无机盐添加剂,对罗非鱼,鲤鱼分别进行了喂养试验。结果表明,氨基酸螯合盐较无机盐具有显著促生长效果。罗非鱼添加螯合盐的两个试验组鱼的平均特定生长率分别比无机盐对照组提高89.25%和79.61%;鲤鱼螯合盐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特定生长率提高55.00%,方差分析表明,螯合盐添加剂与无机盐添加剂相比促生长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2.
复合螯合微量元素添加剂对鱼、贝生长及能量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罗非鱼、鲤鱼、皱纹盘鲍饲料中,分别添加氨基酸螯合盐添加剂和无机盐添加剂对罗非鱼、鲤鱼、皱纹盘鲍进行了对比喂养试验。结果表明:氨基酸螯合盐较无机盐具有显著促生长作用。添加螯合盐的2个试验组罗非鱼的平均特定生长率分别比无机盐对照组提高89.25%、79.61%;鲤鱼螯合盐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特定生长率提高55.00%;添加螯合盐的2个试验组皱纹盘鲍的平均特定生长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6.45%和64.49%。  相似文献   

13.
广西主要水产养殖品种重金属类环境激素监测与风险评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环境激素是指干扰动物与人体正常内分泌机能的外源性化学物质。2007~2008年对广西主要水产养殖品种罗非鱼、对虾、文蛤、牡蛎重金属类环境激素Hg(甲基汞)、Pb、Cd残留含量进行了调查监测。结果表明,Hg、Pb、Cd均有检出,检出率为20%~100%;罗非鱼、南美白对虾、文蛤的3项重金属指标均无超标样品,合格率100%;牡蛎有1个样品出现Cd残留超标,该项指标超标率5%。而风险评估表明,广西主要水产养殖品种食用安全是有保障的。  相似文献   

14.
四种鱼肉的基本成分及胶原蛋白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测定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as)、鮻鱼(Liza haematocheila)、草鱼(Ctencpharyngodon idellus)和鲤鱼(Cyprinus carpio)的背部肌肉基本成分及羟脯氨酸的含量,从而对其胶原蛋白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四种鱼肉中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8.23%、19.82%、16.18%、17.07%;胶原蛋白的特征性氨基酸羟脯氨酸含量分别为0.0574%、0.0646%、0.0781%、0.0743%,胶原蛋白含量分别为0.6371%、0.7159%、0.8669%、0.8247%。结果表明:仅从蛋白质含量来看,鱼肉是一种很好的蛋白质来源,并且海水鱼优于淡水鱼。但鱼肉中胶原蛋白含量很低,表明鱼肉不适合作为胶原蛋白的提取原料。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是工厂化养鱼实用技术模式研究项目中的一个方面。试验于2002年5月24日至7月25日进行,养殖品种为奥尼罗非鱼和短盖巨脂鲤(亦名淡水白鲳)。初始放鱼量40.0kg/m^3,实验结束时单位水体鱼获量奥尼罗非鱼为78.2kg/m^3,淡水白鲳为82.2kg/m^3。试验期间每两天化验一次,共化验32次,监测8项水质理化指标的变化范围分别为:水温22-30℃、pH值7.36~8.28、溶解氧1.17~8.51mg/L、氨氮0.79~11.27mg/L、亚硝酸氮0.551~8.520mg/L、硝酸氮3.33-42.79mg/L、磷酸盐磷0.547-9.230mg/L、碱度257.2-358.2mg/L。  相似文献   

16.
Pb/Zn尾矿上3种苔藓植物对重金属富集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彤  王江  张崇邦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666-8668
[目的]研究Pb/Zn尾矿上楔瓣地钱(Marchantia emarginata Reinw.)、双色真藓(Bryum dichotomum Hedw.)、衮州卷柏[Selaginella involvens(Sw.)Spring]3种苔藓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方法]以三门Pb/Zn尾矿砂堆积地为研究地点,调查苔藓植物体内以及相应尾矿基质中的5种重金属(Cu、Pb、Cd、Zn和Mn)含量,分析其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结果]楔瓣地钱(M.emarginata)对5种重金属均具有富集作用,富集系数均大于1;双色真藓(B.dichotomum)和衮州卷柏(S.involvens)对Cu具有较强的富集作用,但对其他重金属的富集作用较弱。苔藓植物体内Cu、Pb、Cd、Zn含量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其分别与Mn含量呈现微弱的负相关。[结论]尽管不同苔藓物种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存在显著差异,但3种低等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较好地反映了尾矿砂内重金属有效态的含量。楔瓣地钱(M.emarginata)对5种雷金属均且有较强的富集作用,是上述5种重金属的良好指示植物。  相似文献   

17.
直流电场中鲤的行为特性及体长与电刺激阈值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行为学的方法测量了鲤Cyprinus carpio在直流电场中的电刺激阈值,并分析了电刺激阈值与体长的关系。结果表明,鲤的感电能力与鱼体所处的位置相关,即感电反应中鲤有游向阴极的现象,头部朝向阳极是鲤趋电反应的主要特征。鲤在各反应阶段的电场强度阈值和电流密度阈值与体长相关,鱼体的状态电压与体长无关。  相似文献   

18.
鲤鱼喹乙醇亚急性中毒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用添加6种不同浓度喹乙醇(0,200,500,900,1 200,1 500 mg.kg-1)的饲料,对健康的镜鲤进行了42 d的亚急性毒性试验。观察受试鱼心脏、肝脏、脾脏、中肾、肠道等组织的病理学变化。除对照组和200mg.kg-1处理组外,其他各处理组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肌出血、断裂和坏死,肝胰脏轻度充血、水肿和坏死,脾脏充血,肾小球肿大,血管内皮细胞坏死脱落,间质内充血,肠绒毛上皮下充血,固有层细胞坏死,肠绒毛融合等症状,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症状趋向明显。  相似文献   

19.
扎龙湿地水体重金属沿食物链的生物累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原子吸收法,对苍鹭(Ardea cinerea)卵、雏鸟的肝、肾、肌肉、羽毛4种组织器官及泥鳅(Misgurnus bipartitus)、细鳞斜颌鲴(Plagiognathops Microlepis)、葛氏鲈塘鳢(Perccotus glehni)、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及湖(?)(Phoxinus percnurus)6种鱼类组织内的Cu、Zn、Mn、Cd、Pb等重金属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这几种重金属在鱼体内及卵和雏鸟体内含量的分布关系,结果表明:重金属Cu、Zn、Mn、Pb和Cd在苍鹭体内各组织中积累量不同,其总含量依次为Zn>Cu>Mn>Cd>Pb;在25日龄苍鹭雏鸟各组织中,肝脏和羽毛的5种金属的含量较其它组织器官高。在扎龙湿地生态系统不同营养级生物体内,重金属Cu、Zn、Mn、Pb、Cd的含量随食物链等级的升高而积累放大,水体中重金属的含量最低,鱼体内重金属含量次之,而苍鹭体内重金属含量最高,体内积累量沿生物营养等级而递增的规律性很强。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重金属元素经食物链产生的生物累积放大作用对位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鸟类生存所构成的潜在威胁,从而为珍稀水禽保护及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丁香酚乳液和醇溶液对鲤鱼麻醉作用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吐温80、司盘80、无水乙醇和水为原料制成丁香酚乳液,对鲤鱼进行麻醉,对比测定丁香酚乳液和丁香酚醇溶液对鲤鱼的麻醉开始时间、麻醉持续时间和LD50。结果表明:在相同浓度下,丁香酚乳液对鲤鱼的麻醉开始时间比丁香酚醇溶液慢,作用较平缓,但麻醉持续时间长5倍。丁香酚乳液的半数致死量比丁香酚醇溶液大2.15倍。因此,丁香酚乳液对鲤鱼的麻醉作用较缓和,麻醉维持时间长,安全性更高,更适合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