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五个水稻籼粳杂种一代与其双亲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1990年和1991年 在13 3 m2 群体条件下,5个水稻籼梗杂种一代稻谷产量为7.61~ 10.61 t/hm2,具明显的杂种优势,超中亲值13.96%~84.26%。 籼粳杂种在生物学特性上主要表现为:由于每穗颖花大而使库容量超中亲值27.68% ~71.15%;叶面积指数大和叶面积延续时间长导致作物生长率较高,而使得生物学产量超中亲值11.79% ~41.27%;经济系数不表现优势。在栽培和育种上宜将高而稳的结实率作为高产主要目标,稳定经济系教,保持适宜群体叶面积。  相似文献   

2.
80年代后期.品种间杂交稻组合大面积推广后,为了进一步提高水稻品种的产量潜力、浙江省的专家和领导们着重把注意力放在了“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上,得到了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的支持,浙江省科委因此于1988年12月立项(8812计划)组织三农四方(浙江省农业厅、浙江省农科院、浙江农业大学、  相似文献   

3.
水稻籼粳亚种杂交育种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解决水稻杂交F1低结实率的问题,有赖于向两系、三系亲本导入广亲和基因,育成广亲和恢复系或不育系,同时阐述了目前杂种优势机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水稻籼粳杂种光合作用对强光适应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杂种优势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它有较高的生产潜力,而生产潜力的发挥,与光合能力密切有关。光是制约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强光对光合作用的抑制,已有许多报道,我们以前的研究,已明确品种间有差异。光合抑制的发生是由于过剩的激发能与氧结合产生超氧自由基引起的危害,而一个有抵抗能力的品种,应具有防御和清除自由基危害的能力,当清除能力大于光抑制时,植物可以恢复,否则会发生光氧化。近年来,正在进行籼粳杂种F_1优势的利用,关于它的光合优势发挥和稳定性方面的研究,尚未见到报道。本文是对已有产量优势的杂种及其亲本,进行光抑制的比较研究,特别是对强光适应力的差  相似文献   

5.
籼粳亚种间杂种不育性的形态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籼粳亚种间杂种不育性的细胞形态观察,籼粳亚种间杂种结实的亲和性及籼粳亚种间分化与亲和性的关系研究进行综述,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李映照  胡昌  陈芳远 《杂交水稻》2003,18(2):19-21,74
利用空间诱变育成的粳型亲籼恢复系,分别与多个不育系配组成杂交组合种植,连续3a观测了同一恢复系与不同不育系配成的各组合和同一组合在不同年份、不同季节的结实率和籽粒充实度表现,并对一些组合进行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由这类型亲籼恢复系与籼型不育系配成的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组合,其结实率高,籽粒饱满度好,且季节间、年度间均表现稳定,特别是部分组合的单产和日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可见,这类粳型亲籼系在杂交水稻育种和生产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水稻籼粳杂种一代生育期的表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生育期不同的籼型野败恢复系和保持系与典型粳稻和籼粳中间型亲本配制成80份籼粳杂种一代组合,用亚种肉品种间杂交为对照,研究了籼粳稻杂种一代生育期的表现。结果表明,以籼粳亚种间杂种一代生育期优势最强,一般都超过双亲平均值;品种间杂种一代生育期优势最弱,接近中亲值;籼或使型亲本配籼粳中间型亲本,杂种一代生育期优势介于上述两类型组合之间。籼粳杂交由于双亲的不同,组合间F1生育期优势差异很大,有的组合甚至出现负向优势.这种生育期优势差异既受双亲本身生育期的迟早所支配,如杂种一代生育期长短排列顺序为中籼/晚粳>中籼/早或中粳>早籼或早熟中籼/晚粳>早籼或早熟中籼/早或中粳;又受籼型亲本所含的野败恢、保遗传基因所制约,凡用籼型野败恢复系配制的籼粳杂种一代其生育期优势明显减弱,并与双亲籼、粳遗传距离的大小有关,杂种一代生育期优势随双亲籼、便遗传距离的扩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解决水稻杂交F_1低结实率的问题,有赖于向两系、三系亲本导入广亲和基因,育成广亲和恢复系或不育系,同时阐述了目前杂种优势机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三系法籼粳亚种杂交水稻研究的初步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笔者自1985年开始三系法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研究工作,至1989年已初步育成了一 批籼粳亚种杂交水稻的早、中、晚稻组合,其穗型大小、结实率和千粒重等,比同熟期的当家常 规稻和品种间杂交稻都有大幅度超出。在轮回422/选10-19组合分离后代中,选育了多种熟期和生态类型的广亲和恢复系。  相似文献   

10.
沈希宏 《中国稻米》2021,27(4):122-126
亚洲栽培稻分为籼与粳两个亚种,籼与粳之间在形态指标和生理机能方面存在诸多不同,在长期的历史演化中分分合合,颇为传奇。本文就其形态与基因型区别、地理分布、历史演化、籼粳桥梁基因、籼粳杂交育种、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等方面进行概述和探讨,期望对籼粳融合的现代籼粳亚种间杂交稻育种与关键基因发掘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两系法籼型品种间杂种优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9个籼型光(温)毓核不育系和12个籼稻品种配制成83个组合,对其生育期等8个主要性状进行考查分析,总结出籼型品种间两系杂交稻优势表现的一般规律,并对当前两系杂交稻研究和利用中的有关问题和组合选配的一般原则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籼粳杂交稻早熟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4年用粳稻广亲和品种02428、ZH157、ZH110 分别和珍汕97A杂交,从回交后代中选得同质广亲和恢复系02428R(珍汕97A/024283 F5),ZH157R(珍汕97A/ZH1572 F6)和ZH110R(珍汕97A/ZH1103 F3 )3份,将上述同质广亲和恢复系分别与籼稻WA 胞质不育系珍汕97A 、珍育29A、早显A、矮败型胞质不育系协青早A 杂交,分析F1 的生育期。1995年用02428R等广亲和恢复系和明恢63 等籼型恢复系与早显A 、协青早A杂交,分析F1 的生育期等性状。通过具有早熟效应的早显A不育系与不同恢复系杂交,发现早显A可显著缩短杂交稻组合的生育期,但对产量影响不大,说明选育具早熟效应的不育系对于缩短杂交水稻的生育期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粳型光敏核不育系配制组合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卢义宜  杨久 《杂交水稻》1999,14(4):32-33
对用粳型光敏核不育系N5088S和7001S与75个不同类型的恢复系配制的150个两系杂交稻组合杂种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单株有效穗、千粒重、穗总粒数等性状具有较强的超父优势和竞争优势,株高、穗长、生育期等性状表现负向超父优势和竞争优势。分析了杂种与父本之间各主要性状的相关关系,讨论了在选育两系杂交稻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以籼稻保持系珍汕97B和粳稻保持系辽91B为亲本,构建了一个包含176个单株的F2群体及123个SSR标记的遗传图谱,在3种环境下联合检测控制花粉育性和小穗育性的QTL。共检测到3个控制花粉育性的主效应(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QTL(qPF3、qPF5和qPF6)和4个控制小穗育性的主效应QTL(qSF3、qSF5、qSF6和qSF8),其中qPF5与qSF5、qPF6与qSF6均为同一个QTL,为重要的育性QTL。另外,检测到3对花粉育性和4对小穗育性QTL间互作,说明上位性效应对籼粳杂交后代的育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籼粳亚种间组合秆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54个籼粳交组合及其亲本的分析表明,F1代秆高优势明显,表现为地上部伸长节间数增多和各节间伸长,特别是第二、三节间伸长,F1秆高与高、中亲值及其抽穗日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株粒数不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F1具6个伸长节间,以第四、第六节间长度对秆高的直接影响大,第六节长度与每穗总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但第1、2、3、4节间长度与每穗总粒数则是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Sixteen widespread elite indica parents including seven CMS lines and nine restorer lines, and their 63 F1 hybrids were chosen to compare the eleven traits of grain quality. Overal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requency of negative over-dominance, dominance and partial dominance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positive ones and heterosis, indicating that the values of F1 hybrids were generally lower than the means of their parents in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There existed apparent disparity in grain quality performance among F1 hybrids varied with the trai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alky area percentage, chalky grain percentage, gel consistency and head rice recovery had a great variation in all kinds of tested heterosis indices including the mid-parent heterosis index, over high-value parent heterosis index and over low-value parent heterosis index, which suggested that specia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selection of F1 hybrids in these traits in breeding. The mean values of F1 hybrid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ir higher parents in all the traits but close to or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ir mid-parent values except for kernel length and amylose content; an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ir lower parents except for brown rice recovery, milled rice recovery and gel consistency.  相似文献   

17.
两系杂交早稻杂种优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安农S-1配制的117个杂交早稻组合的杂种优势分析,阐述了两系杂交稻在产量、生育期和经济性状上的优势表现;论述了杂种与父本、杂种产量与产量性状及各产量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在选育两系杂交早稻组合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ways of enhancing rice yield is the utilization of the strong inter-subspecific hybrid heterosis between indica rice and japonica rice in replacement of inter-varietal hybrid heterosis being widely applied. Recently, 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to increase rice yield in several countries e.g. Japan, Korea, China etc [1]. For example, an indica-japonica hybrid rice combination ‘Xieyou 9308’, which was derived from an indica cytoplasmic male sterile line Xieqingzao…  相似文献   

19.
籼型杂交水稻杂种与亲本的稻米品质比较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以具广泛代表性的7个不育系和9个恢复系及其配制的63个组合为材料,对籼型杂交水稻11个稻米品质性状的杂种与亲本的表现进行了比较研究。就全部杂交组合各品质性状相对优势而言,无论是超亲优势、完全显性还是部分显性,都表现为负向的几率远大于正向。 组合间杂种品质表现的差异因性状而异,无论是中亲优势指数、超高亲优势指数,还是超低亲优势指数,均以垩白大小、垩白粒率、胶稠度和整精米率等性状组合间变异为大。全部性状杂种平均值都显著或极显著低于高亲值。除精米长和直链淀粉含量杂种值极显著高于中亲值外,其余性状都与中亲值接近或极显著低于中亲值。除糙米率、精米率和胶稠度杂种值低于低亲值外,其余性状都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低亲值。  相似文献   

20.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以下简称细条病)在热带和中国南方已上升为一种主要病害。为探讨杂交水稻及其亲本对该病的抗性规律,笔者在国际水稻所曾用Xanthomonas campestrisPV.oryzicola的两个菌株(93和335号)喷雾接种于五个杂交组合及其亲本上。结果表明,杂交水稻对细条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病反应,其抗性值接近双亲平均值,且属水平抗性。杂种一 代的抗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恢复杂的抗性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