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云南西双版纳古茶树的地理分布、多样性及其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云南西双版纳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叶发源地之一,保存了大量的古茶树资源。本文总结了西双版纳古茶树研究进展,明确了古茶树在西双版纳的地理分布,探讨了西双版纳古茶树的多样性,提出了古茶树保护利用建议,为古茶树资源保护、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摸清铜仁市古茶树资源情况,采取走访、座谈、GPS定位、实地观测等方式开展了铜仁市古茶树资源调查工作,发现古茶树资源保护存在病害严重、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古茶树资源保护与利用对策,为丰富铜仁茶树种质资源库、科学保护与利用古茶树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国家种质勐海茶树分圃资源整理整合及共享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国家种质勐海茶树分圃是中国大叶茶种质资源保存的重要基地,目前已收集保存了茶组植物28个种,1199份茶树资源。为促进茶树种质资源的共享与利用,应用Access数据库软件,首次系统整理了云南茶树种质资源830份,向e平台提交了共性描述种质资源631份,特性描述种质资源300份,与国家自然科技资源e平台相链接,建立了云南茶树种质资源数据库,为实现茶树种质资源的规范化、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基础。根据茶树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现状,提出了资源圃茶树种质资源共享利用框架,指出了茶树资源保存、整理整合及共享利用中存在资源保存分散、体系不完善、种质资源性状鉴定深度不够、资源共享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安徽省实验室依托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茶学学科是安徽农业大学传统优势学科,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先后获批农业部、安徽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并于2015年获批为科技部和安徽省共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十二五"以来,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铜仁市境内的梵净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茶树资源进行调查,初步摸清了区域内的野生茶树资源现状及特征,提出了铜仁市野生茶树资源的保护利用对策及建议,为开展铜仁市野生茶树资源的研究、合理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贵州茶树遗传资源丰富,茶树品种地域特征明显。本文全面介绍了贵州茶树资源创新利用的现状,指出保护茶树遗传资源的多样性,积极开展茶树资源的创新与利用研究,实现贵州茶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贵州贵阳市花溪区久安乡发现古茶树资源,本文对利用久安古茶树鲜叶加工的产品的品质特征进行基本介绍,为其他古茶树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NET技术的茶树种质资源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快中国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鉴定评价和创新利用,加强种质资源规范化管理,促进资源信息交流,提高资源共享水平,笔者应用.NET技术为开发平台,SQLServer2005为后台数据库,采用Web流行的Browser/Server模式,建立茶树种质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提供茶树种质资源信息的浏览、查询、统计以及茶树种质资源信息的动态管理,实现中国茶树种质资源身份信息、保存信息、鉴定评价数据、图像信息的全面网络化共享,使现有资源在农业科研、生产上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茶园密植免耕速成丰产栽培技术,可以充分发挥茶树群体优势,改善茶树生态环境,提高营养利用,在短期内取得投产早、产量高、收入多、经济效益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云南野生茶树的地理分布及形态多样性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和起源中心,茶树种质资源种类众多,遗传多样性丰富,在茶学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通过野外调查与文献资料的整理,对云南野生茶树资源的地理分布和形态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野生茶树在云南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西双版纳、普洱、保山等8个地区;(2)野生茶树与栽培茶树在形态上有明显差异;(3)云南野生茶树在形态分类上有22个种和2个变种,野生茶树呈现丰富形态多样性;(4)生境破坏是导致野生茶树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建议今后应加强珍稀濒危野生茶树种质的调查、收集保存、生态型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和利用,为促进茶树新品种选育及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1.
就近年来在贵州贵阳花溪区久安乡发现古茶树资源的系统保护和利用进行介绍分析,为其他古茶树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茶园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俞美英 《茶业通报》2000,22(4):23-25
茶园无公害栽培是无公害茶叶生产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茶叶的贸易和茶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从茶树种植、茶园管理、茶树保护诸方面 ,必需采用一系列合理利用和维护自然资源 ,保护环境 ,适宜茶树生育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茶树种质资源的流失和保存王镇恒,董德贤(安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种质"是指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其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后代的遗传基因。茶树种质是改良茶树品种的物质基础,广泛调查、收集、整理、研究和利用茶树种质资源,充分发挥种质的潜力;对培育新茶...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生态复合茶园建设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涛 《茶业通报》2005,27(2):62-63
1概述茶树原生长在高温多湿的热带、亚热带原始森林中,几千万年的进化形成了耐荫、喜湿的生物学特性。人类将茶树从森林中迁出单独种植,改变了茶树的生态环境,必然会引起茶树生长发育特性的改变。因此,我们在种茶时,人为引入多种与茶树具有相同生态位的植物,在充分发挥茶树优势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各种植物的互补特性,更有效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在有限的空间里和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这便是人工生态复合茶园建立的宗旨。在我国古代早有生态复合茶园记载,韩鄂《四时纂要》有“二月种茶。……此物畏日,桑下竹荫地种之皆可,…  相似文献   

15.
茶树在多倍体育种、远缘杂交、辐射育种、花药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等方面都进行过一系列研究,但是运用这些技术还未选育出符合要求的优质、高产、早生、抗性强的良种。目前在茶树良种选育上仍主要利用自然突变进行单株选育或利用杂交技术进行基因重组。离子注入技术给茶树育种工作者带来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在梳理有关宁强县茶叶发展历史、古茶树资源分布调查、鉴定与评价、保护与研究利用等报道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对宁强县古茶树保护与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论云南澜沧邦崴古茶树发现的价值(续)黄桂枢(云南省思茅地区文物管理所)三、澜沧邦崴古茶树与世界茶树原产地问题三千多年前的周代初,我国就已利用茶叶了。从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所发现的"原生茶树"原始分布和树龄等情况来看,云南思普区澜沧江流域一带是世界茶树...  相似文献   

18.
茶树越冬期间光合作用的变化与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越冬期间光合作用的变化与调节王荣富,魏克芳(安徽农业大学)光合作用所吸收的太阳辐射能推动了茶树的各种生命活动,故光合作用占有中心位置。茶树属于C3植物,光能流经其叶绿体大致可分为三个过程:光能捕获、光能传递和光能利用。其中光能传递和利用是受温度制...  相似文献   

19.
茶树抗旱机理和抗旱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树原产于中国西南地区,喜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其中水分对茶树的生长十分重要。笔者对茶树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的抗旱机理研究以及抗旱育种的现状进行综述,针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提出今后在茶树抗旱研究的研究重点:一是利用现代功能基因组研究技术,发掘更多的抗旱基因,深入研究茶树的抗旱机制;二是加强茶树转基因工程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茶树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皖莉 《茶业通报》2003,25(4):177-178
本文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四个方面,阐述了利用茶树病虫的生活习性,为害特性,采取多种防治措施,控制茶树病虫种群数量的一些具体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