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邱奉同  王轶  李娜 《北方园艺》2008,(1):229-231
以玉米粉培养基、改良PDA培养基和富N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改变这些培养基的各种组成成分,以菌丝萌发、菌丝生长速率为指标,观察袖珍菇的生长状况,选择出适宜袖珍菇菌丝生长的培养基.结果表明:改良PDA培养基首先萌发,玉米粉培养基其次萌发,最后萌发的是富N培养基;菌丝生长速率是以玉米粉培养基为最快,富N培养基次之,改良PDA培养基最差.因此,筛选出的袖珍菇的菌丝体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玉米粉20 g,蛋白胨1 g,琼脂20 g,硫酸镁1 g,磷酸二氢钾1 g.  相似文献   

2.
白灵菇Sw-1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灵菇Sw-1的生物学特性做了初步的研究.比较了不同温度、pH值、碳源、氮源条件下菌丝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白灵菇sw-1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6.5,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最适培养基含水量为65%.  相似文献   

3.
真姬菇母种培养基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韶菊 《北方园艺》2010,(5):181-183
分别以PDA培养基和玉米粉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改变培养基中各成分的含量并确定真姬菇菌丝体生长需要的最适碳源物质和适宜氮量,测定真姬菇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适于真姬菇菌丝体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玉米粉20 g,葡萄糖20 g,琼脂20 g,MgSO41 g,KH2PO41 g,蛋白胨1 g。  相似文献   

4.
固体培养基上蛹虫草菌丝体生长情况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固体培养基对多个蛹虫草菌株的菌丝体进行培养,观察菌株差别、温度高低和培养基成分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4±1)℃培养的菌丝长势比较好;菌株间的菌丝萌发时间和萌发后的菌丝浓密程度差别较大;菌丝萌发后的一段时间内,菌落直径增长速度呈逐步加快的趋势;培养基间、菌株间的菌丝长满培养皿所需时间差异显著;PDA培养基中添加蛋白胨等附加成分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其中添加配比为蛋白胨3.00g·L-1、鸡蛋15.00g·L-1、KH2PO41.00g·L-1、MgSO41.00g·L-1和复合维生素0.04g·L-1的培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培养基对桑树桑黄液体培养中菌丝生长的影响。通过液体发酵培养,并利用L9(34)正交试验初步筛选出了桑树桑黄液体发酵的优化培养基:玉米粉10g,麸皮10g,葡萄糖20g,蛋白胨5g,酵母膏5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0.5g,维生素B110mg,加水1000mL。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牛樟芝(Antrodia camphorata)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特性,采用固体琼脂培养基培养牛樟芝,观测不同培养基、不同碳源和不同氮源对牛樟芝生长、菌丝形态、菌丝中总三萜含量的影响。牛樟芝在6种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差别较大,菌丝形态也有差异。胡萝卜培养基、GPY培养基、PDA培养基和PDA加富培养基是比较适合于牛樟芝的固体培养基。在胡萝卜培养基、GPY培养基上培养的菌丝中总三萜含量较高。牛樟芝对所试不同碳源均可利用,在果糖、葡萄糖、麦芽糖、甘露糖、木糖、木糖醇为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较好,但在葡萄糖、麦芽糖、甘露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菌丝中三萜类成分含量更高。除了在以尿素为氮源的培养基上不生长之外,在其他所试氮源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和菌丝形态有较大差别,在硫酸铵和鱼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上菌丝三萜类成分含量更高。  相似文献   

7.
研究培养基的成分对桑黄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乳糖、葡萄糖、麦芽糖、玉米粉、豆饼粉、酵母膏、麸皮和蛋白胨有利于桑黄的生长。桑黄适宜生长的葡萄糖浓度15~30g/L,蛋白胨浓度15~25g/L。进一步的正交优化实验确定了桑黄深层发酵的最佳培养基组成(g/L)为:葡萄糖10,玉米粉20,麸皮10,豆饼粉5,此培养条件下桑黄摇瓶发酵菌体生物量为(21.66±0.5)g/L。  相似文献   

8.
羊肚菌固体培养基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天然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培养羊肚菌.结合各种培养基物质的价格比较情况,测定羊肚菌菌丝体在各种培养基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配方为玉米粉20 g,蛋白胨1 g,K2HPO41 g,MgSO40.5 g,琼脂20 g,水1 000 mL的玉米粉培养基是适合羊肚菌商业化批量生产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9.
白灵菇高活力液体菌种摇瓶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灵菇为试材,通过摇瓶方法,以白灵菇菌丝生物量、菌球密度及萌发活力指数为检测指标,对白灵菇高活力液体菌种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以期提高白灵菇液体菌种的活力。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温度28℃,转速180r/min,培养时间60h;最佳培养基配方为3.0%玉米粉、1.5%葡萄糖、0.3%蛋白胨、2.0%黄豆粉、0.1%KH2PO4、0.1%MgSO4。  相似文献   

10.
对吉林长岭地区采集的一个野生油蘑标本进行组织分离,比较其试管菌种在不同配方的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情况。结果表明,PDA+玉米粉配方的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为最适合油蘑菌丝生长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11.
以白灵菇菌株TN01为试材,选取香菇、杏鲍菇、白玉菇3种食用菌菇根为原料配制外援营养液,测定各营养液主要成分含量,并研究了不同类型与浓度营养液对白灵菇菌丝及子实体生长的影响,以期为白灵菇的高产栽培技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常规PDA培养基相比,适量加入白玉菇菇根提取液可提高白灵菇菌丝生长速度;添加外援营养液对子实体的农艺性状影响不大,对产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施用香菇菇根提取液的白灵菇子实体产量最高,小区总产量与对照相比提高了54.6%。施用香菇菇根提取液后对白灵菇子实体中的硝酸盐含量及蛋白质含量有提升的效果,但对亚硝酸盐及粗纤维含量无促增长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以天山二号白灵菇为试材,棉籽壳为栽培料研究了白灵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碳源的降解利用规律。结果表明,白灵菇在整个生长期内以降解木质纤维素为主,生殖生长阶段更是以木质纤维素为主要碳源,非木质纤维素主要在菌丝生长和菌丝后熟阶段被利用。在整个生长期内,纤维素降解40.24%、半纤维素降解32.06%、木质素降解34.61%、木质纤维素总降解35.52%。木质纤维素的降解速率和降解量具有明显的阶段性:降解速率在菌丝生长和后熟阶段较低,生殖生长阶段明显加快。在不同生长阶段木质纤维素的各成分被优先利用的次序存在差异,前35d优先利用木质素,且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三者平衡利用,后熟期间优先利用纤维素,原基分化期优先利用半纤维素,子实体生长阶段主要利用纤维素。  相似文献   

13.
工厂化栽培白灵菇配方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灵菇在6种栽培配方上菌丝生长速度及工厂化出菇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配方上,白灵菇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势、子实体形状和生物学效率均存在差异。配方⑤(棉籽壳53%,玉米芯33%,麸皮6%,玉米面6%,石灰1%,石膏1%)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平均为4.19mm/d,但产量较低,平均生物学效率仅为27.30%;配方③(棉籽壳47%,玉米芯29%,麸皮16%,玉米面6%,石灰1%,石膏1%)菌丝生长速度适中,产量最高,平均生物学效率为36.47%,一级菇成品率达88.74%。综合试验结果,配方③适宜在工厂化白灵菇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白灵菇液体培养条件的研究及栽培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白灵菇液体培养条件,确定最佳培养基配方为10%(w/v)麸皮,1%蔗糖,0.3%蛋白胨,0.1%KH2PO4,0.05%MgSO4;最佳培养条件为pH7.0,温度25℃,接种量10%(v/v),培养基装量100mL/250mL,培养时间7d。栽培试验表明,液体菌种制种时间比固体菌种的少13~18d,头潮菇出菇时间缩短了10-20d。  相似文献   

15.
利用正交旋转组合法优化平菇培养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弓建国 《北方园艺》2010,(3):168-170
利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葡萄糖、蛋白胨、酵母粉、无机盐(MgSO_4,KH_2PO_4)对平菇菌丝的长速、干重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蛋白胨、酵母粉、无机盐4种成分中,对平菇菌丝长速效应为葡萄糖蛋白胨无机盐酵母粉。对平菇菌丝干重效应为葡萄糖无机盐蛋白胨酵母粉,获得菌丝长速5.91 mm/d,菌丝干重109.84 mg/总量,用葡萄糖18.865~19.735g/L、蛋白胨1.83225~1.98975 g/L、酵母粉0.8685~1.6185 g/L、无机盐2.604~2.7000 g/L。  相似文献   

16.
晋北高寒区柠条与玉米芯栽培白灵菇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柠条木屑与玉米芯培养基配方进行筛选及栽培白灵菇试验。结果表明,用柠条、玉米芯组成的配方栽培白灵菇,其产量、形态、品质与棉籽壳栽培区别不大,而且口味更好。因此,用柠条、玉米芯组成的复合培养基代替棉籽壳栽培白灵菇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17.
不同配方培养料对白灵菇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6种配方培养料对白灵菇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培养料对白灵菇的菌丝生长速度和生长势、生育期、子实体性状、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等均有较大的影响。综合分析表明,使用以棉籽壳为主料的培养料栽培白灵菇优于以玉米芯、木屑为主料的培养料,其中配方①培养料(棉籽壳80%,麸皮13%,玉米面5%,石灰1%,石膏1%)的菌丝生长速度快、生长势最强,出菇较快且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可达50.73%)。  相似文献   

18.
以竹笋壳为试材,通过研究笋壳提取液对金顶侧耳菌丝生长的影响,分析甘蔗渣中添加30%笋壳栽培金顶侧耳的菌丝长势,生物转化率以及子实体和菌糠的营养成分,以期为竹笋壳栽培金顶侧耳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PDA培养基添加20~100g·L-1的笋壳提取液可明显促进金顶侧耳菌丝生长,与PDA培养基相比生长速度提高了34%~61%。添加30%笋壳栽培金顶侧耳,其菌丝生长速度和子实体产量均提高10%左右;子实体粗蛋白质含量提高24%,氨基酸含量提高27%;菌糠中氨基酸含量是甘蔗渣培养的1.63倍,其中显味氨基酸含量是蔗渣的2.32倍。说明竹笋壳为金顶侧耳栽培的优质辅料。  相似文献   

19.
废料栽培平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白灵菇一般只出一茬菇,营养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废弃菌料,进行不同配方的对比试验,探讨添加废料的适宜比例,以指导生产。在废料栽培平菇的试验中,配方5和配方4效果最佳,显著优于对照棉籽皮配方。因此,可以利用白灵菇菌糠废料作为部分原料栽培平菇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