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季高温高湿.由于奶牛汗腺不发达.对高温炎热的耐受性很差,极易产生热应激反应。奶牛在热应激时表现采食量减少,产奶量下降.发情紊乱.日射病、热射病(中暑)发病率增高,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可以减少热应激程度,保持奶牛在夏季的高产稳产。现将高温高湿对奶牛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进入每年6月份以后,气温逐渐升高,到8月份在华北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9℃。由于奶牛汗腺不发达,对高温炎热的耐受性很差,极易产生热应激反应。当外界温度超过30℃以上时,奶牛就会表现采食量减少,产奶量下降,发情紊乱、热射病(中暑)发病率增高,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确保奶牛的健康,保持产奶量的稳定,安全度过炎热夏季,在奶牛饲养过程中应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3.
奶牛夏季高温的营养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炎热的夏季已经到来,高温的天气给奶牛生产带来很大损失。为减轻夏季高温对奶牛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少奶牛热应激现象的发生,维持产奶量的相对平衡,应从奶牛场的建设、饲养管理、疾病防治及饲料营养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预防,尤其是奶牛的营养调控方面,会对奶牛的产奶量产生较大影响,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奶牛的特性是耐寒不耐热,夏季炎热高温的环境很容易使奶牛产生热应激反应,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佳,导致奶牛产奶量、繁殖性能和免疫力严重下降等,因此,夏季奶牛的饲养尤为重要,下面就夏季如何抓好奶牛饲养管理浅谈几点:  相似文献   

5.
在奶牛养殖生产中,夏季炎热生产是最主要的应激。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都为持续高温的天气,南方较北方更为严重,这与夏季湿热指数南方大于北方有关。严重地热应激会造成奶牛产奶量下降,给我国奶牛饲养带来严重的危害。夏季高温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和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炎热的夏季,由于奶牛的排汗速度慢,当受到高温刺激时,牛体温升高,呼吸加快,皮肤代谢发生障碍,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体内营养呈负平衡,造成奶牛体重减轻,体况下降;产奶量和乳脂率同时下降,繁殖率下降,患病和死亡率增加.温度一旦超过27℃,奶牛的采食量就会下降,开始对奶牛产生不利影响.当温度达到或超过32℃时,其产奶量会明显下降,减产3~20%.高温、高湿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7.
夏季天气炎热、气温高,奶牛对高温炎热的耐受性差,易产生热应激反应,患牛表现采食量减少,产奶量下降,安静发情,发情紊乱,发病率增高,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管理一定要精心。把握投料方式和饲喂时间,夏季白天气温高,奶牛的食欲差,晚上凉爽,食欲比白天旺盛,晚间和清晨多投放些饲料,也可增加夜间的补饲次数,使奶牛  相似文献   

8.
河北进入6月以后,天气开始炎热,七、八月份最高气温可达35℃-36℃。由于奶牛汗腺不发达,对高温炎热的耐受性很差,极易产生热应激反应。奶牛表现采食量减少,产奶量下降,安静发情,发情紊乱、日射病、热射病(中暑)发病率增高,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夏季对奶牛进行良好的饲养管理,对减少奶牛疾病的产生,提高或稳定奶牛的产奶性能等尤为重要。为此,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9.
夏季炎热,温度一旦超过27℃,奶牛的采食量就会下降,开始对奶牛产生不利影响。当温度达到或超过32℃时,其产奶量会明显下降,减产3%~20%。为确保奶牛的健康,保持产奶量的稳定,安全度过炎热暑季,应做好奶牛的夏季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炎热的夏季,外界气温往往高达30℃以上,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在此高温环境条件下,奶牛将会产生一系列的热应激反应,其主要表现在奶牛食欲下降,呼吸加快,体温升高,产奶量减少,代谢紊乱,机体抵抗力降低,疾病增加等,会给养牛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夏季采取有效的减轻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是确保炎夏实现奶牛高产、稳产和获取高效益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夏季奶牛生产降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季高温会对奶牛造成热应激,大幅度降低奶牛采食量和产奶量,奶牛的健康和繁殖力亦受到很大影响。连续数日极度的高温天气甚至会导致牛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降低热应激对奶牛生产的影响,应在夏季采用降温系统进行环境控制。1夏季高温对奶牛的影响荷斯坦奶牛的最适泌乳温度为4.4~21.1℃。日均环境温度达到24℃时,奶牛产奶性能就会下降;当环境温度超过32.2℃,奶牛干物质采食量降低8%~12%,产奶量降低20%~30%。热应激还影响高产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在以色列,奶牛的受胎率冬季为50%,夏季降到20%以下。一般认为,在18~34℃气温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荷斯坦奶牛耐寒不耐热,最适宜的温度为9~16℃,当温度达到25℃以上即影响其产奶量。在炎热的夏季,高温和高湿一同作用时,会加重奶牛的热应激反应,导致产奶量下降,这是由于干物质采食量的减少造成的。在环境温度为20℃的情况下,1头600 kg的奶牛日产27 kg的奶,需要消耗18.7 kg的干物质,而环境温度达到35℃时,干物质采食量下降到16 kg。  相似文献   

13.
在炎热的夏季,当温度超过25℃以上时,会影响奶牛的产奶量,使之降低25%~50%;当环境温度超过32℃以上时,就会导致乳蛋白率、乳糖率降低,乳脂率由于其产奶量的下降也略有降低,牛奶的质量下降。防暑降温是夏季奶牛饲养管理的中心环节,可采取以下措施:l适时控制繁殖配种时应避免高产奶牛在夏季分娩。由于奶牛抗热性差,高温高湿不利于犊牛的生长。因此,一般情况下夏季不应进行繁殖。2改善饲养管理良好的饲养管理,可以增强奶牛的体质,提高奶牛的体温调节能力,有效地防止和减轻中暑等疾病的发生。提高饲料的营养浓度。奶牛夏季产奶量下降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4.
炎热的夏季,外界气温往往高达30℃以上,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在此高温环境条件下,奶牛将会产生一系列的热应激反应,其主要表现在奶牛食欲下降,呼吸加快,体温升高,产奶量减少,代谢紊乱,机体抵抗力降低,疾病增加等,给养牛户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夏季采取有效的减轻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这是确保炎夏实现奶牛高产、稳产和获取高效益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进入每年6月份以后,气温逐渐升高,到8月份在华北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9℃。由于奶牛汗腺不发达,对高温炎热的耐受性很差,极易产生热应激反应。当外界温度超过30℃以上时,奶牛就会表现采食量减少,产奶量下降,发情紊乱、热射病(中暑)发病率增高,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  相似文献   

16.
奶牛体躯庞大、汗腺不发达,不利于体热的扩散,因此,对热的耐受性差。夏季持续的炎热高温天气很容易造成奶牛热应激,使其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并导致产奶量明显下降。津京地区每年5月份入夏以后,气温迅速升高,一直到9月中下旬,期间经常会出现日最高气温30℃、  相似文献   

17.
奶牛是一种比较耐寒而不耐高温的动物,炎热的气候条件会导致奶牛热平衡破坏或失调,造成奶牛"热应激"反应,致使产奶量和繁殖率显著下降、抵抗力降低、发病率增高,因此,在夏季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中,防暑降温成为奶牛生产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8.
奶牛是一种比较耐寒而不耐高温的动物,炎热的气候条件会导致奶牛热平衡破坏或失调,造成奶牛“热应激”反应,致使产奶量和繁殖率显著下降、抵抗力降低、发病率增高,因此,在夏季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中,防暑降温成为奶牛饲养管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夏季奶牛小区原奶品质降低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属于耐冷不耐热的动物,在4~18℃的环境中生产性能发挥最好。在炎热的夏季,高温对奶牛产奶量有明显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的高温气候使奶牛产奶量和乳品质下降,南方地区更为严重。经调查发现,每年夏季(5—8月),牛奶品质比冬春季节下降1~2个等级,每降低1个等级,就会使牛奶的销售价格降低0.02元/kg,严重影响了奶农的收入。其品质改变主要表现在干物质、乳脂率和乳蛋白3个指标的降低。  相似文献   

20.
牛的体温一般为38℃左右,奶牛生产的适宜温度是4~24℃.炎热的夏季,当室外温度超过30℃以上时,由于热传导和辐射,牛体体温往往上升至39~40℃以上,出现张口、吐舌、呼吸加快等现象,进而导致奶牛采食量减少,体重减轻,发病率提高,产奶量降低(一般产奶量比适宜温度降低25%~50%),尤其高产奶牛更为明显,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确保奶牛的健康,保持产奶量的稳定,安全度过炎热暑季,奶牛饲养过程中应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