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粳稻产销状况东北3省和内蒙古是我国北方粳稻主要产区,面积和产量占北方粳稻的60%以上。本区粳稻在80年代后才有较大的发展,1980年粳稻面积达863.6千公顷,总产426.5万吨,占全国水稻面积的2.6%和产量3%,占北方水稻面积和产量的42.3%和44.2%。进人90年代本区粳稻面积和产量有飞速的发展,1990年全区粳稻面积1714千公顷,总产1021.9万吨,占全国稻谷面积和产量的5.2%和5.3%,占北方稻区面积和产量的60.7%和59.3%。1996年东北和内蒙古粮食获特大丰收,粳稻面积2109千公顷,粳稻产量1373.3万吨,折粳米933.1万吨,…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连云港市农科院在杂交粳稻育种上取得突破。经过农业科技人员的努力,今年有2个水稻新品种通过江苏省品种委员会审定,其中3优88为连云港市第一个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杂交粳稻新组合。该品种株型紧凑,长势旺,穗型大.后期熟相好,抗倒性和抗病性较强,米质优,产量高,一般亩产600公斤以上,高产田块亩产高达750公斤。适宜江苏省淮北、苏中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早熟粳稻品种京光651于2000年4月通过北京市作物品种审定.它在区试中的增产幅度(>10%)和产量潜力(亩产600kg)已接近目前同熟期杂交粳稻组合,是京津地区早熟粳稻高产育种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4.
中国苜蓿品种营养价值评定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江玉林  卢欣石 《草业科学》1995,12(2):25-28,31
从能量产量、粗蛋白质产量,可消化干物质产量和致膨胀特性等方面对已通过审定的23个我国苜蓿栽培品种的营养价值进行了综合评定。结果表明,河西苜蓿,准格尔苜蓿,陇东苜蓿,肇东苜蓿的饲用价值最好,而公衣1号和草原1号苜蓿较差。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生猪饲养大国,每年的猪肉产量达400多亿千克,约占全球产量的50%。尽管如此,由于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我国的猪肉产品出口量太少,关键原因是饲养的非标准化以及防、检疫技术和生猪屠宰方式的落后  相似文献   

6.
1 超级小麦的由来 1983年,日本公布了为期12年的水稻超高产育种规划.该规划提出:在12年内,育成比日本全国平均每667m2增产50%的水稻新品种,使日本水稻每667m2产量从当时的300多kg提高到500kg以上.这种能增产50%的水稻新品种,在当时就叫做超高产水稻品种.笔者曾于1984年对这个超高产水稻育种规划作了详细报道和评述[1].之后,我国相继开展了水稻超高产育种,并取得很大成功.近几年,袁隆平先生将超高产水稻改称超级水稻,这更适合我国国情. 80年代和90年代,笔者发表了一些关于小麦超高产育种的文章[2~4],开始进行此方面的研究.这项工作始终得到北京市科委和北京市教委的支持.1992~1996年间,北京农学院小麦研究室先后育成了北农6号、北农9号和北农10号.它们的产量水平为550~600kg/667m2,与当时北京地区小麦平均300~350kg/667m2相比,都属于超高产小麦品种.1997~1999年又先后育成了超优66、超优69、北农49和北农30等品种,这些品种不但品质优良,而且产量水平可以达到550~650kg/667m2,称为优质超高产小麦品种.2000年,为了与超级水稻的提法相一致,改称为超级小麦.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玉米耐密性方面分析了玉米生产过程中相同密度的不同玉米产量表现,探索已审定品种的适应性、丰产性,确定前进农场适宜栽植的耐密型玉米品种,旨在提高玉米产量,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8.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对3个稗草品种不同栽培密度和刈割次数对生物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谷稗产量最高,哈尔滨大散穗和拉林锁链稗产量分别为第二和第三位,其差异水平已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栽培密度分析表明,在285000 ~570000株/hm^2的密度范围内,密度与产量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关系;3个品种一次性刈割的产量均高于二次性刈割的产量;3个品种间的分蘖数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山东饲料》2005,(7):4-4
6月21日,在山东莱州市金海作物研究所,我国著名农作物研究专家、中国农业大学王璞教授带领验收组对“二熟制粮食超高产研究”进行了实打验收。在承接超高产玉米后茬小麦试验田,实收小麦0.0756公顷,实收鲜重607.75千克,按13%标准水分计算,1/15公顷产506.09千克。加上去年秋季前茬“金海5号”玉米创造世界夏玉米最高纪录的1146.74千克实打产量,验收组确认该超高产田两季粮食单产达到1652.83千克,试验研究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0.
2013年全球和地区配合饲料产量表明,全球最大的几个饲料市场正面临严峻挑战。配合饲料产缝前15的国家中,有6个国家的产量出现下降.其余的国家也仅呈小幅上涨态势,全球饲料总产量已难现往年的显著增长势头。  相似文献   

11.
从美国农业部已发表的数据可以看出,世界大豆产量预测数最近在不断下降,二月份报告产量又减少了70万吨;而需求量却呈上升之势,二月份的报告中美国大豆的出口量又增加了55万吨。这一切都在暗示全球大豆的需求量在上升。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未来价格的发展呢?有关人士认为有三方面的因素将作用于市场,它们将决定今后市场的走向。 一、大豆的供需关系 1999年全球大豆的产量低于1997、1998年的产量,但因为前两年的高结转库存使其库存数较大,制约了价格的上升;而需求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全球1999/2000年度的总…  相似文献   

12.
猪IgM单克隆抗体的研制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是一种危害养猪业最为严重的疾病,它对全球养猪业的影响也十分巨大,被国际兽疫局(OIE)列为A类疾病,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养猪大国,生猪产量已超过全球产量的50%,肉制品产量高居全球首位,因此养猪业已在我国畜牧业发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近年来养猪业迅猛发展,突破猪瘟疾病对养猪业的制约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由于猪瘟疾病对机体免疫系统影响的复杂性,早期诊断是避免猪群遭受严重危害的重要途径,目前猪瘟疾病的早期诊断方法尽管很多,但对于进出境或区域性贸易的活猪猪瘟疾病诊断却有些力不从心,其重要原因是基因诊断技术无法确定病毒感染时间,在某些情况下也无法确定病毒的来源,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全球水产养殖业得到迅速发展,其中我国的发展占有重要位置。据FAO资料,当前全球海、淡水水产养殖总产量高达4500多万吨,其中中国水产养殖产量为3200万吨左右,占全球水产养殖总产量的71%以上(FAO 2002)。我国水产养殖的养殖总产量占我国渔业总产量的60%以上。已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  相似文献   

14.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较早前的估计数据,以屠宰后胴体计,2011年全球禽肉产量已达到9800万吨,据此,FAO认为全球禽肉产量将很快会超过1亿吨,如果那样,这将是个里程碑式的事情!当今世界禽肉生产和消费日益增长,人们消费禽产品需求日益扩大。  相似文献   

15.
《饲料工业》2002,23(8)
近10年,全球鲍的捕捞产量下降大约30%。1998年野生鲍产量14830吨,而且1999年为10150吨,全球只有澳大利亚鲍的捕捞产量上升,而墨西哥、美国、日本等国鲍的捕捞量均明显下降。虽说全球野生鲍产量减少30%左右,而全球鲍的养殖产量却增长600%以上。1989年1220吨,而1999年高达7775吨。1998年全球养殖鲍产量7165吨,其中亚洲产量为5500吨,但绝大多数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省。在过去10年内,中国大陆鲍的养殖突飞猛进,目前中国大陆以3500吨产量在全球独占鳌头,台湾省产量2…  相似文献   

16.
据报道,全球玉米收成已连续5年创下新高,但由于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由天气原因导致的产量缩减,全球玉米库存量也创下自1974年以来的最低纪录。  相似文献   

17.
全球养殖水貂皮产量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广才 《野生动物》2006,27(3):44-45
根据有关水貂皮生产专业数据资料及信息对2005年全球养殖水貂皮产量进行了分析,并将世界上几个主要水貂生产国在2005年的水貂皮产量同2004年和1996年的水貂皮产量进行了比较,又对未来几年全球水貂皮产量进行了预测。通过对全球水貂皮产量分析将会对全球水貂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对中国养貂业的发展具有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仇长礼 《山东饲料》2013,(5):283+352
东北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造就了东北粳稻以高产优质著称于世。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对东北大米的需求量逐年攀升,价格逐年走高,稻农的种稻积极性空前高涨,本文针对东北地区水稻旱育苗培育壮秧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希望能提高稻农的科学种稻水平,最大挖掘粳稻的产量潜力,提高东北粳稻的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9.
根据最新全球饲料产量调查显示,2011年全球商业饲料厂生产的配合饲料产量同比增长了1.3%。这结果仅仅是初步估计,仍需要进一步确定。尽管如此,全球饲料产量在2009年和2010年分别增长1%和1.5%之后,2011年的饲料产量依然表现出了非常一致的增长率。  相似文献   

20.
《北方牧业》2006,(24):12-12
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报道,全球约百分之二十的家畜家禽品种濒临灭绝,其中一百九十种已在过去十五年里灭绝,过去五年中平均每月就有一个品种从地球上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