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弱毒疫苗株PBG效价为1.4×10~5~10~7EID_(50)/ml。以1.500 EID_(50)肌肉接种幼鸡,一周后攻毒,保护率为62.5%,二周为100%,三个月为71.43%。以1,000、500及50 EID_(50)肌肉接种,于免疫后二个月及三个月攻毒.1,000及500 EID_(50)均为100%保护率.用常水稀释疫苗,以2,000EID_(50)的剂量口服免疫幼鸡,100%保护;如在常水中加入1%脱脂乳稀释疫苗,其免疫效果更好。冻干苗于-30℃冰箱保存一年后置37℃温箱及室温保存一周仍100%保护;保存二周者为75%保护。以1,000EID_(50)对一日龄及28日龄幼鸡肌肉接种,分别于不同日期剖杀(直至第四周),未见法氏囊(BF)有明显病理变化。疫苗经各外鸡场应用已超过六百万头份,免疫后效果良好,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主要症状为下痢、寒颤和极度虚弱,主要病变为法氏囊肿大,肾脏损害及肌肉出血等。目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法氏囊疫苗有弱毒疫苗和灭活苗两大类。弱毒疫苗又包括有中等毒力的疫苗和低毒力的疫苗两种。不同类型的疫苗适用对象一般不同。  相似文献   

3.
淮北某地近两年不断出现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该传染病严重危害当地肉鸡养殖业。现将其地方流行特点、表观病理症状及免疫失败原因与正确防治的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用四种不同免疫程序免疫肉雏鸡和蛋雏鸡A,分别于3、10、21日龄用IBD弱毒疫苗饮水免疫B,于14、28日龄用IBD弱毒苗饮水C于3日龄弱毒苗饮水,10日龄用没乳剂组织灭活苗下接种D10日龄用油乳剂灭活苗皮下接种,试验表明,C、D两种免疫程序效果极佳,免疫鸡地21日龄地就能检测出AGP抗体,以后抗体上升较快,60日龄时达高峰,其AGP效价最高达1:2^8.43,RPHI达1:2^16.43,蛋鸡至  相似文献   

5.
用四种不同的免疫程序免疫肉雏鸡和蛋雏鸡:A,分别于3、10、21日龄用IBD弱毒疫苗饮水免疫;B,于14、28日龄用IBD弱毒苗饮水;C,于3日龄弱毒苗饮水、10日龄用油乳剂组织灭活苗皮下接种;D,10日龄用油乳剂灭活苗皮下接种。试验表明,C、D两种免疫程序效果极佳,免疫鸡于21日龄时就能检测出AGP抗体,以后抗体上升较快,60日龄时达高峰,其AGP效价最高达1∶28.43、RPHI达1∶216.43,蛋鸡至120日龄时,血清中仍可维持较高水平抗体,攻毒结果表明,各个日龄试验鸡对IBD野毒攻击均具有100%的保护率。而A、B两种免疫程序效果不佳,只能产生低水平抗体,各个日龄试验鸡对野毒攻击均未获完全保护。  相似文献   

6.
<正> 绍兴市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免疫程序,曾采用上海松江产法氏囊苗21日龄一次饮水免疫。但近两年来IBD在市属各县(区)流行不断扩大。不仅未免疫的鸡群发病,经过免疫的也发病。免疫一次的发病。免疫两次的也发病,发病日龄从12日龄至49日龄不一,死亡率1.03~40%,一般20%左右。严重影响专业场(户)的积极性和养鸡业的发展。为探索合理的免疫程序,提高免疫效果。自1988年开始,我们对IBD免疫程序和预防措施进行了一些试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IBD)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感染率、死亡率高。齐齐哈尔市某场1991年1月和6月对二批鸡39307只鸡雏,采用在第14日后用西德进口IBD弱毒苗1倍量加5%脱脂乳饮水,第28日龄用哈兽研生产的IBD弱毒饮水苗2倍量加6%脱脂乳进行免疫。结果仍于31、33日龄发生IBD,发病率分別为64%、89%。为了控制IBD再次发生,提高育雏成活率,该厂重新制定了IBD免疫防治方案,经实施取得了满意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免疫现状及对策李笑春,蒋环球(湖南省益阳地区畜牧兽医总站)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简称IBD),自从1957年首次在美国特拉华州甘博罗地区发现以来,至今几乎遍及世界各国。近年来,该病在我国部分地区流行猖獗,来势凶猛,危害严重,损失极大,据...  相似文献   

9.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以危害雏鸡为主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等淋巴组织,从而导致免疫机能障碍。主要病理特征为腹泻,机体极度虚弱;为了更好地观察传染性法氏囊病病雏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同时针对某鸡场制备其相应法氏囊组织灭活苗,该试验用该鸡场瘸鸡的法氏囊、脾脏浸液.对29日龄的非免疫雏鸡进行口服,观察其症状并收集法氏囊、脾脏。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为鸡传染性囊病、甘布罗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和免疫抑制性的传染病。以突然发病、病程短、发病率高、法氏囊受损和鸡体免疫机能受抑制为特征。1法氏囊疫苗免疫存在的问题成功防控IBD的目的已不再局限于不发生IBD,而是更关注是否对法氏囊的破坏而造成的免疫抑制问题。传统疫苗防控IBD存在几个困惑:母源抗体与免疫时间;母源抗体与疫苗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传染性腔上囊炎、甘博罗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各种鸡均能感染,发病时间不分季节,以3~6周龄的鸡发病率最高,1~14日龄和成年鸡常呈隐性感染.本病病程短,一般6~10天,传播快,常常突然暴发.  相似文献   

12.
13.
<正>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破坏鸡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也称腔上囊)的病毒性传染病。本病1957年首先发生于美国德拉瓦州甘布罗镇的肉鸡群,因此也常称“甘布罗病”。世界各养鸡国都有本病的发生和流行,美、英、法、日和加拿大广泛流行此病。日本自1964年以来全国多数鸡场都有本病的发生和流行。我国一些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传染性法氏囊炎、传染性腔上囊炎、甘博罗病、传染性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鸡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15.
一、病名来源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由科斯格罗夫(Cosgrove)于1962年首先予以报道.因1957年首次爆发病例是发生在美国特拉华州甘波罗镇(Gumporo)附近的一些鸡场内,故当时称之为甘波罗病(Gumporo-disease).又因死于此病的鸡,其肾脏出现严重病变,故科斯格罗夫称之为禽肾病(avian nephro-sis),也有人称之为传染性禽肾病(infectious a-vian nephrosis).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简称IBD)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性疾病之一.虽然我国的养殖规模在不断发展,但是散养户所占比例较高,总体养殖水平较差.生物安全体系的不健全导致了环境污染严重,因此该病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危害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17.
彭军  杨永增 《兽医导刊》2008,(5):36-37,41
近年来传染性法氏囊病在一些地方局部流行,造成了损失.大家都在想办法控制,但是在局部地区控制效果不理想,甚至出现了发病日龄变宽、病变不典型、疫苗免疫效果不好等等现象.经过对多起病例的检测,我们总结了一些免疫失败的原因,和大家共同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传染性法氏囊病在一些地方局部流行,造成了损失。大家都在想办法控制,但是在局部地区控制效果不理想,甚至出现了发病日龄变宽、病变不典型、疫苗免疫效果不好等等现象。经过对多起病例的检测,我们总结了一些免疫失败的原因,和大家共同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 流行病学Bento 等(1976)的研究证明了 IBDV(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可以通过直接接触迅速传播。来自传染环境中的物质,可以引起易感鸡群的感染,把病鸡移出后的污染的鸡舍,在122天内仍有传染性。传染的特殊方式看来是通过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不是通过病鸡的排泄物。Edgar 和Cho(1976)报道把 IBD 鸡的垫草、饮水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刘振伟(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西宁,810003)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最早发生于美国的甘保罗地区,故也叫甘保罗病。以后世界各地都有本病发生。IBD是目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超强毒和病毒亚型的出现及免疫失败加剧了本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