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麻的起源与进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祁建民  吴为人 《作物学报》1997,23(6):677-682
关于黄麻的起源和进化,历平存在不同的见解。本文综述了该领域的研究结果,并根据现代生物学关于种的概述,应用大陆漂移学说、植物地理学理论及作物进化理论,结合历史学及现代黄麻地理分布证据,提出黄麻起源和进化的新观点:1)非洲东南部区为黄麻属野生种的世界起源和分化中心;2)非洲东南部地区为野生果种的起源和第一分化中心;印度-绚甸-中国毗联地区为野生长果种的第二分化中心,也是长果栽培种的演变中心;3)中国南  相似文献   

2.
小麦遗传资源数据库栏目的设置张延滨肖志敏祁适雨王岫芳(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种所哈尔滨市150086)随着育种水平的提高,新品种不断地出现,小麦品种的数量和类型迅速增加,更好地保存和利用小麦遗传资源的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和艰巨。为更好地利用小麦的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3.
我国糯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起源进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共有糯玉米种质资源767份,分布于16个省、市、自治区,8个玉米区都有,其中82.4%分布于广西(273份)、四川(40份)、贵州(67份)和云南(252份)等西南地区.糯玉米起源于我国,其种质资源具有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1987年对黄土高原的小麦近缘野生遗传资源进行了考察,明确了小麦族野生种属在黄土高原的分布及生境,收集了5个属22个种的材料,采集了123份种子和148份标本,对20个种的材料进行了根尖染色体观察,明确了各个种的染色体数目。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青冈起源、分布、更新以及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水青冈属(Fagus)植物不连续分布在中国南方亚热带山地,包括长柄水青冈(F. longipetiolata)、米心水青冈(F. engleriana)、亮叶水青冈(F. lucida)、台湾水青冈(F. hayatae)和巴山水青冈(F. pashanica)。本文结合欧洲和日本关于水青冈的研究成果,探讨了中国水青冈在欧亚大陆的起源问题,水青冈林的结构以及其生长和更新特性,水青冈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李军  李虹 《小麦研究》2002,23(4):6-8
通过对我所及我省有关育种单位20多年来小麦育种实践的回顾,对遗传资源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它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新品种的拓出,因此要培育小麦新品种,引进和创新遗传资源二者缺一不可,特别是创新对现实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在7年期间,于5个地点进行的多抗性鉴定,共筛选出耐盐小麦品种资源397份,抗旱资源56份,抗寒材料228份,对条、叶锈均免疫的材料299份,对白粉病抗或轻感的材料66份。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目前世界小麦遗传资源长期保存的简况,其中全世界保存遗传上有差异的小麦样本超过10万份,我国有3.5万余份。描述了小麦遗传资源有关农艺、抗性与品质性状鉴定的发展与现状。对目前不同类别性状的鉴定方法作了评价。阐述了研究性状遗传源(控制性状基因)的重要性。介绍了矮源、抗锈源等等的研究情况,并对当前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10.
小麦抗旱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1.
小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变异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解不同小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变异及其遗传多样性,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了44份CIMMYT春小麦和45份国内主栽小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小麦单株产量、株高和穗粒数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6.7%、16.4%和15.6%,说明国内外种质材料在表型上存在较大差异。利用20对分子标记对89份小麦种质资源进行了多态性检测,结果显示,共检测到162个等位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到等位变异数目为6~9个,平均每对SSR标记能够检测到8.1个变异,其中Xgwm314的多态性最丰富;SSR标记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介于0.0223~0.8177,平均值为0.5109;平均每位点的有效等位基因数的变异范围为0.2984~8.7818,Xgwm165的多态性最丰富,平均值为1.2215;Shannon’s信息指数的变异范围为0.1114~0.3162,平均值为0.2307。聚类分析结果显示,89份小麦种质资源分为2大类群,第一类有25份,该类群株高较低,第二类有64份,国外材料大多集中在这一类中。本研究表明,44份CIMMYT春小麦及45份国内主栽小麦种质资源遗传相似性较大,地域性分布特征显著,聚类结果反映出小麦品种(系)多样性水平复杂,可为小麦新品种选育提供优异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2.
36份小麦种质资源抗麦长管蚜遗传多样性的鉴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抗麦长管蚜优异的小麦种质资源,以36份不同抗蚜水平的小麦种质资源为材料,调查记录不同时期供试材料.的蚜虫数量,并利用3对位于7D染色体的特异性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标记检测材料,采用蚜量比值、Shannon's信息指数及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在分子水平上探讨小麦抗麦长管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引物Xgwm44、Xwmc182和Xwmc121扩增条带数平均为6.7条,其中多态性条带数分别为5条、5条和2条;平均位点的有效等位基因数范围为0.119 5~1.080 0,Shannon's信息指数范围0.000 0~1.329 7.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6份小麦种质资源按照阚值λ=2.06可分为4大类群,其中发现抗性品种矮抗58与其它品种具有较远的亲缘关系,可作为最新的抗蚜材料.  相似文献   

13.
水稻亚种间、品种间杂交揭示杂草稻的起源和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草稻是在稻田或可耕地周边生长的类似杂草并兼有野生稻和栽培稻特性的稻属植株或群体。迄今对杂草稻的发生和进化尚有很多的争论和假说,本研究通过水稻亚种间和品种间的杂交试验以及亲本与杂交后代籼粳分化分子标记的遗传分析,对杂草稻起源和进化途径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策略。研究结果显示:亚种间和品种间特定亲本杂交组合(7个籼/粳,4个籼/籼)的后代中均可分离出类似杂草稻的植株,其频率为籼/粳>籼/籼;籼粳交或籼籼交F2-F4代群体中产生类似杂草稻植株的频率随世代增加呈现递增趋势(F2最低为1.26%,F4最高为15.35%),这与双亲的遗传背景有密切关系,即籼、粳亚种的遗传背景差距越大,其杂交组合后代中产生杂草稻的机率越高;籼/粳交组合安山稻/9311F3代分离群体中类似杂草稻的植株以籼型为主(占52.8%);韩国粳稻品种安山稻在籼粳组合中不论作母本或父本,杂交后代都易产生类似杂草稻单株,这可能与其籼粳组分遗传异质性较高有关;粳/粳组合后代中未鉴定出类似杂草稻的植株,预示粳稻品种间杂交可能不易产生杂草稻。本研究为杂草稻的防控和利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马勇 《小麦研究》2003,24(4):12-18
本文从小麦品质的基本概念、小麦品质性状、小麦品质性状的遗传等方面详细地论述了小麦品质遗传特点及其品质改良的主要方法,以期为小麦品质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分别从形态学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及DNA分子水平标记方面综述了小麦遗传多样性研究。并比较了每种标记的优缺点,旨在为以后的小麦育种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分子标记在松树遗传与进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松树是世界上分布最广且最具经济价值的树种之一。近年来随着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分子标记已经广泛应用于松树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方向。本文从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及标记辅助选择等角度,评述了松树遗传与进化上常用的DNA分子标记如RFLP、RAPD、AFLP和SSR等的应用情况和进展。在遗传多样性方面,DNA分子标记技术已成为鉴定松树种间、种内遗传多样性的有效手段,并用于指导杂交育种;在亲缘关系判定方面,可以在分子水平上阐明生物系统演化及分类情况,揭示育种亲本的选配和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在松树遗传图谱构建和基因定位及标记辅助选择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构建了二十多张连锁图谱,并对其生长、材性和抗性等性状进行了基因定位,获得了一些重要的与抗病相连锁标记。  相似文献   

19.
Gradual progress made in genetic transformation of wheat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nformation on promoters, antibiotic, herbicide and auxotrophic markers, and various traits of wheat modified through genetic transformation, is provided. In addition the methods used for wheat transformation are discussed. Though significant efforts have been made for genetic transformation of wheat mainly through particle bombardment method but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is still low for mass production of fertile transgenic plants. Studies on the inheritance of transgenes and its incorporation into commercial elite cultivars are not significant. Agrobacterium mediated transformation seems to have better prospects for wheat transformation in future due to its advantages over particle bombardment. In planta transformation of wheat tissues seems possible only with A grobacterium.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分别用含有标记基因和编码小麦麦谷蛋HMW亚单位的基因的两种质粒,对小麦品种(Triticum aestivum)进行相互轰击而生产出了6个转基因小麦品系,然后研究了转基因的结合、遗传和表达。结果发现转基因的插人数在1-15个范围。在转基因位点由插入DNA隔开的分散基因组区域内发现了大量的质粒复制。然而有迹象表明,被导入的质粒复制物是按连环状排列的,并且显示为质粒重排列和平截形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