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晶须与偶联剂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用硅烷偶联剂KH560作为改性剂,对碳酸钙晶须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经KH560改性的碳酸钙晶须对大豆分离蛋白(SPI)胶黏剂粘接性能和耐水性的影响,考察了KH560用量和碳酸钙晶须用量对胶黏体系性能的影响.利用万能试验机测试对胶黏剂体系的剪切强度进行了测试,借助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胶黏剂热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KH560用量为4%(wt)、碳酸钙晶须用量为2%(wt)、SPI含量为10%(-at)时体系的粘接性能和耐水性最好,与未改性SPI胶黏剂相比,干剪切强度提高了28.88%,浸泡后剪切强度提高了71.41%,湿剪切强度提高了76.68%;变性温度与未改性SPI胶黏剂相比有所下降.此外,利用FYIR和光学显微镜对体系内部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试验材料,优化糖基化大豆分离蛋白制备工艺并研究经过葡萄糖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溶解度、凝胶强度、乳化性以及热稳定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糖基化大豆分离蛋白最佳制备工艺为反应温度69.49℃、反应时间46.64 min、糖的添加量10.64%,凝胶强度最高为76.03;在相同p H下,经葡萄糖处理后的大豆分离蛋白溶解度较大,沉淀较少,而未糖基化的大豆分离蛋白沉淀量增加。糖基化处理的大豆分离蛋白乳化稳定性(emulsifying stability,ES)和热稳定性均有所增强。糖基化改性过程可显著提高大豆分离蛋白的溶解性和乳化性能,这为拓宽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Protex7L中性蛋白酶改性大豆分离蛋白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性蛋白酶Protex 7L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改性研究,以水解度和蛋白质分散指数为评价指标,确定了中性蛋白酶Protex 7L改性大豆分离蛋白的最佳酶解反应条件:加酶量13.5AU/g大豆分离蛋白(SPI)、反应温度55℃、底物浓度为10%、pH值为7.0,酶解时间为1h.在上述条件下大豆分离蛋白的分散性得到显著改善,蛋白质分散指数(PDI值)达到91.8%.  相似文献   

4.
以甲醇、十二烷基磺酸钠、尿素为原料,研究了它们对大豆分离蛋白改性后胶黏性的改观作用。结果表明:随着甲醇含量的增加胶合强度先增后减,当甲醇含量占总体质量分数15%时胶合强度最好。取该条件下的大豆蛋白胶黏剂进行有关反应次序的对比试验。研究表明其部分干态胶合强度略有下降,湿态胶合强度有提升,且反应次序为SDS、甲醇、尿素所得的胶黏剂胶合强度达到最优。DSC、SEM图像和IR图像分析结果说明经此方法改性后的蛋白质展现出更多的二级结构从而大幅度的提升了其胶粘性,与此同时改性后的大豆蛋白玻璃化转化温度降低,从而降低了热压温度,说明经甲醇联合改性后的大豆蛋白胶黏剂不但能更加适应规模化的工业生产还可以节约资源。  相似文献   

5.
乙醇改性大豆蛋白制豆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乙醇改性大豆蛋白对木材用豆胶的胶粘性能的影响.乙醇可使大豆蛋白发生部分变性,使蛋白分子中疏水性基团暴露出来,以提高豆胶的耐水性.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出最佳条件:乙醇浓度30%,蛋白与水质量比1:9、改性时间45 min、改性温度75℃.将上述最佳条件下制得的豆胶施在胡桃木样品上,经三个循环的48 h水浸泡和48 h空气干燥后剪切强度由未浸泡前的81.6 MPa降至73.9 MPa,仅下降了9.4%.结果表明:乙醇改性后的豆胶的粘接强度和耐水性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接枝改性大豆蛋白胶粘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利用疏水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改性大豆蛋白以期获得耐水性较好的大豆蛋白胶粘剂.大豆蛋白(SP)经过3 mol·L-1尿素溶液预处理变性后,以GMA为接枝单体,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APS-NaH-SO3)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体系,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接枝改性大豆蛋白胶粘剂.用红外表征纯接枝物,结果表明接枝成功;研究了预处理时间、反应时间、引发剂加入量、单体加入量、反应温度对接枝改性大豆蛋白胶粘剂的粘接强度和耐水性的影响.结果说明接枝反应的确能够提高耐水性,并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得出较佳的反应条件为:wsp4 g,wCM 3.39 g,WNaHSO<.3 0.2 g,WAPS:0.44 g,反应时间3 h,反应温度70℃.  相似文献   

7.
利用大豆分离蛋白制备胶粘剂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改善大豆胶黏剂的耐水胶合强度,采用表面活性剂θ改性大豆分离蛋白(SPI)制备胶粘剂,研究了配方及热压温度对大豆胶的胶合性能的影响,利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技术分别分析了大豆胶的热学性能和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当SPI/水(质量比)为1/10、0的添加量为SPI的0.5wt%、热压温度为160℃时,胶粘剂表现出最佳的胶合强度;大豆胶胶合过程中主要的热反应在160℃以下完成;经表面活性剂θ处理后,胶粘剂结构中的O-H和N-H键减少,大豆基胶黏剂的耐水胶合强度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大豆分离蛋白与低浓度尿素相互作用的红外光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忠慧  华欲飞 《大豆科学》2008,27(1):134-136,144
大豆蛋白在食品工业中有很重要的应用,随着地球可再生资源的日益匮乏,大豆蛋白在非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尿素是常用的化学变性剂,在蛋白质变性中有广泛的应用.为研究尿素变性对大豆蛋白结构的影响,对大豆分离蛋白(SPI)与低浓度尿素溶液相互作用的红外光谱进行了酰胺Ⅲ带研究.结果表明,溶解在不同浓度尿素溶液中的大豆分离蛋白的二级结构与大豆分离蛋白的水溶液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0.1mol L-1尿素溶液中大豆分离蛋白中的β-折叠的含量最小,随着尿素浓度的增加,β-折叠的含量增加,无规卷曲的含量在0.1 mol L-1尿素溶液中达到最大,之后随尿素浓度增加而降低,α-螺旋和β-转角随着尿素浓度的增加,其含量都是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在1 mol L-1尿素溶液中两者的含量与大豆分离蛋白水溶液中的含量相比变化不大.因此,低浓度尿素可以明显影响大豆分离蛋白的二级结构.  相似文献   

9.
木瓜蛋白酶水解大豆浓缩蛋白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木瓜蛋白酶对大豆浓缩蛋白进行酶水解改性,通过氮溶解指数(NSI)的测定确定水解的有效性。实验表明,木瓜蛋白酶对大豆浓缩蛋白产生了有限水解,对大豆浓缩蛋白的功能特性有一定影响。通过L9(34)实验确定了最佳水解条件是:酶浓度为7000u/g、温度为65℃、pH为6·5、反应时间为2h、底物浓度为5·5%。  相似文献   

10.
利用酸性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SPI)进行降解,得到一系列降解大豆分离蛋白(HSPI).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2-巯基乙醇为蛋白质变性剂,在浓度为8 mol/L尿素溶液中进行HSPI与水性单体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的接枝共聚,得到接枝产物(HSPI-g-PAMPS).研究了水解度、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单体用量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并对HSPI和HSPI-g-PAMPS的溶液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SPI-g-PAMPS的Zeta电位明显降低、在低剪切速率下HSPI-g-PAMPS的粘度最大.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不同热处理强度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形成能力的影响,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采用热分析、圆二色谱、质构测定、SDS-PAGE等方法对蛋白样品的变性程度、二级结构以及凝胶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PI中7S与11S组分完全变性拟合方程分别为y=3.784 12×10~(13)x~(-6.521 6)和y=2.925 07×10~(11)x~(-4.818 1),凝胶强度和持水性分别在95℃处理30和50 min时出现最大值25.1 g和93%。凝胶强度与持水性均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表面疏水性和表面巯基含量最大分别为364.4±23.76和6.936±0.050 68μM·g~(-1),表面性质测定结果表明凝胶形成能力的降低是由于加热条件较为剧烈时,蛋白质分子会重新将部分疏水区包埋,导致作用基团减少。本研究建立了热处理强度和凝胶强度与持水性的拟合方程,为目的不同的SPI凝胶制备提供参考,同时也为长保质期豆腐的工业化生产中煮浆工序的工艺参数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不同浓度(6、8、10、12、14 mg·L-1)的N-[5-(2-氯苯基)-l,3,4-噻二唑-2-基]-N'-[2-(2-甲基苯氧)乙酰基]脲(TAU)分别对野生和栽培大豆进行浸种和苗期水培处理,考察了TAU对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TAU处理后,野生和栽培大豆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  相似文献   

13.
以高温豆粕为原料,枯草芽孢杆菌为试验菌株,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发酵液a-N含量为响应值,对摇瓶发酵制备大豆肽工艺条件进行响应面优化.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豆粕粒度40目,初始pH 6.8,种子培养时间16.25 h,碳源用量1.75%,豆粕用量10.75%,接种量6.25%,发酵时间48 h.在此条件下,发酵液α-N含...  相似文献   

14.
大豆属于高嘌呤食品,为了降低整粒大豆的嘌呤含量,本研究采用不同条件浸泡大豆,高氯酸水解法提取大豆中的嘌呤及其化合物,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来测定其含量,研究浸泡条件对整粒大豆中嘌呤及其化合物含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浸泡条件为氯化钙用量4%(g∶mL)、浸泡温度60℃、浸泡时间2.5 h,料液比1∶5(g∶mL)处理后,整粒大豆总嘌呤的去除效果最好,从1.645 mg·g~(-1)下降到1.199 mg·g~(-1)。浸泡法去除的主要是小分子量的嘌呤类物质,大分子量嘌呤类物质不易从大豆中溶出,此法处理后的大豆营养成分损失较小,且整体感官较好。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普通大豆品种(系)异黄酮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超声波法对吉林省26份普通大豆品种(系)大豆异黄酮含量进行HPLC测定.建立了一种HPLC测定大豆籽粒中异黄酮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异黄酮各异构体在50~1000μmol·L~(-1)范围内线性系数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8~0.9999;检出限为1.09~2.06 mg·L~(-1),定量限为3.25~6.46 mg·L~(-1);异黄酮各异构体同收率为97.11%~103.31%;相对标准偏差(RSD,n=7)分别为2.03%~4.32%.该方法线性范围广,线性关系好,灵敏度和准确度高,适合于大豆及大豆制品中异黄酮含量的测定.测得吉林省261份普通大豆品种(系)中的异黄酮含量范围1.46~4.97 mg·g~(-1),超过4 mg·g~(-1)的品种(系)有23个,占测定品种(系)总数的8.81%.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1990~2007年审定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黑龙江省1990~2007年审定的148个品种的产量、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等重要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试验产量由1990~1994年的2259.27 kg.hm-2提高到2005~2007年的2410.99 kg.hm-2,增幅6.72%;蛋白质含量高于45.0%的大豆品种5个;脂肪含量在22.0%以上的品种有30个,其中2000~2007年培育出27个高脂肪品种。  相似文献   

17.
利用ADS-7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淡豆豉中异黄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染料木素为指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异黄酮的含量,并利用ADS-7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淡豆豉中异黄酮。结果表明:该树脂分离淡豆豉异黄酮的工艺参数为:上样液浓度0.225 g.mL-1,pH值4.5,最大上样量150 mL,以4 BV.h-1的流速吸附,以8倍柱床体积的70%乙醇作为洗脱剂,洗脱流速4 BV.h-1,树脂可重复使用2次。经初步吸附分离,异黄酮得率达40%以上。  相似文献   

18.
以初始体质量(31.34±0.29)g的健康鲤鱼鱼种为试验对象,以鱼粉为对照组,β-伴大豆球蛋白的添加量为40 g.kg-1,大豆球蛋白的添加量为60 g.kg-1,各配制成3种等蛋白(360 g.kg-1)等能(15.2 MJ.kg-1)的半精制饲料,在室内单循环控温养殖系统中进行6周饲养试验,探讨大豆主要抗原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和大豆球蛋白)对鲤鱼肌肉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主要抗原蛋白使鲤鱼肌肉中粗蛋白含量、必需氨基酸总量下降,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鲤鱼肌肉中粗脂肪、粗灰分、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总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大豆主要抗原蛋白对鲤鱼肌肉营养成分尚未造成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