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研究了10个紫花苜蓿品种在昆明地区的主要生产性能及抗逆性.结果表明GT13R紫花苜蓿、射手2号紫花苜蓿和路宝紫花苜蓿在生产性能、营养价值和抗性方面都优于其他供试品种,适宜在昆明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紫花苜蓿产业健康发展,该研究对引种的16个紫花苜蓿品种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舍伯吐镇进行气候适宜性试验,对各苜蓿品种的生产表现、产量和营养品质进行研究,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品种苜蓿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6个紫花苜蓿品种中旱地、公农1号、金皇后、敖汉综合性能表现较好,适宜在通辽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干旱寒冷地区3个紫花苜蓿品种在旱作条件下的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结果表明,3个紫花苜蓿品种均能正常生长发育,生产性能良好,可以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10个引进紫花苜蓿品种生产性能及持久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国外引进的10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其产草量及营养品质进行测定,探讨引进紫花苜蓿品种在昆明地区的生产性能和持久性,为我国南方地区紫花苜蓿的引种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生长第2年、第6年,10个引进紫花苜蓿品种的产草量、株高、叶茎比、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含量以GT13R、射手2号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而粗纤维(CF)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2)随着生长年限由第2年延长至第6年,10个引进紫花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均呈下降趋势,以品种爱林+2和超级13R下降最为显著;3)灰色关联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品种GT13R和射手2号生产性能和持久性最好,是最适宜在昆明地区种植的品种;品种射手、爱博、爱林+2和超级13R的生产性能和持久性较差,不适宜在云南省北亚热带气候条件建植多年生栽培草地。  相似文献   

5.
紫花苜蓿属多年生牧草,其不同生长年限的生产性能也不同,为了比较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在不同生长年限间生产性能的差异,对哈尔滨地区主栽品种肇东苜蓿、敖汉苜蓿、阿尔冈金苜蓿进行了连续5年的试验,探讨其在生长期间产量、粗蛋白以及越冬率的变化情况,从而选出最适宜在哈尔滨地区及同类地区多年利用的紫花苜蓿品种,旨在为紫花苜蓿的科学管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旱作条件下紫花苜蓿3个品种生产性能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干旱寒冷地区3个紫花苜蓿品种在旱作条件下的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结果表明,3个紫花苜蓿品种均能正常生长发育,生产性能良好,可以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在酸性土壤试种的10个紫花苜蓿品种的株高、分蘖数、茎叶干重、茎叶比和根系干重等指标进行分析,建立了紫花苜蓿品种综合评估模型,并对其生产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三得利在综合评估中得分最高,综合生产性能最好,该品种对酸性土壤适应性好,适合在南方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在酸性土壤试种的10个紫花苜蓿品种的株高、分蘖数、茎叶干重、茎叶比和根系干重等指标进行分析,建立了紫花苜蓿品种综合评估模型,并对其生产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三得利在综合评估中得分最高,综合生产性能最好,该品种对酸性土壤适应性好,适合在南方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引进5个紫花苜蓿品种在德令哈地区进行适应性试验,通过对生育期、鲜草产量、抗逆性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引进的5个紫花苜蓿品种越冬率在70%以上,生产性能较好,可供生产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柴达木盆地德令哈地区紫花苜蓿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花  英陶 《草业与畜牧》2009,(11):25-26,33
引进紫花苜蓿5个品种在德令哈地区进行适应性试验,通过对生育期、鲜草产量、抗逆性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引进的紫花苜蓿5个品种越冬率为70%以上,生产性能较好,可供生产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不同遗传特性与其对水分胁迫响应之间的相关关系,本研究通过SSR分析了供试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并通过PEG-6000和不浇水胁迫处理马铃薯移栽苗的方法,研究了干旱胁迫下不同马铃薯品种中过氧化物酶(POD、CAT)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GS)为0.700水平上,44份马铃薯材料可被聚为5类,大部分品种聚在一起,说明供试品种的遗传基础相对狭窄。通过GGE-Biplot综合分析POD、CAT及可溶性蛋白质变化量,将44份供试材料分为6组。比对分析遗传多样性分析与生理结果,发现二者之间并不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即品种遗传特性的差异并不能直接反映品种的抗旱性能差异,而两种胁迫方式在研究品种抗旱特性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该研究结果可以为今后抗旱试验的进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羊茅在中国寒冷潮湿带引种适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观察研究了 2 6个高羊茅品种在沈阳地区的生长性能、生物学特性、草坪形成特点及抗性反应 ,并分别对其草坪密度、质地、抗热性、抗病性、绿度、绿期、综合表现进行打分评定 ,结果表明 ,2 6个参试品种均适应沈阳地区的土壤气候 ,因其抗性强 ,管理粗放 ,是北方地区有推广价值的草坪草种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选拔适合我国东北寒冷地区栽培的桑树品种,对北方地区保存、引进的15份桑树品种资源材料进行了大面积生产鉴定试验。综合各品种的抗寒性和产量性状成绩,选拔出龙桑一号、辽鲁11号、桲椤桑3个性状较为突出的品种。3个品种在年均气温2.6℃、年均降雨量350 mm左右的干旱寒冷地区栽培,枯梢率分别为12.4%、21.3%、18.0%,桑叶产量分别达到10500、8700、11280 kg/hm2,具有抗寒性强、产叶量高的特点,适合作为东北寒冷地区养蚕用桑和生态经济林建设栽植的桑树品种。  相似文献   

14.
钾肥对多年生黑麦草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水分需求过高是阻碍草坪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不同干旱程度下采用不同浓度钾肥对3个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品种进行处理,通过对种子发芽率、植株叶片厚度和根冠比的测定表明,干旱环境下一定浓度的钾肥能显著促进种子发芽率、增大叶片厚度和根冠比,从而提高多年生黑麦草的抗旱能力.同时草坪草对钾肥存在着一个最适范围,只有科学地把握施肥的度量,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草坪草生长,从而降低草坪养护成本.  相似文献   

15.
贵州16种野生草本植物坪用性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明坤  唐成斌 《草业科学》2003,20(12):45-47
对贵州不同生态条件下的16种野生草本植物进行引种试验。通过对其生育期、生长特性、适应性和抗逆性等性状观测,初步筛选出综合性状较好,适宜高等级公路生物护坡建植的野生植物9种。其中:百喜草、扁穗牛鞭草、高羊茅、白三叶4种草本植物,具有再生性、覆盖能力、适应性和抗逆性较强的特点,可作为高等级公路生物护坡的优选草种;假俭草、狗牙根、毛花雀稗等5种野生植物,具有青绿期长,侵占性和抗逆性较强的特点,可作为高等级公路护坡的一般草种。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出适宜贵阳地区栽培的葡萄品种,并进行规模化推广栽培,笔者从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引入10个优质葡萄品种进行栽培试验,对各品种的物候期、主要经济性状及抗逆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0个供试品种中,两个晚熟品种表现突出,分别是‘甬优1号’和‘巨玫瑰’,其中‘甬优1号’具有产量较高,品质较好,抗逆性较强,口感甜,并带有草莓香味的特点;‘巨玫瑰’具有品质较好,抗逆性较强,口感浓甜,并带有玫瑰香味的特点,这两个品种在贵阳地区表现出较强的适用性,适宜在贵阳地区进行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17.
紫花苜蓿不同品种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40,自引:7,他引:33  
以国内外20个优良紫花苜蓿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离体条件下叶片相对含水量、膜相对透性、游离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性状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探讨了各种生理变化与抗旱性的关系,并结合草产量对其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抗旱性强的品种在干旱胁迫下草产量高,叶片保水能力强,叶绿素持有率高,游离脯氨酸维持积累时间较长,维持积累量较高,能保持较高的细胞膜相对完整性。依据上述5项指标,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将20个紫花苜蓿品种分为抗旱性强、较强、中等、较弱和弱5个等级。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不同品种在夏季高温下叶绿素含量和电导率的变化特征, 计算出各品种的半致死温度,评价其对夏季高温的耐受力。结果表明:高温导致不同苜蓿品种叶绿素含量不同程度的降低(12.04%~34.87%),高温对不同苜蓿的相对电导率影响较大。综合分析认为,赛迪、苜蓿王和CUF101为强抗热性品种,阿尔冈金和WL612为抗热较差品种。  相似文献   

19.
云南昭通是南方重要的苹果生产基地,但由于主栽晚熟红富士品种比例过高,给生产销售等方面带来一系列问题,为解决品种单一带来的各种问题,充分发挥当地苹果比北方苹果成熟早的自然优势,从2006年起我们开始从烟台引试种植红露等中早熟品种,希望从中找出表现良好的品种来发展,以调整昭通苹果品种结构。试种的红露苹果于2009年投产,具有早果、丰产、色艳、果个大、极耐贮运、抗逆性强等特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植物化学物质存在于各种植物和真菌中,是一种非营养性化合物,对动物具有多种有益的生物活性。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限制,植物化学物质已被认为是家禽生产过程中应对挑战的首选。快速生长型肉用鸡品种在生长环境中受到应激时表现出较强的脆弱性,降低家禽生产性能的氧化还原平衡可能与免疫系统有关,因为氧化应激和炎症损伤是一个多阶段过程。本文首先讨论了氧化应激和炎症对家禽业的影响,其次综述了近年来植物化合物的抗氧化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