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对不同植物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比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 14种植物的叶片进行了叶绿素 a和叶绿素 b含量的测定 ,结果表明 ,这 14种植物的叶绿素 a、叶绿素b的比值均为 1∶ 5左右 ,与以往有关教科书及参考资料介绍的植物叶片叶绿素 a∶ b为 3∶ 1的比值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
通过人工控制盆栽圆柏灌水量的试验方法,以圆柏6个品种(系)为材料,对干旱胁迫下圆柏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圆柏品种(系)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均呈现先增后降的过程,方差分析可得,这种变化在各品种(系)间有极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与叶片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此6个品种(系)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在整个干旱胁迫过程中幅度变化由大到小为:京桧10-3>金花桧>京桧22-1>京桧13-1>京桧6-2>兰塔桧。  相似文献   

3.
对椪柑不同枝类叶片叶绿素含量和a/b值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有叶顶花结果枝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最高,腋花果枝其次,营养枝最低.有叶顶花结果枝和腋花果枝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季节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营养枝有一定差异.两种结果枝叶绿素含量高峰期出现在8月底,而营养枝出现在8月初.各类枝叶片10月上旬后开始衰老.有叶顶花结果枝和腋花果枝叶片叶绿素a/b值呈高-低-高变化,营养枝叶片叶绿素a/b值在生长季变化较平稳.  相似文献   

4.
对椪柑不同枝类叶片叶绿素含量和a/b值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有叶顶花结果枝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最高,腋花果枝其次,营养枝最低。有叶顶花结果枝和腋花果枝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季节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营养枝有一定差异。两种结果枝叶绿素含量高峰期出现在8月底,而营养枝出现在8月初。各类枝叶片10月上旬后开始衰老。有叶顶花结果枝和腋花果枝叶片叶绿素a/b值呈高—低—高变化,营养枝叶片叶绿素a/b值在生长季变化较平稳。  相似文献   

5.
1995年在16个零式果技类型海岛棉品种的苗期至盛铃期,测定了棉株主茎子叶至第16叶位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结果表明;测定叶位叶片的叶绿素a、b、(a+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平均分别为328、1.29、457和1.15mg·dm-2,叶绿素a/b和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平均为2.54和4.02;所测光合色素性状在供试品种间和叶位叶片间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性;子叶和5~16叶位叶片的叶绿素a、b、(a+b)和类胡萝卜的含量分别与各叶位叶片的平均值呈显著正相关;所有叶位叶片的叶绿素a、b、(a+b)含量之间以及这三者与类胡萝卜素含量之间分别呈高度平行关系。5~12节位叶片较高的光合色素含量是零型海岛棉结铃中段优势的光合生理基础。上述结果为海岛棉高光效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对高产栽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盐碱胁迫对刺槐和绒毛白蜡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不同浓度的中性盐(NaCl)和碱性盐(NaCl、NaHCO3、Na2SO4、Na2CO3)溶液处理1 a生刺槐和绒毛白蜡,研究了两树种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以及叶绿素和丙二醛、脯氨酸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中性盐的胁迫下,刺槐和绒毛白蜡总叶绿素和叶绿素a的含量随盐胁迫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叶绿素b的变化较小,叶绿素a/b并不呈现单一的变化趋势;在碱性盐的胁迫下,刺槐总叶绿素和叶绿素a的含量随胁迫程度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绒毛白蜡总叶绿素和叶绿素a的含量随胁迫程度的增加而上升,叶绿素b的变化较小,叶绿素a/b都呈现上升的趋势。相关分析表明,两树种在中性盐和碱性盐胁迫下,总叶绿素含量与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呈负相关;中性盐胁迫下,刺槐和绒毛白蜡都与脯氨酸呈正相关,在碱性盐胁迫下则呈负相  相似文献   

7.
海岛棉生育期中各节位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比叶重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5-1996年分别对零型海岛棉新海10号和新海13号全程8个生育期1-20节位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比叶重的检测表明,各节位叶片的叶绿素a、b、a+b含量、a/b比值和比叶重随叶序增大或生育期的延续而呈现由高、低、低→高→低、低→高的直线和单峰曲线变化;零型海岛棉虽属阳生植物,但中部节位叶片叶绿素含量较高,a/b比值较低,与其它节位叶片相比表现出阴生植物特性;叶绿素a/b比值随叶位的下降而减小,随生育进程而递降,使棉株耐密植、耐阴性逐渐增强;各期各节位叶片的叶绿素a、b、a+b含量与比叶重之间分别呈正相关。上述结果为揭示零型海岛棉密植高产的光合生理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选用生产上推广的早熟棉花新品种中棉所50、中棉所64为对照,研究了早熟棉花新材料不同生育时间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a+b含量和叶绿素a/b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整个棉花生育期,不同材料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a+b舍量和叶绿素a/b值的变化规律相似.叶绿素a含量表现为现蕾期最高,从现蕾期到开花期下降,并降到最低,然后又上升,在花铃期达到高峰,然后下降;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a+b含量表现为整个棉花生育期呈现单峰曲线,但是不同材料有差异;叶绿素a/b值的变化规律为现蕾期最高,然后下降,开花期和结铃期先是维持较低的水平,然后升高.  相似文献   

9.
天然棕、绿彩色棉叶片光合色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彩色棉不同生育时期的单位重量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和单叶片光合色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同时对彩色棉的光合色素进行了UV光谱测定.结果表明,彩色棉叶片单位重量叶绿素a、b、(a b)含量的动态变化趋势与白色棉较为一致,其中棕色棉叶绿素a、b、(a b)含量与白色棉相接近,绿色棉叶绿素a、b、(a b)含量低,且差异显著.白色棉单叶片叶绿素总含量明显高于彩色棉,两彩色棉相接近.从幼苗期到盛花期叶绿素a/b都逐渐下降,其中绿色棉在初花期有一个小的高峰,从盛花期到吐絮期又逐渐升高,其中绿色棉上升最快,白色棉最低.两彩色棉光合色素的乙醇溶液UV光谱与白色棉一致,主要吸收峰在416 nm、462 nm和672 nm处.  相似文献   

10.
天然彩色棉叶片光合色素测定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彩色棉花叶片不同生育时期的光合色素含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测定分析 ,表明彩色棉叶片叶绿素a、b、(a+b)含量的动态变化趋势与白色棉较为一致 ,但彩色棉叶片的叶绿素a、b、(a +b)含量除幼苗期外 ,各生育时期 (特别是后期 )均比白色棉低。彩色棉中 ,棕色棉与绿色棉之间的叶绿素a、b、(a +b)含量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不同氮素及缩节铵运筹对棉花的源库影响的研究表明 :增施桃肥和增加化控能促进叶面积变化合理 ,后期下降缓慢 ,光合强度提高。在库上表现为单株果节数增多 ,成铃强度提高 ,叶铃比下降。在高肥力条件下 ,增强化控更能增加铃数 ,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2.
DPC系统化控对麦套春棉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结果表明,DPC系统化控能使麦套春棉根系伤流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及无机磷含量明显增加,根系活力增强;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b值提高,棉株抗旱性增强和光合作用提高;发育的棉铃中蔗糖和可溶性糖水平降低,加速了光合产物向棉铃中运输的速度。  相似文献   

13.
不同DPC(缩节胺)处理对棉花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研究DPC(缩节胺)浓度处理对棉花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方法]试验在石河子大学生防研究室进行,以新陆早44号为材料,用6个不同浓度DPC(缩节胺)(0、25、50、100、200和400mg/L)处理棉花,测定棉叶中叶绿素含量、MDA 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POD 活性、SOD 活性以及CAT活性的变化.[结果](1)DPC处理前期叶片中叶绿素、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都高于对照,随着浓度的增大,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逐渐增大.而DPC处理后期叶片中叶绿素和游离脯氨酸含量都低于对照;(2)叶中MDA含量一直低于对照,随着浓度的增大,MDA含量逐渐减小;(3)并不能使棉花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发生变化;(4)DPC处理前期,SOD活性高于对照,而后期低于对照;DPC处理前期,POD活性和CAT活性低于对照,而后期高于对照.[结论]适当浓度的DPC(缩节胺)处理能增加棉花细胞耐渗透压能力,增强棉花抗胁迫能力,提高棉花叶片的抗旱能力,并提高棉花叶片的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用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表明:棉花叶面喷施 DPC 后,可以加强根部磷酸化作用,增强了根系活力。DPC 进入棉叶后,很快被代谢并与某种物质结合。在成熟期测定,除棉花纤维外,其余各部分都发现有 DPC 存在,种子中残留量很低。此外,施用 DPC 后,棉叶中氨基酸总量提高了29.77%  相似文献   

15.
大田条件下叶面喷施 DPC 结果表明,DPC 对棉花纤维长度、细度、强力和断裂长度等没有不良作用。对于后代种子的发芽率、简化活力指数没有显著影响。但 DPC 处理增加了棉仁中脂肪,全氮和氨基酸的含量。用~(14)C-DPC 测定表明在棉花纤维中没有检测到 DPC 残留,种子中的残留量为1.8ppm  相似文献   

16.
棉花根系的生理活性直接影响棉株生长及体内物质代谢状况。大田栽培条件下,在根系生长盛期(蕾期)和根系吸收高峰期(花铃期)连续应用植物生长延缓剂 DPC(N,N-二甲基哌啶鎓氯化物)可以显著地增强棉株根系生理功能。结果表明:喷施 DPC 后棉株根系伤流量、合成氮基酸的能力和吸收无机磷的数量均有明显增高,同时亦增强了伤流液中细胞分裂素的活性。  相似文献   

17.
不同弱光环境下番茄幼苗叶绿素和可溶蛋白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试验研究了10个不同基因型的番茄品系幼苗在不同弱光下叶绿素和可溶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50%对照光强使chla、chlb、总叶绿素相对值增加,且在处理初期和后期增幅较大;25%对照光强处理期间大部分品系chla含量降低,chlb含量增加,总叶绿素含量在处理初期和后期增加。各品系在不同弱光处理时chl b/a表现出较大差异,但多数品系在25%对照光强时高于50%对照光强。弱光使各品系可溶蛋白含量降低,且25%对照光强处理时降幅更大,而品系间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缩节胺(DPC)在棉花生产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陆地棉新陆早1号为材料,研究了缩节胺在宁夏灌区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DPC在喷施后7 ̄30d内可提高棉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改善群体结构,提早开花结铃,增加早期铃数,提高霜前花率和皮棉产量。以蕾期、花期喷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综述了 DPC 化控技术在中国棉花栽培上的应用和发展。80年代初期,我国棉区开始应用 DPC 防止棉花徒长,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步建立了对棉花生长发育进行系统的定向诱导的化控技术,并推动了常规栽培技术的革新。  相似文献   

20.
任培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097-1098
[目的]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叶位桑叶品质的影响。[方法]用200 mg/L天丰素和缩节胺处理桑树选792,测定不同叶位桑叶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脂类的含量。[结果]200 mg/L天丰素处理的桑叶可溶性糖含量以第4叶位最高,其次是第1叶位;200 mg/L缩节胺处理的桑叶可溶性糖含量以第11叶位最高,第1叶位最低。天丰素处理的第1叶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第8叶位最低;缩节胺处理不同叶位的蛋白含量均保持较高的含量。天丰素处理桑叶的脂类含量以第8叶位最多,随着叶位的递增,脂类含量均显著减少;缩节胺处理桑叶的脂类含量第11叶位最高,高出含量最低的第1叶位11 mg/g。[结论]天丰素对中下部偏老桑叶的品质有较大改善;缩节胺较大提高了上部偏嫩桑叶的可溶性糖分和脂类含量,而对下部偏老叶片的可溶性糖分和脂类含量有所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