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中国梨木虱的危害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梨木虱喜在隐蔽处危害,造成梨树早期落叶。单叶最大允许虫口密度,叶柄基部为3头,叶片上10头。以不使全园出现早期落叶树为前提。梨木虱的防治虫口指标为全国平均每叶0.4头若虫。“严冬浇冻水、重点防治第一代若虫和以若虫虫口指标确定防治时期”是目前防治梨木虱经济、高效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
梨木虱是危害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最近几年在我区普遍发生。据1998年调查,全区所有的梨园都受到梨木虱的危害,其中叶片及新梢被害率大于50%的梨园占全区梨园总数的36.6%。而且,由于梨木虱的发生造成梨树落叶严重、果实品质差,致使销售困难,影响果农经济收入。对此,参照日本长野县梨园病虫害防治要点,我们进行了梨木虱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试验效果很好。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形态特征及危害症状梨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成虫体长3~4毫米,展翅为7~8毫米,分冬夏两型。冬型体较大,深灰色至褐色;夏型体较小,灰绿色…  相似文献   

3.
梨木虱是世界性梨树害虫。中国梨木虱又是我国梨区的优势种群,每年发生面积广、危害严重、损失巨大。河北省近1/4的梨树因受其危害造成早期落叶、树势衰弱、果品质量下降,直接影响梨果生产和出口创汇。在生产防治上,由于梨木虱若虫长期在自身分泌的粘液保护下生活、取食,为害隐蔽,一般药剂很难触及虫体,给防治造成极大困难。因此,提高防治效果的关键在于消除分泌液对虫体的保护作用。而有关此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仅有对梨木虱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形态特征、梨木虱分泌液及其为害、分泌液的组成及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水果套袋技术在汶上县得到广泛应用 ,并取得一定效果。生产的套袋鲜果受到广大生产者及消费者的欢迎 ,尤其是套袋果实农药残留量低 ,是今后生产绿色、无污染果品的一项重要措施。但由于果实套袋具有一定的防治果实病虫害的作用。近年来笔者对梨树套袋后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和防治措施进行了观察研究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 虫害及其防治1 梨木虱。在通常情况下并不直接危害果实 ,但叶片上的梨木虱分泌的粘液会滴在袋外 ,或经雨水冲刷流入袋内 ,这时梨木虱若虫会随之进入袋内危害 ,造成袋内果面黑斑。尤其是鸭梨 ,对…  相似文献   

5.
<正>邯郸地区栽植梨树面积广,时间久,是梨出口重要的生产基地。近几年来,梨树害虫发生日趋严重,对梨品质和产量危害极大,给广大果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经调查,梨园主要害虫有梨木虱、康氏粉蚧、梨黄粉虫、梨大食心虫、梨小食心虫。针对这几种害虫,防治方法分述如下:1梨木虱1.1危害特征梨木虱的若虫、成虫均可为害,以若虫为害为主,刺吸  相似文献   

6.
梨木虱是梨树的重要害虫之一。近年来,泊头市的大部分梨园梨木虱猖獗,给果农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梨木虱主要危害梨树的叶、芽以及果实等幼嫩组织,造成叶片功能下降,甚至脱落,影响果实的产量和质量。果农防治梨木虱大多采用传统的化学药剂,其防效并不理想,而且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杀伤天敌。因此,急需选用无污染、无公害、能保持生态平衡的防治梨木虱的药剂。 徐水吉利仿生农药厂生产的绿维虫螨,是一种生物制剂,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不会杀伤天敌,并且药效持续时间长,还有增强树势、促进树体生长的作用。为了探索绿维虫螨对梨…  相似文献   

7.
不同药剂对梨木虱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防治梨木虱的有效药剂及关键防治时期,通过对梨木虱生活史的观察和开展药效试验,基本上掌握了梨木虱在秦州区的发生危害情况;在越冬成虫出蜇盛期用阿维菌素和吡虫啉防治1次,早酥梨落花初期用虱能净和齐螨素防治1次,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梨木虱是香梨生产上危害最重、防治最难的害虫。我们多年以来对其生活习性、危害特点、防治方法、防治药剂进行了多点观察、调查与试验,现将我们在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与经验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梨木虱的防治试验初报刘长敏,杜柄欣,王树超,尤守华(廊坊市农林局102800)关键词梨木虱;防治梨木虱是梨树的一大主要害虫。它属同翅目木虱科,主要以若虫为害,若虫一般躲在自身分泌的粘液下。常规药品防治效果不理想,常造成大量落叶。因此,对梨树生长和产量...  相似文献   

10.
梨木虱是梨树主要害虫之一。此虫危害可使果树早期落叶,严重影响了果品产量和质量。为掌握梨木虱发生规律,控制为害,给果农防治提供依据。几年来,作者对该虫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及除治的最佳时期进行了试验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梨木虱是梨树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它对农药易产生抗性,且分泌粘液在虫体周围,从2代开始出现世代重叠,给防治带来一定困难。近两年,梨木虱的发生较严重,尤其是1998年,严重的果园虫株率100%,由梨木虱造成的果面黑点率达20%。在常规喷药基础上,我们选用1%益梨克虱和1.8%齐螨素进行防治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 ,鸭梨产区梨木虱的危害在逐年增加 ,目前已有3.3万hm2 的梨园受灾 ,减产 30 %以上 ,严重影响了鸭梨产业的发展和果农的经济效益。现就梨木虱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简谈如下。1 为害症状该虫春季多集中在新梢、叶柄处为害 ,夏、秋季多在叶背取食。成虫及若虫吸食芽、叶和嫩梢汁液 ,受害的叶片产生褐色枯斑 ,为害严重时全叶变成褐色并引起早期落叶。若虫常在叶片上分泌大量蜜汁黏液 ,诱致煤烟病 ,并时常将相邻两张叶片黏合在一起 ,若虫则栖居其间为害。新梢受害后 ,有萎缩现象 ,并且发育不良。2 发生规律梨木虱每年发生 3~ 5代 ,在…  相似文献   

13.
树干注射防治中国梨木虱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干注射防治中国梨木虱试验*⒇石得田(唐山市开平区农林局063021)牛社林高建刚郭永芳冯伟(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昌黎066600)关键词中国梨木虱树干注射试验防治中国梨木虱(PsylaChinenisYangetLi)属同翅目木虱科。近年来,该虫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应用1.2%烟碱·苦参碱乳油和40%氧化乐果乳油凌源地区梨木虱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凌源地区梨木虱一年发生3~5代;1.2%烟碱·苦参碱乳油800倍液、1 500倍液、2 0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药后15d防治效果达到94.9%,效果和40%氧化乐果乳油基本相同,但植物安全、无公害等特点是替代45%氧化乐果乳油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中国梨木虱已经发展成为梨树最主要的害虫之一,为害嫩芽、叶片、嫩梢和果实,常常造成褐色枯斑,引起早期落叶,若虫可以分泌大量蜜汁粘液,形成煤污病,并污染叶片和果实,影响果实品质。防治梨木虱的关键是要抓住几个防治关键期,选择正确的防治方法。一是冬季休眠期,二是成虫出蛰期;三是若虫孵化期。休眠期要做好清洁果园工作;出蛰期和孵化期要做好化学防治工作,防治药剂选择3.2%的阿维菌素5000~6000倍液(或1.8%的齐螨素2000~4000倍液)、10%的吡虫啉4000倍液、5%的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混合喷布,防治效果可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中国梨木虱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黑龙江省梨产区中国梨木虱的发生趋势,为害症状,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大面积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华梨木虱在焉蓍垦区发生猖獗,为害严重,梨园发生面积632.5hm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63.6万元,已成为本区的主要虫害之一。这两年,我们加强观察,基本掌握了梨木虱在我地的发生规律,并通过防治实践,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为害情况梨木虱主要为害梨树,以苹果梨、早酥梨、鸭梨、砀山梨受害最重,而叶片蜡质较厚的锦丰梨、香梨等品种受害较轻。梨木虱主要以成虫、若虫刺吸芽、叶和嫩梢的枝液为害,使叶片发生褐色枯斑,严重时全叶变褐,引起早期落叶。若虫分泌大量粘液…  相似文献   

18.
一、为害状 梨木虱主要以若虫、成虫刺吸梨芽、叶和嫩梢的汁液进行为害,受害叶片发生褐色枯斑,严重时全叶变褐,引起早期落叶。若虫常在叶片上分泌大量粘液,诱发煤污病。新梢被害后发育不良。果实受害后果面呈烟污状,影响外观品质。梨树受害后树势削弱,花芽分化受阻,造成次年产量减少,叶片蜡质薄者受害重,叶片蜡质厚者受害轻。二、形态特征 梨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Psylla pyriuga Forser). 成虫:分冬型和夏型两种。冬型体长3 mm左右,体褐色;夏型体长 2.5 mm左右,体色淡绿色。 卵:长椭圆型,一…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高效低毒的农药新品种,进行了20%康福多SL防治梨木虱的试验研究。经过2a田间试验,表明它对梨木虱有特效。其1000~5000倍液常规喷雾,用药后1d防治效果可达94.0%~96.5%。该药剂还可兼治其他刺吸性害虫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东宁市梨木虱发生较重原因是因为果农盲目使用农药及频繁使用农药引起害虫产生抗药性所致。大部分果农把若虫作为唯一的防治对象,忽视成虫和卵的防治。梨木虱若虫喜欢群集在阴暗处,若虫到3龄后所分泌的粘液包围虫体,这种粘液使药液无法接触虫体,增加防治难度。梨木虱越冬代成虫、卵、第一代若虫和成虫都有防治关键期,把握住几个关键时期进行防治才能取得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