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红花荷(Rhodoleia championii)的生物学特性、采种、制种、育苗、造林、抚育管理等几个方面介绍红花荷的育苗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2.
对红花荷的种子育苗、扦插育苗、快繁技术和造林技术进行了阐述,并探讨了其在观赏、木材加工及生态风景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红花荷是一种多年生的木本植物,它主要生长在我国南方,是一种具有观赏性与实用性的树木,除此之外,它还是一种木材用树木,可以应用于建筑工程和家具制作,具有十分广阔的经济效益。同时,红花荷的叶子可以入药,具有止血的疗效。因此,红花荷的广泛种植具有广阔经济效益,可以带动当地林业经济的发展,同时解决人员的就业问题。为了促进当地经济的持续增长,探讨了红花荷的育苗和造林技术,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红花荷扦插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本试验通过引种成功的优良园林绿化树种红花荷进行扦插育苗试验,总结出红花荷扦插育苗的关键技术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从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种子采收及处理、播种育苗、苗期管理、苗木出圃等方面系统介绍了红花荷(Rhodoleia championii Hook.F.)在海南的育苗技术,为红花荷在海南更好更快地种植和发展提供基础。目前,在海南播种育苗出苗率可达3.8%,成活率可达3.5%。  相似文献   

6.
以红花荷Rhodoleia championii为试材,以扦插成活率、不定根数量、根长为扦插效果的评判指标,对红花荷的不同插条(半木质化带顶芽、半木质化不带顶芽、完全木质化不带顶芽)、不同生长调节剂(GGR、IBA和NAA)及其不同浓度(100 mg·L-1、200 mg·L-1、300 mg·L-1)处理、不同扦插季节(冬季、春季、秋季)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半木质化带顶芽插条的成活率、平均不定根数量和平均根长均显著高于半木质化不带顶芽插条和不带顶芽完全木质化插条;(2)GGR、IBA处理均对红花荷扦插育苗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且在200 mg·L-1效果最好,NAA处理对红花荷扦插育苗几乎无促进作用;(3)春季扦插效果最好。研究得出优化后的红花荷最适宜扦插条件为:在春季(4月),选取半木质化带顶芽茎段作为插条,用GGR 200 mg·L-1溶液浸泡4 h后进行扦插。  相似文献   

7.
樟子松耐寒、耐旱、耐贫瘠、抗性强、生长快,天然更新良好,育苗和人工造林比较容易成功,是半干旱地区荒山造林,防风固沙和庭院绿化的优良树种。红花尔基林业局樟子松林带是我国最大的  相似文献   

8.
刘翠梅 《林业调查规划》2007,32(4):45-46,50
从2003年10月至2005年12月,在师宗县五龙乡小法村对红花木莲(Manglietia insgnis)进行育苗和栽培试验,详细介绍了优树选择、采种、育苗的全过程.2hm2圃地产苗木50万株,实现总产值232.9万元,已造林40hm2,成活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9.
红花夹竹桃防护效能与育苗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福建东南部引种红花夹竹桃在防护林中的生长情况及防护效能的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 ,该树种育苗造林容易 ,适应性广 ,成林后地上部分呈丛状结构 ,是营建各类防护林的好材料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麻竹采用主枝扦插育苗、次生枝扦插苗、带蔸根埋杆育苗等新育苗技术取得良好效果.带蔸(根)埋杆育苗效果最佳,比其他育苗方法可提高成活率38.3%—46.7%.采用扦插育苗造林比移母竹造林可提高造林成活率37.3%,育苗造林成本节省2/3.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环江县华山林场的桉树(Eucalyptus)、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湿地松(P.elliottii)、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香椿(Toona sinensis)、荷木(Schimaspp.)、五角枫(Acermono maxim)、白克木(Symingtonia populnea)、红花木莲(Rhodoleia championii)等9个树种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桉树生长最快,适合进行短期轮伐经营;马尾松和湿地松表现良好,6年还处在生长旺盛期;枫香、香椿、荷木生长状况一般;五角枫的生长速度较慢,不宜作为速生用材树种,可作为观赏树种进行种植;白克木和红花木莲对环江县环境适应性较差,成活率及保存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12.
高寒阴湿山区翅果油树引种育苗与造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丰富高寒阴湿山区育种与造林所需的种质资源,引进翅果油树的插条、种根和种子,采用地膜覆盖插根育苗、播种育苗和插条育苗等育苗技术,进行了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地膜覆盖插根育苗技术的育苗效果高于播种育苗和插条育苗。还引进2年生翅果油树的截干苗木,分别采用与高杆和低杆农作物间作的方法,进行了间作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当年造林且与高杆农作物间作造林的效果比与低杆农作物间作造林的好。育苗与造林试验结果均表明了翅果油树可适用于高寒阴湿山区中育苗和栽植。  相似文献   

13.
采用塑料大棚容器育苗能够缩短育苗周期,促进壮苗培育,提高造林成活率,加速造林进度,降低育苗成本,便于逐步推广育苗工厂化和造林机械化。对于地势高、气候干旱寒冷、生长期短的黄土高原应用塑料大棚育苗是提高造林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营养杯用于针叶树育苗和造林,是实现育苗、造林工厂化、机械化的前提。从实践中体会到,用它育苗、造林是缩短育苗年限,培育壮苗,提高造林成活率,充分利用地力,加快绿化速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最近研制成功了基质型容器,并对马褂木、香港秀丽四照花、乐昌含笑、深山含笑、乳源木莲、木荷、杜英、红花木莲、乐东拟单性木兰、花榈木等多种造林绿化树种进行工厂 20 化育苗,共繁育苗木万余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0 基质型容器苗只有基质和苗木两部分构成,基质和容器融为一体,出圃后无须脱掉外面的容器即可直接造林。基质型容器育苗与传统容器育苗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基质配制富含植物可吸收的无机缓1释肥和有机营养及多效复合菌肥,在育苗过程中无须追施肥料就足以满足容器苗的生长;()基质性2容器质地…  相似文献   

16.
苦楝育苗与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苦楝(MeliaazedarachLinn)在我国分布广泛,为速生、多功能可综合利用树种,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利用前景。结合近年来对苦楝育苗和造林技术的研究情况,本文全面总结并具体介绍了苦楝的育苗与造林技术,包括育苗地选择、播种育苗、埋根育苗、嫁接育苗、移植育苗、苗期管理及林地选择、造林方式、抚育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今后苦楝育苗与造林技术标准的制定和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麻竹采用传统的移栽母竹法造林,费工费时且成本高、成活率低,不易大面积造林。为解决大面积造林竹苗缺乏的难题,本文从实际出发介绍了几种切实可行的麻竹无性繁殖育苗技术:竹枝扦插育苗、埋节育苗和分株育苗,用以满足不断扩大的麻竹造林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北美鹅掌楸和北美红花槭两树种在山东表现出良好的观赏性和适应性,在山东乃至整个华北地区有较大的推广应用潜力,开展工厂化规模化育苗技术的研究,并繁育出大批量的苗木,对加快两树种的造林绿化和美化应用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并将对我省乃至整个华北地区优良苗木规模化、工厂化育苗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为进行红花香椿与杉木不同比例混交造林试验,对红花香椿与杉木混交林进行了平均单株材积分析,探索了红花香椿与杉木混交林营建合适混交比例,调查分析了三种不同混交比例。结果表明:以红花香椿×红花香椿1∶1混交造林模式生长最好,与红花香椿×杉木1∶2混交和红花香椿×杉木2∶1混交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该试验为营建红花香椿杉木混交林分,改善单一树种造林弊端,产生具有互利双赢的良好的生态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容器育苗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木容器育苗是当代世界林业的一项新技术。笔者简述了山西省容器育苗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装播工效、消毒药剂、造林季节、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幼树生长量等方面分析了育苗容器育苗和造林的优越性,最后提出了容器育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