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蔚 《长江蔬菜》2013,(22):40-42
在水培条件下,以定期更换营养液和通气为对照(CK),研究了不更换营养液、定期通气(T1)和不更换营养液、不通气(T2)处理对菜心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T1处理不影响菜心的生物量,而 T2处理显著降低了菜心的生物量;T1、T2处理显著提高了 VC 和可溶性糖含量,同时显著降低了硝酸盐含量。 T1处理可获得与对照相当的产量,并且可提高产品器官的营养品质、降低了硝酸盐含量,可作为菜心的简化水培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中国瓜菜》2019,(6):44-47
为了对新型有机叶面肥在菜心的规模生产中提供依据,以‘45菜心’品种为试材,设置不同梯度有机叶面肥(顶灵)处理:0、5、15、25、35、45 g·667 m-2,研究该肥对菜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5 g·667 m-2处理的增产效果最显著,与对照相比提高了33.7%。适宜浓度的有机叶面肥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菜心叶片与薹茎的可溶性糖、还原糖、蔗糖、果糖、半乳糖、葡萄糖、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含量,其中,25 g·667 m-2处理的叶和薹茎中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69.5%和44.9%,果糖含量分别提高了30.3%和77.5%。综合分析得出,有机叶面肥的所有处理中,在15~35 g·667 m-2的浓度范围内对于菜心各项品质指标的促进效果较好,而从成本与效果综合来考虑,以25 g·667 m-2处理对菜心的品质改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肥料及有机肥对菜心可食部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微生物肥料、鸡粪、猪粪以及微生物肥料与有机肥的配合施用对蔗渣基质栽培菜心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等氮量的无机肥(对照)相比,鸡粪、猪粪及微生物有机肥的菜心,其可食部分硝酸盐含量为517.6~725.1 mg/kg FW,比对照低47.7%~66.9%,达到国家规定的叶菜类硝酸盐含量标准(≤3 000 mg/kg)(GB-15401)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标准(≤750 mg/kg);微生物肥料显著增加可食部分的产量,有机肥处理及有机肥+微生物肥的处理的产量相当于对照的85.1%~106.7%;微生物肥料及有机肥均能提高菜心可食部分的VC及水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微生物肥料与鸡粪的配合施用的菜心可食部分产量较高,而硝酸盐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大蒜间作大白菜配施农残净对大白菜软腐病防治效果、品质、产量的影响,设置了4个处理:T_1大白菜单作(对照);T_2大白菜+农残净;T_3大白菜间作大蒜;T_4大白菜间作大蒜配施农残净,采收时统计各处理大白菜软腐病发生率,测定大白菜生长指标、品质,并测产,对测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T_2、T_3、T_4处理对防治大白菜软腐病发生效果都很好,以T_4处理对大白菜软腐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率达78.50%;增产效果以T_4处理最好,显著高于T_1、T_3处理;T_4处理对提高大白菜VC和可溶性糖含量表现也很突出,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相比,其他3个处理能显著降低大白菜硝酸盐含量,其中T_4处理效果最好,硝酸盐含量不但显著低于对照,也显著低于T_2处理;在农残酶抑制率方面,T_2、T_3、T_43个处理显著低于对照,T_4和T_3相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了规范夏秋高温季节小白菜覆盖栽培技术,以2个小白菜品种为材料,采用露地栽培(T_(1))、防虫网覆盖栽培(T_(2))、大棚骨架覆盖顶膜+四周防虫网栽培(CK)、CK+银灰色(T_(3))或黑色遮阳网(T_(4))覆盖栽培,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夏秋高温季节小白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_(3)、T_(4)的单位面积商品产量显著高于CK,T_(2)的单位面积商品产量显著低于CK,T_(1)单位面积商品产量最低,并显著低于其他4个处理。T_(3)、T_(4)的小白菜粗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其他3个处理,虽然遮阳网撤除9 d后T_(3)、T_(4)的粗纤维含量上升幅度大于其他3个处理,但仍低于其他处理;T_(3)、T_(4)的小白菜硝酸盐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但遮阳网撤除9 d后,硝酸盐含量明显下降,与其他处理间的差异有所缩小。因此,小白菜在夏秋高温季节宜采用遮阳网覆盖栽培以提高产量、降低粗纤维含量,且在采收前5 d以上撤除遮阳网,以降低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6.
李旭霞 《蔬菜》2017,(6):23-25
为探索菜心叶面喷施钾肥的合理施用浓度,在提高菜心含糖量的同时减少肥料浪费,以碧绿粗薹菜心作为供试材料,选择不同浓度的磷酸二氢钾对菜心进行叶面喷施。综合来看:T_3处理(0.0100%)的性状表现相对最好,菜心产量、可溶性糖总糖及还原糖含量显著优于其他处理,可在宁夏地区菜心栽培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对‘中美尖叶油青甜菜心’、‘美绿菜心’、‘FSF甜菜心’、‘香港酒店油绿甜菜心’等4个菜心品种的营养品质和硝酸盐积累的情况进行研究,了解其变化规律以及在菜心不同器官中的分布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菜心的形态特征、硝酸盐含量、营养品质、经济系数有着显著的差异,且硝酸盐的含量与菜心的营养品质(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维生素C含量)均存在负相关。对比其硝酸盐含量和营养物质的含量,在试验的4个菜心品种中,‘FSF甜菜心’相比其他3个菜心品种硝酸盐含量低,营养品质较高,经济价值较好,是比较优良的品种。而其他3个试验品种硝酸盐含量偏高,营养物质含量较低,经济价值相对较低,品种情况逊色于‘FSF甜菜心’。  相似文献   

8.
营养液更换频率对水培叶用莴苣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栽培过程中监测营养液的pH值及EC值,研究了营养液的3种更换频率,10 d(F10)、15 d(F15)和30 d(F30)对叶用莴苣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F10处理相比,F15、F30处理地上部鲜质量、叶片数等形态指标以及可溶性蛋白、VC含量等无显著差异;F15、F30处理的硝酸盐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升高,且F30处理好于F15处理。  相似文献   

9.
以甜瓜品种‘金妃’为试验材料,采用基质栽培方法,设置4个盐碱水平分别为25、50、75、100 mmol/L,以清水为对照(CK),研究不同浓度盐碱胁迫对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不同盐碱胁迫均可降低甜瓜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单果重,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Vc含量,降低总酸含量。其中,CK总产量最高,但相对较低盐碱处理浓度即T_1(25 mmol/L)和T_2(50 mmol/L)条件下,甜瓜总产量相对较高,T_1和T_2分别比最高盐碱处理即T4(100 mmol/L)增产100.43%和80.21%。T_1(25 mmol/L)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和Vc含量分别比CK增加18.18%、6.32%和23.58%,总酸含量则降低36.42%。说明较低浓度的盐碱胁迫对甜瓜产量形成和品质改善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过量磷对菜心植株生长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营养液水培法,研究过量磷对菜心(Brassica parachinensis)植株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磷浓度处理(1 mmol/L H2PO4-)比较,3~7mmol/L H2P04-处理植株生物量和产量均显著降低,5和7 mmol/L H2PO4-处理植株根冠比显著增加;随着磷浓度的增加,菜薹表皮花色苷含量和菜薹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菜薹硝酸盐含量逐渐降低,三者与营养液磷浓度均呈显著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以生菜为试材,在人工光环境条件下进行水培试验,在不同营养液浓度(山崎营养液配方0.8、1.0、1.2倍)和不同光照强度(80、130、180μmol·m~(-2)·s~(-1))处理组合下,测定了收获期生菜的产量和维生素C、硝酸盐、可溶性蛋白质以及可溶性糖等品质指标,研究了营养液浓度与光照强度处理组合对水培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0倍营养液与180μmol·m~(-2)·s~(-1)光照强度处理下生菜地上鲜质量最大、硝酸盐含量最低;1.2倍营养液与180μmol·m~(-2)·s~(-1)光照强度处理下生菜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1.0倍营养液与130μmol·m~(-2)·s~(-1)光照强度处理下生菜的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含量最高。综合考虑,1.0倍营养液与180μmol·m~(-2)·s~(-1)光照强度处理为水培生菜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12.
在阳台上水培苦苣,通过测量苦苣的形态指标、叶绿素、产量和品质等指标,以期筛选出比较适合阳台水培苦苣的营养液配方。结果表明,经郑州市蔬菜研究所的营养液配方处理的阳台水培苦苣株高、叶片数、叶面积、叶绿素含量、产量、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总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硝酸盐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3.
不同营养液浓度对水培韭菜生长适应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正常营养液基础上设置0.5倍(0.5 C)、1.0倍(1.0 C)、1.5倍(1.5 C)、2.0倍(2.0 C)、2.5倍(2.5 C)5个梯度,研究韭菜水培条件下适宜的营养液浓度及其对韭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营养液浓度的增加,韭菜株高、叶长、叶宽、叶片数、假茎粗和根系活力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V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品质指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0.5 C处理的韭菜产量最高,为4 924.14 kg·(667 m~2)~(-1),且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最低,是水培韭菜适宜的营养液浓度。  相似文献   

14.
《中国瓜菜》2019,(8):90-97
在基质袋式栽培条件下,以薄皮甜瓜品种‘玉美人’为试材,在甜瓜果实发育期,设T1(mN∶mP∶mK=3∶1∶6)、T2(mN∶mP∶mK=2∶1∶2)、T3(mN∶mP∶mK=2∶1∶1)3个不同氮钾含量水溶肥处理,山崎甜瓜营养液(mN∶mP∶mK=5∶1∶6)作为对照,通过水肥一体化的滴灌施肥方式,研究了不同处理下甜瓜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变化规律,筛选出适合基质袋培甜瓜生长发育的水溶肥氮钾配方,以期为甜瓜水肥一体化生产中肥料的选择及优质高产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果实发育期,T2处理甜瓜株高和茎粗优于其他处理,处理第8天时,较CK相比分别显著升高了14.89%和8.15%。T3处理根系活力最大,处理第16天时,根系活力较CK相比显著升高了26.85%。T1处理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2浓度均最大,处理第24天时,叶绿素a含量较CK显著升高了5.81%,净光合速率较CK升高了6.88%。产量和品质的指标表现为T1处理最优,甜瓜单果质量、单株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均最高,其中单果质量、单株产量较CK分别提高了32.98%和9.75%。T1处理甜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分别比CK提高了31.87%、25.00%、61.20%、21.01%和28.14%。植株中全N和全K积累量T1处理最高,植株全P含量T2处理最高。综合分析表明,在基质袋栽培条件下,甜瓜果实发育期T1处理水溶肥可显著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适于果期通过水肥一体化方式施用。  相似文献   

15.
以西瓜为材料,通过水培试验,在EC值相同条件下,研究了沼液与营养液配施对西瓜生长特性、根系活力、产量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含量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配施沼液,能有效改善西瓜品质,提高产量。与单独施用营养液相比,配施稀释16倍沼液处理下西瓜产量显著提高了9.2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增加了1.65%,维生素C含量是对照的1.77倍,增幅显著,硝酸盐含量较对照较低了8.96mg·g~(-1)。配施稀释16倍沼液的有机营养液,可以有效促进设施西瓜生长,增加株高,促进根系生长,提高设施西瓜产量,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6.
不同浓度光合细菌对水培油麦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麦菜幼苗为试材,通过水培的方式,采用不同浓度(200 mL光合细菌菌剂+3 800mL营养液、400mL光合细菌菌剂+3 600mL营养液、600mL光合细菌菌剂+3 400mL营养液、800 mL光合细菌菌剂+3 200mL营养液、1 000 mL光合细菌菌剂+3 000mL营养液)的光合细菌进行处理,以4 000mL营养液为对照,通过对水培油麦菜的叶片数、鲜质量、根活力、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硝酸盐含量进行分析比较,研究了不同浓度光合细菌对水培油麦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600mL光合细菌菌剂+3 400mL营养液处理的效果最好,与CK相比,叶片数增加了62.66%,鲜质量增加了139.7%,根系活力增加了132.04%,维生素C含量增加了18.34%,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了16.60%,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192.37%,硝酸盐含量减少了69.44%。600mL光合细菌菌剂+3 400mL营养液处理保证了水培油麦菜的产量,又降低了硝酸盐含量,提高了油麦菜的品质。  相似文献   

17.
《蔬菜》2016,(2)
以空心菜为试验材料,采用基质栽培技术,研究复合微生物肥料对空心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设1/2剂量的Hoagland配方的营养液(CK),稀释倍数分别为400倍(T_1)、600倍(T_2)、800倍(T_3)、1 200倍(T_4)、1 600倍(T_5)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共计6个处理。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适宜浓度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可促进空心菜的生长,T_3效果最好,其空心菜地上部鲜质量比CK显著增加21.70%,地上部干质量、株高和茎粗比CK分别增加了16.18%、4.13%、0.90%;不同浓度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空心菜的硝酸盐含量,其中T_3比CK显著降低了24.25%;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含量均以T_3处理最高,分别比CK增加7.48%、6.17%。综合得出:适宜浓度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可增加空心菜的产量,提高其品质,以T_3(复合微生物肥料稀释800倍)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以圆叶红苋菜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温度对苋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对苋菜发芽势、发芽率和幼苗生长影响均不一致.30℃处理下的发芽势、发芽率最高,幼苗生长最健壮,25、35℃处理下的差异不大;低温(15℃和20℃)处理下苋菜发芽率较低,生长受到抑制;30℃处理下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其次为35、25℃处理下的,20℃处理下的3项指标含量最高.综上所述,苋菜较耐高温,适于发芽的温度为25~35℃,最适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19.
营养液膜栽培技术(NFT)是无土栽培的重要形式,为了探究中原地区日光温室早春茬番茄营养液膜栽培的供液制度,以"双抗1号"番茄品种为试材进行营养液膜栽培试验,采用间断循环供液的方式,白天以1h为循环周期,根据间隔供液时间的长短及地面上下情况设置6个处理(20、25、30、35、40、45min·h~(-1)),夜晚各处理均采用3h供液15min的供液制度。通过调查不同处理番茄生长指标、光合特性指标、产量构成指标及果实的营养品质指标,观测了栽培槽设置在地面上和地面下的根际温度,研究了间断供液制度对营养液膜栽培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供液制度地上部茎叶鲜质量和干质量指标差异不显著;随着白天供液时间的延长,番茄的株高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对茎粗、叶片影响不明显;番茄根系鲜质量和干质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平均单果质量、优果率、产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供液25、30min·h~(-1)处理下667m~2产量分别为7 948.06、7 960.93kg。随供液时间延长番茄果实干质量比呈降低趋势,可溶性糖、有机酸、维生素C等品质指标含量差异不显著。相同供液制度地上栽培槽番茄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净光合速率等指标均高于地下栽培槽,地上栽培槽相比较地下栽培槽可提高根系温度1~2℃,单株坐果数增加了2.2个,优果率提高了11.75%、产量提高9.48%。  相似文献   

20.
对辣椒叶面喷施不同浓度沼液,结果表明:沼液可促进辣椒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还可改善辣椒的品质,提高辣椒的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减少硝酸盐含量。以喷施60%的处理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14.9%;以及维生素C含量最高,比对照增加40.2%。以喷施80%的处理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比对照提高24.2%;以及硝酸盐含量最低,比对照下降2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