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十九大以来,陕西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工作初见成效,但全面推进仍然存在着很多障碍,主要表现为产业发展质量、效益不高,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不足,乡村振兴人才短缺等。对此,需要进一步增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责任感,进一步提升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健全激发农民群众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
当前,部分脱贫地区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不强,部分脱贫群众脱贫基础比较薄弱,尤其是民族贫困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依然艰巨。以湖南省湘西州为例,采用SWOT分析法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研究,发现产业发展基础薄弱、要素市场化配置不到位、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是制约二者有效衔接的主要原因。可以从法治视角出发,通过强化产业衔接保障、人才衔接保障、文化衔接保障、生态衔接保障、组织衔接保障,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乡村“五个振兴”。  相似文献   

3.
培育农民内生发展能力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要求,也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农民的内生发展能力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普遍存在着经济发展能力较弱、政治参与能力不足、文化素质能力较低、社会交往能力不强等现实困境。需通过增强农民的内生发展意识、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加大农民教育培训力度、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等措施,进行精准的能力培育和政策支持,全方面多维度培育农民的内生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4.
马鑫 《乡村科技》2023,(11):22-25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甘肃省崇信县坚持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统揽,大力培育生态养殖和优质果菜产业,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促进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崇信县应始终坚持产业靠实到村,不断筑牢乡村振兴发展根基;集体增收到村,全面拓宽乡村振兴致富道路;文明实践到村,全面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致富帮培到户,聚力拓展乡村振兴增收渠道;矛盾化解到户,持续巩固乡村振兴发展成效;环境治理到户,全面提升乡村振兴村容村貌;深化改革到户,着力激活乡村振兴创新动力。  相似文献   

5.
十九大以来,尤其是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以来,党和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视程度日渐提升。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和关键,在发展中面临内生动力不足、内生主体发展能力有限、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欠缺等现实挑战。因此,基于内生性发展的理论视角,以农村精英为动力中心点,辐射带动普通农民,并适当借助政府等外生力量,在数量上形成“乡村产业内生主体的水花效应”;在质量上,以乡村精英带动内生主体的参与能力;然后再凝聚农村共同体意识以形成产业发展的合力;最后,坚持以绿色发展为新发展理念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由此,不断激发乡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助推乡村产业由“供血式”发展向“造血式”发展转变,以期实现乡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6.
曹哲 《现代化农业》2023,(11):38-40
产业振兴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所在。为了增强农村内生发展动力、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部提出了《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要求培育壮大乡村产业,并在乡村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新产业新业态、农村创业创新等方面作出部署安排,指导各地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7.
农村文化建设对于激发农民内生动力、创建农村良好文化环境、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在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然而,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当前仍存在着行政化倾向明显、空心化问题突出、资金投入边缘化等问题。因此,应当认真分析农村文化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性,通过转变发展观念、培养文化人才、拓宽融资渠道等路径来解决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推动农村文化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8.
德国乡村振兴中最重要的经验是培育乡村内生发展能力,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新发展阶段下,我国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于刚脱贫地区来说,培育内生发展能力不仅是巩固脱贫成果的关键,也是乡村全面振兴、人民生活富裕的核心。脱贫地区可以充分学习借鉴德国南部阿尔卑斯山区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探索脱贫地区的乡村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9.
脱贫攻坚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基础和条件,给乡村振兴凝聚了力量。乡村振兴也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持续推进,给脱贫攻坚带来了动力,只有将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统筹规划、有机衔接,才能真正使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迈进全面小康社会,并为进一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深厚的基础。为使两者有机衔接,需要形成两者结合的体制机制、关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强调基础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产业多元化建设、信息技术和文化并重、培养贫困人口自主发展能力,从而推动农村全面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界定入手,阐述了内生动力、中国扶贫脱贫场域下的内生动力及其影响培育内生动力的因素,分析易地扶贫搬迁现实的困境,阐释了弘扬优秀少数民族文化,培育内生动力,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逻辑理路。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真脱贫少返贫提供了制度保障。以广东S村为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优势明显,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整体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明显,但也存在农村产业、集体经济发展基础偏弱,农村人才相对匮乏,农村饮水安全、污水排放有待解决等劣势。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应全力发展富民产业,推进产业振兴;培育发展农业人才,推动人才振兴;加强党建引领,实现组织振兴;夯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2.
毛平  张禧 《安徽农业科学》2024,(8):226-228+232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乡村振兴必须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凉山彝族地区农村妇女作为凉山彝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还存在着以下问题:社会流动滞缓,发展意识滞后于乡村振兴的主体性发展要求;社会教育促进弱,产业发展能力与乡村产业发展主体性要求不相适应;社会参与不足,政治参与不能满足乡村治理的主体性要求;社会地位制约,家庭及社会建设主体性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必须高度重视,坚持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有机统一;积极应对,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组织,重视法治及社会支持,保证彝族地区农村妇女乡村振兴主体性作用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3.
汪鹏 《甘肃农业》2024,(2):66-72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农村电商对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如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乡村基层治理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农村电商以其契合当前数字经济的发展方向、适配数字乡村发展行动的计划并且满足乡村产业发展需要的多重优势,成为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的重要动力。通过对江西省玉山县实际案例的分析,研究玉山县脱贫攻坚前后在农村电商方面采取的发展政策和实施成效,探讨农村电商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的发展路径,为利用农村电商这一重要力量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是新时代农村工作中的重点。本文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入手,先简要分析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的新要求,再系统分析有效衔接要点的基础上,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的角度提出了合理发展乡村振兴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解决好"三农"问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致富必有科技要素,乡村振兴必有科技支撑。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司长兰玉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防止返贫最重要的办法就是依靠科技力量来激发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以来,农村发展以城镇化、非农化为主导。随着乡村建设工作的逐步推进,传统文化消退、人才流失、产业凋敝等现实问题日趋显现,实施"以农民为中心"的乡村建设势在必行。农民是乡村生产生活的主体,乡村建设理应突出农民需求导向。遵循"反规划"的乡建规划理念,推行以农民需求为前提的规划设计;挖掘居村农民的农耕智慧,振兴以农民发展为核心的乡村产业;创新以农民生活为导向的乡村文化,增进农民身份的自我认同;倡导农民主体的多元参与,实施以农民为主体的基层治理,是新时代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7.
张宜红  万欣 《农业考古》2020,(1):250-258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是当前和未来我国"三农"工作总抓手。本文在厘清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者之间内在逻辑、传导机制、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两者相衔接仍然存在脱贫可持续性不强、衔接机制不畅、内生动力不足、要素保障能力不强等瓶颈制约,需从机制、政策、产业、观念和要素五个方面做好衔接。  相似文献   

18.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党的十九大以来,甘肃省泾川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策部署,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紧扣乡村振兴"二十字"总要求,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一以贯之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持之以恒发展富民产业,有效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全面推动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发展。为县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贡献泾川经验,介绍了泾川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做法及取得的主要成效。  相似文献   

19.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推动乡村振兴重要动力。当前,自贡市仙市古镇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着产业发展滞后、文化挖掘不足、缺乏乡村旅游人才、发展资金短缺等问题,应通过发展地方产业、深挖文化内涵、重视人才引进、多途径筹措资金等措施着力解决,促进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农村发展中取得了瞩目的成果,其中群众文化是乡村振兴战略中重要的一部分。近年来,党和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群众文化建设,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对于乡村振兴工作的顺利实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群众文化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农村地区的精神文明程度仍然需要提升。只有做好群众文化工作才能激活群众内生动力,使农民群众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在党的领导下让农民群众过上好的生活,并充分利用群众文化的作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强大的精神助力。因此,在本文中以水洛镇群众文化存在的实际问题展开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发挥群众文化的价值,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