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农业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期间的重点,不仅要打造特色化、生态化农业体系,还要振兴乡村事业,提升农民经济收入,确保乡村的现代化建设。本文以苏州市生态农业发展为例,利用SWTO分析法,探究乡村振兴战略下苏州市生态农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为乡村振兴战略下苏州市生态农业发展措施的制定与优化提供可靠支持。  相似文献   

2.
魏秀菊  朱明  廖艳 《农业工程》2022,12(8):5-14
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之教育改革提出新工科、新农科建设理念,农业工程学科发展迎来重大机遇和挑战。为更好服务于乡村振兴,该文探索农业工程学科的拓展方向,寻求中国特色的学科内容创新。基于对世界农业工程学科前沿进展,以及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阶段、特色和乡村振兴重大需求的分析,认为世界农业工程研究前沿为生物系统工程,但我国不能照搬国外农业工程学科的进阶模式,需在原有二级学科基础上拓展农业工程方向,包括生态农业工程、物理农业工程、生物系统工程等。该文提出生态农业工程概念与内涵,认为生态农业工程是农业工程的生态化发展,是农业工程与生态工程交叉学科,可作为农业工程的分支学科,符合新工科、新农科关于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理念。在我国乡村振兴背景下,拓展生态农业工程方向的必要性包括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亟待发展生态农业工程,生态农业工程是乡村振兴的实现途径,以及乡村振兴呼唤生态农业工程几个方面。提出生态农业工程发展建议:发挥农业工程在乡村振兴中的系统作用,突出乡村振兴中农村建设工程领域,发挥农业工程学科对生态农业工程支撑作用,加强生态农业工程学科研究及人才培养等。农业工程的生态农业工程创新拓展符合中国当代乡村振兴的时代需求,将对我国农业工程学科建设、农业生产实践、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重大战略,旨在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和组织振兴,这一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益,降低劳动强度。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需要全面提升农业自动化水平,通过农机补贴政策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最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笔者从农机补贴政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内涵入手,讨论农机补贴政策的主要背景和目标,阐述农机补贴政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意义,提出如何通过农机购置补贴促进乡村振兴,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4.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机与农业推广能够助力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推进,提升生态农业发展的动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但是,从现阶段农机与农艺技术的推广工作能够看出,一部分地区农业领域的发展并不具有科学性和全局性,制约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要针对这一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改良,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工作人...  相似文献   

5.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湖南永兴县鸿运生态农业产业园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生态农业产业园提升竞争力面临的困境,提出了生态农业产业园竞争力提升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地方旅游业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加以利用。笔者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结合乡村旅游业的实际发展,从制度协调、发展路径、治理模式及主体引导等方面对乡村旅游业的不足之处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实现乡村旅游业的创新,激活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我国农村整体发展开辟新途径、指明新方向,是符合新时代发展必然要求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我国对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给予高度重视,大力推行相关事宜,不仅实现了农村面貌的全面改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村居民生活品质,为农村整体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农业技术作为农业发展的支柱力量,对于促进农村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必须重视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将农业技术进行全面普及,提升农业生产、工作效率,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提供必然保障。  相似文献   

8.
生态农业是推进生态振兴与农业振兴双重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实践。本文以“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生态理念的践行者之一——秦巴山区忠诚村为实证案例,运用文献研究和市场调研相结合方法,总结分析忠诚村“四主体三联三生”生态农业振兴模式、主要做法以及经验启示,并针对性提出发展建议,旨在为秦巴山区或同类地区发展生态农业和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实例参考和发展借鉴。  相似文献   

9.
农机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主动作为的作用极其重要。文章从发展农机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作用意义、农机化发展现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机化主动作为等方面展开了论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农业工程是建立在工程学、生物、农业科学、经济及管理科学理论和技术基础上的一门综合交叉应用科学。在我国当代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下,农业工程科技存在向生态化方向发展的必要性,其主要体现为: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生态农业是乡村振兴的实现途径;乡村振兴呼唤农业工程科技向生态化发展。在乡村振兴视角下,我国农业工程的生态化发展对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第一,推进农业生态工程的建设和发展;第二,发挥农业工程在乡村振兴中的系统作用;第三,突出农业农村工程特点及重点发展领域。农业工程的生态化发展创新适应中国当代绿色发展、生态振兴的内在要求,将对我国农业生产实践、农业工程学科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发挥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勇 《河北农机》2023,(17):118-120
乡村振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其目标是实现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生活的富裕。尤其是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到2035年要建成科技强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让居民可支配收入迈入新台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基本具有现代化生活条件,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生活更为美好,擘画了一幅未来乡村发展的美好蓝图,为乡村振兴实践与实现创造了新的机遇。在此背景下,农业气象服务作为农村防灾减灾和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亟待进一步提升其服务质量,旨在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鉴于此,文章重点分析了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探索了如何提升农业气象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乡村旅游作为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大重要动力,完善和发展乡村旅游具有重要意义。伴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乡村旅游资源得到了开发和利用,提升了乡村居民收入,完善了乡村产业结构,同时也加快了乡村的发展进程。文章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阐述了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探讨了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秀娟 《河北农机》2024,(2):148-150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中国农村发展的总方针,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发展状态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农业经济的发展机遇和策略研究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应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创新发展模式,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深入分析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从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提升农产品加工与市场竞争力、优化农村人力资源与提升教育水平四个方面探讨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策略,旨在促进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支撑。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实施农产品品牌化建设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兴农"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脱贫攻坚、提升农业竞争力和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选择.本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农产品品牌化建设进行分析,首先阐述了农产品品牌的定义及分类,然后对农产品品牌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程晔  卓献荣 《农业工程》2019,9(3):116-120
在全国大力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结合广东省乡村实际情况,总结了广东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指出乡村、镇居民综合文化素质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制约因素,乡村环境保护是乡村振兴的前提条件,城乡发展演替规律是乡村振兴规划的基础。提出了提升乡村乡镇居民综合文化素质的措施,乡村振兴环境保护的工作方向和乡村乡镇规划人口规模控制的基本方法,以期为广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实施与推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十九大报告提出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要求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深刻把握其内涵。与新农村建设时期的20字方针相比,现阶段"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具有新的意义。从上述20字指导方针入手展望乡村振兴战略并探究其实践路径,在一定程度上对推动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袁合涛  殷兆霞 《农业工程》2023,(10):150-154
生态农业是推进生态振兴与农业振兴双重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实践。以秦巴山区陕西省安康市忠诚村为实证案例,运用文献研究和市场调研相结合方法,总结分析忠诚村“三主体三联三生”生态农业振兴模式、主要做法及经验启示,提出发展建议,旨在为秦巴山区或同类地区发展生态农业和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实例参考和发展借鉴。  相似文献   

18.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精准扶贫紧密相连,在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研究精准脱贫的长效机制,有利于提升脱贫攻坚的工作成效,助力乡村振兴,实现互惠共赢。赣州市为解决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产业发展、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污染破坏、人才建设等问题,在脱贫攻坚工作落实监管、生态保护、人才发展、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建立健全精准脱贫制度,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与赣州市精准脱贫长效机制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9.
自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公布和审议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及《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解决"三农"问题成为了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田园综合体作为当前乡村旅游的重点发展模式,现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势必会对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乡村度假作为旅游金子塔的顶端,是旅游的高端形式,能够充分促进和带动农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发挥乡村旅游的最大效应。基于此,本文从田园综合体入手,对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展开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陈贤  李娜  朱丽鹏 《南方农机》2022,(8):107-109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进而实现共同富裕,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村庄规划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内容,是村庄进行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方针.村庄规划过程中需要结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等要求进行建设与调整.笔者对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规划要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