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制备培氟沙星(Pefloxacin,PEF)完全抗原,并对其免疫学特性进行鉴定。【方法】以培氟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材料,用碳二亚胺(EDC)法制备培氟沙星-牛血清白蛋白完全抗原(PEF-BSA),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及紫外扫描(UV)检测其免疫学特性;利用PEF-BSA免疫BALB/c小鼠,无菌条件下收集血清,用间接ELISA测定多抗血清(pAb)效价。并用同样的方法制备和鉴定培氟沙星-鸡卵清白蛋白完全抗原(PEF-OVA)。【结果】培氟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及鸡卵清白蛋白偶联成功,PEF-BSA偶联比为8∶1,PEF-OVA偶联比为6∶1。间接ELISA测得多抗血清效价均达到4 000以上,得到了较好的免疫效果。【结论】成功得到了培氟沙星完全抗原,该抗原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及良好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制备培氟沙星(PFLX)抗体,采用N-羟基琥珀酰亚胺活性酯(NHS)法将培氟沙星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卵清白蛋白(OVA)偶联,制备免疫抗原PFLX-BSA和检测抗原PFLX-OVA,用PFLX-BSA免疫小鼠以获得高效价的抗体。结果显示,免疫抗原PFLX-BSA紫外光谱具有药物和蛋白的叠加特性,其最大吸收峰在277.5nm处,说明载体蛋白BSA与PFLX成功偶联,可用于动物免疫。检测抗原PFLX-OVA最大吸收峰在275nm处,说明载体蛋白OVA与PFLX成功偶联,可用作检测抗原进行包被。间接ELISA检测结果表明,所得小鼠抗血清效价较高,均达1∶32 000以上,说明有特异性抗体产生。该研究成功制备了抗培氟沙星抗体,也进一步证明药物偶联成功。  相似文献   

3.
[目的]金黄色葡萄菌5型荚膜多糖(CP5)分别与鼠伤寒沙门氏菌鞭毛蛋白Flagellin、牛血清白蛋白(BSA)进行了偶联,并在小鼠模型上比较了这2种偶联疫苗所引起的体液免疫和粘膜免疫反应。[方法]以鼠伤寒沙门氏菌鞭毛蛋白为载体蛋白,与CP5进行化学偶联,并在小鼠乳腺部位免疫,然后通过检测小鼠乳汁中的抗体分析其对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乳腺局部免疫后flagellin-CP5组在乳腺部位引起了sIgA为代表的粘膜免疫反应和IgG为主的体液免疫反应。CP5和鞭毛蛋白的偶联物能够诱导更高的体液免疫以及粘膜免疫反应。[结论]鞭毛蛋白具有较强的免疫佐剂作用。  相似文献   

4.
将百菌清(CTN)进行化学修饰后引入羟基活性基团,合成具有半抗原结构特征的百菌清衍生物(CTN-OH);采用N,N-羰基二咪唑法(CDI)将CTN-OH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偶联合成人工免疫抗原CTN-BSA和包被抗原CTN-OVA,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和凝胶电泳(SDS-PAGE)进行鉴定;通过动物免疫试验获得鼠源多抗血清,并使用间接ELISA和阻断ELISA的方法对多抗血清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半抗原CTN-OH与载体蛋白偶联成功;受免3只小鼠的效价均达1∶12 800,且2号小鼠对CTN的IC50为93.593μg/L,成功获得高效价、高敏感性、特异性强的鼠源多克隆抗血清,为CTN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梁淑珍  孙秀梅  魏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2,(13):7742-7743,7754
[目的]制备二氟沙星(DIF)抗体。[方法]采用N-羟基琥珀酰亚胺活性酯(NHS)法,将二氟沙星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卵清白蛋白(OVA)偶联,制备免疫抗原DIF-BSA和检测抗原DIF-OVA,并用DIF-BSA免疫小鼠以获得高效价的抗体。[结果]免疫抗原DIF-BSA的紫外光谱具有药物和蛋白的叠加特性,其最大吸收峰在波长277 nm处,说明载体蛋白BSA与DIF成功偶联,可用于动物免疫。检测抗原DIF-OVA的最大吸收峰在波长276 nm处,说明载体蛋白OVA与DIF成功偶联,可用作检测抗原进行包被。间接ELISA检测结果表明所得小鼠抗血清效价较高,均达1∶32 000以上,说明有特异性抗体产生。[结论]成功制备了抗二氟沙星抗体,也进一步证明了药物偶联成功。  相似文献   

6.
为了制备沙拉沙星(SARA)多克隆抗血清,采用碳二亚胺(EDC)法将SARA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卵清白蛋白(OVA)偶联,制备了免疫原SARA-BSA、包被原SARA-OVA。经SDS-PAGE电泳与紫外扫描初步判定偶联成功,然后用免疫原SARA-BSA分别按20、50μg/只的剂量免疫BALB/c小鼠,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3周,于最后1次免疫10d后断尾采血,制备多克隆抗血清。采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多克隆抗血清效价,间接竞争ELISA方法测定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显示,制备多克隆抗血清效价均达1∶10 000以上,IC50为623.5ng/mL,且与其他药物交叉反应率低,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迟钝爱德华氏菌鞭毛蛋白的提取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的方法提取迟钝爱德华氏菌鞭毛蛋白(Edwardsiella Tardaflagellin,ETF),选出合适的方法提取ETF,同时制备了ETF的鼠抗血清和迟钝爱德华氏菌菌株ETY全菌的鼠抗血清,通过ELISA法和Western blottig法分析了ETF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试验结果表明,酸化高速离心法可获得高纯度分子量约为44 kDa的ETF,该蛋白可被爱德华氏菌的全菌鼠抗血清识别,同时由ETF制备的鼠抗血清除了能特异识别该蛋白之外,也可识别爱德华菌菌体裂解产物中44 kDa的蛋白,证实爱德华氏菌鞭毛蛋白具有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可作为亚单位疫苗的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8.
制备并筛选能和多种β-激动剂反应的簇特异性抗体,建立能同时检测多种药物的酶免疫分析方法,为研制多组分残留检测试剂盒奠定基础。选取沙丁胺醇、克伦特罗和多巴胺3种代表性β-受体激动剂,分别与钥孔血蓝蛋白(KLH)偶联作为免疫抗原,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作为检测抗原,免疫家兔获取抗血清,ELISA检测抗血清交叉反应率,筛选交叉反应性最大的抗体作为簇特异性抗体,用于建立ELISA方法并制作标准曲线。经测定获得的3种抗血清,其中的抗沙丁胺醇抗血清除对沙丁胺醇具有100%的反应之外,还对克伦特罗具有128%的交叉反应性,具有部分簇特异性。用沙丁胺醇抗血清建立了同时适用于沙丁胺醇和克伦特罗的ELISA分析方法,为多组分残留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拟合成并鉴定林可霉素( Lincomycin,LIN)人工抗原,通过动物免疫生产亲和力高、特异性好的鼠源LIN多克隆抗血清.采用高碘酸钠法将林可霉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及鸡卵清蛋白(OVA)分别偶联,合成免疫原LIN-BSA和包被原LIN-OVA,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半抗原LIN和载体蛋白偶联成功.动物免疫试验(免疫BALB/c纯系小鼠)结果显示,3只小鼠效价均达1∶3 000,且2号小鼠多抗血清抗LIN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为3.85 μg/L,与莫能菌素的交叉反应率为6.19%,与其他药物无交叉反应.表明成功获得高效价、特异性好、亲和力高的鼠源抗LIN多抗血清.  相似文献   

10.
以鞭毛蛋白(flagellin)作为载体蛋白,通过化学偶联至金黄色葡萄球菌5型荚膜多糖(CP5),并在小鼠模型上检验多糖疫苗对小鼠存活及其乳腺的保护作用.将小鼠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CP5单独免疫组、牛血清白蛋白(BSA)-CP5偶联组和flagellinCP5偶联组,每组10只,分别进行皮下免疫,均含CP5 10 μg;共免疫两次,两次免疫间隔3周.第2次免疫两周后,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对小鼠腹腔、乳腺进行攻毒,并通过实时定量PCR对乳腺组织细胞因子IL-4、IL-10、IFN-γ、IL-12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表明,CP5偶联鞭毛蛋白疫苗对小鼠乳腺具有显著的保护效果,并在乳腺组织部位诱导了Th1型细胞因子表达,说明鞭毛蛋白是CP5的理想载体蛋白.  相似文献   

11.
匡华  刘丽强  胡拥明  宋珊珊  李伟峰  胥传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353-21354,21356
[目的]制备可以识别双酚A(BPA)的多克隆抗体。[方法]通过双酚酸(DPA)与载体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SA)以及卵清白蛋白(OVA)偶联制备免疫抗原DPA-BSA和包被抗原DPA-OVA,以DPA-BSA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抗血清,并采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方法对抗体进行鉴定。[结果]经紫外光谱分析,DPA-BSA和DPA-OVA制备成功。抗血清效价最高达到1∶256 000,50%抑制率(IC50)达17.2 ng/ml。[结论]该研究为建立双酚A的快速筛选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采用碳二亚胺法将金霉素(chlortetracyline,CTC)偶联到载体蛋白BSA(牛血清白蛋白)和OVA(鸡卵清蛋白)上,形成免疫原BSA-CTC与包被原OVA-CTC。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进行抗原鉴定,用间接ELISA测定多抗血清(pAb)效价,阻断ELISA鉴定其敏感性。结果表明,在UV下出现了明显特征峰,BSA-CTC的峰与BSA、CTC相比均发生改变,表明半抗原与载体成功偶联。共免疫了5只小鼠,pAb效价均达到1×10-3,其中3号小鼠多抗血清抑制效价最低,IC50(半数抑制质量浓度)为71.47ng/mL。由此得出,获得了高效价、强特异的盐酸金霉素多抗血清,为盐酸金霉素单抗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合成并鉴定司帕沙星(Sparfloxacin, SPFX)人工抗原,制备出相应的鼠源多克隆抗体。采用DCC法将半抗原SPFX与载体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SA)及卵清蛋白(OVA)偶联制备免疫原SPFX-BSA和包被原SPFX-OVA,采用UV和SDS-PAGE鉴定与分析;用小鼠进行免疫,采用间接ELISA测定多抗血清效价、阻断ELISA鉴定其抑制。结果表明,SPFX与BSA偶联后,波峰右移,并且SDS-PAGE电泳中BSA的泳动速度大于SPFX-BSA,初步说明SPFX与BSA偶联成功;6只小鼠血清效价均达到1×104以上,且3号小鼠多抗血清敏感性最好,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 为237.36 μg/L。通过系列鉴定,成功制备出司帕沙星免疫原和包被原,获得高效价、特异性好、亲和力较高的鼠源抗SPFX多克隆抗体血清。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制备诺氟沙星(NFLX)抗体,将修饰成功的NFLX-NH2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偶联,制备完全抗原,用免疫抗原免疫小鼠,获得了高效价的诺氟沙星多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5.
由己烯雌酚(diethylstilbestrol,DES)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合成含有1个羟基活性基团的半抗原己烯雌酚-单羧基丙基醚(DES-MCPE);应用活泼酯法,使DES-MCPE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卵清蛋白(OVA)偶联,合成人工免疫抗原DES-BSA和包被抗原DES-OVA,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进行鉴定,初步判定偶联成功。用DES-BSA以60μg/只的剂量免疫3只BALB/c小鼠,4次免疫后,采集血清,使用间接ELISA和间接竞争ELISA分别测定抗血清的效价与抑制,3只小鼠的效价均可达到1×104以上,其中2号小鼠的半抑制率(IC50)为18.221μg/L,表明已获得灵敏、特异、高效价的抗血清。  相似文献   

16.
合成并鉴定T 2毒素人工抗原,通过动物免疫制备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的鼠源T 2毒素多克隆抗血清。采用琥珀酸酐法将T 2毒素活化为T 2HS,T 2HS在碳二亚胺(EDC)作用下与牛血清白蛋白(BSA)或卵清白蛋白(OVA)偶联,合成免疫抗原T 2 BSA和检测抗原T 2OVA,经鉴定后,分别按30、50μg/只的剂量免疫BALB/c小鼠,共免疫4次,每次间隔4周,最后1次免疫10d后,断尾采血,制备多抗血清。利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抗血清效价,间接竞争ELISA测定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表明,免疫的6只小鼠效价均达到了1∶104以上,2号小鼠多抗血清的敏感性最好,其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为324ng/mL,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成功合成了T 2毒素人工抗原,制备了多克隆抗体血清,为T 2毒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免疫学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制备了呋喃唑酮代谢物3-氨基-2-■唑烷酮(AOZ)的人工抗原,再采用重氮法将AOZ衍生物2-NP-AOZ与载体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偶联,制备免疫原2-NP-AOZ-BSA和包被原2-NP-AOZ-OVA,通过SDS-PAGE、MALDI-TOF-MS分析其偶联效果。以2-NP-AOZ-BSA皮下注射免疫SPF级BALB/c小鼠,分别于3次免疫和5次免疫后制备血清,以间接ELISA检测血清中2-NP-AOZ抗体效价,间接竞争ELISA检测血清敏感性,鉴定其免疫原性。发现2-NP-AOZ分别与BSA和OVA偶联成功,获得免疫原2-NP-AOZ-BSA和包被原2-NP-AOZ-OVA;MALDI-TOF-MS分析测得偶联率分别为7.1∶1、3.8∶1;BCA试剂盒检测2-NP-AOZ-BSA、2-NP-AOZ-OVA的浓度分别为4.9、5.2 mg/mL。间接ELISA检测3次免疫后小鼠血清抗体效价均达1∶16 000及以上,5次免疫后血清抗体效价均达1∶32 000及以上;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34.43 ng/mL,人工抗原2-NP-...  相似文献   

18.
伏马菌素B_1人工抗原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化二亚胺法将伏马菌素B1(fumonisin B1,FB1)与载体蛋白进行偶联制备免疫抗原FB1-BSA及包被抗原FB1-OVA,比较了不同偶联条件对抗原合成的影响。紫外扫描初步显示载体蛋白与伏马菌素偶联成功。皮下注射免疫BALB/c小鼠,获抗FB1多克隆抗体,间接非竞争ELISA分析所得抗血清效价,最高可达1∶23000,间接竞争ELISA显示所制备的抗血清能有效识别伏马菌素B1,与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玉米赤霉烯酮(ZEN)、T-2毒素无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试验以小鼠为动物模型,比较了兔多杀性巴氏杆菌铁调节外膜蛋白(IROMPs)的免疫原性及分析交叉免疫保护效果。【方法】分别以正常培养基和限铁培养基增殖兔多杀性巴氏杆菌C51-12和C51-3,采用Sarcosyl沉淀—超离法提取IROMPs和OMPs,并用SDS-PAGE比较两株之间的差异,同时用正常培养基增殖该菌制备灭活全菌抗原。免疫原性分析,将清洁级小鼠20只随机分成4组,5只/组,以C51-12株的全菌、IROMPs和OMPs作抗原分别免疫,采用间接ELISA检测免疫小鼠的相应抗体动态变化;免疫保护试验,分别采集经4次免疫后小鼠的抗血清,作1﹕10稀释腹腔注射小鼠,每组6只,18 h后用C51-12和 C51-3分别攻毒,比较上述抗血清所提供的交叉免疫保护力。【结果】前21 d,抗体滴度以全菌免疫组抗体滴度较高,随后IROMPs免疫组反超。最终抗体滴度:IROMPs组>OMPs组>全菌组。被动免疫时全菌抗血清和OMPs抗血清能够抵抗C51-12株攻毒,但对C51-3株提供的保护力较差;C51-12株攻毒,IROMPs抗血清组能够全部保护,C51-3株攻毒,5/6获得保护。【结论】IROMPs在小鼠动物模型中具有一定的交叉保护力,为进一步研究交叉保护因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制备免疫原性较好的苊烯完全抗原,以3-苊烯丁酸(ACE)为原料,分别采取活化酯法和混合酸酐法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鸡卵清白蛋白(OVA)偶联,制备免疫原和包被原,经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紫外光谱吸收法鉴定偶联结果。足垫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检测血清效价。结果表明:BSA(OVA)、过程载体、BSA(OVA)-ACE在Native-PAGE中迁移率发生明显改变,紫外光谱扫描发现3种物质在最大吸收峰处波长发生明显偏移,表明2种方法制备的苊烯完全抗原偶联成功。间接ELISA检测血清效价最高为1∶256 000,可以进行苊烯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