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野鸦椿与圆齿野鸦椿抗寒性的强弱,为野鸦椿属植物抗寒性育种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野鸦椿和圆齿野鸦椿当年生实生苗枝梢,在4℃条件下处理0、5、10和15 d,采摘定型叶测定可溶性蛋白(Pro)、可溶性糖(SP)、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相对电导率(REC)。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进行抗寒生理生化指标筛选及野鸦椿与圆齿野鸭椿的抗寒性评价。【结果】野鸦椿和圆齿野鸦椿2个树种的叶片POD、CAT及SOD活性在低温胁迫下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野鸦椿的叶片SP含量变化幅度比圆齿野鸦椿小;圆齿野鸦椿和野鸦椿的叶片Pro含量均表现为先升后降,但野鸦椿的叶片Pro含量在试验后期(5 d后)下降不明显;圆齿野鸦椿的叶片MDA含量及变化幅度均高于野鸦椿。2个树种的叶片REC均随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各指标之间,除MDA含量与S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外(P<0.05),其他指标间相关均不显著(P>0.05)。判别野鸦椿和圆齿野鸦椿抗寒性强弱的生理生化指标依其重要性排序依次为POD=REC>Pro>MDA>SP>CAT。【结论】 POD、REC、Pro和MDA可用于野鸦椿和圆齿野鸦椿抗寒育种筛选,其中POD和REC对2个树种抗寒性强弱影响较大。此外,野鸦椿幼苗抗寒性远强于圆齿野鸦椿,可考虑将野鸦椿作为砧木对圆齿野鸦椿进行嫁接,提高圆齿野鸦椿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激素在圆齿野鸦椿种子萌发中的作用及其与活性氧的关系,为圆齿野鸦椿种子破眠技术和种苗高效繁育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自然层积210 d的圆齿野鸦椿种子为试验材料,去除外部硬质种壳,进行为期12 d的萌发试验,测定纯水、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20、40和60μmol/L)和脱落酸(ABA)(10、20和30μmol/L)处理下萌发率及活性氧、抗氧化物质、植物激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并观察记录种子的萌发形态。【结果】纯水处理萌发率最终达77.8%,GA3处理萌发率最高可达82.2%,ABA处理萌发率最终均未达50.0%,而保留硬质种皮纯水处理的种子萌发率仅17.8%。3种浓度的GA3处理均可有效缩短圆齿野鸦椿种子萌发率达50.0%的时间(T50),促进根茎生长,但其最终萌发率均与纯水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ABA处理浓度越高,对圆齿野鸦椿种子抑制萌发作用越强。相关分析显示,在萌发的第8和12 d,萌发率与GA3、油菜素内酯(BR)和茉...  相似文献   

3.
圆齿野鸦椿播种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沙藏催芽处理和不同浓度赤霉素对圆齿野鸦椿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以及不同基质播种育苗的差异和不同播种量对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圆齿野鸦椿种子沙藏催芽至第3年的2-3月份春播,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均能显著促进其发芽,发芽率最高达75%,出苗快而整齐;以沙壤土加竹炭粉为播种基质,播种量为6.0g.m-2的Ⅰ、Ⅱ级苗产量最高,生长均匀整齐,是最佳播种育苗组合。  相似文献   

4.
以1年生圆齿野鸦椿幼苗为试材,研究了干旱胁迫下圆齿野鸦椿苗期叶片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圆齿野鸦椿苗期叶片生理的影响显著。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剧,叶片相对含水量持续快速下降;质膜相对透性和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丙二醛的含量在轻度和中度干旱时,能保持基本平稳状态。但在重度干旱时,它们只能持续较短时间的增加,随之急剧下降。可见,圆齿野鸦椿幼苗具有中度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5.
覃嘉佳  胡滨  黄焱辉  胡松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693-19694,19697
[目的]研究圆齿野鸦椿种子内含物的成分及作用。[方法]以圆齿野鸦椿种子为材料,对其内含物进行提取、分离,并进行白菜籽萌发试验。[结果]不同时期采集的圆齿野鸦椿种子的内、外种皮及胚含有不同种类及浓度的萌发抑制剂。[结论]圆齿野鸦椿种子外种皮、内种皮及胚中抑制萌发物质的存在是引起其休眠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圆齿野鸦椿Hsp20基因在强光、高温胁迫中的作用,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圆齿野鸦椿Hsp20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并从理化性质、系统进化、保守基序及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及物种间共线性、顺式作用元件预测、蛋白网络互作和表达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圆齿野鸦椿含有32个Hsp20基因,分布在9条染色体中,分为5个大家族和12个亚家族,多数基因有1个内含子.EkHsp20家族的主要扩增方式为片段复制.圆齿野鸦椿含有多个非生物胁迫响应元件和激素类响应元件,如光响应元件、脱落酸响应元件等.表达量分析结果表明,圆齿野鸦椿Hsp20基因与Hsp101基因有蛋白网络互作关系.ER家族是一类提高植株的抗冷性的基因,圆齿野鸦椿基因组中缺失ER基因家族,这可能与其不耐寒相关.根据高温、持续强光导致叶片蜷缩的现象,结合EkHsp20-04、EkHsp20-20、EkHsp20-25在系统发育树中与拟南芥Hsp17.6b聚合在一起、与拟南芥Hsp101呈现蛋白互作关系,且均为CⅠ家族成员,推测EkHsp20-20、EkHsp20-04、EkHsp20-25可能是促使圆齿野鸦椿在高温条件下产生自我...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不同肥料种类及施用量下圆齿野鸦椿的生长及生理指标,以提升其观赏林培育水平。[方法]选取2年生圆齿野鸦椿幼苗进行盆栽施肥试验。分别施用氮肥(尿素)、磷肥(钙镁磷)、钾肥(氯化钾)和稀土微肥4种肥料,每种肥料设置4水平,共16种施肥处理。测定不同施肥处理下圆齿野鸦椿幼苗的生长及生理指标。[结果](1)施用0.6 g氮肥时,圆齿野鸦椿地径与树高生长量最大;氮肥对叶片MDA含量影响最大,随着施用量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2)施用4.0 g磷肥时,圆齿野鸦椿地径生长量最大,5.0 g次之;施用5.0 g时树高生长量最大,4.0 g次之;磷肥对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影响最大,各处理间可溶性糖含量、POD活性与MDA含量无显著性差异。(3)施用4.0 g钾肥时,圆齿野鸦椿地径生长量最大,6.0 g次之;施用6.0 g时树高生长量最大,4.0 g次之;各处理间叶片生理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对POD活性影响最大。(4)喷施0.008 g·m L-1稀土微肥时,圆齿野鸦椿地径生长量最大;喷施0.006 g·m L-1时树高生长量最大,0.008 g·m L-1次之;稀土微肥对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与CAT活性影响最大,可溶性糖含量随施用量的增加而升高,但各处理间可溶性蛋白含量、POD活性、MDA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氮磷钾施用量的增加,圆齿野鸦椿地径与树高生长量逐渐升高,叶片各生理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综合各指标,施用6.0 g尿素、4.0 g钙镁磷、4.0 g氯化钾和喷施0.008 g·m L-1叶面稀土微肥的圆齿野鸦椿生长与生理指标最优。  相似文献   

8.
施用人工菌剂对圆齿野鸦椿幼苗移栽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行了施用菌剂和未施用菌剂移栽圆齿野鸦椿的对比试验,研究了人工菌剂对圆齿野鸦椿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人工菌剂后,圆齿野鸦椿的移栽成活率和苗高生长量分别高于对照组20%和12.75%;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分别高于对照组19.22%、16.60%、11.46%;N、P、K、Ca、Mg元素含量分别提高68.00%、13.92%、4.86%、1.92%、8.17%。说明该人工菌剂能提高圆齿野鸦椿移栽后的成活率,增加植物体内的矿质元素和重要化合物含量,促进其移栽后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野鸦椿为常绿小乔木,其树形优美,秋季红果绚丽,可作为庭院、园林绿化树种,是观赏叶片、果实的珍贵树种,也是泰宁县优良的乡土绿化树种。该文通过对其特性及人工繁育技术的研究,特别是种子处理催芽技术取得突破,成功地解决了其种子深度休眠的技术难题,并应用于实践,大大降低了育苗成本,为加快培育野鸦椿绿化苗木打下了基础,有利于野鸦椿野生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野鸦椿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的优良植物,医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较高的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城市的园林景观中和药用植物园中,野鸦椿的育苗技术对于野鸦椿实现药用价值和城市景观的欣赏价值具有重要作用。野鸦椿育苗的成活率直接关系到药用价值的发挥和城市绿化的效果,因此,探索和研究野鸦椿的培育适宜的技术对于野鸦椿的价值发挥能起到关键的作用,适宜的培育技术是野鸦椿生长良好的重要基础。笔者通过本文对野鸦椿的适宜培育技术的详细阐述,希望对野鸦椿的种植和生长质量有所帮助,从而使野鸦椿的使用能发挥更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涂淑萍  曹蕾  喻苏琴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486-13487
[目的]研究不同激素配比、蔗糖、活性炭等附加物质及光照对圆齿野鸦椿丛生芽增殖的影响,寻求最适圆齿野鸦椿试管苗增殖的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为圆齿野鸦椿组培快繁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方法]以圆齿野鸦椿初代培养的丛生芽为外植体,基础培养基为1/2MS,在不同激素配比、蔗糖、活性炭等附加物质的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增殖培养,观察不同培养基及光照对圆齿野鸦椿试管苗芽增殖数量和玻璃化的影响。[结果]当培养基的激素配比为IBA0.1mg/L+6-BA2.0mg/L+NAA0.1mg/L+琼脂7昏/L+蔗糖30g/L,丛生芽增殖系数最高可达3.9倍,激素对芽增殖系数的影响为:NAA〉6-BA〉IBA;活性炭有抑制圆齿野鸦椿芽增殖、促进芽体高生长和降低玻璃化的作用;糖是增殖培养阶段不可缺少的成分;自然光照较日光灯照和暗培养效果好。[结论]激素的合理配比、蔗糖以及自然光照有利于圆齿野鸦椿芽继代增殖培养,活性炭有抑制圆齿野鸦椿芽继代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盆栽试验,探讨N、P、K配比施肥对1年生圆齿野鸦椿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分析评价法筛选出最佳施肥配方。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水平对圆齿野鸦椿生长的影响不同,0.75 g·kg~(-1)尿素+0.75 g·kg~(-1)钙镁磷+0.75 g·kg~(-1)KCl处理最有利于地径和总生物量的增长,地径达0.75 mm,总生物量达7.516 g,分别比不施肥(CK)提高240.91%、99.947%;1.75 g·kg~(-1)尿素+1.75 g·kg~(-1)钙镁磷+0.75 g·kg~(-1)KCl处理最有利于幼苗苗高和枝条抽梢生长,分别为21.80 cm、14.33 cm,分别比CK提高164.88%、126.38%;3.25 g·kg~(-1)尿素+3.25 g·kg~(-1)钙镁磷+0.75 g·kg~(-1)KCl处理最有利于叶片数的增加,达17.33片,比CK提高96.93%。极差分析表明,K肥对地径和叶片数的影响最大;N肥对枝条抽梢生长量和总生物量的影响最大;P肥对苗高的影响最大。应根据苗木不同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施肥配比,1~2年生圆齿野鸦椿幼苗最佳施肥配方为:每千克土壤施用0.348 g N+0.09 g P+0.45 g K。  相似文献   

13.
以圆齿野鸦椿果皮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组合试验,建立了超声辅助提取果皮花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即超声温度40℃,时间40 min,功率300 W,料液比1∶6.在此条件下花青素提取量为(3.740±0.058) mg·g~(-1).1,1-二苯基-2-苦肼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超氧自由基■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圆齿野鸦椿花青素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花青素质量浓度为0.1~3.2 mg·mL~(-1)时,其抗氧化活性与浓度呈线性相关.表明超声辅助提取圆齿野鸦椿果皮花青素,效果优,时间短,浸提液用量少.  相似文献   

14.
野生赏药兼用植物野鸦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野鸦椿的资源和生物学特性,从药用价值、观赏价值、植物源农药价值、及其他利用价值等几方面分析它的开发利用价值,并介绍了野鸦椿的繁殖和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干旱胁迫下不同圆齿野鸦椿家系苗木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为苗期抗旱性强的家系筛选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7个生长速度较快的圆齿野鸦椿家系二年生苗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分析对照、轻度干旱、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4种处理下各家系苗木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溶性糖(SP)、可溶性蛋白(Pro)和丙二醛(MDA)6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并以相关分析结果为基础,结合隶属函数法对7个圆齿野鸦椿家系叶片的6个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及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强,7个圆齿野鸦椿家系二年生苗6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基本趋于一致,叶片SOD、POD和CAT活性增强,SP、Pro和MDA含量增加,但各指标的变化程度因家系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FJ-JO-032家系叶片SOD活性在各处理中均处于较高水平;JX-QN-002家系叶片POD、CAT活性在各处理中也均处于较高水平;FJ-JO-008家系叶片SP含量在各处理中的含量较高,且其叶片Pro和MDA含量在不同干旱胁迫处理下的变化幅度最大.不同圆齿野鸦椿家系叶片CAT活性、POD活性、Pro含量和MDA含量与基质水含量(WC)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叶片SOD活性与基质WC呈显著负相关(P<0.05);叶片SP与基质WC无显著相关性(P>0.05).7个圆齿野鸦椿家系的平均隶属函数值即抗旱性排序为FJ-JO-008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圆齿野鸦椿不同部位的类黄酮与总三萜含量,以筛选最佳药用部位与采收期。[方法]用超声法提取,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叶片、根、果皮、种子和枝条中的类黄酮及总三萜含量。[结果]圆齿野鸦椿不同部位的类黄酮含量依次为:叶片枝条果皮根种子,总三萜含量依次为:叶片果皮种子枝条根,两者均以叶片含量最高。3—12月叶片类黄酮及总三萜测定表明,均以11月份含量最高,分别为17.68、37.73 mg·g~(-1)。[结论]圆齿野鸦椿叶片的类黄酮及总三萜含量最高,是利用的最佳部位,同时适宜采收期为10—12月,以11月份最佳。  相似文献   

17.
以1年生圆齿野鸦椿幼苗为试材,研究涝渍胁迫对圆齿野鸦椿苗期生长及其叶片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相对含水量逐渐下降;质膜相对透性和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丙二醛的含量均是先逐渐增大后减小;苗木总生物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周俊新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5):156-158
野鸦椿既是优良的园林观赏树种,也是极具开发潜力的优良森林药材树种.本文通过野鸦椿扦插试验,研究野鸦椿在南平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生根激素处理下的成活率、生根时间和扦插苗根系发育情况,以及不同采穗母树年龄、插穗糖含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对扦插成活率、扦插苗根条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季节扦插成活率有极显著差异,5月份最高,10月份次之,2月份最低;扦插季节对根条数没有明显影响,但其与生根激素的交互作用,对根条数有明显的影响;使用生根激素处理穗条,可以提高扦插的成活率,缩短生根时间,增加根条数,其中,尤以IBA和ABT6效果最好.穗条糖含量、叶绿素含量、采穗母株年龄与扦插成活率之间有较密切的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9.
野鸦椿属药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泛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对野鸦椿属的种属、成分、药理及临床应用等进行了综述,为野鸦椿属的深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施肥对圆齿野鸦椿果皮高抗炎物质色原酮碳苷(5,7-二羟基-2-甲基-色原酮-8-c-β-d-葡萄糖苷和5,7-二羟基-2-甲基-色原酮-6-c-β-d-葡萄糖苷)含量的影响,采用L18(35)正交试验设计,选取4年生圆齿野鸦椿幼树,设置生物炭、氮、磷、钾元素肥与微肥施肥配比,并设空白对照组,共19个处理。经方差、相关性、线性回归和隶属函数等分析,结果表明:在本研究条件下,元素肥单施效果不明显,钾肥与微肥使isobiflorin(B1)和biflorin(B2)含量较大;配施时,B1、B2含量在T16处理时最大,分别为24.39、24.93 mg·g-1,与隶属函数分析结果一致;B1和B2含量相关性为0.999,显著度<0.001,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B2=-0.082+1.026×B1。综上,T16处理是色原酮高含量药用林培育的施肥方案,圆齿野鸦椿存在体内互相转换的可能。本研究为其科学培育与利用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