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是一种大型食用水母,近几年,由于海蜇养殖的不断扩大,海蜇苗种的需求量也在加大,人工育苗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海蜇人工育苗技术要点,供广大生产单位参考使用。 一、自然海区采捕亲蜇 北方沿海海蜇的生殖期在8月中旬至10月中旬,而在一个生殖季节内性腺有2次~3次的排放高峰期。生产中,应在自然种群性腺第一个成熟期,即8月末至9月初  相似文献   

2.
贝类养殖技术之二青蛤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蛤俗称蛤蜊、黑蛤、石头螺等,属帘蛤科,是我国沿海常见的经济贝类,也有药用价值。青蛤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是青蛤养殖规模化、产业化的瓶颈,笔者在连续多年的生产实践基础上,对青蛤工厂化育苗技术进行了总结。一、育苗设施1.育苗池共计20口,总面积750m2。2.单细胞藻类培育池共计10口,总面积250m2。3.水处理系统、供气系统等与其它贝类育苗要求相同。二、亲贝来源6月底~8月初是当地青蛤自然繁殖期,从连云港、盐城海域及其附近池塘选取壳长2cm~3cm、无创伤、无病灶、性腺饱满的成贝作为亲贝,以干法运输至育苗场。三、催产及孵化洗净亲贝,用50…  相似文献   

3.
海蜇的人工工厂化育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海蜇碟状体经4个多月的室内培养达性成熟,产卵持续时间可达30~40天之久,浮浪幼虫变态为媳状幼体,一天后开口。螅状体越冬水温达5℃以下时,螅状体呈半休眠状态,投饵量为适温时的十分之一。越冬后水温回升到10℃以上时,开始出现横裂现象,12℃时开始放散碟状体,单位水体出苗量为9.0~10万只/米^3。  相似文献   

4.
1海蜇育苗基础设施1.1育苗室和育苗池育苗室要求通风,光线偏暗,避免阳光直射入室。育苗池的大小和形状等无严格要求,深浅一般要有效水位1m以上,现有鱼、虾、贝类育苗池均可兼作海蜇育苗池。池内严禁有裸露金属管道,池子上方要有塑料薄膜遮挡,严禁重金属落入池内。  相似文献   

5.
张洪芬 《水产养殖》2006,27(2):21-23
海蜇在生物学上隶属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根口水母科,为我国沿海大型水生生物,具有生长快、味鲜肉嫩、适应范围广、耐低氧、可进行高密度养殖等优点,是名优新养殖的换代品种。在海洋资源日益匮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下,试验对  相似文献   

6.
海蜇为我国沿海大型水生生物,具有生长快、适应范围广、耐低氧,可进行高密度养殖等优点,是具鲜明特色的名优新养殖换代品种。在海洋资源日益匮乏,不能满足市场大量需求的情况下,山东省潍坊市水产研究所于2001~2002年的两年间,对海蜇采取捕捞前期自然苗种和人工繁育苗种的办法,利用海水育苗结束后闲置的育苗设施  相似文献   

7.
一、海蜇的生物学特性 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是海洋浮游动物,分类上属腔肠动物门,其生活史有世代交替现象,即:水母体通过有性生殖产生水螅体,水螅体以无性横裂生殖产生水母体。通常说的海蜇是指水母体的成体,外形呈蘑菇状,分为伞体和口腕两部  相似文献   

8.
海蜇是大型食用水母,经济价值较高,作为一种自然资源被利用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海蜇营养成份的独特之处是脂肪含量极低,蛋白质和无机盐类等含量丰富。2002年,笔者在福建省平潭县北唐乡进行海蜇池塘养殖试验,取得成功,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池塘选择面积50亩以上,进排水方便,最好附近有淡水水源以便调控水体盐度,池水水深在1.5m~2.0m为宜,且应在岸边水深0.5m处设置围网,以防海蜇抢滩死亡。二、清塘消毒养虾池清除淤泥,用30ppm~50ppm的漂白粉或100kg/亩~150kg/亩的生石灰消毒。三、注水池塘进水应在放苗前10天结束,进、排水口应设置40…  相似文献   

9.
刺参在自然海区中生长缓慢,成活率低,生长周期长,由幼参规格养成至商品参规格需3年~年,且其中很大一部分时间是消耗在夏眠和冬季低水温期,为此,近几年我们在山东省招远市进行了刺参人工控温工厂化养殖技术试验,在刺参养成、缩短养成周期、病害防治和提高养成规格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技术工作总结如下:一、养殖池建造养殖池建造在塑料大棚内,为砖、水泥结构,棚顶是钢筋支架,外盖白色塑料薄膜,最外层加盖草帘。养殖池共4个,其中2个规格为83m×20m×2m,水深1.5m;另外2个规格为45m×30×3m,水深2.0m。每个养殖池为1个大…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海蜇人工养殖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是回捕率低、商品规格小、幼蜇投放密度不准确、水质管理不规范等,笔者通过近两年来对海蜇人工养殖现场进行的跟踪服务,就其养殖技术做如下探讨,以供参考。 一、关于确定海蜇人工养殖模式 根据养殖水体的类型和水源条件等,从业者首先应确定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1.
漠斑牙鲆人工育苗技术要点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漠斑牙鲆(Paralichthys lethostigma)原产于美国沿海,是一种优质的水产养殖品种。在美国,漠斑牙鲆的亲鱼培育、产卵、育苗等基础研究已进展多年;近几年来,国内先后有4个-5个单位从美国引进了漠斑牙鲆亲鱼或鱼苗进行培育,有的单位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有的单位还遇到了不少技术难题,亲鱼培育与人工繁殖技术还未过关。2003年春季,笔者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用20尾亲鱼进行催产、自然产卵,共获得卵黄苗100多  相似文献   

12.
青蛤俗称蛤蜊、圆蛤,是我国南北习见的经济贝类,生活于沿海泥沙滩中.浙江省青蛤养殖面积5万余亩,年产量约4.5万吨,青蛤已成为当地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过去青蛤苗种大多采捕于自然海区,随着其自然资源的衰退,青蛤苗种日趋紧张,为此,浙江省温岭等地积极开展青蛤人工育苗技术研究,通过几年的努力已系统掌握青蛤全人工育苗技术,并进行了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刺参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人们很早就将其列为主要研究对象加以开发。一、国内外刺参人工育苗发展史回顾及研究现状日本是亚洲开发最早的地区。20世纪30年代该国开始研究。1938年,稻叶伝三郎首次进行人工育苗尝试,  相似文献   

14.
刺参的池塘养殖是一种新兴的产业,有着很大的生存发展空间,因而给苗种生产带来巨大商机.许多育苗厂家利用对虾育苗池从事刺参的人工育苗,可是因为许多条件的影响,产量一直不是很稳定,给刺参的养殖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单环刺螠人工育苗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环刺螠(Urechis unicinctus)俗称海肠子,属螠虫动物门(Echiuroide),螠纲(Echiurida),无管螠目(Xenopneusta),刺螠科(Urechidae)。分布于俄罗斯、日本、朝鲜和我国的黄渤海沿岸,是我国北方沿海泥沙岸潮间带下区及潮下带浅水区底栖生物的常见种。个体肥大,肉味鲜美,体壁富含蛋白质,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整个鳜鱼养殖过程中,苗种培育为至关重要的一环.继2020年南方多阴雨及多地洪水肆虐后,鳜鱼养殖形势愈发艰难,因此,本文分享几点鳜鱼苗种养殖技术要点,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借鉴. 一、苗种质量控制 苗种下塘成活率与优质亲鱼培育和孵化等环节息息相关,因此选择优质亲鱼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7.
描述了在胶州湾进行海蜇的增殖放流情况,调查统计显示,海蜇的回捕率达到2%,投入产出比为1:6.8,放流投资利润率520%,对渔业资源的恢复及渔业经济的增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前,海蜇养殖技术不很成熟,但是海蜇价格较高,养殖周期短,许多养殖户纷纷尝试,养殖产量和效益或高或低,不很稳定。为了充分利用虾池,探索海蜇养殖生产技术,我们于2003—2004年连续二年利用虾池进行海蜇养殖试验,均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贝类养殖技术之六毛蚶人工育苗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为双壳软体动物,俗称麻蛤、毛蛤、瓦垄子、蚶子,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以我国北方省份最为丰富。近年来,毛蚶市场供不应求,在此情形下唐山市丰南区把发展毛蚶增养殖、加快恢复毛蚶资源工作做为推动全区浅海滩涂贝类增养殖事业的重要举措,为解决毛蚶苗种问题,2003年~2005年我们进行了毛蚶人工育苗和中间暂养等技术方面的研究,现将我们的实验情况报告如下。一、基础设施实验在丰南区渤海水产资源增殖站育苗室进行。沉淀池为1个面积8亩的土池;砂滤池2个,每个砂滤池水体为80m3;使用室内水泥池14个,规格为4m×6m×1.7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