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养殖业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频繁的引种和人员、物资的流动成为常态化,畜禽疫病尤其是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已成为现代畜牧业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中猪伪狂犬病就是养猪业中危害较大的传染病之一,由于该病呈暴发性流行,一旦发病就将严重影响养猪业的经济效益,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已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为此,做好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对养猪业来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正养猪业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规模养殖场数量在养猪业中的权重越来越大,养猪业的发展不仅使养殖户经济收入增加,对人民生活的改善起到了很大作用。然而猪的疫病仍然是养猪业所面临的重大挑战,旧的传染病、寄生虫病仍然在发生流行的同时,还不断有新的疫病产生和流行。为了科学有效防控猪的疫病和了解掌握疫苗抗体滴度变化,通过对动物血液  相似文献   

3.
猪传染病是制约养猪业生产的主要因素,重大传染病的暴发或流行会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我国动物疫病病原种类多、病原复杂、流行范围广。  相似文献   

4.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死亡率可高达100%,目前尚无商品化疫苗可预防。该病虽然不感染人,却是一种给养猪业带来毁灭性后果的猪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5.
协办单位: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猪瘟是引起猪高度致死、接触性传染的严重危害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在我国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6.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家猪和野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须通报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该病对养猪业危害极大,是全球养猪业的头号杀手,做好非洲猪瘟风险点的防控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猪瘟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病毒性疾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此病列为A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是危害我国养猪业发展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给养猪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各年龄阶段和不同品种的猪对该病均易感。  相似文献   

8.
猪口蹄疫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口蹄疫病是由RNA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人畜共患,在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家畜传染病之一,被国际兽医局列为发病必须报告的A类动物疫病。猪是该病的易感动物之一,猪口蹄疫给养猪业带来的损失是严重的。因此,做好该病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现将猪口蹄疫病的情况介绍如下,以供养猪业者使用。  相似文献   

9.
正记者25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可抗猪瘟病毒活性的干扰素刺激基因"鸟苷酸结合蛋白1",并阐明了其抗病毒机制。猪瘟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猪传染病,传播快、致死率高,每年给我国养猪业带来的损失可达数十亿元,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入须申报的动物疫病名录。我国在《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中将其列为优先防治的一类动物疫病。据哈兽研所猪烈性传染病创新团队李连峰博  相似文献   

10.
正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疱疹病毒科猪疱疹病毒I型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妊娠母猪感染可导致繁殖障碍,引起流产、死胎及产弱仔,新生仔猪大量死亡,亦可引起公猪不育,成年猪常呈隐性感染。本病在我国广泛存在,是严重危害养猪业发展的重要传染病之一。近年来,种猪群感染率上升,病原很难净  相似文献   

11.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各种年龄猪均可发病,传染性极强,具有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旦发生可能毁灭性、持续性地威胁养猪业的发展。目前猪瘟仍是威胁养猪业最重要的一种传染病。1病原学猪瘟病毒具有如下特性:1.1病毒极为稳定免疫原性极好,免疫动物全保护。1.2毒力极强致敏动物感染性强,可使非免疫动物100%发病,是今后防控重点疫病之一。1.3病毒对低温有较强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12.
<正>猪瘟(CSF)是由猪瘟病毒(CSFV)感染引起的猪的急性、热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是严重影响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16种传染病之一,我国亦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是发生最多、危害最大、流行最广的动物传染病之一。按照农业部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和省属  相似文献   

13.
正非洲猪瘟是一种猪的烈性传染病,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以高达100%。这个病一旦进入一个国家或地区,会对该区域的养猪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将该病规定为必须通报的动物疫病。我国把该病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一旦发现疫病流行,必须立即采取扑灭措施。非洲猪瘟的传染源主要是带病野猪和发病家猪的分泌物  相似文献   

14.
猪蓝耳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我国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近年来,贵州省养猪业得到迅速发展,猪蓝耳病一直是危害养猪业发展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该病发病后主要表现为怀孕母猪流产、早产、死胎等繁殖障碍和仔猪呼吸困难。不同性别、品种和年龄的猪均可感染,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没有特效药物可以治疗,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该病的诊断与防治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猪伪狂犬病(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猪群以发热、神经症状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不同阶段的猪群均可感染发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为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和流行,本文介绍了笔者预防控制猪伪狂犬病的体会,供养猪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virus,CSFV)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高热、稽留、便秘与拉稀交替、发病率和病死率都较高。该病是严重危害全球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疫病目录所列的必须通报的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养猪业正经历着由传统粗放的小农经营方式向集约化、现代化养猪模式转变.但随着饲养密度的提高,猪种的引进、应激因素的增多,为疫病的传播提供了条件.猪群愈大,发生疫病时造成的损失越大,危害就越严重.特别是近年来,一些以往较少发生的疫病,目前发病和死亡数量呈上升趋势,同时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对养猪业的威胁日益严重,猪病特别是传染病已成为养猪业发展的重要障碍.  相似文献   

18.
黄宇 《广西畜牧兽医》2019,35(3):115-118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死率可达90%~100%。ASF不但对养猪业有严重的社会经济影响,而且严重影响和破坏了猪和猪产品的区域和国际贸易,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之一,也是我国规定的一类动物疫病[1,2]。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随着规模化的养猪业发展,一些重大动物疫病给养猪业带来极大危害。如果带毒(一些免疫抑制性传染病,如高致病性蓝耳病)后备猪或种公猪出现在生产中则会在猪场形成恶性循环链。在实验室检验上经常发现,部分种猪场及种公猪站猪口蹄疫、猪瘟、蓝耳病感染抗体呈阳性(带毒)这就有可能成为重大动物疫病的传染源。要从源头上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疫情,则必须对种猪场及种公猪站的种猪实行监测净化工作。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由于养猪业朝着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农村散养户呈现逐渐减少的趁势,各级兽医主管部门在动物疫病防控方面把重心转向到大型规模养殖场,造成农村动物疫病的发生比率有所升高。为了摸清农村近年猪瘟疫情发生率高的根源,制定切实可靠的适合农村散养猪猪瘟免疫方案,特进行本次猪瘟免疫抗体的检测。猪瘟是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的病毒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