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种农药对螺旋粉虱的室内药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EC、20%啶虫脒SL、480 g/kg乐斯本EC、云大尽胜(32.5%阿维·毒EC)进行螺旋粉虱成虫及蛹的室内药效测定.测定成虫结果表明:处理后1 h,4.5%高效氯氰菊酯EC有效浓度为11.25 mg/kg的处理死亡率最高,成虫死亡率达90%,20%啶虫脒SL的成虫死亡率为3.33%-57.5%,480 g/kg乐斯本EC和32.5%阿维·毒EC的成虫死亡率分别为0%~8.33%和O%~2.5%;处理后3 h,4.5%高效氯氰菊酯EC对成虫的死亡率高达100%,20%啶虫脒SL、480 g/kg乐斯本EC和32.5%阿维·毒EC的成虫死亡率分别为27%~70%、32.5%~71.67%和55%~74.17%;蛹的测定结果表明,几种处理按LC50值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4.5%高效氯氰菊酯EC<480 g/kg乐斯本EC<32.5%阿维·毒EC<20%啶虫脒SL.  相似文献   

2.
几种农药防治三叶草斜纹夜蛾的药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苏州地区三叶草草坪主要害虫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i Fabricius)]开展室内农药生物测定的基础上,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研究.研究表明,10%除尽EC 1 000倍、1.5%世扬EC 2 000倍、15%阿维·毒1 000倍、48%乐斯本1 000倍等对斜纹夜蛾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出对女贞球象杀虫效果较好的杀虫剂,采用喷雾法进行了不同药剂对女贞球象幼、成虫的室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5 d,5.7%氟氯氰菊酯EW 1 500倍液、1.8%阿维菌素ME 1 000倍液、氯氰·毒死蜱EC 1 000倍液、77.5%敌敌畏EC 1 000倍液、0.3%印楝素EC 2 5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EC2 500倍液、40%噻虫啉SC 5 000倍液等对幼虫都具有较好防效,死亡率均达90.0%以上。药后5 d,1.8%阿维菌素ME 1 000倍液对成虫的死亡率为100.0%,防治效果显著。幼虫室外药效试验表明,药后5 d,1.8%阿维菌素ME 1 000倍液、25%灭幼脲SC 2 000倍液、5.7%氟氯氰菊酯EW 1 500倍液、氯氰·毒死蜱EC 1 000倍液、77.5%敌敌畏EC 1 000倍液、40%噻虫啉SC 5 000倍液等的校正死亡率均高于60%,具有一定田间防效。  相似文献   

4.
淡剑夜蛾在辽宁地区1年发生2~3代,以老熟幼虫和蛹在草坪草根基部附近浅土层中越冬。该虫世代重叠,整个世代历期为34 d~35d,各虫态平均历期为:卵期3.5d、幼虫18.9d、蛹5.7d、成虫5.2d。3龄前幼虫食量小,4~6龄期食量占总食量的90.27%。每年7、8、9三个月为幼虫为害高峰期,发蛾期持续至9月末。田间药效试验表明,1%甲氨基阿维菌素1 000倍、25%的灭幼脲3号悬浮剂2 000倍、5%氯氰菊酯4 000倍、20%杀灭菊酯2000倍,均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丝棉木金星尺蠖(Calospilos suspectaWarren)是危害大叶黄杨的一种重要害虫,发生严重时可将大叶黄杨叶片全部吃光。2004~2005年观察研究了此虫在苏州地区的生物学特性。该虫每年发生3~4代,世代重叠,以蛹越冬,一代成虫初见期在3月中下旬,各代幼虫盛发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下旬、6月上旬至7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中旬、9月下旬至10月下旬。防治的理想药剂为菊酯类农药,经试验,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2 000倍液喷雾,药后3 d的防效分别为95.54%、91.79%,药后7 d的防效分别为100%、94.57%。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安全、高效的杀虫剂用于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方法]通过小区试验研究5种环境友好型药剂对露地茄子上茄二十八星瓢虫的防治效果。[结果]施药后14 d,4.5%高效氯氰菊酯EC 2 000倍稀释液、48%毒死蜱EC 1 500倍稀释液、0.3%印楝素EC600倍稀释液、80%敌敌畏EC 1 000倍稀释液和5%氟啶脲EC 2 000倍稀释液对茄二十八星瓢虫幼虫和成虫的防效分别为94.63%、95.00%、87.59%、92.55%、90.07%和70.06%、74.36%、51.97%、61.89%、60.91%,对幼虫防效明显优于成虫。[结论]上述5种农药对茄二十八星瓢虫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是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较为理想的药剂。建议在茄二十八星瓢虫幼虫危害初期选用1种或几种农药进行集中防治。  相似文献   

7.
在玉米双斑长跗萤叶甲发生高峰期进行药效对比试验,试验设6个处理:①35%奥得腾WG10 000倍液;②35%奥得腾WG 8 000倍液;③40.7%毒死蜱EC 1 500倍液;④4.5%高效氯氰菊酯EC 1 000倍液;⑤80%敌敌畏EC 1 000倍液;⑥空白清水对照。试验结果表明:4.5%高效氯氰菊酯EC 1 000倍液对玉米双斑长跗萤叶甲防效高,见效快,药效持续时间长,为防治该虫首选药剂,值得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柳蝙蛾在敦化市二年完成1代,以卵和幼虫越冬。卵于5月中旬孵化,至9月末或10月初越冬。来年越冬幼虫于5月上旬继续取食为害,7月下旬进入蛹期,8月中旬见到成虫。防治方法主要是严格覆行检疫规定,及时排出带有害虫粪屑包的苗木,清除苗圃内和林内杂草。在低龄幼虫时,可喷洒25%高渗喹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在中龄幼虫时用80%敌敌畏乳油50倍液滴入虫孔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9.
稻秆潜蝇在重庆市已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该虫在重庆地区1年发生3代,以第3代幼虫越冬.越冬代幼虫在3月下旬化蛹,4月中旬至下旬为第1代成虫期,5月上旬为产卵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为第1代幼虫期,6月上旬至下旬为蛹期.第2代成虫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中旬,7月上、中旬为产卵期,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幼虫期,8月上旬至下旬为蛹期.第3代成虫期为9月上旬至下旬,并迁至越冬寄主上产卵,10月初至11月底孵化为幼虫进入越冬期.成虫羽化后1~2 h即可交配,但多数于羽化后1~3 d才交配.交尾后越冬代于4~9 d,第2代于3~7 d后产卵,一般1叶仅产1卵,偶有数粒.单雌产卵量2~81粒不等.成虫寿命为20 d左右.  相似文献   

10.
稻秆潜蝇在重庆市巳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该虫在重庆地区1年发生3代,以第3代幼虫越冬。越冬代.幼虫在3月下旬化蛹,4月中旬至下旬为第1代成虫期,5月上旬为产卵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为第1代幼虫期,6月上旬至下旬为蛹期。第2代成虫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中旬,7月上、中旬为产卵期,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幼虫期,8月上旬至下旬为蛹期。第3代成虫期为9月上旬至下旬,并迁至越冬寄主上产卵,10月初至11月底孵化为幼虫进入越冬期。成虫羽化后1—2h即可交配,但多数于羽化后1—3d才交配。更尾后越冬代于4—9d,第2代于3—7d后产卵,一般1叶仅产1卵,偶有数粒。单雌产卵量2—81粒不等。成虫寿命为20d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