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探讨榛子果实发育中,矿质元素在果仁和果壳中的分配与转化规律.结果表明:果仁发育开始到果实成熟,果实中氮磷钾3种元素在果仁中呈累积趋势;在果仁发育期和充实期,果实中90%的氮、90%的磷以及70%的钾存在于果仁中;果实成熟时,果实中的钙主要累积在果壳中.  相似文献   

2.
钙营养对温室油桃果实品质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温室条件下,通过对油桃品种丽春、艳光、超红珠在果实发育期进行外源补钙,研究了外源补钙对油桃果实品质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喷钙处理与对照相比,果实发育初期(盛花后15~35天),可明显降低果实中可溶性糖的含量,提高果实中可滴定酸的含量,但不同品种间有差异.盛花后25天测定丽春、艳光、超红珠果实中可溶性糖的含量,降低量分别达10.70%、14.06%、4.97%;艳光、超红珠可滴定酸提高量分别达22.22%、11.11%.果实发育后期(盛花后35~55天),丽春、艳光、超红珠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明显提高,艳光、超红殊果实中可滴定酸的含量明显降低.对于丽春而言,整个果实发育期内都降低了果实中可滴定酸的含量.在果实成熟时测定,丽春、艳光、超红珠果实可溶性糖提高量分别达10.55%、14.69%、5.79%:可滴定酸降低量分别达42.85%、35.71%、23.07%.丽春、艳光、超红珠果实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果实发育期均有提高,到果实成熟时,提高量分别达31.11%、8.04%、18.30%;果实中维生素C的含量变化除在盛花后25天左右表现有降低外.其他发育期均有明显增加.到成熟时提高量分别达5.29%、6.86%、11.15%.  相似文献   

3.
以7年生的灵武长枣为试材,测定设施栽培条件下枣果成熟过程中果实单果质量、横纵径、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探究灵武长枣果实成熟期内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设施灵武长枣在成熟过程中,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增加,单果质量不断增大,采摘前3周内增速最快,成熟采摘时达到了20.45 g;横纵径也不断增大,在采摘时分别达到30.73 mm和48.82 mm;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也呈逐步上升趋势,在成熟采摘时分别达到25.20%和22.93%;可滴定酸含量则出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全红期达到0.47%.  相似文献   

4.
杨梅果实糖分积累及其代谢酶活性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开花后54 d起至果实成熟,对‘东魁’、‘黑晶’、‘温岭大梅’3个杨梅品种的果实发育动态、糖分积累和糖代谢有关酶的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成熟杨梅果实的糖分主要是蔗糖、果糖、葡萄糖,其中蔗糖含量最高,约为总糖分的40%~50%,其次是果糖和葡萄糖。糖分含量先小幅下降,然后快速积累,完全成熟时3种糖分均达到最高值,蔗糖、果糖、葡萄糖的含量分别为:34.4~48.9,24.6~28.6,23.2~27.7 mg.g-1鲜重。果实滴定酸含量则先上升,然后快速下降,成熟时降至最低点,为0.4%~0.6%。杨梅果实中与蔗糖代谢相关的中性转化酶(NI)、酸性转化酶(AI)、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SSD)活性变化趋势相似,先下降,然后逐渐升高,成熟时达到最高,分别为:40.3~52.8,31.2~40.5,3.5~4.0 mg葡萄糖.g-1鲜重,活性从高到低顺序:NI>AI>SSD。表明成熟果实中较高的NI和AI活性可能是杨梅果实果糖和葡萄糖积累的主要动力。对‘东魁’果实的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SSS)活性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果实成熟,两者均逐渐升高,但到果实成熟时活性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53.4±2.4),(35.8±2.8)mg蔗糖.g-1鲜重,SSS的活性高于SPS活性,可能暗示SSS和SPS在成熟果实中的高活性是杨梅果实蔗糖积累的主要动力,SSS对蔗糖积累的贡献要大于SPS。  相似文献   

5.
以云南德宏主栽百香果品种'台农一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采收成熟度果实在常温贮藏过程中皱缩指数、果皮色泽、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含量以及TSS/TA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贮藏期间,10成熟果实的果皮皱缩最快,皱缩指数变化最大;8成熟果实的果皮皱缩最慢,皱缩指数变化最小;7成熟果实的果皮一直为绿色或红绿色,转色较差,而8成熟以上果实均能正常转色;在采收时,7成熟果实的TSS含量和TSS/TA显著低于其他3个成熟度果实的(P<0.05),而T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成熟度果实的(P<0.05),4个成熟度果实的可食率没有显著差异.7成熟果实的TA含量在整个贮藏过程中均显著高于其它3个成熟度果实的(P<0.05),TSS/TA显著低于其它3个成熟度果实的(P<0.05);8成熟果实的TA含量和TSS/TA在贮藏2 d后与9成熟和10成熟果实没有显著差异.在贮藏后期,10成熟果实的TSS/TA显著降低(P<0.05),7成熟果实的可食率显著降低(P<0.05).因此,8成熟和9成熟是百香果较合适的采收期,8成熟果实适于较长距离的贮运和销售,9成熟果实适于短距离的贮运销售或产地销售.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Faster R-CNN模型对不同成熟度蓝莓果实进行精准识别分类,为浆果类果实的自动化采摘、产量预估等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选取成熟果、半成熟果、未成熟果剪切图像各4000幅和8000幅背景图像作为训练集,1000幅原始图像用于验证集开展试验,改进Faster R-CNN算法,设计一种对背景干扰、果实遮挡等因素具有良好鲁棒性和准确率的蓝莓果实识别模型,模型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NN)、区域候选网络(RPN)、感兴趣区域池化(ROI Pool-ing)和分类网络来实现蓝莓图像背景消除及果实识别并与DPM算法进行对比.[结果]以WOA算法优化的训练参数作为参考,在蓝莓数据集上训练网络模型.在分析P-R曲线后计算F发现,Faster R-CNN算法在成熟果、半成熟果和未成熟果上的F值分别为95.48%、95.59%和94.70%,与DPM算法相比平均高10.00%.在对3类蓝莓果实的识别精度方面,Faster R-CNN同样有着优秀的识别效果.对成熟果、半成熟果和未成熟果的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7.00%、95.00%和92.00%,平均识别准确率为94.67%,比DPM算法高20.00%左右.该网络模型在高精度的识别效果下,对于蓝莓果实的平均识别速度依然达0.25 s/幅,能满足实时在线识别的需求.[建议]获取多角度、复杂环境下的图像用来提高模型识别率;利用迁移学习建立蓝莓识别模型;数据集样本扩充并分类.  相似文献   

7.
1.采收时期 草莓开花至成熟所需的天数,温度起主要作用.温度高,时间短;反之则时间长.在促成栽培条件下,10月中下旬开花的,大约30天成熟;12月上旬开花的;果实发育期较长,约需50天,5月份成熟天数只需25天.适宜的采收成熟度要根据温度环境、果实用途、销售市场的远近等因素综合考虑.对于促成栽培的草莓,由于其大部分果实的采收期在寒冷的冬季,12月~3月中下旬,可在八成熟时采收;4月以后温度明显上升,成熟速度快,可在七成熟时采收;供加工果汁、果酒、饮料、果酱和果冻的,要求果实完熟时采收,以提高果实的糖分和香味;供制罐头的,要求果实大小一致,在八成熟时采收;远距离运输的果实,在七成熟时采收;就近销售的可完熟时采收,但不能过熟.   ……  相似文献   

8.
灯笼果属于醋栗科茶属多年生小灌木.株丛高 1.2米左右,果实圆球形,成熟后呈黄绿色,完全成熟后呈紫红色.果实营养丰富,含糖 5% ~11% 、有机酸 0.9% ~2.3%,每 100克鲜果含维生素 C 55毫克,还含有铁、磷、钾、钙等微量元素.果实不仅可以鲜食,还可制成果酱、罐头、果汁等多种食品.由于果实酸味纯正,完全成熟的果实酸甜适口,别具一格,是初夏水果淡季的开胃食品,颇受消费者欢迎.现将其栽培技术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灯笼果属于醋栗科茶属多年生小灌木.株丛高 1.2米左右,果实圆球形,成熟后呈黄绿色,完全成熟后呈紫红色.果实营养丰富,含糖 5% ~11% 、有机酸 0.9% ~2.3%,每 100克鲜果含维生素 C 55毫克,还含有铁、磷、钾、钙等微量元素.果实不仅可以鲜食,还可制成果酱、罐头、果汁等多种食品.由于果实酸味纯正,完全成熟的果实酸甜适口,别具一格,是初夏水果淡季的开胃食品,颇受消费者欢迎.现将其栽培技术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葡萄无核化的生产技术,是通过良好的栽培技术与葡萄无核剂处理的结合,使有籽葡萄的种籽软化或败育,达到无核、稳产、优质、早熟的目的.葡萄无核化生产效果十分显著:无核率达95%~100%;坐果率在95%以上,果实含糖量提高1~3度;果穗基本无病害,果粒重平均在10克以上;果实提前15~30天成熟,巨峰开花后60~70天成熟.其具体生产技术要点是.  相似文献   

11.
不同成熟度水晶葡萄贮藏品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不同采收成熟度水晶葡萄贮藏后的商品价值,以3个不同时期采摘的水晶葡萄为试验对象,采用PE20保鲜袋为包装材料,在温度(1.0±0.3)℃、相对湿度(90±5)%条件下贮藏。结果表明,贮藏到60 d时,七成熟果实腐烂率(14.42%)、脱粒率(20.26%)、褐变率(25.1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07%)均低于八、九成熟果实,而硬度(270.19 g)高于八、九成熟果实,含水率在整个贮藏期各成熟度之间无差异;八成熟果实腐烂率(20.89%)、脱粒率(25.06%)、褐变率(33.88%)均比九成熟果实低,维生素C含量(0.080 mg/g)高于九成熟果实。综上,七成熟果实耐贮性虽优于八、九成熟果实,但七成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低,导致口感不佳,九成熟果实维生素C含量低于八成熟果实,且腐烂、褐变、脱粒严重,商品价值较八成熟果实低。综上,水晶葡萄在八成熟时采收,更有利于提高贮藏后的商品性。  相似文献   

12.
海棠不同品种果实香气物质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研究不同海棠(Malus sp.)品种果实的香气成分及果实成熟后挥发性物质的变化,为寻找苹果属物种中具有特异香气的种质提供有效的研究方法。【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 MS)技术,分别测定了‘Red splender’、‘Strawberry parifit’、‘Pink Spire’、‘Radiant’、‘Sparkler’、‘Flame’等6个海棠品种成熟果实的挥发性物质,并对‘Red splender’和‘Strawberry parifit’果实成熟后挥发性物质的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6个海棠品种成熟果实中共检测到37种挥发性物质,主要成分为醛类、酯类和醇类。2-己烯醛是最主要的香气成分,相对含量略有差异,分别占果实挥发性物质总量的45.37%、21.98%、33.56%、32.21%、38.6%和45.88%。果实成熟后,香气组分变化较大。‘Red splender’果实成熟后,2-己烯醛仍为最主要香气成分,含量下降为42.89%,醛类、酯类物质在总组分中所占比例分别减少了12.16%和7.18%,醇类物质在总组分中所占比例增加了13.86%;‘Strawberry parifit’果实中环己醇成为最主要香气成分,含量上升为46.43%,醛类、酯类物质在总组分中所占比例减少了23.74%和9.34%,醇类物质在总组分中所占比例增加了49.03%。【结论】海棠果实的主要挥发性物质为:2-己烯醛、3-己烯醛、己醛、2,4-己二烯醛、苯甲醛、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醛类物质是对这些海棠品种果实风味贡献最大的挥发性物质,酯类和醇类是构成不同品种海棠特异香气的重要组成。‘Red splender’、‘Strawberry parifit’果实成熟后,醛类和酯类物质的相对含量下降,而醇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3.
贵妃红荔枝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及含糖量变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荔枝新品种贵妃红为试材,观测果实、种核、果肉的生长全过程,测定果实成熟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总糖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贵妃红荔枝从雌花盛开到果实完全成熟历经88 d左右,开花后40d前纵径增长快,开花40d后横径增长快;花后70 d左右种皮转为红褐色,种皮萎缩,约46%的种子种皮萎缩成为焦核;花后40d左右开始出现果肉,历经21 d左右果肉包满种子,之后果实果蒂开始转红,成熟时果皮为鲜红色;成熟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糖分积累达到最高,之后较快出现"退糖"现象.  相似文献   

14.
果实套袋对番茄果实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以中杂九号番茄为试材,试验分析了番茄果穗套袋对袋内微环境、果实发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对番茄果实发育影响不大;套袋后果实微环境温度升高2.3℃,光照减弱11.1%,成熟果实表面洁净,无农药、泥水和尘埃污染,维生素C含量提高7.93%,可溶性糖含量提高8.20%,但套袋果实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果实表面锈斑率和裂果率增加.  相似文献   

15.
1极早成熟.是当前成熟最早的品种之一.一般在6月中下旬成熟上市. 2品种特优.肉质雪白,极细嫩、酥脆.几乎无石细胞,可溶性固形物14.6%,口感特好. 3果实大.平均单果重达200克以上,最大者达400克,果实商品等级高.  相似文献   

16.
<正>一、猕猴桃酱1.原料。选用充分成熟的果实为原料,剔除腐烂变质及成熟度不够的果实。2.清洗、去皮。用流水洗净果实表皮上的泥沙和杂物。晾干后果实投入浓度为20%~25%的沸碱液中浸烫1~2分钟,去皮。捞出,用1%盐酸中和,洗净果实并去除果毛、果蒂和残余果皮。3.打浆。将果肉放入不锈钢桶内捣碎,或用打浆机打浆。打浆机筛孔  相似文献   

17.
一、贮藏前的准备工作 1.果实成熟度的确定:成熟度首先影响到果实的品质,按果实的着色面积,成熟度可分为25%、50%、75%和全部着色4个进程.75%着色的果实在经过24h贮藏后有很浓的香味,采果成熟度以75%着色(即七八成熟)为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研究有机酸对草莓果实成熟的影响及开发成熟调控技术。【方法】首先分析草莓果实发育期间pH值的变化;其次以清水为对照,用0.5%的醋酸对草莓大绿果进行喷施处理并结合酶联免疫法检测处理后草莓果实中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结果表明,随着草莓果实的着色成熟,pH逐渐增加。同对照相比,0.5%醋酸处理显著抑制草莓果实的成熟;除GA_3外,0.5%醋酸处理显著促进了多种激素的积累,如IAA、IPA、GA4、ZR、MeJA、ABA和BR,尤其ABA和IAA成倍数增加。【结论】醋酸可有效延缓草莓果实的成熟,这种作用与ABA和IAA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分析研究了脐橙果实生长和成熟过程中汁泡、果实维管束和果皮内糖分含量与SPS活性变化动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汁泡还是果实维管束和果皮,它们的还原糖含量高于蔗糖的含量;在果实细胞膨大初期,果皮中的总糖分含量高于汁泡;在果实细胞膨大后期和成熟前期,汁泡中的总糖分含量高于果皮,但是与维管束的总糖含量接近;而到成熟采收时,3个组织的总糖含量则相互接近,而且都以葡萄糖含量占优.SPS参与了脐橙果实蔗糖的贮藏和运输过程,汁泡中的SPS活性在果实成熟前变化较小,在果实的成熟和糖分的积累时期,其活性急骤上升,至成熟期,远高于其他两个组织中的SPS活性;而果皮中的SPS活性在果皮糖分含量增加时活性持续下降;维管束中的SPS活性则基本上随着果实成熟而缓慢下降,至成熟期,活性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20.
乙烯与果实成熟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乙烯与果实成熟的角度,介绍了乙烯的生物合成和信号转导途径;并从分子生物学方面探讨如何在乙烯通路的各个节点对果实成熟进行调控;同时阐述了香蕉果实成熟与乙烯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