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稻田养蟹效益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德生 《新农业》2004,(6):38-38
稻田养蟹就是在同一块稻田地,在同一个季节,既种稻又养河蟹,是—项种养巧妙结合的童体模式。由于稻田施用优质腐熟农家肥和生物肥,喷洒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安全农药,因此减轻了农业污染,可使稻蟹在适宜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共生互利,从而能获取稻丰蟹肥的良好效果。这项种养结合新技术,为发展农业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盘锦市农林牧技术服务中心、盘锦市土肥工作站和盘锦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将稻田养河蟹和稻田养泥鳅两个生态系统有机地结合成“稻-蟹-鳅生态农业”。在不增加稻田养蟹投喂饵料的情况下增收一部分泥鳅.提高了生态系统饵料转化率和生态效益。亩产无公害水稻609公斤.无公害河蟹31.6公斤.无公害泥鳅9.7公斤.实现了稻,蟹.鳅“三丰收”。比单作稻田增加利润464元.比稻-蟹田亩增.加利润68元。  相似文献   

3.
稻田养蟹是一块稻田在同一个生长季节里,既种植水稻又养殖河蟹,这是一项悄然兴起的无风险,见效快,效益高的种植业与养殖业结合的模式.由于稻田施用优质腐熟农家肥和生物肥(少施或不施化肥),喷洒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安全农药(少喷或不喷普通农药),减轻了农业污染,则使稻、蟹在适宜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可以共生互利,从而能够获取稻丰蟹肥,稻蟹双盈的效果.这项具有先进性的养殖实用技术,为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河蟹养殖发展迅速,尤其在稻田养蟹方面获得了稻蟹双丰收。本对稻田养蟹中田块的选择、蟹种的放养、投饵以及如何施肥和用药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中华绒螫蟹又称河蟹、大闸蟹,成品蟹肉嫩、黄多、油厚、膏肥,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特种水产品.稻田养殖中华绒螯蟹是根据稻蟹共生、互利原理进行种养结合的一种生产方式,在产量和数量上以水稻为主,在质量和效益上以河蟹为主,是充分利用本地稻田面积和水体空间,合理开发资源,发挥土地生产潜能,进行稻蟹立体种养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是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正> 鱼虾蟹稻田综合种养是把水稻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的有机结合。利用稻虾鱼蟹共生关系,充分发挥共生互利作用,使原有稻田生态系统向更加有利方向转化。稻田一般选择土质肥沃、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无污染、无白叶枯病的单季稻田块。  相似文献   

7.
利用稻蟹共生关系,达到一地多用、一水多用、一地双收,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本文从稻田扣蟹的暂养、放养、饲养管理、水稻管理、蟹种捕捞、扣蟹的越冬及稻田成蟹养殖田块的选择、蟹田工程建设、蟹种暂养、蟹田管理、饲养管理、水稻种植、回捕等方面详细说明了稻田养殖扣蟹及成蟹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王玉梅 《农家致富》2004,(22):42-42
稻田养蟹,稻、蟹共生互利:一方面,投饵、残饵及蟹的排泄物可作为水稻的有机肥料;另一方面,稻田的害虫、杂草等又为蟹提供了饵料,节约了除草、施农药的成本。2003年,笔者在如皋市皋南镇进行了稻田养蟹试验.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做法和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很受消费者青睐.利用稻田养殖河蟹,既可以充分利用稻田的空间、天然饵料实施养殖,又可通过河蟹的日常活动为稻田松土、除草、施肥,达到蟹稻互利、丰产增收的目的,是稻农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陈丽华 《农业与技术》2014,(11):178+182
稻田养蟹是利用稻田的空间资源、饵料资源,通过合理规划设计,既种稻又养蟹,稻蟹双收。大力发展稻田养蟹,充分利用稻田这一农业资源优势,实行立体开发,粮鱼互促,优势互补,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稳定农民收入,振兴农村经济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吉林省稻田健康养殖中华绒螯蟹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90年代初兴起稻田开挖渔池养蟹养鱼,当时稻谷价每kg不足1元,种稻效益低,蟹、鱼价格高,养殖效益很好。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好路子。但2003年起,粮食价格不断攀升,饲料成本大幅提高,而蟹、鱼价格不升反降,稻田实际租金(承包金)电明显提高,原蟹、鱼精养模式普遍亏本。本镇白马村养殖户史留海经试验,探索出一套稻、蟹、鱼生态种养高效节本新技术,使稻田渔池扭亏为盈,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2.
阿克泰防治养蟹稻田水稻害虫的效果与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田养蟹集水产养殖与粮食种植为一体,属高效益、多功能生产模式,是稻农增收的良好途径。但随着该生产模式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矛盾。河蟹Eriocheirsinensis作为节肢动物,对农药敏感,而辽宁省水稻害虫发生危害严重,养蟹稻田不宜施用农药防治害虫,造成蟹收稻欠,蟹田害虫种群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市把提水养殖特别是稻田立体养殖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内容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稻田立体种养面积达18万亩,一般每亩产鱼50公斤、虾10公斤、蟹30公斤、稻400公斤,收益较高。现就有关稻田养殖中水稻稀植化生态栽培技术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4.
1 稻田养殖特种水产品生产模式 利用稻田或水生植物、水生蔬菜田块的优势 ,实行稻 /鱼 /蟹、稻 /鱼 /虾、稻 /鳝、稻 /鳅、稻 /鱼 /虾 /蟹苗种等多种形式的种养格局 ,提高稻田的综合经济效益。2 池塘或大水面套养“小品种”生产模式 在池塘或大水面的养殖塘口 ,在不影响主养品种的前提下 ,套养或设置网箱养殖泥鳅、黄鳝、鳜鱼、塘鳢等地方“小品种” ,尤其是塘中设置网箱养殖效果较佳。3 草食性和滤食性鱼类“双当家”混养模式 利用天然河道多、水草丰富、畜禽养殖量大、有机肥料廉价的优势 ,发展草食性的草鱼和滤食性的鲢、鳙鱼 ,这…  相似文献   

15.
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适应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地方经济,梁河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在大面积稻田养鱼及稻鱼扶贫工程示范推广获得成功的基础上,2001年优质稻田养殖中华绒螯蟹、罗氏沼虾试验又获成功.  相似文献   

16.
稻田养蟹是辽宁省的一大主导产业,但近年来蟹子的规格和产量徘徊不前,无法满足人们对食用大蟹的要求,经济效益很难提高。作者从种养过程中既要保证水稻高产优质又要河蟹安全生长的角度出发,在蟹田定期投放水体改良剂,用于蟹田水体改良,实现稻蟹互利,共生双赢,每亩蟹田增收207.02元。  相似文献   

17.
稻蟹共生互利已被人们所认识,但有些养殖户稻田养殖河蟹技术措施不当,致使成蟹出塘规格偏小,成活率低,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因此提高成蟹出塘规格是提高成蟹养殖效益的关键所在。河蟹(Eriocheir sinensis)俗称中华绒螯蟹、螃蟹、毛蟹、清水蟹等,在分类学上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  相似文献   

18.
《福建农业科技》2007,(5):35-35
在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的支持下,将乐县作为福建省3个开展“蛙-稻”生态种养殖项目示范县之一,在光明乡各布村等地开展3.33hm^2单季稻田套养杂交虎纹蛙试验,2007年7月份投放规格为3g重的杂交虎纹蛙苗种13.5万只。目前个体重已达100~150g,即可上市销售。实施稻田养殖杂交虎纹蛙项目,既可降低养蛙成本,有效防止稻田的病害,稻田可不打农药,减少药物残留,提高稻米质量,而且达到了“稻养蛙、蛙促稻”的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稻田养蟹是根据水稻和河蟹共生的原理,将水稻种植和河蟹养殖结合起来的养殖模式。稻田养蟹不仅能改善土壤性质、增加肥力、减少农药的使用,还能提高水稻产量,增加经济效益。该养殖模式还需要积极开展稻蟹共作专用水稻品种的选育、健全养殖标准、扩大养殖规模、创新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工作,以促进稻田养蟹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功 《当代农业》2014,(9):46-47
稻田养蟹作为一项水田经营新模式,变单一经营为综合经营、变平面生产为立体生产.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是发展生态农业的良好途径。稻田中套养河蟹.充分利用稻蟹之间互利共生关系,水稻为河蟹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觅食、活动和避暑环境.而河蟹的排泄物又是水稻上好的有机肥料,同时,河蟹频繁活动觅食大大减轻了水稻虫害的发生.使水稻可以基本不施农药.从而生产出无公害稻谷.形成稻蟹共生的水田复合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