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摘 要:旨在了解矮砧密植富士苹果树体内茎流速率变化规律,为其制定合理的旱作节水灌溉制度提供理论基础。利用热扩散式探针法实时采集树体茎流速率数据,结合自动气象站监测所得各气象因子数据,设计不同灌水下限滴灌试验,进行气象因子等对茎流速率影响的试验研究。富士苹果树在4月份茎流速率最低平均值为2.07 mL/(cm2?h)],到了6—7月份最大,平均值为9.56 mL/(cm2?h)];生育期内茎流速率有明显昼夜变化规律,在晴天时变化规律呈单峰曲线,阴天时变化较平缓,多云天气时呈多峰曲线变化趋势。茎流速率变化规律与太阳辐射强度、大气温度和土壤温度变化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46、0.9389、0.9119;与大气湿度为显著负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526;茎流速率与土壤水分相关性不显著,但是降低土壤含水量会造成树体茎流速率的降低。富士苹果树干茎流速率与各气象因子间相关性由高到低排序为:太阳辐射强度>大气温度>土壤温度>大气湿度>土壤水分。以茎流速率为因变量,各个气象因子为自变量,经逐步回归线性分析得出茎流速率与太阳辐射强度和大气温度之间的回归方程:Y=-8.81+0.013X1+0.52X2。太阳辐射强度是影响树体茎流速率即蒸腾耗水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2.
高寒冷凉地区日光温室温度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为了探明高寒冷凉地区日光温室内温度变化特征,预报温室内温度变化规律,调控温室内温度高低提供依据,利用2012年10月—2013年5月大通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节能日光温室内外温度及大通县气象观测资料,分析高寒冷凉地区不同天气类型下日光温室温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寒冷凉地区试验期间温室内平均温度日变化和秋、冬、春3季温度日变化均表现为典型的“单峰”型。晴天温度最低值出现在08时,多云和阴天推迟1 h;室内温度最大值:晴天>多云>阴天,最小值:阴天>多云>晴天,导致日较差:晴天>多云>阴天,不同季节室内温度日变化有所不同;不同天气类型温室内外各时次、日平均以及最大值、最小值间相关性表现为:阴天>多云>晴天,相关系数夜间均大于白天,最低温度在不同天气类型相关性均较高,最高温度晴天、多云天两者相关性不明显,阴天相关性较高;冬季温室内外温差较大,增温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利用以色列Eldar2 Shany Techno logies公司最新设计生产的Galilieo—LPS-05MD植物生理监控系统对盆栽棉花的小生态环境以及主茎功能叶(倒四叶)叶柄的茎流速率进行全天候监测。通过对主茎叶片叶柄的茎流速率日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水分条件下的主茎叶叶柄茎流速率日变化规律发生变化。高水分条件下高峰期和低谷期出现较早,中、低水分条件下高峰期和低谷期出现较晚。不同水分条件下不同环境因子对茎流速率的影响不一样。高水分条件下土壤温度(ST)和大气相对湿度(RHS)与茎流速率分别存在极显著和显著相关关系;中水分条件下则是空气湿度(AT)和大气相对湿度(RHS)与茎流速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低水分条件下只是光辐射强度(TIR)与茎流速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西宁冬季日光温室气温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青海省大通县日光节能温室的小气候观测数据和同期气象站资料,系统研究日光温室内外温度的变化特征,建立基于逐步回归方法的温室内最高和最低气温预报模型。结果表明:(1)不同天况下温室内气温的日变化规律均呈“单峰”型,且变化幅度为:晴天>多云>阴天;(2)不同天况下温室内日最高和最低温度明显高于室外最高和最低温度;(3)相关分析表明,温室内日最高温度和日最低温度与日照百分率的相关性最高,与10 cm地温的相关性最低;(4)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预测不同天气条件下温室内最高和最低温度,多云和阴天天气下的模拟效果优于晴天。研究结果为高寒冷地区生产避开低温冷(冻)害,掌握冬季绿叶菜的适播期,及时播种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淮河流域农田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解淮河流域农田下垫面光合有效辐射的基本特征,分析淮河流域农作物生长的光、热条件,本文利用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32°30.83′ N,116°46.47′ E)2008年全年太阳辐射观测资料,采用30 min平均,按照线性关系y=cx做最小二乘拟合,得到PAR、RS以及PAR/Rs的日、月和季节均值,分析了该地区光合有效辐射(PAR)的日、季、年变化特征及所占太阳短波辐射(Rs)比例的一些基本特征,得出了该地区的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年总量为1970.8 MJ/m2,春、夏、秋、冬季的平均日总量分别为:6.83 MJ/m2、6.58 MJ/m2、4.28 MJ/m2、3.80 MJ/m2;得出了月平均PAR/Rs的值在0.37~0.43之间,最大值出现在夏季为0.43,最小值出现在冬季为0.37,年平均值为0.40;分析了晴天和阴天日PAR的变化有明显的区别,阴天日PAR/Rs的值比晴天日明天偏大,全年典型阴天日PAR/Rs的值为0.42,典型晴天日PAR/Rs的值的为0.39。对于PAR/Rs,云、水汽、太阳阳辐射强度以及大气浑浊度对其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日光温室小气候要素预报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日光温室小气候要素变化规律,建立小气候要素预报模型,可以对日光温室资源合理开发,为日光温室小气候调控提供依据。应用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日光温室暖棚内农田小气候观测仪采集的逐小时气温、相对湿度数据,将冬季、春季、秋季和晴天、多云、阴天几种情况进行组合,计算棚内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平均相对湿度,分析其变化规律,并利用自动气象观测站数据,建立基于逐步回归方法的预报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内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呈现春季、秋季温度值接近,冬季明显低于春秋两季的特征;而冬季日平均相对湿度高于春秋两季。日最高气温具有显著的从晴天至多云至阴天减少的变化特征,日最低气温特征不如日最高气温明显;日平均相对湿度为从晴天至多云至阴天增加的变化特征。所建立的日光温室小气候要素逐步回归预报模型,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相关系数为0.608~0.933,相对误差范围为0.1%~19.0%,相对误差平均值为2.7%~9.9%。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高寒冷凉地区日光温室内相对湿度的变化规律,达到农业防灾减灾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利用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日光温室小气候观测数据及气象站资料,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分析高寒冷凉地区不同天空状况、不同季节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寒冷凉地区试验期间温室平均相对湿度日变化与四季相同,趋势均呈“单波谷”型,夜间0:00—8:00,温室内相对湿度处于稳定的高湿状态;晴天相对湿度上升及下降速度较快,日变幅最大,阴天上升及下降速度减慢,日变幅减小;温室内外相对湿度相关性阴天大于多云天与晴天,晴天8:00—11:00、多云天16:00—22:00、阴天20:00—23:00相关性较差;平均相对湿度年内最大值及最小值均出现在冬季晴天,各季16:00—19:00相对湿度上升最快。  相似文献   

8.
利用Flow32茎流计分别测定负水头灌溉和常规灌溉方式下的番茄植株蒸腾速率,探讨负水头灌溉方式对番茄植株蒸腾影响及植株蒸腾速率与太阳辐射强度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了负水头灌溉下植株一天不同时刻耗水量差异和负水头灌溉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负水头灌溉下的番茄植株蒸腾速率要大于常规漫灌,但有着相同的变化趋势,植株的蒸腾速率主要受太阳辐射强度的影响;负水头灌溉方式能为作物适时适量提供水分,且有效地减少无效地表蒸发和地下深层渗漏,提高了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
莱芜日光温室气温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为探明冬春季目光温室内气温的变化规律,于山东莱芜进行温室内小气候观测试验,对各月份不同天气条件下温室内气温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2、1和2月份的最低气温出现时间为08时,阴天会推迟1h.且最低气温均在番茄的生长界限温度以下;3和4月份的最低气温出现时间分别为07和06时;且最低气温均在阴天最高,多云天次之,晴天最低;(2)温室内外气温相关性阴天时最大,多云天次之.晴天最小;且白天相关性明显小于夜间;(3)冬季温室内增温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验证利凉的应用效果,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利凉处理下大棚环境、秋番茄生长、结果和茎基腐病的状况。结果表明:在晴天和阴天条件下,利凉处理棚膜均起到降低大棚内的地温、气温和光照强度的作用,同时可提高大棚内的空气相对湿度,为秋番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与对照大棚相比,利凉处理大棚提高了秋番茄植株的生长速率,可使秋番茄第一花序坐果率提高18.51%,第一层果实产量提高82.66%,同时可降低大棚秋番茄茎基腐病的发病率达15.28%。综上,利凉可以在大棚秋番茄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11.
银杏树体茎流变化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动态地掌握银杏的蒸腾耗水规律,并揭示其生态、生理作用机理,采用热扩散式液流探针(TDP)监测银杏树体不同生长阶段的茎流变化,并通过气象站同步测定环境因子参数。结果表明:在典型的晴天、多云、阴雨天气下,银杏树干茎流的日变化差异显著,日累积茎流通量为晴天>多云天气>阴雨天气;银杏茎流的季节变化趋势呈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在新梢生长期的蒸腾耗水量最大,日耗水量可达23L左右。在叶速生期、新梢生长期和叶黄期银杏日蒸腾耗水量的波动明显,其中以新梢生长期最为显著,日间差异最大可达20L。以各阶段日均耗水量来估算,12年生银杏年耗水量大约为2580L;银杏在年生长周期中茎流通量的变化趋势与气温、土壤湿度、土壤温度、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以及降雨量的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逐步回归分析表明银杏年生长周期中大气温度是茎流最为主要的影响因子,回归方程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
南瓜结果期净光合速率及其影响因子日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蜜本南瓜为材料,对其结果期净光合速率及光合有效辐射、温度、空气湿度、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蒸腾速率等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蜜本南瓜的净光合速率曲线晴天为双峰型,存在明显的光合“午睡”现象;阴天为单峰型;其影响因子均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晴天中午太阳辐射强,光合有效辐射平均值大,12:00—15:00间的平均值达1246.3?mol/(m2·s);温度高,12:00—15:00间气温平均值达31.7℃,叶温平均值达37.4℃;空气湿度低,12:00—15:00间空气湿度平均值为,这些因素是引起光合“午睡”的主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3.
典型草原区草地潜热通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贺俊杰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6):195-199
为研究局地小气候和草地生态系统变化提供依据。利用2010年6月1日—8月31日开路涡度相关系统和常规气象观测系统资料,分析锡林浩特典型草原区草地潜热通量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6—8月总体能量平衡闭合很好,闭合度达83.9%。晴天闭合度为81.4%,阴天闭合度为95.0%,处于国内外同类观测闭合度范围的上等水平;潜热通量日变化呈单峰型二次曲线,日出后逐渐升高,中午左右达到峰值,然后逐渐降低,日落后趋于稳定。晴天和阴天的潜热通量日变化趋势相同,但阴天波动性较大,变幅大于晴天,且峰值滞后于晴天;潜热通量与净辐射、气温、地表温度、地表温度与气温差、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水平风速的相关性相对较弱。其中,净辐射是最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贺俊杰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0):244-248
为了合理利用太阳能和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提供依据,利用2010年平均光合有效辐射(PAR)和太阳总辐射(Rs)资料,采用线性关系进行最小二乘拟合,分析该区的光合有效辐射特征。结果表明:典型晴天日和阴天日的PAR和Rs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前者的值明显大于后者;PAR的月平均总量为8.15 MJ/m2,年总量为2983.1 MJ/m2,春、夏、秋、冬四季的平均日总量季节变化较明显,夏季最大,冬季最小;PAR/Rs晴天日的值明显小于阴天日,全年平均值为0.497,月平均值在0.422~0.544之间,最大值出现在夏末的8月,为0.544,最小值出现在冬季的1月,为0.42。PAR/Rs的变化幅度和当地的天气气候有关,受天空云、大气气溶胶、大气中水汽含量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盘锦冬季日光温室光合有效辐射预报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盘锦地区冬季日光温室光合有效辐射变化规律,更好地为本地区设施农业服务,利用2012 年冬季日光温室内小气候和附近气象站观测资料,采用相关统计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冬季不同天气类型日光温室中光合有效辐射特征及光合有效辐射占太阳总辐射的比值,建立了冬季不同天气类型日光温室光合有效辐射的预报模型,并对其进行拟合检验。结果表明:(1)晴天和多云天日光温室内PAR具有明显的日变化。阴天时日光温室内接受到的PAR 最大值一般在1~38 W/m2。(2)冬季典型多云天ηPAR最高,阴天次之,晴天最低。(3)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建立日光温室内日最高光合有效辐射、日光合有效辐射总量、日最大总辐射、日总辐射总量与外界气象要素的相关模型均通过了0.01 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并进行了拟合检验,晴天和多云天4个要素的拟合效果较好,阴天4个要素的拟合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6.
野生西瓜与栽培西瓜光合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摘要: 为探讨野生西瓜的光合特性,利用Li-6400光合测定仪对夏季晴天和阴天下的新疆野生西瓜与栽培西瓜(黑美人、子龙)的光合生理指标日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晴天下野生西瓜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总体高于同一时刻的栽培西瓜,阴天下却低于栽培西瓜。野生西瓜的光合“午休”很不明显,而栽培西瓜的光合“午休”十分明显。从晴天到阴天,野生西瓜的光合速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这可能是由气孔限制因素和非气孔限制因素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库车白杏’树干液流速率在不同月份典型天气条件下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不同的环境因子对树干液流速率变化的影响,以‘库车白杏’为试材,对其树干液流在3—8月的变化情况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库车白杏’树干液流速率在不同月份晴天天气条件下变化较为明显,而在阴雨天变化趋势比较平缓;对其树干液流速率产生影响的环境因子主要是太阳辐射以及空气温度,并且太阳总辐射和空气温度与液流速率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