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曹君迈  陈彦云  池玫  邓黎  覃祚洁  李强 《种子》2012,31(1):22-27
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通过测定苗鲜重、根鲜重、苗干重、根干重、叶片数、株高、茎粗、根长、根条数、节长、节数和叶面积等生长指标,研究了品种和外植体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生物量,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个不同成熟期品种、3种不同外植体部位对马铃薯单株根鲜重、苗干重、根干重、株高、茎粗、节长和根冠比影响有显著性交互作用(p<0.05),说明不同品种和外植体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生长发育有直接影响,其余性状受品种和外植体交互作用影响不显著;3个不同成熟期品种马铃薯的苗鲜重、根鲜重、苗干重、根干重、叶片数、茎粗、节长、节数、根冠比和根条数受品种影响显著(p<0.05),其余性状受品种影响不显著;3种不同外植体处理对马铃薯的根鲜重、苗干重、根干重、株高、茎粗、节数、叶面积和根冠比有显著性影响(p<0.05),其余性状受3种外植体的影响不显著。其中,以一个节段转接最有利于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甜菊数量性状变异及与产量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舒世珍  王万忠 《作物学报》1988,14(2):167-173
本文对甜菊14个重要数量性状变异及不同密度对变异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性状变异趋势类同。稳定性状有移栽前叶对数、节数及收获时株高、节数和叶长;不稳定性状有分枝数、干、鲜茎及干、鲜叶产量。性状相关测定结果,与产量密切相关的性状有单株干叶重、鲜叶重、鲜茎重和干茎重,其次是茎粗和分枝数,再次是移栽前株高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168份玉米杂交组合的穗三叶长、宽、面积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探究各性状与玉米产量的相关性,为优良玉米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小区产量的变异系数较大,达到19.27%,穗三叶各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6.34%~9.59%,变异程度相似。相关分析表明,小区产量与穗三叶各性状为正相关关系。通径分析中各性状对玉米产量的正向直接通径系数大小依次为穗上叶宽、穗上叶长、穗位叶面积、穗位叶长、穗下叶面积、穗下叶宽、穗下叶长、穗位叶宽、穗上叶面积,负向直接通径系数大小依次为穗下叶长、穗位叶宽、穗上叶面积。因此,增加穗三叶叶面积可以有效提高玉米产量,尤其是通过增加穗下叶宽和穗位叶长提高叶面积的玉米杂交种,更有利于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不同种源斑皮柠檬桉叶片变异特性,对10个种源斑皮柠檬桉叶片性状进行测定,采用方差分析、变异系数、遗传参数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其种源间叶片形态变异规律。结果显示,斑皮柠檬桉不同种源的叶面积、叶周长、叶长、叶宽和长宽比等叶片性状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叶面积的平均变异系数最大,为32.79%,其他性状平均变异系数约为18%;对各种源叶面积方程进行拟合,拟合方程的相关系数R2均在0.9以上,说明拟合方程能较好地反映斑皮柠檬桉的叶面积;斑皮柠檬桉的叶面积、叶周长、叶长、叶宽和叶长宽比5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均低于36%,受中等以下遗传控制;斑皮柠檬桉叶面积、叶周长、叶宽与原产地经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斑皮柠檬桉叶片性状呈现明显经度变异。斑皮柠檬桉种源间叶片形态差异显著,说明斑皮柠檬桉的叶片性状具有丰富的变异。研究结果为斑皮柠檬桉的引种和改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萝卜叶面积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以春萝卜品种“韩国白玉”作为试验材料,以叶长、叶宽、叶干重、叶鲜重等作为指标,计算出叶面积与有关指标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这些回归方程与指标的关系均达极显著水平。这为萝卜叶面积的测定提供了一个简单实用的测定方法,特别是通过叶长、叶宽与叶面积的回归方程可不破坏植株从而测出田间萝卜植株的叶面积。  相似文献   

6.
高丹草(高粱×苏丹草)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9份高丹草试材进行了12个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遗传力及遗传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株高、叶片数、茎粗、分蘖数、叶/茎的遗传力和遗传进度较高,遗传变异范围广泛.单株鲜重、叶宽、茎粗、分蘖数、株高、叶片数与干物质产量有显著或极显著的遗传相关,叶/茎虽不显著,但相关程度很高.经通径分析,明确了这些性状对单株鲜重的直接作用,进而利用主成分分析,明确了各性状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综合指标的贡献.因此,通过对这些性状的选择,可以达到对饲用产量性状选择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玛咖主要农艺性状与块根鲜重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明云南玛咖产根鲜重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给玛咖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以同一株系在11 个区域内的田间表现为研究对象,对各农艺性状与块根鲜重进行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根鲜重(y)与覆盖面积(x1)、茎粗(x2)、膨大根粗(x4)和叶宽(x12)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建立的最佳回归方程为:y=-24.584 0.003x1-10.313x2 18.011x4-0.738x5-0.957x6 0.964x7 1.192x10-1.803x11 9.14x12;膨大根粗、叶宽、覆盖面积、根数和叶柄长对根鲜重有正的通径系数,对根鲜重直接正效应,主根长、叶长、茎粗和膨大根长对根鲜重有负的通径系数,对根鲜重有直接负效应。在栽培管理过程中,以实现根鲜重增加的目的,地下部分应着力培植膨大根粗,地上部分应促成叶宽生长。  相似文献   

8.
选用9份高丹草试材进行了12个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遗传力及遗传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株高、叶片数、茎粗、分蘖数、叶/茎的遗传力和遗传进度较高,遗传变异范围广泛。单株鲜重、叶宽、茎粗、分蘖数、株高、叶片数与干物质产量有显著或极显著的遗传相关,叶/茎虽不显著,但相关程度很高。经通径分析,明确了这些性状对单株鲜重的直接作用,进而利用主成分分析,明确了各性状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综合指标的贡献。因此,通过对这些性状的选择,可以达到对饲用产量性状选择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用300 Gy的60Co-γ射线辐射小麦品种涡9722的干种子.对M3代穗行的穗数、株高、穗长、小穗数、退化小穗数、叶长、叶宽、叶面积、旗叶基角、穗粒重、千粒重和产量等性状进行了变异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M3代群体穗数、株高、穗长、退化小稳数、叶长、叶宽、叶面积、旗叶基角、穗粒重和产量总体有上升趋势,小穗数、千粒重有下降趋势.所调查的所有性状均发生正向变异,穗数、穗长、小穗数、旗叶基角、产量、千粒重发生负向变异.聚类分析表明,当遗传距离为49.09时,可将105个穗行分为9个类群.  相似文献   

10.
玉米棒三叶(穗上叶,穗叶及穗下叶)对玉米单产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深入剖析玉米各性状的遗传基础及挖掘相关性状的基因,本研究以253份玉米自交系为关联群体,利用分布于玉米全基因组上的558 529个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SNPs)对玉米棒三叶的叶长、叶宽及叶面积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对关联群体性状进行统计可知,不同性状变异系数在17.00%~31.00%,变异丰富;且各性状的峰度和偏度都在-1~1之间,呈典型的数量性状遗传;方差分析也表明,各性状在基因型间都达到极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及层次聚类分析发现,关联群体的各性状间均呈现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正相关关系,且各性状间共同影响着玉米干物质的积累。由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可知,在棒三叶叶长、叶宽及叶面积间可筛选出对总体方差累计贡献率达89.436%的两个主成分,表明这两个主成可以代表棒三叶叶型性状的绝大多数信息。以P≤3.99×10-6为显著阙值,利用Q模型对供试群体进行关联分析,在玉米叶长、叶宽及叶面积间共...  相似文献   

11.
齿瓣石斛病原链格孢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齿瓣石斛(Dendrobium devonianum Paxt.)黑斑病病原物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 Nees)进行分离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用常规组织分离法从齿瓣石斛叶片中分离黑斑病病原物链格孢菌,以PSA为基本培养基,研究培养基pH值、附加不同碳源和氮源、温度、光照等培养条件对链格孢菌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齿瓣石斛链格孢菌菌丝最适宜生长的温度25℃,20℃最宜产孢;最适宜的pH值为5~6;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显著,产孢量以光暗交替下培养最多;在PSA培养基上加入淀粉或硝酸铵对菌丝生长最好,产孢则以葡萄糖较好,在其他碳源或氮源的培养基上极少产孢.齿瓣石斛链格孢菌适宜在PSA培养基pH值为5~6,附加一定葡萄糖和硝酸铵,25℃和光暗交替下生长.  相似文献   

12.
旨在减少药用石斛产业化发展中对野生中药材资源的依赖,筛选适合人工栽培的优良种质,实现中药产业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以湖北英山引种收集的13个药用石斛原生种质为试材,采用物候期观测、茎叶形态和花形态等生物学特性观测方法,同时进行生长适应性比较。结果表明:不同药用石斛种质的物候期不同,花期最早在3月底,多数集中在4—5月,最晚可到7—8月。不同种质间茎叶形态和花形态存在显著差异,可分为高大型、普通型和小型3个类型。不同药用石斛种质的花瓣和唇瓣颜色主要在白色到黄绿色之间变化。花瓣质地以革质为主,少数为厚革质、纸质或膜质。‘霍山石斛’、‘铁皮石斛’、‘铜皮石斛’和‘罗河石斛’的生长适应性较好。湖北省英山县地理气候条件优越,适合大多数药用石斛的生长。物候期、茎叶形态和花形态是区分药用石斛种质类别的重要指标。‘霍山石斛’、‘铁皮石斛’、‘铜皮石斛’(江西种源)是可以在湖北省推广发展的优质种质。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水平纤维素酶对香蕉茎与小麦麸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在调制香蕉茎与小麦麸质量比为9:1的混合青贮中,设对照组和分别添加纤维素酶0.05 g/kg (WB-CEL1)、0.15 g/kg (WBCEL2)和0.25 g/kg (WB-CEL3)的3个处理组,同时调制香蕉茎单贮。每个处理重复3次。常温下贮存60天,开封后评定青贮的品质。(1)较香蕉茎单贮,混贮对照组的pH、气体损失率(GLR)和中性洗涤纤维(NDF)降低(P<0.01);(2)与混贮对照组相比,3个水平纤维素酶组的干物质(DM)和干物质回收率(DMR)升高、氨态氮(AN/TN)降低(P<0.01);(3)与0.05 g/kg组相比,0.15 g/kg组和0.25 g/kg组的AN/TN降低、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升高(P<0.05);(4)与0.15 g/kg组相比,0.25 g/kg组的NDF降低(P<0.01)。表明,香蕉茎与小麦麸混贮优于香蕉茎单贮,在香蕉茎与小麦麸混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纤维素酶均能显著提高青贮品质,以添加0.25 g/kg纤维素酶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此研究为国家转双价双Bt抗虫基因棉环境安全评价技术的建立而设。以转双价双Bt抗虫基因(Cry1Ac+Cry2Ab)棉为观察品种,非转基因棉‘赣棉11号’为对照品种,进行棉花生育性状、产量性状上生物学特性表现对比。结果表明,转双价双Bt抗虫基因棉与非转基因棉相比,前者株高生长超速介于显著与不显著之间,增长幅度在3.3~4.7 cm之间;单株成铃数增加显著(增12.5个);第一果枝高度提升显著(上升3 cm);总果节数增加显著(增10.2个);主茎节距拉长显著(0.5 cm);叶色加深显著;籽棉增产极显著(增267.0 kg/hm2);皮棉增产极显著(增118.35 kg/hm2);霜前籽棉减产极显著(减220.95 kg/hm2);霜前皮棉减产极显著(减88.5 kg/hm2);单铃重下降极显著(低0.54 g);单铃籽棉重下降极显著(低0.44 g);单铃皮棉重下降极显著(低0.18 g);籽指上升极显著(升1.65 g);纤维整齐度指数上升显著(高1.025%);马克隆值升高显著(高0.787);发芽率提高极显著(增2.75%)。结果说明转双价双Bt抗虫基因棉的一些生育性状、产量性状较差,总产性状较好,纤维品质上整齐度较好,推广种植性一般。  相似文献   

15.
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品种生产性能的对比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获得适宜在北京地区种植的优良休眠型苜蓿品种,并利用苜蓿品种的休眠级数来指导国内苜蓿种植区划。采用随机区组法,进行了7个不同休眠级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在北京地区的生产性能对比分析田间试验研究,在2010年8月-2011年10月,连续2年对紫花苜蓿的出苗时间、越冬率、生长速度、再生性、草产量、干鲜比、茎叶比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休眠类型的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品种草产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半秋眠苜蓿的鲜草产量显著高于非秋眠苜蓿,秋眠性强的品种越冬存活率高,所有品种草产量第l茬>第2茬>第3茬;在北京地区,应主要考虑秋眠和半秋眠的高产品种的培育与引进,秋眠型和半秋眠型的紫花苜蓿均可安全越冬,生产性能较好,适宜北京地区种植,非秋眠型(7~9级)的紫花苜蓿其越冬率相对较低,植株存活率低,生产性能较低,若要在北京地区种植需采取其他农艺措施提高其越冬存活率。  相似文献   

16.
石斛的药用成分含量直接影响其品质,筛选高品质的药用石斛对其生产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热水浸提法和酸性染料比色法比较研究了26种野生石斛和9个春石斛品种成熟茎段多糖和生物碱含量的差异。野生种和春石斛品种多糖含量分别在2.0%~39.1%和9.4%~23.7%之间;而生物碱含量则分别在0%~0.638%和0.156%~0.308%之间。肿节石斛、铁皮石斛和齿瓣石斛在所有样品中多糖含量较高,而报春石斛的生物碱含量则显著高于其他石斛,其次为兜唇石斛、玫瑰石斛和金钗石斛。按《中国植物志》石斛分组,检测的14种为石斛组,平均多糖和生物碱含量均较高,分别达23.2%和0.2%,其次为春石斛品种,分别达18.4%和0.2%。不同石斛的多糖和生物碱含量差异较大,生产应用中需根据需要选取合适的石斛。  相似文献   

17.
马麟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7):62-67
为了改善马铃薯种植结构,丰富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种需求,开展了特色马铃薯新品种培育研究。采用‘青薯168’(红皮黄肉)和‘黑美人’(紫皮紫肉)2种特色马铃薯做亲本,通过有性杂交,创造出具有农艺性状突出,生长势好、抗病性强的一批彩色马铃薯新类型。彩色薯有红皮红肉、红皮白肉、红皮紫肉、紫皮紫肉、紫皮黄肉等多种类型。经过综合筛选,从中选择了ml-08-1-53等11个品系进行产量对比试验。通过试验,彩色薯中比第一对照‘青薯2号’增产的品系有7个,增产32.3%~64.7%;比第二对照‘黑美人’增产的品系有7个,增产153.9%~216.1%。  相似文献   

18.
不同野生种源鼠尾藻生长及固碳速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筛选高固碳效率的野生鼠尾藻,指导鼠尾藻人工苗种的繁育及养殖,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增加渔业碳汇,笔者将来自台州椒江、福建平潭、温州洞头、舟山嵊泗的野生鼠尾藻种苗在洞头近海进行养殖,测定它们的长度及质量,对其生长速率、固碳速率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温州洞头野生种源鼠尾藻在收获前,单株长度及质量均最大,与其他种源鼠尾藻相比,长度呈极显著差异(P<0.01),生物量呈显著差异(P<0.05);不同种源鼠尾藻S值差异显著(P<0.05),福建平潭野生种源鼠尾藻S值最大;通过标准化转换,温州洞头野生种源鼠尾藻的固碳速率最高达0.86 t C/(hm2·a),可与林业树木固碳相媲美。建议今后在温州洞头开展鼠尾藻养殖,应大力推广本地野生鼠尾藻种质,但应着力开发人工育苗技术,保护野生鼠尾藻资源。  相似文献   

19.
生物炭替代泥炭栽培基质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提高农林废弃物的再利用率,缓解泥炭资源消耗问题,以竹条炭化制备的生物炭部分替代泥炭为栽培基质,进行基质泥炭替代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以松树皮+泥炭基质作为对照组,以分别添加3%、6%和10%的竹炭(即部分替代泥炭)作为试验组,研究不同栽培基质配比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与6%的生物炭替代量没有显著影响铁皮石斛产量、株高、茎粗、节间距、叶长、叶宽、根数和根长。然而,10%的生物炭替代量在铁皮石斛株高、节间距、节数、叶数方面显著降低。另外,6%的生物炭替代量在萌芽数较对照组提高24.13%,但其移栽成活率最低。从短期来看,3%的生物炭替代泥炭可作为铁皮石斛的新基质,可为生物炭在作物栽培方面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而长期的效果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烤烟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品种分异与超微结构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云南烟区主栽烤烟品种‘红大’、‘K326’、‘云烟87’和‘NC71’成熟中期中部烟叶作为试验材料,对其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与叶肉细胞叶绿体、腺毛和气孔超微结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δ13C值‘K326’>‘NC71’>‘红大’>‘云烟87’。(2)叶绿体中嗜锇颗粒平均数为‘K326’>‘NC71’>‘红大’>‘云烟87’。(3)‘K326’具分泌功能的长柄腺毛最多且最饱满,‘红大’则较差。(4)气孔总密度为‘K326’>‘NC71’>‘云烟87’>‘红大’。(5)烟叶δ13C值与嗜锇颗粒平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淀粉粒平均数、叶绿体长度呈弱正相关(P>0.05),与淀粉粒长度呈及腺毛总密度呈弱负相关(P>0.05),与气孔总密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以上结果反映出烟叶δ13C值存在品种差异,并且这种差异与叶片超微结构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