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肉毒梭菌毒素中毒是细菌性毒素型食肉中毒之一。肉毒梭菌是一种腐败寄生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肉毒梭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形成外毒素(肉毒毒素),它的毒力是现今已知的化学毒物以及细菌毒素中毒性量强烈的一种。口服0.0001mg就可毙命,其毒力比氰化物还要大一万倍。  相似文献   

2.
以毒解读     
蜜蜂毒,人们常理解为带毒的制剂,很可怕,其实不然,人体的细菌具有两种毒素分别为内毒素和外毒素.这些内外毒素是细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常常裹在细菌的外面,好比细菌的外衣.许许多多的抗生素可以抑杀细菌本身,可奈何不了细菌解体后所释放的内外毒素.细菌死了,仍在放毒,因此杀死的细菌越多,所释放的毒素也越多,这些毒素危害很大,甚至能置人于死地.有一些抗生素是可以解这些细菌毒素之毒,如多粘菌素B,但副作用很大,极易损伤人体肾脏和神经系统,因此很难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江西饲料》2008,(5):42-42
我国饲料工业受到霉菌污染的比例比较大,将近有20%的饲料被霉菌污染而导致浪费。霉菌的主要危害是其产生的外毒素和内毒素会导致动物机体产生不良反应。因此,避免霉菌毒素的污染和危害是饲料工业生产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为了减少损失,很多学者采用一些物质作为霉菌毒素的吸附剂来处理霉变饲料,试验效果良好。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和吸附剂种类:常见的霉菌毒素从目前大量霉变饲料的检测来看,饲料中主要的霉菌毒素是黄曲霉毒素、F-2毒素、T-2毒素等。这些毒素在饲料当中比较常见,并且对于动物体影响比较大。特别是有些毒素对于一些动物来讲比较敏感,很容易造成动物体的死亡。  相似文献   

4.
肉毒梭菌中毒是肉毒梭菌外毒素引起的水貂急性中毒病。以肌肉松弛和四肢麻痹为特征。1 病原 肉毒梭菌中毒是由肉毒梭菌外毒素引起的 ,肉毒梭菌是一种厌氧性的大杆菌 ,在繁殖过程中能产生A、B、C、D、E和 6种外毒素 ,其毒力一致 ,但抗原性不同。多数研究者证明 ,水貂多由C型毒素引起中毒。2 流行特点 本病没有季节性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水貂肉毒梭菌中毒的传染源主要是被该菌污染的饲料。当肉、鱼饲料被肉毒梭菌污染后 ,在繁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外毒素 ,水貂吃了这种饲料 ,就会发生中毒。含有毒素的饲料外观无异常变化 ,不易被发现…  相似文献   

5.
内毒素由革兰氏阴性菌产生,普遍存在于生活当中,人类和动物机体中普遍含有内毒素,如机体血液和胃肠道;食物和动物饲料中亦含有内毒素,甚至空气中也含有少量的内毒素。文章综述了目前内毒素的研究背景,内毒素与外毒素的区别、内毒素的结构以及生物学活性、内毒素的检测方法,为内毒素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肉毒梭菌毒素中毒是由于摄入肉毒梭菌外毒素引起的一种中毒性疾病。其特征是全身性麻痹,腿脚头颈无力,故又名"软颈病"。南方养鸭较多,夏季常有一些肉毒梭菌毒素中毒发生。现将一例典型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羊肉毒梭菌中毒(又称腐毒中毒)是由于采食了含有肉毒梭菌毒素的食物或饲料而引起的急性致死性中毒性疾病。该病的特征为运动神经麻痹和延脑麻痹。1病原肉毒梭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土壤中的常在菌。肉毒梭菌为梭菌属的一种粗大杆菌,革兰氏阳性菌,有鞭毛,产生芽孢,其芽孢可长期存活,所以动物肠内容物、腐败尸体、污染的食品、各种植物及其产品上都会有该菌。该菌在厌氧环境中可以增殖并产生毒力极强的外毒素;食入含有毒素的食品、饲料,也可引发中毒。该毒素为一种蛋白质,通常以毒素分子和一种红细胞凝集素载体所构成的复合物形式存在。此毒素是目前所知化学毒物和生物毒素中最强的一种。依其毒素性质和抗原性不同,可将其分为A、B、C、D、E、F、G共7个型,引起羊中毒的主要是C、D两型。  相似文献   

8.
鸭肉毒梭菌中毒症治疗杜劲松邵武和平镇牧医站354000鸭肉毒梭菌中毒症是由于鸭食入含有肉毒梭菌的饲料或食物,而发生的一种急性中毒性疾病。肉毒梭菌外毒素是神经性毒素,非毒蛋白和血凝素等的复合体,在小肠中被胰蛋白酶降解,释放出神经性毒素,被小肠吸收后选择...  相似文献   

9.
肉毒中毒病是由肉毒梭状芽胞杆菌产生的外毒素引起的一种禽类中毒病 ,是一种致死率高的急性疾病。肉毒梭菌本身不引起疾病 ,但在厌氧条件下 ,在有机质中 ,能产生很强的外毒素 ,家禽吃了这种毒素污染的饲料或饮水 ,会引起中毒。高温环境有利于肉毒梭菌生长和产生毒素 ,因此本病多发生于温暖季节。症状 :家禽食入有毒素的腐败食物或毒素污染的食物后 ,突然发病 ,表现为麻痹。麻痹从腿开始 ,很快扩展至颈、翅和眼睑。随着病程的进展 ,食欲消失 ,不能站立和行走 ,翅膀拖到地上 ,因颈麻痹而不能保持头颈的正常高度与角度。病禽羽毛蓬乱 ,稍碰即脱…  相似文献   

10.
<正>犬肉毒梭菌毒素中毒是由于犬摄入了含有肉毒梭菌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一种中毒性疾病,又称腐肉中毒。肉毒梭菌广泛存在于腐败的动物尸体、肉类及罐头等食品中,其繁殖时可产生毒力极强的细胞外毒素,该毒素耐胃酸、耐消化酶,经消化道吸收,可引  相似文献   

11.
<正>本病是由于食人了肉毒梭菌产生的外毒素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本病特征是全身性麻痹,头下垂,软弱无力,故又称软颈病。1病原病原为肉毒梭菌,但细菌本身不致病,而是其产生的肉毒梭菌毒素,有极强的毒力,对人、畜、禽均有高度致死性。该毒素有较强的耐热性,100℃60min才被破坏。肉毒梭菌毒素分7个型,引起家禽中毒的主要是A型和C型,以C型毒力  相似文献   

12.
2013年8月,因肉毒杆菌污染,问题奶粉再次进入公众视野。肉毒杆菌(Clostridium botulinum)是一种革兰阳性粗短杆菌,严格厌氧,有A~G 7个亚型,每个亚型都可产生一种剧毒的大分子外毒素,即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这种毒素可引起人和动物发生以松弛性麻痹为主症的肉毒中毒(botulism),虽然并不常见,但却是一种致命的中毒性疾病。本文综述了肉毒杆菌生物学特征、肉毒毒素结构与毒性、肉毒中毒临床表现以及检验鉴定等,并介绍了食品安全生产中肉毒杆菌与肉毒毒素的安全风险与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饲料受到霉菌毒素污染的比例比较大,霉菌的主要危害是其产生的外毒素和内毒素会导致动物机体产生不良反应。猪采食带有霉菌毒素的饲料后,会出现生长发育停滞、繁殖障碍(死精、不孕、死胎等)、消瘦、抗病力下降等症  相似文献   

14.
肉毒梭菌毒素中毒是由肉毒梭菌产生的外毒素引起的一种严重的食物中毒.肉毒梭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其芽孢在江河湖海的淤泥沉积物、尘土和动物的粪便中都有存在.水和土壤中存在的芽孢,是造成食物污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5.
肉毒毒素是肉毒梭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细菌外毒素.根据毒素抗原的不同,将其分为A、B、C、D、E、F、G 7个型.D型肉毒梭菌在我国比较少见,对其应用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告.  相似文献   

16.
<正>传统中医理论指出凡是对机体有不利影响的物质或因素,无论其来自外界或体内,统称为"毒";"毒"的含义非常广泛,有"邪盛谓之毒"的观点。因此,"毒"分外来之毒、内生之毒两大类。正常情况下,动物机体与外界环境达到一种和谐稳定状态,能够通过复杂的生命活动过程应对"外来之毒",如能够应对引起机体损伤的理化因素(冷热应激、毒素及化学药品等)及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及寄生虫等);同时机体本身也处于一个不断产生代谢废物、排出代谢废物(内生之毒)  相似文献   

17.
<正>肉毒梭菌为革兰阳性杆菌,能产生芽孢,在适宜的条件下,产生外毒素引起人和畜禽中毒,该毒素是已知毒物中神经毒素最强的一种。本病主要特征是运动中枢神经麻痹和迅速死亡,病禽发生软颈,又称"软颈病",鸭最易感,故又称"西部鸭病"。2010年7月本园水禽湖内多种水禽发生该病,经全园上下1个多月的努力,最终将病情控制,  相似文献   

18.
家禽肉毒中毒症又称为软颈病、肉毒中毒和西方鸭病。该病是因家禽误食了含有肉毒梭菌产生的外毒素而引起的一种中毒病。病原为肉毒梭菌,革兰氏阳性在厌氧条件下产生毒素,该菌有芽胞。禽发生中毒的是A型和C型、E型毒素,C型毒素的强力最强和分布最广。鸡、鸭、鹅、鸵鸟、山鸡和火引起肉毒中毒的主要是C型。毒素耐热性强,胃内不能破坏该毒素。该菌存在于土壤、污泥和粪便等处。在家禽养殖业不断发展的今天,该病的防治尤为重要,本文就该病做一论述,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肉毒毒素是由厌氧的肉毒梭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细菌外毒素,能引起动物发生肉毒中毒。根据毒素抗原性的不同,可将肉毒梭菌及其毒素分为A、B、C、D、E、F和G型7个型。其中A、B、E及F型为人的中毒型别,C和D型为动物的中毒型别。C型肉毒梭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饮食被C型肉毒梭菌特别是C型肉毒毒素污染的水或草料的动物有可能发生C型肉毒中毒。  相似文献   

20.
家禽肉毒毒素中毒■吴荣富(中国家禽业信息中心225003)肉毒中毒是由肉毒梭菌产生的外毒素引起的一种食物中毒病,其主要发病特征为全身肌肉发生麻痹、头颈伸直、软弱无力,因此又名软颈症。该病人畜都能发生,散养、笼养家禽以及野生鸟类都可发病,家禽中鸡和鸭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