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6 毫秒
1.
通过对家禽不同品种(SPF鸡、蛋鸡),不同日龄段(1、7日龄),不同免疫途径(刺种、注射)接种侯豆平(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重组鸡痘病毒基因工程苗),来研究不同免疫途径、不同日龄免疫与免疫效果的相关性,从而为基层养殖人员临床应用提供更科学的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侯豆平以注射和刺种两种途径免疫1日龄SPF鸡;1日龄、7日龄蛋鸡均对传染性喉气管炎有很好的保护效果,保护率均在80%以上,且注射效果更好些,同时两种接种途径对鸡群增重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免疫失败是指鸡群在免疫保护期内出现的发病现象。鸡群免疫效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因素往往导致免疫的失败,给养殖业带来损失。现就产蛋鸡群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及预防简述如下。1蛋鸡场免疫失败的原因1.1疫苗选择和使用不当1.1.1疫苗的免疫途径和免疫日龄不当每一种疫苗根  相似文献   

3.
禽为分析不同免疫状态下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 REV)和A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ALV-A)共感染对鸡生长性能及免疫器官的影响,通过对 1日龄和 10日龄常规疫苗免疫鸡群、1日龄灭活疫苗免疫鸡群、1日龄活疫苗免疫鸡群进行REV与ALV-A单感染或共感染,于不同日龄称重,采集免疫器官,对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比重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1日龄鸡单感染或共感染REV和ALV-A均会引起发病、死亡及体重下降,REV、ALV-A单感染组及共感染组平均病死率依次为27.6%、11.6%及31.9%,表明,疫苗免疫刺激增强了REV与ALV-A感染的致病性。10日龄鸡REV、ALV-A单感染及共感染于81日内病死率分别为13.3%、6.7%及20%,低于1日龄感染各相应组,体重下降程度也低于 1日龄感染鸡,表明鸡的日龄越高对REV、ALV-A感染的抵抗力越强。活疫苗与灭活疫苗免疫的比较显示,两种疫苗免疫应激均能引起鸡体重下降明显,且活疫苗免疫对体重的抑制作用更明显。REV单感染和共感染对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高于ALV-A单感染,尤其是共感染对鸡体重的抑制作用最明显。对免疫器官比重的影响方面,1日龄感染时,共感染组胸腺比重显著降低,10日龄感染影响不显著,表明鸡日龄越大对病毒感染的抵抗力越强;常规免疫可引起法氏囊比重下降,但对法氏囊的影响是可恢复的,而REV单感染和共感染会加重常规免疫对法氏囊的损伤,且损伤更持久或不可恢复;ALV-A单感染对法氏囊的损伤影响不明显;单感染和共感染对脾脏比重的影响均不显著。本研究为深入研究REV和ALV-A单感染或者共感染诱导鸡群发生免疫抑制机制积累了重要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4.
鸡新城疫病是养鸡临床常见的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方式传染,也能通过种蛋垂直传播;病毒毒株种类较多,不同毒株毒力表现不同,但血清型目前只有一种,鸡日龄越小,发病后临床表现越严重;生产过程中可采取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免疫易感鸡群的措施来防治本病。  相似文献   

5.
种鸡场IBD与ND免疫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学仁 《中国家禽》2001,23(3):40-41
近年来,某种鸡场常发生 IBD(法氏囊)和 ND(新城疫)免疫失败,鸡群常在 22~ 28日龄发生 IBD, 45日龄以后发生 ND。就此,自 1999年 3月以来,对 6批鸡群的 IBD和 ND免疫程序、 IBD免疫接种途径、免疫效果及对 ND免疫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和总结,现介绍如下。 1各批次鸡的免疫接种和免疫效果   第 1批, 3月 24日, AA父母代雏鸡, 8 550只,连云港市东辛祖代鸡场接雏, IBD和 ND均有母源抗体。鸡群饲养总体状况良好。 免疫效果:鸡群未发生 IBD和 ND。   第 2批, 5月 3日,罗曼父母代种鸡 14 000只…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采用田间蛋鸡,分别在1日龄、7日龄以相同剂量免疫接种新城疫、禽流感二联灭活疫苗,在免疫0 d、7 d、14 d、21 d测定新城疫和禽流感抗体滴度,并计算抗体平均值,发现1日龄免疫的鸡群抗体滴度低于7日龄免疫的鸡群,免疫0.3 m L抗体高于免疫0.1 m L的抗体。  相似文献   

7.
据资料报道:对母源抗体参差不齐的鸡群,可采用小量多次免疫法进行免疫。具体做法如下:按0.5%的比例采集血样。分离血清后用谅脂扩散法测定传染性囊病母源抗体,然后制定正确的免疫程序:鸡群在1日龄时测定,阳性率在80%以下的鸡群,可分别在10、14、17日龄时接种;如果1日龄时鸡群的阳性率在80~100%时,应在10日龄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禽流感H9在非免疫鸡群的感染情况和免疫鸡场的免疫效果,本试验在四川分别选择一个非免疫鸡场和免疫鸡场,用微量HI试验对187份不同日龄的非免疫鸡血清(56、85、92、149、256、410日龄)和222份不同日龄的免疫鸡血清(53、87、145、264、398日龄)进行了抗体检测,结果显示:非免疫鸡群禽流感H9阳性率分别为34.38%、37.14%、29.41%、38.71%、46.67%、52.00%,免疫鸡群阳性率分别为76.27%、84.31%、88.37%、91.89%、81.25%。试验表明非免疫鸡群的禽流感H9感染较严重,免疫鸡群免疫后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我站1990年9月10日从外地购进三黄鸡品种鸡苗1796只饲养.7日龄进行法氏囊疫苗饮水免疫.12日龄进行鸡新城疫Ⅱ系苗滴鼻免疫,10月3日(24日龄)鸡群开始发病,并不断发生死亡。根据病鸡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验结果,确诊为传染性法氏囊病(IBD)。 10月18日把鸡群分栏饲养,并在分栏时对鸡群进行ND苗免疫,其中一半用Ⅰ系ND苗按2头份注射.另一半用Ⅱ系ND苗按5头份滴鼻。分栏时,同时  相似文献   

10.
正免疫操作是鸡群免疫的重要环节,不良的免疫操作会给鸡群带来严重影响,对其生长性能也会带来不可估量损失,现将在技术服务过程中一例开产蛋鸡颈部皮下注射注射操作不当的诊疗体会与大家分享。1案例基本情况海蓝褐蛋鸡,360日龄,4000羽,免疫日龄337日龄,颈部皮下免疫新支流(原来都是腿部肌肉注射),免疫剂量0.6毫升/羽,免疫后  相似文献   

11.
(一)发病原因及流行新特点1.本次流行主要以产蛋鸡和育成鸡为主,偶有肉鸡发生。2.各种日龄的鸡均可感染发病,但主要多发于50~200日龄。3.免疫过传喉疫苗的鸡群与未免疫过传喉疫苗的鸡群发病情况不同。免疫过传喉疫苗的鸡群呈温和型经过。4.免疫方法不当或免疫手法不熟练。有些养鸡户徒方便采用饮水免疫,有些养鸡户手法不熟练,给鸡滴眼免疫,只怕滴不足剂量,所以无意中加大了疫苗的用量,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AA肉种鸡群中免疫抑制性病毒的存在状况及其对NDV疫苗免疫效果和对商品鸡生长的影响,采用多重PCR、RT-PCR和血清学方法对山东某规模化大型AA父母代肉种鸡场的28日龄、180日龄左右种鸡及其所生产的1日龄、30日龄左右商品鸡进行IBDV、MDV、ALV、REV、CIAV及REOV感染状况的调查,并同时对鸡群NDV免疫后抗体水平进行跟踪监测.结果表明种鸡和商品鸡均存在CIAV的感染,并不同程度地存在CIAV与MDV、IBDV等的共感染;发病鸡群NDV抗体水平明显偏低的原因是由于鸡群感染免疫抑制性病毒所致;种鸡群感染CIAV并垂直传播给商品鸡,间接引起商品鸡发生免疫抑制性病毒的共感染,导致商品鸡群30日龄左右生长受阻、免疫能力降低、疾病爆发.  相似文献   

13.
免疫抑制和免疫抑制病对当前鸡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在商品肉鸡和其他鸡的育成期,发生了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就是雏鸡20日龄前后的新城疫抗体水平较低.虽然早期做了多次的免疫,仍不能有效地提高抗体水平.这种情况可能还要持续到30口龄以后,有些鸡群的抗体水平开始提升,但是仍然有部分鸡群抗体较低.这样的鸡群常常在20日龄以后发生非典型的新城疫等疾病,出现呼吸道症状等,或者出现死鸡现象,有的鸡群还表现为在25口龄以后,鸡群中出现多种传染病,给养鸡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鸡新城疫仍然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疾病之一,尤其是免疫鸡群非典型新城疫时有发生,甚至造成严重危害。常规的免疫方法是在14日龄用Ⅱ系疫苗首免,30日龄二免,60日龄用Ⅰ系疫苗注射。在以往的养鸡实践中,此种免疫法虽对鸡群产生了一定的保护力,但现在却很难防止新城疫的发生。1989年,我场先后有三批蛋鸡分别在27日龄、50日  相似文献   

15.
禽流感Re-1株灭活疫苗首次免疫时间,分别选择在肉雏鸡群1日龄和5日龄,第二次免疫时间选择在12日龄,利用HA-HI试验,监测肉仔鸡在出栏前不同时期的免疫抗体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在肉仔鸡12日龄以前,受到母源抗体的影响,HI水平较高,保持在农业部规定的有效保护范围附近。而在26~46日龄,免疫抗体水平较低,不能对鸡群起到有效的保护。监测结果显示,在26、33、46日龄,首免1日龄鸡群比首免5日龄鸡群的HI平均抗体水平略高。  相似文献   

16.
(一)适宜的鸡群 并不是所有的鸡群都适合肌肉注射.首先应该保证鸡群的日龄,最适应的日龄是:肉仔鸡8~35日龄,蛋鸡18~450日龄.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某鸡场鸡群中不同免疫程序下鸡新城疫免疫抗体水平的变化及免疫合格率,设计A、B组为试验组,进行不同免疫;C组为对照组,不免疫。分别给每组5日龄和28日龄的鸡进行疫苗免疫,并分别在第26d和第49d采集血清检测鸡新城疫的HI抗体水平。结果表明,该鸡场免疫合格率超过70%,达到预期效果。第26日龄A、B两组免疫合格率基本一致,第49日龄时合格率比第26日龄时高,不免疫鸡群合格率较低,第49d时未检出任何抗体。  相似文献   

18.
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RE)是由与禽白血病毒完全不同的反转录病毒引起的疾病,它主要表现免疫抵制,生长发育迟缓生殖功能降低等病状;鸡群目龄越小,症状表现越明显,青年鸡及产蛋期表现耐过性,但生产性能极差,不宜做种用,传播途径主要靠水平传播,也经蛋传播。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3月8日,西北检测云中心接到某养殖场一例青年鸡发病的案例。经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最后确诊为一例禽流感H9、鸡毒支原体继发大肠杆菌感染引发鸡群发病的案例。1临床症状69日龄10 000只/栋,鸡群出现"咳咳"呼吸道症状,鼻腔内容物堵塞,鸡群体质偏瘦,但大群没有伤亡。2免疫程序8日龄免疫新城疫点眼;12日龄免疫法氏囊;  相似文献   

20.
为了获得最佳免疫效果,预防鸡新城疫(ND)的发生,我们对某大型AA肉鸡场的四批1~56日龄肉鸡的母源抗体的消长情况及免疫后的鸡群血清HI抗体滴度进行了跟踪抽检监测,较准确地掌握了不同日龄鸡群的免疫状态,并根据鸡群的血清HI抗体滴度来确定最佳的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