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丛枝菌根(AM)真菌对植物营养代谢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丛枝菌根(AM)是菌根中分布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类。丛枝菌根真菌因其具有增加植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改善植物生长状况、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等特性受到全世界普遍关注。对近期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阐述了丛枝菌根(AM)真菌改善植物碳素营养(C)、氮素营养(N)、磷素营养(P)和其他矿质营养(K、Cu、Zn、Mn等)的效应及可能机制,以期为AM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一个更为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丛枝菌根(AM)真菌对甘蔗根系侵染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菌根对甘蔗的侵染作用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在盆栽灭菌条件下,利用丛技菌根球囊霉菌株Glomus spl对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ROC22)进行接种实验,研究其对侵染甘蔗根系形成菌根的影响.结果表明:Glomus spl能很好的侵染甘蔗根系,根系有明显的丛技菌根真菌的菌丝、泡囊和孢子;菌根能促进植株生长,表现在植株高度、叶长、绿叶数和茎径都比对照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土壤盐碱化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备受关注的土壤环境问题之一。盐碱胁迫会对植物造成渗透胁迫、离子胁迫、氧化胁迫以及高pH值伤害,严重威胁植物的生长。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丛枝菌根真菌(AMF)可以通过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来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的经济价值和产量。近年来研究发现,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植物使其耐盐碱性也得到明显提高。基于此,本文从丛枝菌根真菌缓解氧化胁迫、缓解渗透胁迫、调节离子平衡、促进养分吸收、调节植物激素、增强光合作用、改善土壤环境以及调控转录因子表达等方面对其提高植物抵抗盐碱胁迫的生理和分子机制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展望,以期为探索AMF提高植物的耐盐碱机制以及加强盐碱土的综合治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丛枝菌根真菌有恢复植被、维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改良土壤及促进根际养分循环等生态作用。综述了丛枝菌根真菌生态分布并分析了寄主植物、土壤、气候等各种因素对丛枝菌根真菌的影响,提出了未来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土壤盐渍化是影响植物正常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丛枝菌根真菌能提高植物的耐盐性。分析了土壤盐渍化对丛枝菌根真菌生长、发育的影响,重点从营养吸收、光合作用、根系、抗氧化防御系统和脯氨酸等5个方面阐述了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耐盐性的机理。  相似文献   

6.
祝文婷  陈为京  陈建爱  苗明升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2061-2062,2221
根据国内外盐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AMF)的众多研究,从3个方面概述了盐胁迫下AMF对植物的影响,并深入阐述了目前AMF提高植物抗盐胁迫能力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项有待解决的问题,为盐碱地改良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抗逆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是土壤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真菌,可以降低水分、干旱、低温、盐碱、重金属胁迫和病虫害等逆境条件对植物造成的伤害,提高植物在逆境中的抗性。首先介绍了 AM 真菌的形态特征,之后对各种逆境条件下 AM 真菌的作用进行论述,为 AM 真菌在逆境条件下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丛枝茵根真菌接种植物后,能够促进植物养分的吸收和植株的生长,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为了系统认识AM真菌提高植物抗寒性的机理,为植物避免冻害、南种北引、抗寒育种等提供理论依据,从AM真菌对宿主植物矿质元素吸收、形态结构、生理生化、基因表达等4个方面就国内外对丛枝菌根提高植物的抗寒性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10.
丛枝菌根真菌能与绝大多数植物建立互惠共生关系,帮助植物吸收水和矿质营养。通过分析丛枝菌根真菌能够提高植物抗病虫能力的现象,从胞壁的机械屏障、抗性物质以及位点上的竞争等方面综述了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抗病机理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茶树丛枝菌根真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枝菌根真菌是广泛存在于林地土壤中、与植物共生的重要的真菌类群,具有多种重要的有益功能。笔者综述了茶树丛枝菌根真菌的种类、形态结构、侵染率,及其对茶树在营养吸收、生长发育、矿质元素吸收、品质和抗逆性等方面的影响,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初步展望,以期为开展茶树AMF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丛枝菌根真菌在植物生态系统中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是一类能与大多数陆地植物形成共生体的根际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该文从4个方面介绍丛枝菌根真菌相关研究进展,即(1)在植物个体水平上,AM真菌主要提高宿主植物的养分吸收能力,并对植物生育期及生殖能力产生影响;(2)在种群水平上,AM真菌通过庞大的地下菌...  相似文献   

13.
AM真菌对牡丹实生苗矿质营养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丛枝菌根(AM)真菌Acaulospora sp.、Glomus constrictum、G.geosporum、和G.reticulatum对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1年生和当年生实生苗矿质营养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能显著促进牡丹实生苗的生长和N、P、K、Zn和Mn元素的吸收。以G.constrictum与G.geosporum效果最佳,牡丹对二者的菌根依赖性分别为56.9%和58.0%。因此,G.constrictum与G.geosporum是适宜牡丹生长的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   

14.
AM真菌提高植物耐盐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我国盐碱土中的AM真菌资源和AM真菌对植物耐盐性的影响,详细论述了内生菌根真菌提高植物耐盐性的机理,最后对耐盐性机理的研究前景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5.
为高效利用水陆两栖植物鸢尾修复污染水体,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的丛枝菌根真菌(AMF)与鸢尾构建共生体系的生长指标、土壤理化性质及植物光合作用指标,探讨不同AMF对水生植物鸢尾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AMF对鸢尾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地上及地下两部分,其中地下部分通过利用其庞大的菌丝网络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进而促进了鸢尾的生长,其中对比无菌剂侵染的空白植物,摩西球囊霉作用的鸢尾对氮元素的吸收率提高71.75%,磷元素的吸收率提高8.36%,而根内球囊霉作用的鸢尾对氮元素的吸收率提高42.55%,磷元素的吸收率提高9.5%;而地上部分则是通过加强叶片气孔导度的开启来调控植物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之间的平衡,进而提高了鸢尾的最优水资源利用率,加快植物的新陈代谢,最终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其中对于鸢尾光合作用的调节摩西球囊霉的促进效果显著好于(P<0.05)根内球囊霉。  相似文献   

16.
现代农业生产中由于长期连作、高复种指数和大量化肥投入导致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土壤健康状况恶化、土壤质量和土壤肥力下降,制约着作物可持续安全生产.为此,探索改善土壤质量与肥力的途径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重点分析了AM真菌+间作、AM真菌+轮作、AM真菌+连作、AM真菌+生草、AM真菌+施肥等土壤肥力的影响;讨论了AM真菌与农业技术联合改善土壤肥力的作用机制.认为AM真菌接种技术配合适当的农业技术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林牧业生产,达到巧夺天工、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议当前和今后可加强AM真菌与轮作、AM真菌与灌溉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完善AM真菌与农业技术协同改善土壤综合生态服务功能,保持农林牧生态系统可持续生产力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丛枝菌根真菌对香椿实生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于日光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 :Glomusmosseae,Glomusversiforme和Gigasporarosea和施肥对香椿 [Toonasinensis (A .Juss)Roem]实生苗生长和菌根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能显著促进香椿苗的生长 ,施磷肥也能促进其生长 ,以菌根真菌加磷肥的香椿苗生长量最大 ,而施磷肥降低了丛枝菌根真菌的侵染率。  相似文献   

18.
 VA菌根(Vesicular-arbuscular mycorrhizal, 简称VAM)是分布最广的一种内生菌根[1]。VAM真菌能和绝大多数农作物、园艺作物、蔬菜作物和牧草等共生,从而促进这些植物对多种矿质养分,尤其是磷(P)的吸收。笔者主要就VA菌根改善植物磷素营养的研究进展,作以简要综述,并浅谈其今后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rnosseae(Nicol&Gerd)Gerdemann&Trap对不同水分(20%、16%和12%土壤含水量)条件下的枳(Poncirus trifoliata(L.)Raf.)实生苗生长、光色素和水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根侵染率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而降低。在3种不同土壤含水下。接种处理均不同程度增加了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植株鲜重.促进了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提了叶片相对含水量.但降低叶片饱和亏。接种处理植株的盆栽土水分亏缺量明显高于未接种处理的盆土。由此表明.丛枝菌根真菌的接种能促进植株的生长和改善叶片水分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