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巴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野外调查并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大巴山自然保护区分布有蕨类植物共38科,包括92属339种(含变种和变型).(2)该保护区中的蕨类植物的优势科、优势属均表现明显,优势科为水龙骨科、蹄盖蕨科、鳞毛蕨科和金星蕨科;优势属为瓦韦属、铁角蕨属、鳞毛蕨属和假瘤蕨属.(3)科的分布区类型有8个,以泛热带分布和北温带分布为主,它们分别占本区总科数的53.84%和19.23%.(4)属的地理成分组成复杂,具有13个分布区类型,其中热带成分占总属数的62.49%,且以泛热带分布和热带亚洲分布型属为主;温带成分占总属数的32.96%,且以北温带分布和东亚分布为主.在中国植物区系的分区上属泛北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被亚区,处于华中植物区和华南植物区的过渡区域.(5)通过与我国8个山地蕨类植物区系的比较,该区与湖北神龙架、四川卧龙、湖南云山和贵州梵净山的区系成分较为相近,可划为同一自然区,而与陕西秦岭、广西十万大山、云南西双版纳和广东车八岭的区系关系则较为疏远.  相似文献   

2.
阳明山蕨类植物多样性及地理区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野外调查,对阳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阳明山自然保护区分布有蕨类植物共44科,包括106属378种(含变种和变型);该保护区中的蕨类植物的优势科、优势属表现明显,优势科为:鳞毛蕨科、蹄盖蕨科、水龙骨科、金星蕨科和铁角蕨科;优势属为:鳞毛蕨属、耳蕨属、铁角蕨属和蹄盖蕨属.  相似文献   

3.
通过野外调查与查阅文献资料,对小北湖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分布区类型和生态类型进行分析,比较了该区与其他9个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的相似性。结果表明:小北湖保护区蕨类植物共54种,隶属18科32属。其中,优势科为蹄盖蕨科、鳞毛蕨科、卷柏科、岩蕨科和木贼科。小北湖蕨类植物中既有较原始的科,也有较进化的科,在系统发育上有着较为连续的关系。从属分布区类型来看,以温带成分为主;种的分布区类型中,东亚成分众多,是分布中心的一部分。与其他地区蕨类植物的相似性系数比较表明,小北湖保护区与黑龙江凉水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相似性最高。小北湖蕨类植物的生态类型以土生为主,附生类型较少。  相似文献   

4.
骆强  董谦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7,26(4):324-327,376
对大方福建柏保护区428号蕨类植物标本进行整理、鉴定,初步确定该地区有蕨类植物29科59属123种及3变种,其中上斜刀羽耳蕨Polystichum assurgentipinnum W.M.Chu et B.Y.Zhang为贵州地理分布新记录。经区系成分分析,认为该地区蕨类植物与热带亚洲关系密切,但性质却是以温带地理成分占优势的温带性质,属东亚区系。  相似文献   

5.
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分析了纳雍珙桐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种类组成和区系特征。结果表明:(1)纳雍珙桐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30科61属134种(含种下分类单位),其中以鳞毛蕨科、水龙骨科、蹄盖蕨科等为主;(2)蕨类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区内温带种占绝对优势,为总种数的89.7%,具温带性质。其中,东亚分布有108种,占总种数的80.6%,说明为东亚区系。热带分布种8种,世界广布种5种,说明区内蕨类植物与热带有一定的联系,并且有较广泛的地理联系性;(3)与贵州大部分地区处在植物分布区的过渡地段上一样,比较多的属(52.5%)在这里只有1种分布,具有其过渡性质:(4)贵州省纳雍国有林场地区蕨类植物在科属上具有一定的丰富性同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6.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的基础上,调查分析了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Pteridophyte的区系。结果表明,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42科、91属、267种(含9变种);含10个种以上的科有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蹄盖蕨科Athyriaceae、铁角蕨科Aspleniaceae、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膜蕨科Hymenophyllaceae、卷柏科Selaginellaceae。依据植物的现代地理分布,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种的分布可以划归11个分布区类型和8个亚型,其中东亚成分和热带亚洲成分构成其区系的主体。区系分析表明,该地区蕨类植物处于东亚植物区系中,但热带亚洲成分对本区也有一定影响,表现为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在文献和标本查阅、标本采集和鉴定基础上,对浙江省温州市现知的44科93属277种蕨类植物种类组成和区系特征进行了分析:温州蕨类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含种数较多的科是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5属50种),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10属36种),蹄盖蕨科Athyriaceae(9属31种),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10属30种)和铁角蕨科Aspleniaceae(1属15种);含种数较多的属是鳞毛蕨属DryoPteris(26种),铁角蕨属Asplenium(15种),凤尾蕨属Pteris(14种),卷柏属Selaginella(13种)和复叶耳蕨属Arachniodes(11种)。区系成分起源古老,不乏古老的科、属和残遗种;且区系成分较为复杂,来源于多种地理成分,其中热带、亚热带性质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岩下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邓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0):5671-5673,5676
依据植物的现代地理分布,岩下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种的分布可以划归11个分布区类型和7个亚型,其中东亚成分和热带亚洲成分构成了该区区系的主体。区系分析表明,该地区蕨类植物处于东亚植物区系中,但热带亚洲成分对该区也有一定影响,表现为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点。其区系地理成分复杂,从属来看,以热带、亚热带分布的属占优势,有33个,占总属数的78.6%,说明有较高的热带亲缘。从种来看,以东亚地理成分占优势(42种),加上中国特有成分(5种)占总种数的42.3%。表明岩下蕨类植物区系属东亚区系。  相似文献   

9.
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分析了佛顶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的种类组成和地理特征。结果表明:(1)佛顶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27科61属161种(含种以下分类单位),其中以鳞毛蕨科、水龙骨科、铁角蕨科等为主;(2)蕨类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区内温带种占绝对优势,为总种数的70.2%。其中,东亚分布有110种,占总种数的68.35%。热带、亚热带种占到了总种数的23.6%,说明区内蕨类植物与热带、亚热带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3)与贵州大部分地区处在植物分布区的过渡地段上一样,比较多的属(45.9%)在这里只有1种分布,具有过渡性质。  相似文献   

10.
掌握大坪箐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的资源情况,通过野外调查,查阅文献资料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大坪箐地区蕨类植物共24科43属79种(含种下分类单位),其中以鳞毛蕨科、水龙骨科、金星蕨科等为主;蕨类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区内温带种占绝对优势,为总种数的77.2%,具温带性质.其中,东亚分布有51种,占总种数的64.6%,说明为东亚区系.热带成分种共有14种,世界广布种共有4种,说明区内蕨类植物与热带、亚热带有一定的联系;与贵州大部分地区处在植物分布区的过渡地段上一样,比较多的属(51.2%)在这里只有1种分布,具有其过渡性质.  相似文献   

11.
王思元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784-10785
对国家地质公园的相关概念以及建设背景进行了简要说明。以上海崇明国家地质公园为例,通过描述其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申报过程以及管理模式,总结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管理现状,并对其管理模式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方元平  胡章喜  高静  项俊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2055-2056,2062
在野外调查和已有资料整理的基础上,分析了英山吴家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结果表明,吴家山共有蕨类植物68种(包括变种),隶属于23科、39属;科的分布类型以世界分布和热带-亚热带分布为主;属的分布以泛热带和热带亚洲分布属为主,同时也表现出强烈的暖温带性质;种的分布以东亚类型为主,特别是中国-日本分布类型最多,亚热带至暖温带性质明显.该区应置于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从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范围内,与当地所处的地理位置相符合.  相似文献   

13.
鹫峰国家森林公园苔藓植物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了解北京地区苔藓植物的多样性,对采自鹫峰国家森林公园的186份苔藓标本进行了鉴定,得知鹫峰苔藓植物共有18科29属44种,其中苔类5种,藓类39种。其中北京地区苔藓植物新记录共有2科10属21种。在所有科中,丛藓科(Pottiaceae)和绢藓科(Entodontaceae)种数最多,各有7种,这两个科的种数占全部种数的31.8%。鹫峰苔藓植物主要由石生群落、土生群落和树生群落组成,土生群落以丛藓群落为主,石生群落以灰藓群落和绢藓群落为主。鹫峰苔藓植物以泛北极区系成分为主,有36种,占总数的81.8%,其中又以东亚成分占优势,占总数的27.3%。  相似文献   

14.
通过选择合理的评价模型,采用等价替代或等效益替代等方法,对黑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效益进行客观、科学地实证研究,为该森林公园可持续发展、保护与合理开发以及生态效益补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余本锋  刘沫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0):1899-1899,1980
天柱峰国家森林公园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通过对其基本情况和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的分析,提出了天柱峰国家森林公园开发建设的构想。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中国分类系统中的分类等级,对双峰山国家森林公园人工林植物群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公园人工林可分2个植被型,4个群系,14个群丛.群落优势种主要为人工种植的马尾松、柳杉、杉木,在柘木+杉木-茶-淡竹叶+紫萁群丛中,自然更新的天然树种柘木与杉木为共优种.自然更新的树种以阳生性树种为主,如化香、茅栗、黄檀等,这些树种常为亚热带阔叶林先锋群落的代表性成分,表明双峰山人工林群落已由针叶林向阔叶林阶段演替;人工林群落景观单调,必须对生长不良的群落进行林分改造以丰富植被景观,对生长良好的群落则加强保护和管理,以充分发挥森林生态旅游功能,促使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侯雯娜  胡巍  尤劲  吕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348-1350
从西湖风景名胜区景中村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其特点及典型问题,从人口调控、经营模式、村民素质、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有效增进景中村管理和发展的对策.最后,将国内其他风景名胜区景中村的情况与西湖风景名胜区景中村进行了对比,指出了其他景区景中村可以借鉴和关注的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18.
陈立明  尹艳豹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394-11395,11405
分析了黑龙江青冈靖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概况,针对靖河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现状分析,提出了靖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恢复的对策,探讨了湿地公园水质、水文保护,生态水岸建设,水禽栖息地营造,以及植被恢复问题。  相似文献   

19.
铜锣坝国家森林公园的生物多样性特点主要表现为种类丰富和植被类型多样,在整体保护、合理利用和有序开发的原则指导下,提出了实行分级、分类保护和加强管理、普及生物学知识等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根据对河北武安国家森林公园蚜虫的标本采集和文献查阅,对该森林公园蚜虫的物种多样性、区系成分和寄主植物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已知蚜虫5科23属47种;武安地处古北区南端,与东洋区种类有较明显的交汇,故蚜虫区系以古北+东洋种和广布种为主;已知蚜虫的寄主植物29科,其中蚜科寄主植物最为丰富,斑蚜科次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