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岑巩县耕地数量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娟娟  周德全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870-7871,7988
以1999~2008年的统计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岑巩县10年间耕地数量变化特点。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引起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口增长、经济增长以及农业科技进步是影响岑巩县耕地数量变化的三大驱动力。  相似文献   

2.
王明  冯冬宾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566-19567,19570
以2001~2009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分析耕地变化驱力,揭示沈阳市耕地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固定资产投资、人口增长、科技进步和土地政策是影响沈阳市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长武县在近20年来正逐步由原来的“粮食基地”演变为“粮果基地”,研究其耕地数量变化对同类型地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1985年以来长武县耕地数量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借助SPSS、EVicws等软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逐步回归法选取恰当的驱动因子,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揭示长武县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力机制,为长武县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顾顺业 《乡村科技》2023,(17):114-117
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通过深入挖掘和整合气象数据、生态指标、社会经济和其他多源监测数据,全方位地剖析江西省南昌市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LUCC)背后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表明:南昌市土地利用类型整体呈现出向建设用地转移的趋势,且主要来源是耕地;影响耕地分布的关键因素是坡度、年均温、夜间灯光;影响林地分布的关键因素是坡度、年均温、人口密度;影响草地分布的关键因素是坡度、人口密度;影响建设用地分布的关键因素是坡度、年均温、夜间灯光;影响水域分布的关键因素是坡度、年均温、夜间灯光;影响未利用地分布的关键因素是高程、年降水、夜间灯光、人口密度。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耕地数量变化过程及其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近年来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四川省耕地呈不断减少的趋势 ,从四川省耕地数量变化的过程来看 ,主要经历了快速减少 -缓慢减少 -急剧减少 3个阶段。从计量模型分析的结果来看 ,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人口的增加、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以及非农产业的不断发展。因此 ,能否严格控制农村人口的增长 ,不断增加对土地开发整理的投入 ,坚决贯彻和实施国家耕地保护政策 ,协调好结构调整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将是决定今后耕地数量变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依据鄱阳湖地区1949~2002年耕地面积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统计方法分析该地区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在近53年里人口增加和第三产业发展是该地区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驱动因素,粮食需求则是耕地面积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云南省会泽县草地资源动态变化及进行驱动力分析.[方法]以2009年、2016年2期遥感数据为基础,以乡(镇)为研究尺度,采用草地资源综合动态变化度、地学信息图谱、Logistic回归模型对研究区草地资源变化及驱动力进行定量分析.[结果]2009-2016年,全县草地资源综合动态变化度为5.85%,其中变化较...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182-183
介绍了毕节市耕地概况及2005~2015年耕地面积变化,分析了影响该地区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农业技术进步,提出了毕节市实施耕地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彭州市耕地数量和质量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婷  张世熔  林海川  王冀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701-1704,1712
根据2000~2006年彭州市耕地统计数据,应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差异模型和GIS方法研究了耕地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彭州市耕地以灌溉水田及旱地为主,且受地形地貌和区域条件的影响,空间分布差异明显。6年间研究区耕地面积基本持平,但不同年份间差异较大。耕地土壤中其有机质、全氮、全磷和速效磷的含量升高,但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也在普遍升高,且土壤中氮、磷的增加从一定程度上看是大量施用化肥的结果,其本身也是重要的有机污染物质,因而,经综合分析,可以认为彭州市耕地的整体质量是处于一种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耕地是土地的精华,是维护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笔者针对当前中国学者对耕地数量变化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重庆市荣昌县1996—2004年耕地数量变化为例作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1996—2004年全县耕地数量减少较快,平均每年净减少率为0.99%;(2)耕地变化区域性差异明显,且耕地相对减少较快的乡镇并不是经济发展较快的乡镇;(3)生态退耕是全县耕地减少的主导因素;建设占用耕地并不是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4)当年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与社会经济发展各因素间的相关性不大,而累计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较强,且建设占用耕地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时间上的错位性,即经济和社会发展滞后于对耕地资源的占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Logistic回归的中稻推荐施肥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北省洪湖市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006、2007年中稻肥料效应试验结果为数据源构建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得到目标产量≥6 750 kg·hm-2、≥7 200 kg·hm-2和≥7 500 kg·hm-2时的Logistic模型,模型中引入有效磷、速效钾养分等级和氮肥用量为自变量,3个回归模型的显著性和各参数效应均满足了显著性检验(P<0.05).由概率预报模型可计算出不同土壤养分等级和不同氮肥用量下的中稻产量≥6 750kg·hm-2、≥7 200 kg·hm-2和≥7 500 kg·hm-2的概率分布,可为当地施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龚健  陈耀霖  张志 《湖北农业科学》2016,(17):4545-4550
采用遥感、GIS技术、转移矩阵、多分类逻辑回归等探讨了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1991-2009年期间,鄂州市土地利用变化显著,耕地面积减少最快,养殖水面和建设用地大量增加。21991-2004年期间,鄂州市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到最近城市中心距离、地形和坡度;2004-2009年期间,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高程、到最近城市中心距离、人口、地形和坡度。耕地主要转移方向为建设用地、养殖和林地,不同时期耕地变化的驱动因素不同,到最近城市中心距离、地形和坡度在两个时期都是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3.
基于灰色模型GM(1,1)的荆州市耕地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艳  周勇  湛蓝 《湖北农业科学》2007,46(5):713-715
以湖北省荆州市1997~2004年耕地数据为基础和平台,运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探讨耕地数量动态变化,为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参考.结果表明,GM(1,1)模型对荆州市耕地资源数量的历史趋势拟合程度较高,预测结果符合荆州耕地数量变化规律.荆州市耕地面积在未来几年内仍将呈现出持续减少的趋势.因此保护耕地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都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从现金流风险角度出发,对企业财务困境进行预警研究:首先构建一个基于企业内部环境、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及财政政策等因素的CFaR模型,识别出期望现金流及风险现金流;然后以这两个指标作为预警变量,构建一个二元Logistic财务困境预警模型;最后选取27家中国证券市场中代表陷入财务困境的ST公司及配对的财务良好的非ST公司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CFaR模型能较好地度量两类上市公司的现金流状况,且两类公司的期望现金流和风险现金流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二元Logistic预警模型能较好地实现对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预警,对两类公司的预警正确率分别达到85.2%和81.5%。  相似文献   

15.
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农产品销售中分类营销的问题。该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农产品数据库中的信息,找出影响产品畅销度的因素并加以量化。应用该模型还可以对农产品的畅销度进行预测,进而为产品的推广制定个性化销售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区域年用水量受众多因素影响,具有非线性特点,而且还存在记录时间短、历史数据少等问题。基于支持向量机(SVM)小样本、非线性和泛化能力强的特性,建立了年用水量回归预测模型,利用网格搜索法(GSM)优化参数,并进行精度的检验。将模型应用于民勤县年用水量预测,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较小,精度较高,用于该县的年用水量预测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刘洋  刘惠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62-963,969
为了分析影响农户农地流转的因素,为农地流转的定性研究提供量化的依据和支持,采用抽样调查、Logistic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意愿是受到非农就业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的,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按贡献率由大到小排序为非农就业率、恩格尔系数、单位面积农业纯收入、交通便捷度、签订流转书面合同比率、农地流转主导因素、家庭最高文化程度、粮食安全保障率、经济发展水平、家庭人口数、农业劳动力人数和被访者年龄。为提高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建议给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发挥政府的监督管理和服务职能,加强部分农民的思想改造工作,扩大农民受教育的途径,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8.
彭凌  廖铁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1198-11201
摘要依据国土资源部《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报告》《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等数据,选取耕地数量变化和耕地保护政策两大指标,借助经济计量学理论以及Eviewes5.1软件,运用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等分析方法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数量变化与耕地保护政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耕地变化与耕地保护政策之间存在一种长期均衡关系,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机制在制约着变量的运动,使二者之间短期内的偏离不会太远,长期则会走向均衡;耕地变化与耕地保护政策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即耕地变化与是耕地保护政策的Granger原因,而耕地保护政策不是耕地变化的Granger原因;脉;中响应以及方差分解表明,耕地变化对耕地保护政策具有较为持续的促进作用,且作用程度随着滞后期的加大而加强;耕地保护政策具有较强的惯性,主要受其自身以前水平的影响,耕地保护政策对耕地数量促进作用不太显著。因此,解决耕地过快减少问题的重要途径应是制定长期策略,强化耕地保护政策理论研究,加大耕地保护政策的制定、执行和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19.
利用全局Logistic和地理加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2001—2018年中国雷州半岛热带野火的空间分布和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01—2018年雷州半岛野火的总体分布是空间聚集的。雷州半岛野火的驱动因子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GWLR模型更好地解释了这种关系;该地区野火主要是由气象因素驱动的,特别是气温日较差和降雨量驱动的;此外,雷州的野火更多地是由人类活动驱动的,尤其是对农田的管理。本研究可为区域火灾管理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对云南农田土壤常量与微量元素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并为农作物合理施肥提供依据,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云南14个地方农田土壤常量及微量元素(P、K、Ca、Mg、Cu、Fe、Zn、Mn)的含量,并对土壤中常量及微量元素含量的状况与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农田土壤中速效P、K元素处于平衡,速效Ca、Mg亏缺,速效Cu、Fe、Zn、Mn等微量元素盈余。在不同地貌下,土壤常量及微量元素分布有明显的差异,滇中红色高原土壤的速效态微量元素(Fe、Zn、Mn)的含量明显高于滇东喀斯特高原和滇西横断山脉;速效P、K、Ca的含量从西至东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而速效Cu的含量则从西到东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研究结果对于农田土壤元素测定及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