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药剂配套、应用进行了试验,并推荐了几种药剂及用量.  相似文献   

2.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是我国水稻上的重要害虫之一。目前二化螟的防控仍离不开化学防治,而二化螟抗药性问题严重影响了生产上的化防效果。对二化螟的抗性监测、抗性机理、抗性遗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二化螟抗性治理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3.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药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50%虎蛙等几种药刺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0%虎蛙EC对水稻二化螟有良好的防效,与5%氟虫腈SC防治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4.
选用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50g/hm2、63.1%杀单·苏云可湿性粉剂750g/hm2、15%阿维·三唑磷乳油1500mL/hm2防治二化螟,进行药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50g/hm2、63.1%杀单·苏云可湿性粉剂750g/hm2对二化螟有较好的防效,两者施药后14d防效分别为92.61%、90.46%,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对其他有益生物未见药害。建议使用时,每公顷用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50g或63.1%杀单·苏云可湿性粉剂750g在二化螟卵孵盛期至2龄幼虫高峰期对水600kg于水稻叶面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5.
4种复配制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年来,由于耕作栽培制度的改变和冬季气温高等原因,二化螟在江西省发生为害逐年加重,局部稻区暴发成灾.目前,防治二化螟最有效的方法仍然是药剂防治.由于年复一年地使用杀虫双、杀虫单、三唑磷等农药品种,二化螟的抗药性迅速上升,防效逐年下降.为寻找高效的农药供生产上使用,近两年来我们对几种复配制剂进行了防治水稻二化螟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6.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丽春 《现代农业科技》2010,(2):187-187,189
为筛选防治水稻二化螟的高效农药,进行了几种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0%福戈水分散粒剂120g/hm2、63.1%杀单.苏云可湿性粉剂750g/hm2对二化螟的防效好,杀虫防效分别为92.22%、93.68%,枯鞘防效分别83.91%、80.28%,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刘中现  卢毅  陆明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8,(10):123-124,175
[目的]了解市场上几种常用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方法]研究了95%杀虫单SP、35%甲维·毒死蜱ME、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SC(稻腾)、20%氯虫苯甲酰胺SC(康宽)和40%氯虫·噻虫嗪WG(福戈)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结果]药后7 d,35%甲维·毒死蜱ME、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SC、40%氯虫·噻虫嗪WG的保稻效果较好,分别达83.36%、80.62%和84.71%,95%杀虫单SP的保稻效果最差,为62.69%,20%氯虫苯甲酰胺SC的保稻效果一般,为77.54%;药后20 d,几种药剂的保稻效果无显著差异,其中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SC、20%氯虫苯甲酰胺SC、40%氯虫·噻虫嗪WG的保稻效果稍好,分别达92.40%、94.47%、91.04%,95%杀虫单SP和35%甲维·毒死蜱ME的保稻效果稍差,分别达87.08%、89.55%;药后20 d,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SC和20%氯虫苯甲酰胺SC的防效较好,分别达81.58%和96.45%,95%杀虫单SP和40%氯虫·噻虫嗪WG的防效次之,分别为59.60%和34.71%,35%甲维·毒死蜱ME的防效最差,为26.31%。[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水稻二化螟的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防治养蟹稻田水稻二化螟的安全、高效新型杀虫剂,对20%氯虫苯甲酰胺SC、40%氯虫·噻虫嗪WG、24%甲氧虫酰肼SC等3种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防治试验,并对河蟹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3种药剂在试验剂量下对河蟹安全无害,20%氯虫苯甲酰胺SC 180 ml/hm2、40%氯虫·噻虫嗪WG 150 g/hm2、24%甲氧虫酰肼SC 300 ml/hm2对第1代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8.32%、95.51%和97.19%;对第2代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100%、96.17%和97.44%;从3种药剂对河蟹安全性及对二化螟的田间防治效果看,可以作为养蟹稻田二化螟的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9.
农药混配防治水稻二化螟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药混配防治水稻二化螟试验结果表明,选用90%双锐可溶性片剂600g/hm2+5%锐劲特悬浮剂300mL/hm2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很好,保苗率100%,虫口控制防效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0.
11.
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田间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江苏省淮安市7种常用防治螟虫药剂:90%杀虫单,40%毒死蜱,5%锐劲特,汇力,1.8%阿维菌素,虫无影、立克灵进行了田间防治螟虫试验,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EC 450 ml/hm2防治效果最差,保苗效果为85.83%;利克灵(25%毒死蜱.三唑磷)EC1 200 ml/hm2防治效果最好,保苗效果为96.57%;而杀虫单对螟虫防治效果下降可能与螟虫对该类药剂产生抗性或该类药剂在该地区的使用频率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2.
4种杀虫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的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20%氯虫苯甲酰胺SE等4种药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SE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最好,药后7d、14 d的杀虫效果及保叶效果分别为95.14%、69.31%及92.13%、76.57%,均高于其他药剂处理;240g/L氰氟虫腙SE对二化螟的防效最好,药后7d、14 d的杀虫效果及保苗效果分别为95.13%、92.59%及68.25%、92.48%,均高于其他药剂处理.建议每667 m2用药量20%氯虫苯甲酰胺SE 10 mL、240g/L氰氟虫腙SE 40 g.  相似文献   

13.
20%的攻霸乳油对防治早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以1050~1200 mL/hm2对水750 kg防治效果效果最佳,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不同药剂混配组合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毒死蜱、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和甲维盐4种化学药剂的单剂及其混配组合,在室内对二化螟进行了毒力测定,筛选出最佳混配比例(有效成分):毒死蜱与甲维盐(1∶1)、毒死蜱与氯虫苯甲酰胺(10∶1)、阿维菌素与氯虫苯甲酰胺(1∶1)、 阿维菌素与毒死蜱(1∶1), 其共毒系数分别为376.77、 254.84、 247.10和682.34。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所获得的混配组合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均达到76.4%以上,可有效防治二化螟,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5.
2015~2016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评价了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2%阿维菌素EC及其混用对稻纵卷叶螟和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单一喷施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 9~18 g/hm~2或2%阿维菌素EC 30~60 g/hm~2对稻纵卷叶螟的控制作用较好,却难以控制二化螟危害;药后14 d,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1.01%~82.48%和75.52%~87.35%,而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0.97%~72.62%和62.73%~76.57%;以上2种药剂混用后,可有效控制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危害,药后14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9.70%~92.20%和71.03%~87.77%。这表明乙基多杀菌素与阿维菌素混合喷施可有效控制水稻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危害。  相似文献   

16.
稻螟赤眼蜂防控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在长沙县优质稻基地,开展了大面积释放稻螟赤眼蜂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人工释放稻螟赤眼蜂对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等害虫的防控效果较好,是一项发展绿色植保战略的重要措施,有利于推行绿色防控的总体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在湘阴试验示范基地对二化螟开展了3种不同防控技术措施的试验,比较分析了二化螟性诱剂、频振式杀虫灯和常规药剂的防治效果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性诱剂与杀虫灯对该虫的防控效果较好,可持续控制该虫种群的发展,其经济和生态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8.
0.3%印楝素乳油防治高粱条螟和水稻二化螟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0.3%印楝素乳油以90 mL/667m2对水45 kg喷雾,对高粱条螟和水稻二化螟进行田间防治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3 d对高粱条螟和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分别达83.3%和80.95%;施药后7 d对高粱条螟和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达92.69%和95.65%,均达到化学农药的防治效果,且不残留、不污染环境、不产生药害。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水稻二化螟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2~1995年,通过室内外人工饲养及田间调查研究,明确了二化螟在辽宁省每年发生两代,但少数个体仅发生1代;同时明确了二化螟的生活史与害虫的为害盛期,第1代幼虫为害盛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中旬,第2代幼虫为害盛期为8月中旬至收获期;观察了二化螟的若干生活习性。  相似文献   

20.
扬州地区水稻二化螟对杀虫单的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毛细管点滴法监测江苏扬州(1985~2001)和兴化(1985~1994)水稻二化螟虫群对杀虫单的抗药性。结果表明:1994前,两地虫群对杀虫单的抗性水平相似,抗性倍数在10左右,且年度间变化较小;扬州虫群的抗药性2001年是1985年的5.6倍;二化螟对杀虫单的敏感性变化,与敌百虫、甲胺磷和对硫磷相同。1985~1996年的13年间,用杀虫单主治二化螟,年仅用药1次,二化螟对杀虫单的敏感性相对稳定;1996年以后,年用杀虫单增至3~5次,因选择压增加.二化螟的抗药性迅速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