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合理开发利用野生山药资源。[方法]选取4个野山药品种进行人工栽培试验,分别从农艺性状和品质特征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供试的4个野山药品种中,FHS-3产量最高,为45 742 kg/hm2,但其品质表现最差;FHS-4产量最低,为17 616 kg/hm2,但其品质表现最好;FHS-1与FHS-2的产量与品质则介于二者之间。[结论]FHS-1与FHS-3适宜培育成菜用品种;FHS-2与FHS-4适宜开发成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2.
小麦品种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 5 0 8份各种类型小麦的 6个品质性状和 5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抽穗期与千粒重及蛋白质、干面筋、湿面筋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株高与干、湿面筋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沉淀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干、湿面筋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角质率与出粉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子粒蛋白质含量与出粉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沉淀值、干湿面筋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出粉率与干、湿面筋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干面筋与湿面筋呈极显著正相关。随子粒饱满度增加,出粉率与干面筋呈规律性增加,而蛋白质与沉淀值则无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3.
小麦主要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和食品加工业的迅速发展,对小麦品质的要求愈来愈高。然而,杂种早代单株籽粒数量有限,要对其品质性状进行全面测试,是不可能的。因此,研究各主要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并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杂种早代筛选产量性状尚好,而品质性状又优的单株,就显得十分必要。我们于1985—1988年开展了此项研究工作。本文是该项研究内容的一部分。一、材料与方法试验分别在安阳农科所淇县试验点和安阳市东郊试验点进行。选用近年来我省大面  相似文献   

4.
各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中加性主效应、显性主效应均起一定的作用,株高主要受加性主效应的控制,株高的狭义遗传力为50.8%,通过早代选择可取得较好的改良效果,其选择效果不易受到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主要受加性主效应的控制,其狭义遗传率分别为66.3%和64.2%,宜在较低世代进行选择;异黄酮含量主要受显性主效应的控制,应该在较高世代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5.
选取黑龙江省中、晚熟玉米对照品种及杂交组合共160份,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影响玉米营养品质(脂肪、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关联程度差异不大,最大关联度均小于0.9;同一农艺性状与不同品质性状关联程度不同,穗粗与脂肪和淀粉含量关联序相同,均排在第二位,但关联度存在一定...  相似文献   

6.
黑小麦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对13份紫粒小麦和17份蓝粒小麦的6个农艺性状和7个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蓝、紫粒小麦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平均值分别为14.28%和13.37%;稳定时间较长,平均值分别为8.54,10.71 min。紫粒小麦的穗长和公顷穗数的变异系数分别达到17.6%和16.9%。相关分析表明,株高与公顷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公顷穗数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之间显著负相关。对13种参数标准化后聚类分析,蓝、紫粒小麦之间呈明显的各自聚类趋势,说明蓝、紫粒小麦为不同的类群。  相似文献   

7.
在大豆植株F1杂种优势中,分枝数的杂种优势平均值最高为0.45,其余各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平均值介于0.06~0.36之间;F2大豆籽粒品质性状杂种优势中,蛋白质含量杂种优势的平均值为0.17,而脂肪和异黄酮含量杂种优势的平均值分别为-0.28和-0.001。  相似文献   

8.
甘蓝型油菜杂种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主成分分析,把甘蓝型油菜49个杂交组合的12个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归纳为5个主成分,即产油因子,角果因子,长度因子,种质因子,粒质因子,它们约占总遗传变异量的90%。根据各主成分遗传贡献率的大小,以主成分为单位选育高产,优质油菜品种,应首先注意选择全株角果总数和主序角果数较多的,产油量高的杂种,结合选择主序较长的后代材料,然后选择分枝数较多的双低优质。根据上述选择原则,已选出10个产油量高,  相似文献   

9.
大豆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株高、荚数和产量与蛋白质间加性遗传相关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分枝数、荚数和产量与脂肪间加性遗传相关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百粒重与异黄酮间加性遗传相关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啤酒大麦若干品质与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早期品质鉴定一直是茶树育种的难题,也是造成茶树育种周期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乌龙茶早期品质鉴定一般采用传统小样法制作茶样再通过感官审评判定.由于小样法制作鲜叶用量相对较多,1个单株需要经过7~8 a的前期扩繁才有足够多的鲜叶原料.本试验通过改进传统小样法制作模式形成微量法制作工艺,制作过程简单高效,需要的鲜叶量少,只需10...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控制PPO酶,提高四川红、绿茶加工品质,对四川主要产荼区具代表性的5个茶树栽培品种鲜叶的多酚氧化酶(PPO)进行粗提,测定并比较不同品种的酶活特性.结果表明,当底物邻苯二酚的量为0.3~1.2 mL时,各个品种的酶活力随浓度增加而升高,而超过1.2 mL时,酶活力下降;在25~45℃范围内,各品种的酶活力随温度...  相似文献   

13.
以29个厚皮甜瓜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了甜瓜主要农艺性状指标变异性分析及甜瓜产量和品质构成分析。结果表明:平均单瓜质量、叶面积指数、纵径、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4个农艺性状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22.75%、19.74%、15.99%、13.21%;主成分分析提取了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88.09%,可以利用其对厚皮甜瓜品种进行综合评价;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分别建立了厚皮甜瓜产量构成、品质构成回归模拟方程,其中产量模拟方程为:Y1=-2.655 4+0.063 6X_3+0.008 56X_4+0.069 6X_5+0.178 5 X_6(R=0.953 4,X_3为叶面积指数,X_4为果实发育天数,X_5为果实纵径,X_6为果实横径),回归方程拟合度高,可以较好地预测厚皮甜瓜品种的产量。  相似文献   

14.
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起源于我国的西南地区,在由起源地向我国其他地区和世界其他地区传播的过程中,发生了从形态学水平到细胞水平再到分子水平的一系列演化。对茶树遗传演化的研究,是茶树基础生物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茶树种质资源研究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各种新技术、新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研究茶树遗传演化关系,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从形态学、细胞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方面对茶树遗传演化研究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SSR标记在植物遗传演化中的应用,探讨了SSR标记在茶树遗传演化研究中的应用前景,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我国茶树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及演化路径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大麦种质资源形态特征及农艺性状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建立江苏省种质资源共享平台,给育种者提供种质信息和优质资源,对496份大麦品种资源的棱型、护颖宽窄、穗姿、穗色、穗长、穗密度、叶耳颜色、叶长、叶宽、皮裸性、芒型、芒性、从播种到抽穗的历期、株高、穗粒数、茎秆直径和千粒重进行考察及统计分析,建立了大麦品种资源信息数据库.供试材料多为二棱、窄护颖、穗姿直立、穗色黄、穗长6.0~7.9 cm、密穗、红叶耳、长芒、齿芒、抽穗期160~180 d的品种.相关分析表明,穗长越短,穗密度极密的比例越大;叶长与叶宽极显著正相关.变异分析表明,供试材料间在株高、穗粒数、千粒重上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差异.Z检验法显示,六棱大麦的叶长、叶宽、株高和茎秆直径都极显著地大于二棱大麦.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弱光胁迫对谷子农艺性状、小米品质及蒸煮特性的影响,并为黄土高原低洼地带谷子种植提供理论数据,以长生13号为材料,2018—2019年重复调查其在4种遮光程度(正常自然光照为A1、遮光面积30%为A2、遮光面积50%为A3、遮光面积70%为A4)下的农艺性状、产量、干物质量、小米品质及蒸煮特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遮光程度的增加显著降低了谷子穗粗、穗重、穗粒重、单株干物质量和产量,其中A1处理与A4处理间的产量减幅2018年为1 695.11 kg·hm-2、2019年为1 774.95 kg·hm-2;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也是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A4处理SPAD均值比A1处理2018年减小2.18、2019年减小2.68;而峰值粘度、直链淀粉、胶稠度、脂肪含量均是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而先增后减。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遮光程度呈显著负相关,2018、2019年相关系数分别为-0.899、-0.917。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探讨不同茶树品种叶绿素组成及色泽的具体差异大小.[方法]采用混合液法(体积比,纯丙酮:无水乙醇:蒸馏水=4.5:4.5:1.0)及色差计法,对梅占、福选9号2个品种的叶绿素组成及干茶色泽、汤色、叶底色泽进行测定.[结果]梅占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均高于福选9号,且差异显著;干茶、茶汤、叶底色差测定表现为梅占品种的亮度不如福选9号,但梅占相对绿度重,福选9号相对黄度重.[结论]不同茶树品种间叶绿素含量及组成存在差异,且差异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绿茶的成茶色泽,梅占的成茶色泽要优于福选9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