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种植密度对膜下滴灌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高沙土地区膜下滴灌水稻(Oryza sativa L.)不同种植密度对水稻群体发育与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他密度处理相比,密度为390万苗/hm~2时水稻产量最高。随着播种密度增大,最高苗数和有效分蘖均增多,但无效分蘖也增多,成穗率降低,每穗粒数减少。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有效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效穗数与每穗粒数呈显著负相关。在现有水平下,考虑到成穗率及后期倒伏危险,该地沙性旱作地区适宜播种密度在300万苗/hm~2左右,可获得9 860 kg/hm~2产量。 相似文献
2.
膜下滴灌旱种水稻适应品种及其评价指标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宜寒地膜下滴灌旱种的水稻品种,明确膜下滴灌旱种水稻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适应性评价指标,以94份寒地早粳稻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利用膜下滴灌旱种适应性系数、膜下滴灌旱种适应性指数和综合适应能力,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水稻旱种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长白15号、长白17号、吉旱1号和农大1025在膜下滴灌旱种适应性系数、膜下滴灌旱种适应性指数和综合适应能力上均表现为中度或高度适应。水稻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对膜下滴灌旱种适应性反应指数综合评价表明,理论产量、穗数、经济系数、成粒率和千粒重5个因子可作为膜下滴灌旱种水稻农艺性状适应性评价指标,精米粒长、精米率、精米长宽比、蛋白质含量和粗脂肪含量5个因子可作为膜下滴灌旱种水稻品质性状适应性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3.
在黑龙江庆安水利试验站,以水稻(Oryza sativa L.)龙庆稻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法,以负压式土壤湿度计监测土壤水势,研究镁水耦合对寒地水稻品质的影响,以期为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龙庆稻3号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米饭食味评分镁肥与水分间存在互作反应。与对照相比,镁肥施用后龙庆稻3号的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降低,米饭食味评分值提高;与常规水分管理相比,以-15~-20 k Pa为控水下限的水分管理的龙庆稻3号的整精米率提高,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米饭食味评分值均降低。以-15~-20 k Pa为控水下限同时施用镁肥的处理,龙庆稻3号稻米的商品品质(加工和外观品质)最好;以常规水分管理同时施用镁肥的处理,龙庆稻3号稻米的营养食味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4.
机械旱直播播种密度对水稻群体光合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整2BD-10型水稻精量穴直播机自带播种挡位,设置D14、D16和D18 3个播种密度处理进行旱直播,考察水稻(Oryza sativa L.)群体光合和产量形成的规律.结果表明,D16实际产量达到10 345kg/hm2,分别较D14和D18的产量提高4.7%和13.9%;D14和D16的茎鞘物质输出率(EPMSS)分别比D18的低30.1%和33.2%,茎鞘物质转换率(TPMSS)分别比D18的低65.9%和53.4%;齐穗以前,D18顶叶保持较高的叶绿素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但叶面积指数(LAI)和有效穗数显著低于D14和D16的,自孕稳期至收获期D14的LAI均保持7.0以上,群体透光度较差;与D14和D18比较,采用D16播种密度进行机械旱直播,水稻群体可获得足够的有效穗数,有利于光合物质积累,田间产量更高. 相似文献
6.
水稻外观品质性状和千粒重的QTL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以明恢63和优质泰国香米KDML105两个籼稻品种为亲本杂交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群体,构建包含134个简单重复序列标记(SSR)的遗传连锁图谱.2009、2010年对水稻(Oryza sativa L.)的粒长、粒宽、粒形、粒厚、腹白率、心白率和千粒重进行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2009年检测到16个QTLs,其中粒长、粒宽、粒形、粒厚、腹白率、心白率和千粒重分别检测到2、2、1、1、1、1和8个QTLs,单个QTL可解释表型变异的4.43%~ 13.06%.2010年检测到19个QTLs,其中粒长、粒宽、粒形、粒厚、腹白率、心白率和千粒重分别检测到2、3、3、2、3、3和3个QTLs,单个QTL可解释表型变异的6.04%~24.31%.千粒重qTGW-3和qTGW-6-2在2009、2010年两年中均被重复检测到,qTGW-3在两年中分别可解释表型变异的13.06%和7.12%,qTGW-6-2在两年中分别可解释表型变异的7.66%和14.56%. 相似文献
7.
稻米食用品质主要是加工品质、外观品质、食味(蒸煮)品质、营养品质、贮藏品质等,试验研究了山东省稻米品种资源在特定产地、气候、栽培管理、收获贮藏和检测方式下的品质与食味表现,为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资源品质与食味研究和新品种选育、资源创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3种浸种剂对水稻(Oryza sativaL.)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恶苗净可湿性粉剂处理组秧苗高度与整齐度适中、分蘖增加、根系发育良好、茎基部变宽,干物质积累多、根冠比增大,从而提高秧苗素质.咪鲜胺乳油处理组秧苗的高度降低、整齐度良好、根冠比大、叶片发育均匀、根系发育较好、干物质积累多.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处理组秧苗细长、整齐度差、干物质积累多、叶片发育不均匀.由此可见,恶苗净可湿性粉剂和咪鲜胺乳油是试验表现较好的水稻浸种剂,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是否具有大田推广价值还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9.
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施肥配比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沈阳地区大田中布设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膜下滴灌条件下氮肥、磷肥和钾肥的不同配比模式对玉米(Zea mays L.)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设置了4种不同施肥配比和1个对照,观测了不同处理下玉米子粒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含量以及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产量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覆膜条件下不同的氮磷钾施肥配比对玉米生长发育过程及产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覆膜条件下利用滴灌施肥,在施用相同基肥的条件下,氮肥、磷肥和钾肥配比(N∶P2O5∶K2O)为1.00∶0.50∶0.50时有利于提高玉米干物质积累,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显著提高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0.
在黑龙江庆安水利试验站,以水稻(Oryza sativa L.)龙庆稻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法,以负压式土壤湿度计监测土壤水势,研究镁水耦合对寒地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节水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龙庆稻3号的镁肥与水分处理间在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产量上均存在互作关系;镁肥施用后,龙庆稻3号的穗数增加、穗粒数增加、结实率降低、千粒重降低、理论产量增加;以-15~-20 k Pa为控水下限的水分管理,龙庆稻3号的穗数减少、穗粒数增加、结实率降低、千粒重降低、理论产量增加;以-15~-20 k Pa为控水下限同时施用镁肥的处理,龙庆稻3号的理论产量最高。返青期至成熟期进行-15~-20 k Pa的间歇控水处理,节水率为28.5%。 相似文献
11.
12.
13.
以10个玉米品种为试材,研究辽西地区膜下滴灌对不同玉米子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表明灌溉与不同玉米品种产量互作显著,各灌溉处理总耗水量(ET)差异均不显著,部分灌溉高产品种的水分利用效率差异不显著,不同品种灌水利用效率(IWUE)差异显著,豫丰508与新单001的IWUE较高,分别为2.07 kg/m3与2.02 kg/m3;通过聚类分析将玉米划分为低水效和高水效品种,表明高水效品种产量比低水效品种增产,辽单1211(产量最高为955.43 kg/667m2)是子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兼顾的最优品种,高水效品种增产的主要原因是行粒数、百粒重的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