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牲畜由于跌、打、砸、撞、手术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外伤性疾病时有发生,加上因畜舍、畜体不卫生而感染病原微生物,特别是在春、夏、秋多蚊蝇季节叮咬爬闻伤口而加重感染,甚至生蛆。病虫骚触长期刺激伤口,使之久治不愈。医疗费用较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使用精制敌百虫配制剂来治疗牲畜各种感染性外伤,效果显著,方法简便。1创伤性疾病取精制敌百虫10克,加蒸馏水或凉开水少许,溶解调匀,再加入90~100克凡士林调和后即成为敌百虫凡士林软膏。对不需要缝合的一般性外伤,可将膏药直接涂抹于创面,不需包扎。对化脓性创伤,应先用生理盐水或1%的高锰酸…  相似文献   

2.
牲畜由于跌、打、砸、撞、手术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外伤性疾病时有发生,加上因畜舍、畜体不卫生而感染病原微生物,特别是在春、夏、秋多蚊蝇季节叮咬爬闻伤口而加重感染,甚至生蛆。病虫骚触长期刺激伤口,使之久治不愈。医疗时开支昂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使用精制敌百虫配制剂来治疗牲畜各种感染性外伤,效果显著,方法简便。1创伤性疾病取精制敌百虫10g,加蒸馏水或凉开水少许,溶解调匀,再加入90~100g凡士林调和后即成为敌百虫凡士林软膏。对不需要缝合的一般性外伤,可将膏药直接涂抹于创面,不需包扎。对化脓创伤,应先用生理盐水或1%的高锰酸钾…  相似文献   

3.
1敌百虫在牲畜外伤中的应用牲畜由于跌、打、砸、撞、手术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外伤性疾病时有发生,加上因畜舍、畜体不卫生而感染病原微生物,特别是在春、夏、秋多蚊蝇季节叮咬  相似文献   

4.
因剪毛皮肤损伤或其他锐性物品导致羊皮肤外伤发生感染,并致伤口发生溃疡时,用茶叶配以适量艾叶、薄荷、大蒜秸,混合后煎水取汁给羊调洗伤口,可起到消炎拔毒的作用,有利于促进羊体皮肤外伤溃疡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5.
敌百虫治疗山羊外科病黄祥旭隆安县畜牧兽医站532700山羊由于上山采食,常因跌倒、石头砸伤、打架等而引起外伤等各种外科病,为了减少医疗费用开支,可用精制敌百虫治疗,效果非常显著。1、山羊外伤可用精制敌百虫20克研粉与凡士林100克调和成软膏,对一般性...  相似文献   

6.
猪破伤风多因阉割或外伤感染而引起,是临床上的常见病,我们在医疗实践中,摸索出疗效好,疗程短又省钱的治疗方法,介绍如下。1 病因 破伤风梭菌经外伤侵入猪体组织,由于出血以及适宜的温度给本菌芽胞在伤口封闭的缺氧肌肉组织中  相似文献   

7.
动物的各种外伤创口若治疗不当,易导致伤口化脓感染。采用敌百虫合剂治疗外伤创口,可迅速取得良好效果。方法如下:取精制敌百虫2g,腐植酸钠5g,青霉素80万单位(2支),磺胺结晶粉1包,混合研末后,先将外伤创口用1%的PP液清洗干净,然后直接将药物涂撒到创面处,每1d1次,轻者治2~3d,重者治5~7d。敌百虫除可驱虫外,还具有清除坏死组织、促进创口愈合、防止生蛆的作用。腐植酸钠具有吸附创口黏膜炎性渗出液,促进创口肉芽组织生长、愈合的作用。青霉素具有抑制创面化脓性葡萄球菌生长繁殖的作用。磺胺结晶粉(消炎粉)具有抑制链球菌、葡萄球菌,止血…  相似文献   

8.
农村常因给牲畜灌服敌百虫驱虫,剂量掌握不准造成中毒。并因无条件治疗或用药不当造成死亡。笔者曾用甘草、白砂糖治疗敌百虫中毒13例,因治疗延误死亡1例,治愈12例,治愈率92.3%。治疗用甘草250g、白砂糖250g,先将甘草水煎500ml,待温后加入白砂糖灌服,按160ml/  相似文献   

9.
破伤风梭菌是专性厌氧菌,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值为7.2~7.4,革兰氏阳性。该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尘埃、腐败淤泥及草食家畜的粪便里,当动物发生外伤时,伤口小而深或被粪便、凝血块封盖,或伤口有需氧菌共同感染,破伤风芽胞在无氧条件下生长发育繁殖,产生大量痉挛毒素、溶血毒素,导致动物发病;有时也有未见外伤史的病例,原因是伤口短期内愈合完整或消化道粘膜破损,  相似文献   

10.
精制敌百虫为兽医常用的驱虫药,对猪、牛、马等牲畜均安全有效,但对鸡等禽类却禁用。因为敌百虫属于有机磷药物,而鸡等禽类的咳囊内为碱性环境,敌百虫在碱性液态中,能迅速生成挥发性很强的敌敌畏,敌敌畏的毒力比放百虫大10倍多。鸡等禽类服用故百虫后极易造成中毒死亡。鸡等禽类驱虫时,可选用驱蛔灵,按每公斤体重250毫克投服,或按每公斤体重10~20毫克量投股左旋咪硅片效果较好。给鸡驱虫莫用敌百虫@王长青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牧业通讯》2005,(13):32-33
近年来,口蹄疫一直在世界各地不断暴发。6月16日,俄罗斯紧急事务部远东地区中心正式宣布,阿穆尔州南部靠近中国边境地区村庄中的牲畜本周暴发了口蹄疫疫情。目前,暴发疫情的饲养的156头大型牲畜中,已经有5头奶牛因确诊感染口蹄疫而被防疫部门屠宰,另有20头奶牛因为被怀疑感染口蹄疫病菌而被隔离。  相似文献   

12.
小熊猫因为打斗引起尾部外伤,在伤口愈合过程中由于肉芽生长的痒感而自身不断咬破伤口,导致化脓感染及最后尾椎坏死。使用盐酸氯胺酮5mg/kg.BW全身麻醉结合盐酸普鲁卡因局部麻醉,施行无菌断尾术。在术后护理中,利用黄连素口感极苦的特性,防止小熊猫撕咬破坏手术创口。该创新护理方法有效地避免了小熊猫对自身伤口严重的抓咬而导致的重复感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小熊猫完全康复。  相似文献   

13.
<正>1病因本病是经创伤感染的急性传染病,家畜常因外伤、去势、去角、分娩、断脐或套鼻环等而感染。有些病例从外表上看找不到明显的伤口,可能是潜伏期伤口已经愈合或经损伤的胃肠黏膜、细小的皮肤创口感染而发病。环境污染及雨季时病例较多,通常呈散发性,或只有个别病例。潜伏期一般为1~3周。2症状体温一般正常或微高,死前体温常升高。2.1马头颈伸直,口紧垂涎,咀嚼不灵,吞咽困难。瞬  相似文献   

14.
<正>外伤裸露疗法是指外伤在不包扎、不缝合、无含药纱布填充方式,达到治愈的方案。临床中外伤的常规治疗存在一定局限性,因犬、猫自我护理认知能力差,伤口常会遭到严重的抓挠与嗜舔,某些无法彻底清创伤口常因外在的包扎或纱布填充而使坏  相似文献   

15.
牲畜在饲养过程会出现一些必须经手术治疗才能够解决的问题,如阉割去势可使肉的品质得到提高,也能够有效避免牲畜因争斗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散养牲畜在饲养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意外,如跌倒损伤、内脏功能异常或者母牛分娩难产等,有时必须采取外科手术施救。而要想提高牲畜外科手术的成功率,确保牲畜健康,对病畜进行外科手术后的护理工作必须引起重视。大量外科临床手术案例也证明了对病畜进行外科手术和手术后感染控制的重要性。如果是没有兽医执照、不具备相关专业技能的人员对病畜进行手术,术后没有对病畜采取有效的外伤感染控制,可能会引发菌血症或败血症,对病畜的生命造成威胁。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对部分造成外科手术感染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预防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破伤风病是牲畜创伤或阉割时,伤口处理不当,受到破伤风菌的感染而发生的一种疾病,在临床上很常见,但治愈率较低。本人曾采用福尔马林静脉滴注配合中西医治疗耕牛破伤  相似文献   

17.
一、忌用敌百虫治禽类蛔虫病 敌百虫,可用于治疗牲畜蛔虫病,但对鸡、鸭、鹅等禽类,就不能用它来驱除蛔虫了。这是因为鸡鸭嗉囊内多呈碱性,而敌百虫遇碱会生成挥发性很强的敌敌喂,其毒性很大,极易造成鸡鸭中毒死亡。若要防治禽类蛔虫病,应使用其它药物,如左旋咪唑片等。  相似文献   

18.
野生动物在饲养、转运过程中,常会出现撞笼、争斗、撕咬等现象而造成外伤,由于野生动物的不驯服、惊慌怕人等因素,给外伤的及时发现和治疗带来极大不便,特别是热天因创伤未能及时发现或处理不彻底、不能连续处理,伤口常会生蛆化脓.我们在治疗野生动物外伤过程中采用喷雾驱蚊剂驱蛆,复方樟脑液喷洒创口,抗生素消炎、控制感染,并用破伤风抗毒素预防(或治疗)破伤风感染,上述方法在治疗生蛆化脓这类创口的效果显著.现将此方法及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牲畜破伤风(又名强直症)其病原是破伤风杆菌,广布于自然界中。细菌的侵入常因蹄部、皮肤或耳、口、鼻等部位粘膜伤口或其它异物刺入深部,或因治疗外伤时消毒不严以及初生畜脐带创伤、阉割去势创伤引起。病状表现,潜伏期5~20天。病初肌肉僵硬,以后蔓延于各部,因而全身动作困难,行走时四肢不能弯曲,转弯不灵,后腿更甚。一旦倒地即不能起立,口紧闭、口角流血沫、肌肉紧张,四肢强直,发生痉挛,颈挺直,站立时似木马,倒地则发抖,呼吸困难而死。死亡率50%~90%。防治方法:挖出感染创伤部切除污染异物并消毒。用破伤风血清皮下或静脉注射,每日一次有…  相似文献   

20.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引起的一种非接触性急性传染病。破伤风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和粪便中,当它侵入伤口时可以在伤口的脓血和坏死组织中发芽繁殖并产生强烈的破伤风毒素,导致神经中毒和毒血症。马属动物较易患此病,常因外伤、去势、分娩等因素而感染。潜伏期一般为1~3周,在今年3月份笔者遇到1例马破伤风病例,经过治疗后痊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