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物抗病突变体的离体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植物抗病突变体的离体筛选的基本原理和筛选程序,介绍了该技术取得的成绩和研究进展,分析讨论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其在户种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植物抗性突变体离体筛选和鉴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性突变体离体筛选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育种技术,其获得的变异多属于单基因或少数基因变异,可以针对不同的需要改进植物个别性状。综述了抗性突变体的类型和抗性突变体离体筛选的途径、鉴定、研究近况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利用致病毒素筛选抗病突变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传临 《世界农业》1992,(10):31-33
高等植物可以通过体细胞培养方法产生愈伤组织并再生植株,在离体培养期间植物细胞发生了细胞学或遗传学变异,且这种变异可做为植物品种改良的新变异源,即体细胞克隆变异(Somaclonal Variation)。这种可遗传的变异已在许多植物中被发现,为植物的抗病育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即抗病突变体的离体选择技术。目前常用的实验体  相似文献   

4.
甘蓝抗黑腐病离体鉴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活体喷雾法作对照,研究了不同离体接种方法、不同接种浓度以及不同苗龄对甘蓝抗病性鉴定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环叶打孔离体叶片滴接法在甘蓝4~6片真叶期时,将浓度为1.0×108 cfu/mL的细菌悬浮液接种在直径1.5cm甘蓝叶片上,放到铺有湿滤纸的培养皿中密封后在28℃培养箱中培养5d后进行鉴定,其鉴定结果与活体喷雾法鉴定结果一致,可用于抗源筛选、品种(系)抗性鉴定及在抗病突变体筛选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采用甘蔗愈伤组织作离体培养,在培养基中加入甘蔗黑穗病粗毒素滤液为选择压力。采用电导率、生长量、蛋白质含量作为选择抗病性突变体的一种技术方法加以研究。实验表明:粗毒素滤液具有与黑穗病孢子相同的致病性,可替代孢子用于甘蔗抗黑穗病突变体的筛选与鉴定。测定甘蔗愈伤组织受侵染后的生长量和愈伤组织的电导率,可作为选择抗病突变体鉴别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研究以大红甜橙实生苗上胚轴为试材,采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对其节间茎段进行诱变处理,通过用不同浓度溃疡病菌粗提物进行离体筛选,以确定适宜的抗溃疡病选择压,并获得抗溃疡病突变体材料。结果表明,以1.8%的EMS溶液浸泡节间茎段2 h可获得"半致死"效应;溃疡病菌粗提物浓度为4%时为适宜的抗病选择压。对1 030个再生不定芽进行两次不连续离体筛选,再经离体接种溃疡病菌鉴定后获得35个抗性芽,成活率为3.4%。该试验初步获得抗溃疡病粗提物的大红甜橙突变体株系23株,为后续进一步研究提供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7.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植物的抗病虫及抗逆育种开辟了新的广阔前景。利用致病毒素筛选抗病突变体是一快速有立的抗病育种途径。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利用玉米小斑病菌毒素筛选抗病突变体的进展情况,并提出了建立筛选体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今后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根冠细胞法测定稻瘟病菌粗毒素的致病性及其离体筛选水稻抗稻瘟病细胞突变体,结果表明,致病毒素对水稻根冠细胞死亡率的影响,不同小种之间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外源激素和外植体基因型是影响水稻成熟胚离体培养力高低的两个主要因素。抗稻瘟病细胞突变体的筛选效率以全程筛选法优于继代筛选法。建立了一个新的筛选体系,它不仅简单易行,而且可以避免丧失愈伤组织的形态发生能力,再生植株育性较好,并应用于水稻改良,获得了一批抗稻瘟病株系。同时对如何完善试验研究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草莓现代生物技术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综述了国内外现代生物技术在草莓育种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内容包括草莓的花药培养、突变体筛选、基因转化、原生质体培养、离体胚培养和细胞悬浮培养等内容 ,认为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是草莓品种改良的重要手段。并提出了草莓现代生物技术育种存在问题及今后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0.
利用粗毒素离体筛选苏丹草抗叶斑病体细胞突变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苏丹草叶斑病菌粗毒素提取液作为抗性筛选的选择压,对苏丹草幼穗愈伤组织进行抗病筛选。结果表明,粗毒素对幼穗愈伤组织的分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程度随浓度的增大而加强,其最适粗毒素浓度为10 mg/L。利用粗毒素离体筛选获得的体细胞突变体中出现了对叶斑病抗性比对照提高2~3级的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